與國際持平,山東海水淡化成本降至4.25元/噸

2020-12-04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張阿鳳

8月17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作為北方嚴重缺水地區,人均水資源佔有率僅為315噸,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6,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是破解水資源短缺的一劑良方。

那麼,目前海水淡化成本如何,工業園區和沿海居民能否接受?山東省海洋局副局長王仁堂介紹,目前,海水淡化成本構成已逐步優化到能源消耗、運行維護、折舊利息,分別佔比4:4:2。

國際看,淡化成本已降至1美元/噸以下,最低達0.53美元/噸(如以色列Ashkelon(阿什克倫)33萬噸/日反滲透工程);隨著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湧現,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

國內看,與國際水平基本持平,熱法工程噸水投資約0.55-0.8萬元,膜法約0.5-0.75萬元;造水成本約4-8元左右。

從山東來看,青島董家口10萬噸/日反滲透工程投資約6億元,噸水總成本約4.25元。

記者了解到,山東近日印發《關於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計劃到2022年,全省海水淡化產能超過100萬噸/日,按照「一區、兩園、多點、群星」的空間布局發展,《意見》已於8月15日印發實施。

相關焦點

  • 權威發布|山東海水淡化噸水成本已達4.25元 與國際水平基本持平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7日訊 近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的意見》(魯政辦字〔2020〕104號,以下簡稱《意見》)。今天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意見》有關內容,並回答記者提問。
  • 4.25元/噸 青島企業雙「膜法」並施開啟海水淡化新篇章
    經過多年的探索、發展和實踐,山東省湧現了多家從事膜產品研發、裝備製造、淡化水及鹽化工產品生產的企業,在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技術、裝備、人才等方面具備了一定的優勢。9月25日,由多家國家級、省級媒體組成的採風團到青島董家口經濟區海水淡化廠(下簡稱「董家口海水淡化項目」)進行了考察。
  • 山東舉行解讀《關於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的意見》發布會
    包括加強組織實施、加大支持力度、推進國際交流合作和加強海水淡化宣傳等4個方面。  三、基本特點  《意見》主要突出了四個特點:  一是體現時代特色。  (三)技術應用方面:以青島、煙臺、威海為主體的海水淡化產業集群已初見雛形,擁有多家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生產企業,包括海諾水務、蘭海希膜、華軒環保等。青島董家口10萬噸/日反滲透工程投資約6億元,造水成本4.25元,青島百發海水淡化有限公司生產的海水淡化產品水水質優於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106項指標要求,積累了豐富的規模化應用的做法和經驗。
  • 沿海城市「喊渴」 專家呼籲擴大海水淡化規模
    他說:「中國淡水資源量居世界第4,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但人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海島是國家的海防前線,缺水情況更為嚴重。李琳梅表示,我國無淡水島的佔比數約91%,12個海島縣有11個重度缺水。與會專家認為,海水淡化是解決沿海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
  • 沿海城市「喊渴」 專家呼籲擴大海水淡化規模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他說:「中國淡水資源量居世界第4,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但人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海島是國家的海防前線,缺水情況更為嚴重。李琳梅表示,我國無淡水島的佔比數約91%,12個海島縣有11個重度缺水。與會專家認為,海水淡化是解決沿海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
  • 海水淡化為何步履蹣跚?
    因為北疆電廠的淡化水出廠水價暫定為4元/噸,其淡化水制水成本目前為6.8元/噸水。這意味著一定時間內,賣得越多虧得越狠。  難以承受的成本之重,無疑為海水淡化的坎坷命運埋下伏筆。「說白了,海水淡化技術就是能源換水源的技術,將海水變為淡水,自然受到能源價格波動的影響。除中東地區國家外,其他國家和地區都面臨相同的成本問題。」國家海洋局解釋。
  • 山東海水淡化應用全國領先
    榮成市石島萬噸級海水淡化項目的投產,表明我國反滲透海水淡化的工程技術水平已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青島市的海水淡化走在全國前列,在科技部、國家海洋局的大力支持下,黃島發電廠近年與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合作,啟動了低溫多效海水淡化工程,僅用了一年多時間,就生產出高標準的鍋爐用水和優質的純淨飲用水,邁出了「向大海要水喝」的堅實一步。
  • 海水淡化成本偏高 90%反滲透膜需從國外進口
    在曾經的記憶裡,大規模淡化海水成本高昂。據悉,在天津,居民自來水水價是4元/噸,工業為7元/噸,而淡化海水為8元/噸。北京海水淡化項目的實施,是否標誌著國內海水淡化成本已經降到了可以工業化的地步?  3年後,北京每3人中就有1人可用上淡化的渤海海水。根據國家的規劃,在河北唐山曹妃甸投產的海水淡化項目,在2016年前後日產量將達到100萬噸。
  • 海水淡化概念股 海水淡化概念股一覽
    還有海亮股份(002203)、同方股份(600100)、山東海化(000822)、中成股份(000151)等上市公司涉及海水淡化反滲透膜。  海水淡化蒸餾設備:雙良節能(600481)製造海水淡化主設備,目前已具備日產淡水2.5萬噸和1.25萬噸海水淡化裝置的工程設計、設備製造、工程安裝、技術服務等綜合能力;久立特材(002318)生產海水淡化用鈦、鈦合金焊接管,公司是國內不鏽鋼焊接管品種最全、規格組距最大的製造企業;南方泵業(300145)是國內唯一一家已經實現工業產業化應用的海水淡化泵生產廠商;海亮股份出產海水淡化裝置用銅合金無縫管
  • 35張圖「揭密」海水淡化產業的現實與未來
    從成本結構來看,能源成本佔到噸水成本的四成到五成。國內海水淡化噸水平均成本達到5~8元,明顯高於海外先進項目(3~4元)。十三五,行業爆發臨界點來臨。1)引入海外先進經驗,增強國內海水淡化技術實力。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下降和性能上升,是推動海水淡化經濟性的核心因素。依託先進技術、設計理念,以色列能做到人民幣3~4元的噸水成本。
  • 中國國海水淡化工程:水質已達標 成本是瓶頸
    國家海洋局7月19日發布的《2016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31個,產水規模118.81萬噸/日,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規模為20萬噸/日。淡化的海水能不能喝?與國際相比,我國海水淡化技術處於什麼水平?圍繞這些問題,相關負責人做出了回答。
  • 能耗是直接決定海水淡化成本高低的關鍵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水質好、價格漸趨合理,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鍋爐補水等穩定供水。從海水中取得淡水的過程謂海水淡化。
  • 山東大手筆布局海水淡化,青島被委以重任!
    水是寶貴資源,也是制約山東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瓶頸。今年以來,山東圍繞破解水資源瓶頸,已採取一系列行動。近日,山東出臺《關於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2年,全省海水淡化產能規模超過100萬噸/日。當前,山東海水淡化產能達37.6萬噸/日。這也意味著,兩年後,山東海水淡化產能將是現在的2.65倍。
  • 2016年我國海水淡化市場現狀及未來趨勢分析
    截至2014年底,全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12個,產水規模92.69萬噸/日。其中,2014年,全國新建成海水淡化工程9個,新增海水淡化工程產水規模2.61萬噸/日。全國已建成萬噸級以上海水淡化工程27個;千噸級以上、萬噸級以下海水淡化工程34個;千噸級以下海水淡化工程51個。全國已建成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規模20萬噸/日。
  • 以色列降低海水淡化成本的高招
    、52.5萬立方米和62.4萬立方米。海水淡化廠的生產成本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電力成本,即海水淡化過程中所需要的能源。海水淡化需要高壓處理,屬於高耗能產業,所以電力成本構成了工廠的重要運營成本。二是融資成本,主要是指固定資產的投資,利率、消費價格指數(CPI)、匯率、設備折舊、土地價格等都是影響融資成本的因素。希伯來大學環境經濟和管理系教授伊多·卡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據他們測算,目前以色列海水淡化工廠的生產成本基本保持在每立方米0.5至0.55美元的水平區間。一般,電力成本大約佔總成本的一半左右。
  • 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成本不斷下降
    2018年8月,美國能源部(DOE)宣布資助2100萬美元支持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研發項目,旨在加快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的創新突破,降低光熱海水淡化的成本,其中低容量、高鹽度水(如石油和天然氣生產中的滷水)淡化處理成本降至1.5美元/每立方米,大容量、低鹽度的海水或者市政鹽水淡化處理成本降至0.5美元/立方米,從而加快該技術的商業化
  • 海水淡化前景分析:政策利好促進行業潛能加速釋放
    海水淡化有望成為補充優質水源的一大方向。我國海水淡化工業用途佔比2/3,截至2015年12月,全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39個,工程規模102.65萬噸/日。2016年底《全國海水利用「十三五」規劃》引爆海水淡化市場大發展,而地方政府受限於用水總量的考核與環保監管趨嚴,對海水淡化的需求強度進超國家規劃。「十三五」期間國家海水淡化目標220萬噸,較2015年末增長113.59%,而天津、河北、浙江等工業大省的海水淡化規劃目標匯總起來進超國家規劃,海水淡化從國家到地方層面利益高度一致,行業邁入快速發展期。
  • 海水淡化-機遇與挑戰並存
    5月18日,第三屆水務國際大會-海水淡化專場2009研討會在北京國航萬麗酒店召開,中國膜工業協會秘書長劉憲秋、國際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總工程師阮國嶺
  • 少年與海|李珂:敢為人先突破技術難關,探索海水淡化成本「極限」
    為改善淡水資源嚴重不足、客水依賴度高的狀況,青島自2010年開始著力推進海水淡化項目建設。經過近10年的發展,目前青島海水淡化建成規模已達每日23萬噸以上,佔全國已建成規模的五分之一。截至2019年年底,山東省海水淡化工程規模34.3萬噸/日,躍居全國第一位。
  • 行走海岸線|濱州這一海水淡化項目投產後,每天節約成本40萬元
    11月12日下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濱州無棣縣山東魯北高新技術開發區海水淡化工程項目的施工現場,工人正在現場施工。這裡正在建設一個10萬噸/日海水淡化項目。據山東魯北碧水源海水淡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凱介紹,該項目於今年5月份正式開工,預計在明年6月份投產運行。項目分為兩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