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舉措助推福州海洋與漁業高質量發展

2020-11-26 福州新聞網

  福州日報記者 張笑雪

  「不用排隊『上排』,省時還省錢!」連江縣苔菉鎮漁民吳大猛準備出海捕撈。自從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支隊允許採用「偏灘」方式進行船底外部檢查以來,漁船期間檢驗的時間縮短一半,費用降到原來的四分之一。

  根據漁船檢驗相關規定,漁船期間檢驗須「上排」進行船底外部檢查,以確保航行安全。按照常規做法,漁船要進入船廠,通過用軌道和傳送帶「上排」的方式開展船底外部檢查。由於船廠排位有限,通常要等待一周以上,「上排」費用較高並根據漁船「在排」時間收取,不僅影響了漁民的生產進度,其經濟負擔也比較重,漁民群眾急切希望能優化船檢程序。

  「必須創新工作方法,為漁民排憂解難。」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支隊相關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大家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要堅持將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貫穿始終,才能確保主題教育取得紮實成效。為此,支隊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認真研究學習相關檢驗規則、規程,並結合漁區特點和傳統,勇於擔當盡責,提出了允許漁船採用「偏灘」方式進行船底外部檢查的方案。即船不「上排」,藉助潮差漁船就地滯留海灘期間,由專業人員「上門」為其進行「體檢」。此舉既簡化了流程,又縮短了漁船待檢周期,還降低了費用,「偏灘」方案一經推行,立刻受到漁民群眾的歡迎。

  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洋強國戰略」重要論述和建設「海上福州」戰略構想,要求廣大黨員幹部牢記初心使命,主動擔當作為,增強「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通過六大舉措,推動福州海洋與漁業高質量發展。

  推進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充分利用我市海洋資源稟賦和區位特色,按照「一軸串聯,四灣聯動,全域共建」的總體布局思路,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落實工作推進機制,優化督查考核辦法,提升宣傳工作水平,推動75個重點項目建設,努力在海洋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涉海金融服務模式創新等方面取得突破。

  打造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這是農業農村部批准的全國第三個國家級遠洋漁業基地,按照立足福州、服務全國的要求,採用「一核心、多節點」方式布局,「一港、兩園、三中心、四區」四大板塊、十大類功能片區精心打造,建設布局合理、裝備優良、配套完善、管理規範、支撐有力的現代遠洋漁業產業體系。

  大力發展深遠海智能海工裝備養殖。重點推進振鮑、振漁系列平臺的試驗和推廣工作,帶動連江、羅源等周邊沿海縣(市)區向深遠海拓展養殖空間。同時,還要積極推廣深水抗風浪養殖網箱、全塑膠養殖漁排、普通工廠化養殖、稻(農)漁綜合種養等高效養殖模式。

  加快福州海洋研究院建設。福州海洋研究院已於9月21日在閩江學院正式掛牌,採取理事會管理模式,加快推進福州海洋研究院各公共服務平臺、研發中心的建設和運行,打造海洋科技創新智庫體系,整合海洋人才資源,強化海洋研究領域交流,搭建海洋科研合作平臺,促進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為福州海洋經濟發展、可持續利用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生態安全提供科技支撐服務。

  完善漁港基礎設施建設。在全市現有的39個標準漁港基礎上,做好我市新一輪的漁港布局與建設規劃,規劃新建、改擴建、提升改造各級漁港63個,基本建成以中心、一級漁港為龍頭,二級、三級漁港和避風錨地為基礎的標準漁港體系,為保障漁民生命財產安全,帶動漁區經濟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開展漁船組織化管理試點。借鑑浙江台州的成功經驗,在連江縣開展漁船組織化管理試點工作,將在冊漁船納入公司化管理,明確安全隱患排查、安全教育、安全值班等管理職責,建立獎懲、刑、行銜接等機制,破解漁船管理困境。

點擊進入本網專題

相關焦點

  • 走進深藍|山東海洋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9日訊2020年9月19日,由山東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山東省海洋發展研究會、山東水產學會海水養殖分會聯合主辦的「山東海洋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論壇」在青島舉行。論壇以「共商海洋漁業科技新動能,謀劃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主題,聚焦山東海洋漁業,定位綠色高質量發展,以期為山東海洋漁業的發展尋求更多科學技術解決方案,為山東海洋強省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 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 助推海洋強國建設
    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在大會致辭中表示,近兩年,煙臺充分發揮海域面積大、海岸線長、海洋資源豐富的優勢,以建設海洋經濟強、海洋環境美、海洋管理優的海洋經濟大市為目標,重點實施了海洋漁業、海工裝備製造、海洋生物醫藥、海洋文化旅遊、海洋交通運輸、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等「六個突破」,加快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 福州:高質量發展擲地有聲 建設有福之州、幸福之城
    進入新時代,我國城市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新增長曲線為城市帶來新發展機遇。過去一年,《中國建設報》先後走進濟南、合肥、鄭州等城市,記錄高質量發展的地方實踐。本期大國城績系列報導,聚焦福建福州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尤其是提升城市品質、打造數字經濟發展引擎、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的探索,從多個切面呈現高質量發展的福州樣本。
  • 「南海漁業高質量發展與融合創新論壇」在廣州召開
    2020年12月12日,「南海漁業高質量發展與融合創新論壇」在廣州召開。本次論壇是我國南海漁業科技領域一次高水平、高層次、高規格的學術盛會,會議邀請到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江開勇副局長、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莊志猛副主任、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陳文二級巡視員、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朱傳華副廳長、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吳明海黨組成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劉英傑副院長、三沙市海洋和漁業局黃曉華局長;中國水產科學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江世貴所長、李純厚副所長;會議吸引了來自南海漁業科技與產業領域的知名專家
  • 2017年福建海洋與漁業執法六大關鍵詞
    2017年福建海洋與漁業執法六大關鍵詞2017-02-17 16:3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        瀏覽量: 1509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近日,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執法總隊下發2017年執法工作要點
  • 2020-2024年中國海洋漁業發展分析預測
    年,全社會漁業經濟總產值26406.50億元,其中漁業產值12934.49億元,漁業工業和建築業產值5899.17億元,漁業流通和服務業產值7572.83億元,三個產業產值的比例為49.0:22.3:28.7。
  • 張友權:數字海洋預報服務漁業發展 衛星遙感與通訊融合利民生
    編者按: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於4月22日至24日在福建福州舉行,本屆峰會以「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為主題,是我國信息化發展政策發布平臺、電子政務和數字經濟發展成果展示平臺、數字中國建設理論經驗和實踐交流平臺。
  • 青島海事打出「組合拳」 助推青島海洋旅遊業發展
    半島全媒體記者 馬正拓郵輪來青靠泊24小時提供「一站式」服務,通航服務享受各項優先待遇;打造濱海旅遊智能管控網絡,實現對海上旅遊船舶的智能監控;擴大濱海旅遊夜遊產品供給,為濱海旅遊船舶夜遊提供安全保障……半島全媒體記者17日獲悉,為進一步提升青島市國家海洋中心城市建設服務能力,助推青島市打造國家級旅遊城市和濱海度假旅遊城市,
  • 今天,鹽城漁業發展迎來「大事件」!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把漁業經濟作為發展現代農業、做強海洋經濟的重要抓手,強化系統布局、規劃引領、生態優先、科技支撐,全力推動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去年全市水產品總產量位居全國第十位,省級以上龍頭加工企業數、水產加工品總量等多項指標列全省第一,為走好「兩海兩綠」發展路徑、加快建設「四新鹽城」提供強大支撐。
  • 兩岸學者研討臺灣海峽漁業資源共同養護管理事宜
    新華社福州9月20日電(記者來建強)「臺灣海峽漁業資源共同養護與管理研討會」20日在福州召開,這是2009海峽(福州)漁業周的重要活動之一。來自兩岸相關高校和研究機構的眾多專家學者,圍繞臺灣海峽漁業資源養護、漁事管理等多個議題展開交流與討論。    這是近年來兩岸學界第四次舉辦有關臺灣海峽漁業資源共同養護與管理的研討會。
  • 「雙循環驅動,高質量發展」,第六屆現代漁業論壇在湛江舉行
    中國水產頻道獨家報導,  以「雙循環驅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0第六屆現代漁業論壇在湛江舉行      11月30日,由湛江市農業農村局、廣東海洋大學共同主辦,湛江市水產學會承辦,湛江市水產技術推廣中心站、碧沃豐生物技術(廣東)股份有限公司協辦,以「雙循環驅動,
  • 構建六大科技平臺 助推涪陵高質量發展
    涪陵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在技術研發、專利信息、成果轉化、人才引培、科技金融等埠構建平臺,精準施策,助推涪陵高質量發展。一是構建重點企業研發平臺。推動區內重點企業與全國56所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技術合作,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體系。
  • 爭創食安示範城市 建成海洋經濟強市
    市農業農村局、海洋與漁業局、水利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展示「十三五」成績單的同時,也曬出「十四五」發展思路。  市海洋與漁業局:  從跨越式發展  到開創新格局  【數說「十三五」】  「十三五」以來,全市海洋與漁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實現跨越發展——
  • 煙臺萊山壯大海洋經濟新動能 加快發展四大海洋產業
    加快發展四大海洋產業,重點抓好六大項目建設———萊山壯大海洋經濟新動能   水母網6月4日訊(YMG記者 徐睿 通訊員 王洪崴)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光盯著海岸線可不夠,必須要轉變發展理念,推動漁業與海工、旅遊等三次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最大程度發展海洋優勢。在這方面,萊山的「涉海」企業為海洋強市建設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在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牧場是發展的重心所在。
  • 山東加快發展海洋經濟 海洋漁業等五大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立紅 濟南報導  11月30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第五場「『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山東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
  • 關鍵詞三、現代漁業協議
    中國網3月2日訊(記者 朱兵)近日,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與梅州市人民政府發展山區現代漁業暨共建綠色生態水產創新示範園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廣州舉行。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局長鄭偉儀、梅州市委書記李嘉出席儀式並分别致辭,鄭偉儀局長和梅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朱澤君分別代表雙方籤約。
  • 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 福州這些部門給出最新答卷
    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回首「十三五」「十三五」期間,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實現跨越發展,主要表現在——一是海洋經濟實力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間,福州先後獲評國家「十三五」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獲批建設國家級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掛牌成立福州海洋研究院,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2019年福州海洋生產總值達到2680億元,提前實現「十三五」海洋經濟發展目標,全省佔比22.2%,佔全市GDP比重增至28.5%。二是現代漁業建設成效顯著。
  • 粵「三重」創新助推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粵藥監)1月12日上午,廣東省藥品監管局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生物醫藥產業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重點地區創新服務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三重」管理辦法》),助推廣東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 保護公海漁業資源,為世界漁業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在劉新中看來,「中國遠洋漁業數量比較大,但整體能力並不是很強。中國遠洋漁業是世界遠洋漁業的跟進者、後來者、服從者。」雖然我國遠洋漁業起步晚,但是一直以來作為負責任的漁業大國,中國十分重視海洋環境和海洋資源保護,對海外作業漁船實行最嚴格的管控措施。中國漁船規模大,如何確保我國遠洋漁船遵守國際規則?「一旦發現絕不容情,『零容忍』嚴懲不貸。
  • 高端訪談|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漁業與生態學家唐啟升:推動現代...
    推動現代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訪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漁業與生態學家唐啟升▲訪談視頻見 大眾日報客戶端□本報記者薄克國 白曉「綠色發展是中國漁業的現在和未來,『十四五』期間,山東要推動現代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助力海洋強省戰略,讓山東在全國漁業綠色發展中走在前列,率先實現綠色低碳、環境友好、資源養護、質量安全的發展目標,讓百姓吃上更多更好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