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去看流星雨,你真的分得清流星、彗星和小行星嗎?

2020-12-05 天文在線

圖解:2015年丹麥上空的仙英流星雨。(圖片來源: Ruslan Merzlyakov/RMS Photography)

我們的太陽系中有數十億、甚至可能數萬億的飛行物在環繞著太陽運行。這些飛行物的體積太小不能算作行星,所以被稱為彗星、小行星和流星體,如果流星體到達地球,就稱作流星或隕石。有這麼多稱呼,很難將它們區分清楚。

讓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它們各自的定義。

小行星:這是一些由太陽系中的行星形成時產生的質地緊密的巖質殘留物。它們主要沿著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環繞太陽運行,體積從小汽車到矮行星那麼大不等。

圖解:伽利略號於1993年拍攝到的艾女星與其衛星

彗星:彗星是宇宙中的髒雪球,成分主要是46億年前太陽系誕生時產生的冰和塵埃。大多數彗星的穩定運行軌道都在遠超海王星的太陽系外緣。

圖解:太空船拜訪103P/哈德利彗星的彗核和它造成的噴流。彗核的長度大約是2公裡,最窄的地點寬僅約400米。

流星體、流星和隕石:流星體是彗星和行星的碎屑,或者微小的小行星,有的體積小到只是一粒沙粒,有的是大到3英尺(1米)寬的巨石。當流星體與行星的大氣層相撞時,它們就變成了流星。如果這些流星成功通過大氣層並撞擊星球表面,它們的殘骸就被稱為隕石。

圖解:在納米比亞的霍巴隕鐵:已知最大的完好隕石,長2.7米,重60噸。

小行星

乍一看,小行星可能看起來像是普通的太空巖石,但這些古代太陽系的遺留物有各種形狀、大小和特點。

儘管體型嬌小(所有小行星的質量總和還不足月球的質量),小行星還是可以被稱作微小的行星或「微型行星」。最小的小行星只是3英尺(1米)寬的大石塊,最大的是穀神星,其體積接近月球的四分之一(直徑約590英裡,或950公裡)。因為太大,穀神星在2006年被升級為矮行星,和冥王星同屬一個備受爭議的區分之中。

圖解:2015年5月黎明號宇宙飛船拍攝的穀神星自然色景觀。這張照片拍攝於2015年5月2日,在距穀神星表面13642公裡的「旋轉特徵」軌道上。在中心和右中心可見兩個亮點,一種常見的現象在穀神星上,分別在Oxo和Haulani隕石坑。阿胡納蒙斯也可以在圖像中看到,作為一個引人注目的,懸崖山,看到就在底部的權利。

多數小行星看起來像是巨大的太空土豆,呈長圓形,表面布滿無數與其他小行星碰撞時產生的坑窪。只有少數體積足夠大的小行星有足夠的引力能形成球體,比如穀神星。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的說法,小行星成分和狀態不等,有的是由黏土和矽酸鹽巖石組成的暗色、鬆散的碎塊,有的是明亮堅固的金屬合成物,比如鐵和鎳。幾乎所有的小行星都是在火星和木星之間一塊圓環狀的區域內發現的,也就是小行星帶。小行星帶形成於木星誕生之後不久,木星的重力將它形成時的殘留物困住,致使它們相互碰撞,形成了如今我們所見的數百萬顆小行星。

圖解:美國宇航局的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WISE)2014年在進行巡天調查首要任務時捕捉到的超過100顆小行星的圖像。氣體和塵埃雲包圍著該區域,只有通過紅外光才能看到其中的天體。該視野中還有2500顆其他星體。(圖片來源: NASA/JPL-Caltech/UCLA)

彗星

千百年來,看見彗星一直使人們感到恐懼和驚奇。古代天文學家相信彗星能預示王侯的死亡或戰爭的結果。現代天文學家知道,彗星是由數十萬年前太陽系形成時的殘餘物質被包裹在冰層中形成的。

圖解:哈伯太空望遠鏡在艾桑彗星通過近日點前不久拍到的影像。

天文學家弗雷德·惠普爾(Fred Whipple)是首個將彗星描述為髒雪球(或者說冰凍氣體與塵埃的集合體)的人。據美國宇航局稱,雪球構成了彗星的核心,核心寬度一般不超過幾英裡。當彗星接近太陽時,其核心受熱,冰由固態升華為氣態,這就在彗星周圍產生了一層直徑可達數千英裡的大氣,稱之為慧發。來自太陽的輻射壓吹走慧發中的塵埃顆粒,產生長而明亮的塵埃慧尾,當高能太陽粒子電化氣體時還會再單獨形成一條離子慧尾。

威斯康星州貝洛特學院的天文學教授布裡特·沙林豪森(Britt Scharringhausen)認為,小行星和彗星的成分差異可能源自於其誕生的方式和地點不同。

圖解:圖中顯示塵埃尾、反尾和離子離子尾的關聯性,它們都是由太陽風的流動造成的。

「儘管小行星和彗星形成的時期相同,它們形成的條件卻不一樣。」沙林豪森在書中寫道:「太陽系由太陽星雲(氣體和塵埃雲)組成。在星雲的中心,太陽通過引力坍縮誕生。由於引力坍縮會釋放熱量,星雲的中心區域溫度更高、更密集,而外部區域溫度則相對較低。」

小行星在高溫星雲附近形成,在極度高溫下只有巖石和金屬還能保持固態。而彗星在凍結線附近形成,那裡的低溫足以使水和二氧化碳之類的氣體凍結。因此,彗星一般只在太陽系外緣名為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的兩處區域被發現過。

圖解:形狀奇特的67P/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2014年8月,羅塞塔號探測器與該彗星會合,有史以來第一次在彗星表面設置了著陸器。(圖片來源: NASA/ESA)

流星體、流星和隕石

流星體正是太陽系中的「太空巖石」。它們大小不超過1米(3.3英尺),有時只有一顆灰塵那麼大。雖然體積太小遠不能算作小行星或彗星,但很多流星體其實是小行星或流星的碎片,有些流星體就是由行星或衛星碰撞中飛散出去的碎片形成的。

如果流星體經過行星的大氣層,比如地球的大氣層,它們就成為流星。美國宇航局稱,流星在大氣層中燃燒時的火光可能比金星的光亮還強,這也是為什麼它們也被稱作「火流星」的原因。科學家們估計,每天有超過48英噸(43500千克)隕石類物質落到地球上。如果流星在降落過程中成功通過大氣層並撞擊地面,就產生了隕石。

圖解:1833年(右)和1866年(左)對獅子座流星雨大出現

地球經過彗星留下碎片的路徑時我們就能欣賞到流星雨形成的煙花秀,一睹夜空中成千上萬的流星。每年8月12號左右發生的仙英流星雨是最為壯觀驚人的流星雨之一,尖峰時段在晴朗的天空中每小時能觀測到50至75顆流星。仙英流星雨是由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發生碎裂引起的。

這些壯觀的流星雨提醒我們,儘管宇宙看起來廣袤無垠,人類與太陽系的聯繫其實比我們想像中要緊密許多。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JoyceZ-livescience-Tim Childers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就在今晚,陪你去看流星雨
    傳說流星雨划過天空,只要你抓住衣角,來得及許下心願,你的願望便會實現。這本是電視連續劇《陪你去看流星雨》當中浪漫的情節,當年,這部電視劇創下了萬人空巷的情景。 於是乎,很多人都有一個夢想,就是在流星划過的夜晚,和心愛的人依偎一起,乘著流星划過的瞬間,許下今生最美的心願。
  • 陪你去看流星與飄雪,落在臨安城上
    亦或「陪TA去看流星雨落在這臨安城上」? 少俠們的願望即將實現! 快跟著小師妹 搶先賞天象奇觀,看星辰大海吧~ 賞天象奇觀 看星辰大海 飄 雪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 陪你去看唯美流星雨!各國流星雨美景盤點
    陪你去看唯美流星雨!我們盤點了各國流星雨美景,小夥伴們可以在郊外的曠野中或樓宇的屋頂上享受浪漫美景,與戀人和孩子一起渡過一個美麗的夜晚。 美國俄勒岡州,史蒂文斯堡州立公園上空出現寶瓶座流星雨。
  • 陪你去看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來了
    2020年8月11日晚,英仙座流星雨現身土庫曼斯坦夜空。天文預報顯示,英仙座流星雨8月12日將迎來極大,每小時預計會有110顆左右的流星灑落夜空。英仙座流星雨與象限儀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並稱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
  • 最浪漫的事,莫過於陪你去看流星雨,天鵝座流星雨即將在天幕上演
    在昆明,流星雨亮度將在仰角56度左右達到峰值,我們預計在峰值每小時至多2顆流星可以被你觀察到。  流星雨將在新月時達到活躍峰值,因此月光不會造成很多困擾  流星雨的起源  流星雨是在地球穿過彗星和小行星產生的碎片流時出現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粒狀碎片會沿著母星軌道分布在太陽系中。  當這些碎片闖入地球大氣層時,通常會在距地面70至100公裡的高空燃燒,此時就會產生流星現象。
  • 陪你去看流星雨!本周英仙座流星雨來襲,最佳觀測攻略就在這裡!
    你是否和生活菌一樣在家學習辦公憋得慌,出門在外又擔心人流多到爆炸?別擔心!在接下去的幾天,大家可以去欣賞一場遠離塵囂的流星雨~本周,英仙座流星雨強勢來襲!當地球圍繞太陽旋轉時,流經的彗星或小行星留下的殘骸會形成流星雨。這些細小的顆粒狀碎片在大氣層中燃燒,產生美麗的光束,被稱之為「流星」。這場流星雨還可能包括火球的壯觀景象,因為英仙座通常含有較大的光和色彩爆炸,持續時間比大多數流星都要長。除了擁有顏色以外,英仙座流星雨還會非常快,達到每秒約59公裡的速度。
  • 陪你去看流星雨,今明兩晚水瓶座流星雨將達到巔峰!南半球將是最佳的觀賞點哦~
    「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這地球上~讓你的淚落在我肩膀~」
  • 一起看雙子座流星雨!
    (圖片來源 :bing)當流星划過天際時,你會許下什麼願望呢?我猜,在那一瞬間你可能只顧著感嘆它的美麗,早就把許願這件事情拋在了腦後。每年的12月都是天文愛好者的年度慶典,因為超大流量的雙子座流星雨會光臨地球。你和爸爸媽媽去守望過流星嗎?
  • 約你去看雙子座流星雨之前,想約你一起看看這裡
    我沒有專業天文望遠鏡,能看到流星雨嗎?」「一個晚上那麼長,我啥時候看呢?」「我在城市裡,能看到流星雨嗎?」問的好!這不,百科校園《36°C課代表》聯合中國傳媒大學,找到了該校最火爆的選修課之一《觀星課》的主講老師——魏曉凡,就在明天,魏老師即將開啟全網直播首秀。在直播中,魏老師將向大家簡單的介紹流星雨,以及觀測注意事項,為想要去看2020年即將到來的雙子座流星雨的你做一次基礎講解。
  • 陪你看月亮,看流星雨的那個傻瓜感動了你沒有
    ,那些男孩們傻傻的,為了讓你舒適的陪他一起看流星雨,為了給你浪漫都做過傻傻的什麼事呢?當然,我也有跟我對象第一次看流星雨的經歷,那是每年一次的獅子座流星雨,如同熱戀中的每一對小情侶一樣,我也整天在絞盡腦汁的去想,今天做點什麼,明天做點什麼,來給她不同的新鮮感,不同的浪漫約會。因為獅子座流星雨每年都有,所以,我很早就查資料,看看如何在自己心愛的人面前佩佩而談,讓他明白我的知識淵博,能滿足她小小的好奇心。
  • 8月13號陪她去看流星雨,屆時可觀看英仙座流星雨,2分鐘許一個願
    8月13號陪她去看流星雨,屆時可觀看英仙座流星雨,2分鐘許一個願。上個月底我們都還沉浸在觀看了兩次罕見的天文現象的喜悅中,「火星大衝」和「月全食」都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是近幾天還有幾次天文現象,今天就有「日偏食」在晚上,這一次也是我國唯一能夠看到的一次。
  • 宜簡聯合中國星空視覺聯盟,陪你去看2020雙子座流星雨
    2020年雙子座流星雨的秀場即將落下帷幕。雙子座流星雨活躍在每年的12月4日到12月17日之間,今年雙子座流星雨也如約而至,在北京時間12月14日凌晨達到峰值。在雲南麗江的玉龍雪山地區,觀星愛好者在一小時內可觀測到數十顆流星划過天空。
  • 天文小百科:帶你一起區分小行星,彗星和隕石
    我們太陽系裡的小天體們——小行星、彗星和隕石,隱藏著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事實。小行星、彗星,包括一些由它們形成的隕石,都是46億年前太陽系形成時的殘留物。行星和衛星在幾十億年的時光中早已變得面目全非,但這些由冰塊,巖石和金屬構成的小天體卻還保持著最初的樣子,所以它們稱得上是行星進化史上的活化石。
  • 流星雨會出現在哪幾個月, 一起去看《流星雨》
    每年比較大一些的流星雨有1月4日前後的象限儀流星雨、4月22日前後的天琴座流星雨、8月13-14日的英仙座流星雨、11月17-18日的獅子座流星雨和12月14日前後的雙子座流星雨 「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這地球上」對於八零後的我們這首歌一定不陌生,這是當時紅遍大江南北的一個偶像劇的主題曲。
  • 你不知道的流星雨「冷知識」:它真的跟星座有關嗎?
    從今天(4日)開始,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雙子座流星雨活躍期。去看一場流星雨,在流星划過天際之時,默默許下美好的願望,將眼前的短暫變為心中的永恆,這是很多人心中浪漫的心願。幾乎同時,義大利天文學家斯基亞帕雷利通過計算,提出英仙座流星雨應該和1862年發現的斯威夫特·塔特爾大彗星有關。流星雨和彗星之間的小秘密,被聰明的人類發現了,人們開始將獅子座流星雨的產生與坦普爾-塔特爾彗星聯繫起來。
  • 我能想到最慘烈的事,就是陪你去一萬年前的敘利亞看場流星雨
    《陪你去看流星雨》,但歌詞卻變了樣:「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這地球上,你的淚,落不到我肩膀。」、小行星或任何類似事物的影響。彗星以50公裡/秒的速度來襲,幾噸的碎片可能會產生接近兆噸能量的火球,這場現實版的流星雨衝擊或爆炸的距離足夠近,類似於核彈的爆炸,將大量熱能和熔融玻璃吹向阿布·赫雷拉整個村莊,在瞬時導致其完全破壞。
  • 陪我去看流星雨……之王嗎?能許願那種
    原標題:陪我去看流星雨……之王嗎?能許願那種  2019年眼看就要到年底了,今年的「流星雨之王」趕著2019年底前耀目天際,盛況究竟如何?愛好仰望星空的小夥伴可以期待啦。  「流星雨之王」即將「到貨」  1998年和2001年,兩場獅子座流星雨爆發,聽說唯美到令人驚嘆,當時你在做什麼,有幸遇見這些天宇「小精靈」嗎?
  • 雙子座流星雨今晚光臨地球 有沒有一個人陪你去看流星雨
    雙子座流星雨今晚光臨地球 有沒有一個人陪你去看流星雨    雙子座流星雨今晚光臨地球    據新華社電因為有雙子座流星雨,12月的天空從來都不寂寞。預報顯示,今年雙子座流星雨將出現在14日晚8時左右,屆時如果天氣晴好,面向東北方天空,公眾用肉眼即可觀賞到流星划過夜空的美妙場景。
  • 流星雨之王,獅子座流星雨又要來了,你的願望準備好了嗎?
    獅子座流星雨的母體彗星是坦普爾·塔特爾彗星,大約33年繞太陽公轉一圈。彗星在遠離太陽時,就是一個由水、氨等物質和塵埃組成的髒雪球,當彗星每次飛近太陽時,太陽光對彗星冰山彗核的強烈照射,會使冰山表面的冰物質直接升華,噴射出大量的氣體,形成一個長長的尾巴,形狀像一個長長的掃把,所以民間通常把彗星稱為掃把星。
  • 今夜去看流星雨,落在這地球上
    流星雨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地球環繞太陽的公轉軌道上,多少散布著一些彗星(偶爾也有小行星)撒落的碎屑。彗星通常由塵埃和砂礫混和著水冰而構成,當它被太陽加熱時,冰就會升華噴出,帶出一些塵埃碎屑。這些碎屑沿著與彗星軌道相似的路線繞太陽公轉。當地球從塵埃帶中穿過時,它們就會高速闖入大氣層,受熱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