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對月亮就有一種特殊的喜愛,記載月亮的的史料,天文記錄更是數不勝數。基本幾歲的小孩子也會背誦床前明月光這樣的詩句。基本人人都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而且都還知道,月亮是可以到達的。不知道為什麼我們中國人會對月亮這麼有興趣,或許是因為,他們小的時候一直看見月亮,所以導致他們想了解月亮吧。
兒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在中國的古代,不僅在詩詞中大量的出現了月亮,而且在史料中也大量的記載了月亮的故事,不僅有觀測的數據還有對於月亮的一些猜測。在中國的大唐盛世,曾經有一本書籍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個秀才在嵩山遊玩,獨自一人,在山裡閒逛。可能是來春遊的吧,但是很不巧的是,他碰到了大霧的天氣,能見度極低,由於視力受限,所以他迷失了方向,為了走出去,他只好依著自己的記憶走,但是還是找不到回去的路,後來他在路旁發現了一個正在睡覺的人,這個人可不一般啊!他渾身上下布滿了銀色的光芒,那種光芒,與月亮那種光芒極為相似。並且在手裡還抱著一個包裹。
那個秀才看到此情此景,以為那個人也是在此遊玩的,所以就上前去問路,誰知道,那個人醒來了以後,張嘴就問秀才,你知道月亮其實是有7重元素合成的嗎?秀才直接就被問傻了。
他呢裡知道這個啊,那個人接著說:月亮的表面凹凸不平,並且還需要維護,維護的人一共有八萬兩千人,而自己就是其中之一。並且在自己的包裹裡,就裝著「斧鑿數事」。
到了宋金時期,有史書記載,月球曾經偏離了一次自己的航線,然後很快又回來了。在戰國的一本書中還記載著這麼一件事,他們猜測月球是空的。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在現在的探測中發現,我們的天文學家推測,月球是中空的,也就是空心的。古籍中記載的關於月球的奧秘的準確度讓我們驚訝。早在中國的古代時期,我們的祖先就猜測出來了,這是多麼令人難以置信啊。
本文為原創作品,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