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博士創業2020年自救實錄:欠租欠薪,房東追債,家人痛哭

2021-01-09 砍柴網

來源 / 財經故事會

文/李卓澄

編/陳紀英

創業有1000種死法,但99.99%的創業者,卻沒有找到一條活法。媒體注意力集中於塔尖的少數成功者,大量長尾創業者隱身在後,但他們卻背負同樣的壓力。

本文作者是位清華大學畢業的博士,曾有四次移動網際網路創業經歷(清華博士6年創業復盤:燒光3000萬,第四次殤於疫情)。2019年開設連鎖小茶館,是離成功最近的一次,卻因為陡然而至的疫情,再次挫敗。

2020年,是他艱難自救的一年,投資人的撤資,債務人的上門追討,工資房租的高壓,斷臂求生下的被迫關店,家人的壓力與崩潰,活下去,成為了他2020年自救的最高目標。

春:斷臂求生

從1月20號公司放假之後,直到4月初才回到北京,隔離了兩周之後,終於可以去公司,要處理的第一個工作就是撤掉我們茶館連鎖體系裡業績最好的融科店。

融科店是我們的第二家店,也就是小茶館走向連鎖的開始。它位於中關村消費力最強的融科商圈,樓上有多家世界500強和上市公司,經過了兩三年的經營,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客群和收入,每個月都能為公司和股東創造收益。

但是到4月底,它已經欠了3個月的房租,也就是差不多30萬,商場置業要求先把房租補上,未來疫情平穩之後,可以再商量減免1個月的租金。

融科店是一家託管店,公司不持有它的股份,收取的是管理分紅。彼時這家店的現金流已經斷裂了3個月,如果要保住它,需要這家店的股東自己投入一筆錢,或者轉讓股權引入新股東,或者把這家店整個打包賣掉。

要不要去救它?

如果不救,我們就立即止損,不再往裡做更多投入,儘快撤出把空間給置業騰空出來。如果要救,在疫情未來很不明朗的情況下,這一波投入是賭一把運氣。

實際上在疫情發生之後,2月開始置業就在不斷地催交房租,我和融科店的股東一直在討論要不要保住融科店,股東不願意自己掏錢去付那幾個月的房租,我又主動幫她聯繫了好些個意向投資人,只是沒有一個能談攏的。

一邊是置業的原則,寧肯租不出去也不肯給商戶減租或降租或緩租;一邊是股東的自我,寧願全部扔掉也不願降低估值給接盤的人佔一點便宜。

這就註定了我們只能放棄融科店。

我在融科經營了幾年,上上下下的關係都理得很順,拆融科店的時候,置業的招商經理特意跑來拉著我說:

「卓澄,現在是你最低谷的時候了吧,從今往後你再怎麼走,都是往上走了。」

夏:如履薄冰

他說的其實不對,撤掉融科店只是開始,緊接著我們砍掉了所有需要繼續投入資金的門店和業務線,裁掉了與之相關的所有人員,只保留了中關村的總部店,從一家30多人的公司減到了只剩下4個人。

事後證明,快速地甩掉包袱是正確的,因為6月底北京的二次疫情就來了。

這一波疫情又造成了連續兩個月幾乎沒有收入,好在及早的撤店和裁員避免了虧損的進一步擴大。

但撤店和裁員必然會帶來陣痛:

拖欠的員工工資要兌付,儲值的會員卡有餘額要退費,還有一些投資人和債權人要撤資。

加上歷史債務的堆積,2020年的整個夏天,我每天都在面對找我討債的人。

每天都有好些個催債的電話,也幾乎每天都有人到中關村總部來上門討個說法。

人的天性是不願意去面對太多負面情緒的,這些日子,我索性把電話長期設置靜音,不想去聽手機響起的聲音,也想躲著不去公司,不見那些見了我張口就要退錢的人。

但我內心也很明白,逃避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終究還要重新站起來,我必須直面所有人。所以我還是儘快給所有人回電話,在公司接待所有討債的人,耐心地向所有人解釋目前我們的處境。

有些人通情達理,在了解了我的情況後,答應給我一些緩衝的時間。

有些人選擇了和我站在一起,繼續購買我的產品和服務,用真金白銀來繼續支持我,他們真是我的天使。

也有些人不在意我究竟有什麼難處,只希望儘快和我切割乾淨,他們把我罵得一無是處,拿不到錢就動手搬東西抵債。

債權人隔三差五、接二連三地來,總部的庫存就差不多搬空了,也沒有錢再進貨了。

債務越欠越多,收入不見增長,手裡也沒有什麼可以賣的貨了,實在是看不到轉機在哪裡。

這才是最艱難的時候,連我的家人也都看不到一絲希望,整日哭訴我為什麼要創業,要離開我讓我獨自去面對。

無數的聲音在說:放棄吧。

人們以為放棄是退一步海闊天空,只有創業者自己知道,退一步是萬劫不復。

我只有一個最樸素的想法:

「扛。

扛下去,活下來。」

秋:山窮水盡

總部的房租也欠了好幾個月了。

房東俠姐是一個開餐館的大姐,她深知創業不易,而且她因為疫情受到的損失要比我還大得多。

她給我減免了一些租金,也允許我在交租時間上有一些彈性,於是我們還能保留著總部店正常經營。

但是俠姐也有周轉不過來的時候,她也需要更多的現金,而中關村總部店的位置有很多人想要。有一天下午,俠姐到店裡來找我了,我見她神色凝重,邀她到包間坐下。

她一坐下,兩眼似不忍直視我,開口說:

「兄弟,你這還能堅持下去嗎?」

我說:「俠姐,您的意思是...?」

她接著這句往下說:

「要不你別再堅持了,有人能一次性給我付85萬租金,我也是創業過來的,我知道你不容易,要是我境況好一點,也就支持支持你,讓你堅持下去了,但是現在我也很困難啊,你看看你多長時間能退出來...」

她的話說得很誠懇,我也知道她如果不是下了決心了,也不會親自上門來找我,她一直在給我留餘地。

現在一定是到了一個退無可退的節點了。

我沉默不語,心想也許這就是扛的盡頭了吧。

過了可能有半分鐘,我抬起頭看看她,我說:

「俠姐,你知道這是我的事業,這是我最後一家店,沒有了這家店,我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重新站起來了。」

我的心其實很平靜,因為這一刻早在腦中預演過無數次,我不怕失去,我只是惋惜。

我看著她的眼睛,我接著說:

「俠姐,我不想讓你為難,你給我一個月的時間吧,我想辦法把東西都變賣掉,能清的都清了,事已至此,我一點也不怨你。」

俠姐不忍看我,他們夫妻也是白手起家做餐館創業,也是在這樣的艱辛裡走過來的,聽我這麼說,她開始流淚了。

我們默默地坐著,誰也不說話了。

這時我太太回來了,她知道房東來了,連忙到包間裡來了。

她一坐下來,就開始說:

「俠姐,再給我們一些時間,你知道茶館是卓澄的事業,沒有了這家店,我還有其他的工作,可是他就要失去奮鬥了好幾年的事業了。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支持他的事業啊!」

她開始講我們這些年創業的故事,一邊回憶一邊哭,這些故事勾起了俠姐對自己早年夫妻共同創業經歷的共鳴,兩個女人就各坐一邊各自哭。

哭了一場下來,喝了幾口熱茶,氣氛慢慢地溫暖了起來,彼此之間又增加了幾分信任。

大家重新達成了共識,大姐臨走之前說:

「卓澄,再給你兩個月時間吧,兩個月內你努力把這期房租補上了。下一期就過年了,把年過了,如果真的堅持不下去,我們再來商量吧。」

冬:曙光初現

北京的二次疫情對實體門店的直接影響是有差不多兩個月幾乎沒有生意,但是二次疫情也帶來了好的改變:

一是政府的應急機製得到了一次實戰演練,突發疫情的管控機製成熟了;二是老百姓們對政府的管控能力有了極大的信任,相信只要配合政府的防疫部署,任何突發的小規模疫情可以很快控制。

於是在9月之後,社會秩序快速恢復,消費意願也迅速被拉升起來,門店的現金流逐步扳正,過了國慶基本能夠穩定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有了穩定的現金流,問題就都一個個迎刃而解,集中爆發的債務危機也隨之解除了。

你有沒有見過寒冬裡的玉蘭花蕾?

在冬季,玉蘭樹上的葉子全都掉光了,只有一個個花蕾孤零零地掛在枝條上,像是一棵死去的樹。它們的潛伏周期長達三四個月,到了春暖花開的時候,一夜之間就會開滿一樹花。

在我們非常艱難的時候,看起來孤立無援,其實有很多人仍然在關注著我們。

他們有的在觀察我們的模式究竟能不能夠成立,有的在觀望我們的人品究竟是不是值得相信,他們沒有主動地站出來幫助我們,往往只是因為時機未到,但是我們並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默默地關注著我們。

他們會在合適的時機向我們走來。

沒多久,有一家已經砍掉的門店的房東來找我,希望我回去接管那家店,主動將房租降到了過去的一半,並且不需要再支付押金,租金可以月付。

又沒多久,有一個慕名而來的投資者找到我,他在國貿的商場有一個空置的門面,希望和我一起開一家小茶館,基礎的裝修已經做好了,稍加調整就可以開門營業。

還有一些對茶館有投資興趣的人,通過購買一些單店的股權,真正參與到小茶館連鎖的事業來了。11月和12月,我們又新增了兩家門店。

悟:永不放棄

說幾點感悟吧:

一. 堅守和放棄都沒有錯,創業者要的是內心的篤定。

二. 永遠和那些支持你的人站在一起,總有人幫你東山再起。

三. 沒有國家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我們什麼都不是。

相關焦點

  • 利劍出鞘,斬向欠薪「黑手」 ——青海曝光2020年欠薪典型案件
    起拖欠勞動報酬典型案件予以公布,並對欠薪違法行為依法懲治。2020年3月13日,星七讓什加被公安部門抓捕歸案後支付部分拖欠工資7萬元,剩餘部分仍未支付。6月29日,鄧某某及索某某等人投訴四川龍申建設有限公司在2017年雜多縣農牧區居民住房建設四標段欠薪355436元。
  • 入籍日本,4年交19個男友,富豪男友劈腿蔡卓妍後,她欠租11萬!
    2011年,連詩雅因為這首歌曲在香港走紅,並在內地開始有了名氣,可惜她在正走向巔峰時因不雅照被曝光而跌入谷底。連詩雅的成長環境並不健康,她1988年出生於香港一個富裕的家庭,父親是一名商人,母親則是在日本生活20年併入了日本籍的「海歸」,在這樣一個富裕又觀念開放的家庭成長,連詩雅從小也很開放,加之在國際學校讀書,受到一些同學的影響,十二歲便開始戀愛,還常常在夜店裡鬼混。
  • ...對查實的欠薪違法行為,各地區要做到「兩清零」,即2020年發生的...
    文 / Becky2020-11-11 11:52:52來源:FX168 【國務院明確欠薪案件2021春節前動態清零】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前印發《關於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的通知》,決定從2020年11月6日至2021年春節前,在全國組織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
  • 清華2020畢業生,出國留學熱度下降,藥學院找工作最難
    在2019年,清華總畢業人數是6965人,本科生為2971人,碩士為2527人,博士為1467人。 出國留學率 現在每次說起清北,網上有批人就會說,清華北大是給西方培養人才,所以這個出國率成了一個大家極為關注的指標。
  • 湘鄉「六個強化」打好2020年根治欠薪百日攻堅戰
    中國湘鄉網11月30日訊(湘鄉融媒記者:吳明惠)27日,記者從2020年度湘鄉市勞動保障監察暨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會了解到,湘鄉從即日起至2021年春節前組織開展2020年度根治欠薪百日攻堅冬季專項行動,切實保障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
  • 創業做生意,如何在逆境中自救?擁有這一樣東西,想要自救就不難
    創業做生意,在面對逆境,你需要有一樣東西,那就是……積極的心態。創業做生意,如何在逆境中自救?擁有積極心態這一樣東西,想要自救就不難。人生不可避免遭遇逆境,創業做生意,也是如此,我們無法避免,但卻可以選擇處在其中的心態。
  • 33歲清華博士,出任縣委書記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他出生於1987年,清華大學博士,系福建引進生,29歲即升任上杭縣長。上杭位於福建西南部,隸屬於龍巖市,轄區的紫金山金銅礦是我國重要的貴金屬基地。該縣還是著名的中央蘇區,古田會議會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蛋殼:「二房東」生意的閃電式擴張
    2015年年初,高靖拿著沈博陽的150萬元和自己的100萬元,開始了創業徵程。  此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房價已經一飛沖天,大量的年輕人不斷湧入這些城市追尋夢想,而房東的漫天要價和不守信用、住房裝修的陳舊和簡陋、租房壓一付三的沉重壓力、中介的高昂中介費和與之不匹配的服務等,這些都成為每個租房者每次租房的不快體驗。
  • 《群演公社》家人問候引學員痛哭 林永健白玉談家人淚目
    家人暖心寄語引學員痛哭,林永健、姜宏波深受觸動,大談家人對自己事業的支持。本期白玉社長、於莉紅主任將公布最終排名,究竟誰能成為前五名,獲得微電影出演資格?由於節目錄製,學員離家已有一個多月,有的人常年在外地拼搏,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更少。節目組精心準備了美食和家人寄語VCR,在視頻中摩西的妻子攜女兒出鏡,一句「家裡有我在」盡顯真摯溫情,於莉紅直呼「摩西好福氣」。謝澤成的外公用可愛的播音腔,徵服全場,白玉表示:「要是外公參加節目,就會讓外公進了」。對於家人們的暖心問候,學員們看後不禁掩面落淚,感嘆自己因追求表演事業而缺少對家人的陪伴,感謝家人默默的支持。
  • 高雄人只拜託這一件事 吳益政忍不住痛哭
    民眾黨徵召的吳益政今天被問到父親節怎麼過時,不禁哽咽,除了連日的輿論壓力,甚至想到家人和高雄人時,他忍不住痛哭說:高雄人真的好辛苦,每個人都只拜託他一件事「把經濟做好,讓我們可以生活」。吳益政今天出席老車自救活動後,談到選舉,忍不住痛哭。吳難過說,「高雄人真的好辛苦,每個人都只拜託我一件事,把經濟做好,讓我們可以生活。
  • 今日視點:給力治欠薪 寒冬也暖心
    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省共立案及協調處理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709件;為9351名農民工追發工資1.1億元,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投訴案件結案率達100%,欠薪案件數、涉及人數、涉及金額持續下降,根治欠薪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
  • 農民工欠薪投訴留言板--農民工欠薪投訴留言板--人民網
    尤其到了年尾,這個問題顯得更加突出,農民工要回家過年,農民工要向家人回報,農民工在獲取合法報酬的問題上已經沒有退路。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發文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加大工作力度,切實解決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為解決欠薪這個「老大難」問題,打入了一劑強心針,讓農民工兄弟看到希望。
  • 根治欠薪 人社部門開罰單
    日前,湖北省啟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對查實的欠薪違法案件2021年春節前實現「兩清零」。2020年發生的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國企項目以及各類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在2020年底前全部清零;其他欠薪案件在2021年春節前動態清零。同時,公布了全省各地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電話,黃石舉報電話為0714-6286299。
  • 直擊颱風尼伯特:福建莆田受災嚴重 民眾忙自救
    直擊颱風尼伯特:福建莆田受災嚴重 民眾忙自救  【解說】受今年第一號颱風「尼伯特」的影響,7月9日凌晨開始的一場大暴雨,給福建莆田市帶來了巨大的災害。莆田市區多處出現嚴重內澇。9日上午,中新社記者赴莆田實地採訪,暴雨過後,這裡的民眾也開始了生產自救。
  • 「芯人物」賈紅:17歲考入清華,美國讀碩士只用1年,回國創業蟄伏近...
    而西安智多晶的創始人兼CEO賈紅以在高中時選擇兩年制而不是三年制為發端,逐步開啟了在出國留學、首次創業、二次創業等諸多人生關鍵節點處不斷攻克挑戰的歷程。他也不曾想到,在兜兜轉轉之後,二次創業成立的智多晶會趕上國產化替代的浪潮,躋身於中國FPGA行業的排頭兵。正所謂「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清華的歷練而每一步的選擇都難免烙上時代的印跡。
  • 致力緩解傷痛,從做跑步鞋墊到智能枕頭,清華高材生創業初心不滅
    2013年我和老貓還在做Motorala智慧型手機,公司體檢拍了X光片,同事頸椎幾乎都有問題。醫生建議仰睡枕頭要低一些,側睡枕頭要高一些。老貓就想要做一個可以根據睡姿智能調節高度的枕頭,仰睡放氣調低,側睡充氣調高。
  • AI創業黑幫:27位清華「人工智慧青年」趕上好時代
    作為國內計算機科學實力最強的四所高校,不僅聚集了來自各地的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還是人工智慧創業者的主要集合地,堪稱人工智慧四大創業黑幫。對此,億歐盤點了畢業於這四所高校(清華、北大、交大、浙大)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業項目和校友集。
  • 清華經管深圳研究院花落福田,將培養博碩、高管等人才
    清華經管學院 供圖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悉,9月26日,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在深圳正式籤署共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深圳研究院的合作協議。這意味著清華經管深圳研究院建設進入實質階段。後續,雙方將依該研究院建設清華經管學院深圳院區和清華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創新管理學科。
  • 清華博士7個月找不到工作,是本科學歷惹的禍嗎?
    文章說,一位清華博士生經歷了7個月,沒有找到一個心儀的工作,而且在絕大部分的時候,他連第一道的簡歷關都沒有過。原因是他的本科學歷是個二本學歷。據說,這個不是個例。清華博士生數據我相信這不是個例。在2020年,清華一共有9400多名研究生入學,博士有3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