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報記者 張笑雪
「不用排隊『上排』,省時還省錢!」連江縣苔菉鎮漁民吳大猛準備出海捕撈。自從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支隊允許採用「偏灘」方式進行船底外部檢查以來,漁船期間檢驗的時間縮短一半,費用降到原來的四分之一。
根據漁船檢驗相關規定,漁船期間檢驗須「上排」進行船底外部檢查,以確保航行安全。按照常規做法,漁船要進入船廠,通過用軌道和傳送帶「上排」的方式開展船底外部檢查。由於船廠排位有限,通常要等待一周以上,「上排」費用較高並根據漁船「在排」時間收取,不僅影響了漁民的生產進度,其經濟負擔也比較重,漁民群眾急切希望能優化船檢程序。
「必須創新工作方法,為漁民排憂解難。」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支隊相關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大家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要堅持將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貫穿始終,才能確保主題教育取得紮實成效。為此,支隊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認真研究學習相關檢驗規則、規程,並結合漁區特點和傳統,勇於擔當盡責,提出了允許漁船採用「偏灘」方式進行船底外部檢查的方案。即船不「上排」,藉助潮差漁船就地滯留海灘期間,由專業人員「上門」為其進行「體檢」。此舉既簡化了流程,又縮短了漁船待檢周期,還降低了費用,「偏灘」方案一經推行,立刻受到漁民群眾的歡迎。
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洋強國戰略」重要論述和建設「海上福州」戰略構想,要求廣大黨員幹部牢記初心使命,主動擔當作為,增強「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通過六大舉措,推動福州海洋與漁業高質量發展。
推進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充分利用我市海洋資源稟賦和區位特色,按照「一軸串聯,四灣聯動,全域共建」的總體布局思路,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落實工作推進機制,優化督查考核辦法,提升宣傳工作水平,推動75個重點項目建設,努力在海洋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涉海金融服務模式創新等方面取得突破。
打造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這是農業農村部批准的全國第三個國家級遠洋漁業基地,按照立足福州、服務全國的要求,採用「一核心、多節點」方式布局,「一港、兩園、三中心、四區」四大板塊、十大類功能片區精心打造,建設布局合理、裝備優良、配套完善、管理規範、支撐有力的現代遠洋漁業產業體系。
大力發展深遠海智能海工裝備養殖。重點推進振鮑、振漁系列平臺的試驗和推廣工作,帶動連江、羅源等周邊沿海縣(市)區向深遠海拓展養殖空間。同時,還要積極推廣深水抗風浪養殖網箱、全塑膠養殖漁排、普通工廠化養殖、稻(農)漁綜合種養等高效養殖模式。
加快福州海洋研究院建設。福州海洋研究院已於9月21日在閩江學院正式掛牌,採取理事會管理模式,加快推進福州海洋研究院各公共服務平臺、研發中心的建設和運行,打造海洋科技創新智庫體系,整合海洋人才資源,強化海洋研究領域交流,搭建海洋科研合作平臺,促進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為福州海洋經濟發展、可持續利用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生態安全提供科技支撐服務。
完善漁港基礎設施建設。在全市現有的39個標準漁港基礎上,做好我市新一輪的漁港布局與建設規劃,規劃新建、改擴建、提升改造各級漁港63個,基本建成以中心、一級漁港為龍頭,二級、三級漁港和避風錨地為基礎的標準漁港體系,為保障漁民生命財產安全,帶動漁區經濟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開展漁船組織化管理試點。借鑑浙江台州的成功經驗,在連江縣開展漁船組織化管理試點工作,將在冊漁船納入公司化管理,明確安全隱患排查、安全教育、安全值班等管理職責,建立獎懲、刑、行銜接等機制,破解漁船管理困境。
點擊進入本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