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經管深圳研究院花落福田,將培養博碩、高管等人才

2021-01-09 澎湃新聞

籤約儀式現場。 清華經管學院 供圖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悉,9月26日,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在深圳正式籤署共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深圳研究院的合作協議。這意味著清華經管深圳研究院建設進入實質階段。後續,雙方將依該研究院建設清華經管學院深圳院區和清華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創新管理學科。按照建設思路,該研究院的主要任務包括:學生培養、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引進、學科建設與智庫建設、合作與交流。

其中,「學生培養」任務將立足深圳市和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需求,逐步開展博士、專業碩士和高管教育等教學項目建設和學生培養。培養對象包括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戰略型的科技企業家、熟悉科技發展又精通金融業務的金融科技領袖等。

「創新創業教育」任務將孵化「粵港澳大灣區三創中心」,引入成熟的「三創」人才發現和培養教育理念、經驗和資源,推動深圳市和福田區青年學生創業教育培訓、創業項目培育並帶動相應就業。

「人才引進」任務將面向全球招聘領軍人才和青年拔尖學者,建設一支高水平、國際化的教師隊伍。

「學科建設與智庫建設」任務將圍繞金融科技、數字經濟、創新創業、雙區(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等方向開展科學研究。

「合作與交流」任務將積極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 組織高水平的學術會議和國際論壇,促進教育鏈、人才鏈和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清華經管學院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清華經管學院與深圳有良好的合作基礎。1999年起至2005年清華經管學院在深圳開設在職MBA班,共培養了358名校友;2002年,清華經管學院成立高管教育深圳辦公室;2004年,清華經管學院與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合作創辦的金融財務MBA(FMBA)開設深圳班,現已培養915名校友;2011年,清華經管學院的全日制金融碩士項目開始開設深圳班,至今培養819名校友;2019年,清華經管學院在深圳正式啟動金融科技EMBA項目;2020年秋季學期,清華經管學院在深圳開設高級財務管理與大數據碩士,面向大灣區培養具有數據思維的高級財務管理人才和金融行業領軍人才。

上述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深圳已經成為清華經管學院僅次於北京的第二大校友群體所在地和EMBA及高管教育生源地。未來,清華經管深圳研究院將致力於打造成一個北深融合、深港合作、產研結合、政學交流、凝聚校友的高價值平臺,助推深圳改革、開放、創新,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實現高質量發展。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清華經管重啟國企高管培訓,錢穎一:不是學位項目
    創造力來自自由、寬鬆的環境《經濟參考報》:對於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問題,我國教育界一直存在爭議:有觀點認為,創新型人才可以通過培養產生,也有反對者認為不能。作為清華大學這樣蜚聲國際的著名高校的經管學院院長,清華經管在培養創新型人才方面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
  • 清華經管學院與韓國光州科學技術院展開合作
    近日,清華經管學院與韓國光州科學技術院技術院經營學院聯合開設的「技術經營CEO課程」在清華經管學院開課。參加此次中國課程模塊學習的韓方人士有:韓國光州科學技術院副校長兼技術經營學院院長金英俊、韓國光州科學技術院技術經營學院運營委員金景雄教授、韓國光州科學技術院技術經營學院事務局長金善由。清華經管學院高級管理培訓中心主任薛鐳教授出席了開學儀式並致辭。
  • 清華經管學院正式宣布行政換屆:白重恩任院長,接棒錢穎一
    學院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在國際聲譽、師資隊伍建設、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較大的提高,在校內外、國內外都產生了很好的影響。陳旭書記對清華經管學院新一屆的行政班子以及學院工作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要始終把人才培養放在學院工作的第一重要位置,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清華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時所說的——「人才是創新的根基,是創新的核心要素,培養人才根本要靠教育。」 二是要更好地加強學院文化建設,特別是師德、師風、學風、院風的建設,努力提升學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 清華經管EMBA「未來科技·賦能產業升級」主題論壇召開
    論壇現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陳煜波教授表示:中國經濟數位化轉型的未來,將從數據紅利到數字人才紅利。我國數字經濟能夠迅速發展首先得益於我國政府針對我國「四化同步」的發展階段推出了一系列前瞻性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政策,成功地將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和人口紅利轉化為數據紅利。陳煜波教授認為:數字人才成為下一階段我國經濟全面數位化轉型的第一資源和核心驅動力。
  • 第13屆三螺旋國際會議在清華經管召開
    第13屆三螺旋國際會議在清華經管召開來源:新華網 2015-8-31  近日,由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和三螺旋協會聯合主辦的第13屆三螺旋國際會議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舉行。這是該會議首次在中國舉辦。本屆大會主題為「學術-產業-政府三螺旋模型——服務於正在崛起的發展中國家」。
  • 煙臺大數據應用技術研究院成立 培養產業人才
    研究院各中心、平臺之間將互為支撐,互為依託,並通過引入青苔數據、清華啟迪數字學院優質資源,圍繞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數據中心以及相關應用領域,開展技術、標準研究,技術測試、試驗和統計平臺構建,承擔相關產業化項目等工作。
  • 產學研深度融合 超星未來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共建聯合培養...
    為深化落實產教融合,協同創新,合作培養智能駕駛產業優秀人才,11月20日上午,超星未來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共建的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授牌儀式暨課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副院長左劍惡、信息學部電子與通信工程項目指導委員會主任廖慶敏教授等一行來到北京,超星未來CEO張劍博士,CTO梁爽博士等公司成員共同出席。左劍惡教授和張劍博士分別代表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和超星未來共同為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授牌,雙方就如何深入產教融合、精準培養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交流。
  • 深圳福田藝林泰然徐曉露做客CCTV《逐夢年代》
    本期訪談嘉賓徐曉露,深圳福田藝林泰然學校董事長,出生於教育世家,多位家庭成員皆為音樂老師或教育工作者,這給她的教育夢想埋下了一顆種子,教育的重要性早已融入她的血液當中。
  • 喜訊| 清華經管學院4位教授入選愛思唯爾2019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清華經管學院共有4位教授入選此次榜單。清華經管學院弗裡曼講席教授、經濟系教授、院長白重恩和清華經管學院經濟系教授、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錢穎一入選「經濟,經濟計量學和金融」領域榜單;清華經管學院市場營銷系教授、黨委書記兼副院長陳煜波和清華經管學院創新創業與戰略系副教授白思迪(Steven White)入選「商業,管理和會計」領域榜單。
  • 清華大學強基計劃五個書院人才培養工作研討會召開
    11月21日下午,強基計劃五個書院聯合在經管報告廳召開了書院人才培養工作研討會。副校長彭剛,致理書院院長李豔梅,日新書院院長王中忱,未央書院院長梁曦東,探微書院院長劉錚,行健書院院長李俊峰出席會議。來自五個書院的導師、班主任、任課教師、輔導員等150餘人參加會議。書院管理中心主任蘇芃主持會議。
  • 清華經管:關於「領導力」,你需要知道這些!
    | 思想 · 解讀【MBA中國網訊】清華人才培養的不同項目定位表述中,常出現這樣一些詞——領導力和領導者;全球領導力和全球勝任力——它們究竟有何區別?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楊斌教授對領導力、領導者、領導以及全球領導力和全球勝任力幾個概念進行了深入和精闢的區分,對於我們理解和實踐領導力很有價值,特此重溫並且推薦。
  • 清華啟動丘成桐數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
    本報訊(記者 雷嘉)免高考入讀清華數學專業,從本科連續培養至博士,高一、高二乃至初三學生都可報名。清華大學近日宣布,從2021年起啟動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招生,每年全球招生規模不超過100人。
  • 但昭義口述福田:福田給了我一片發展的沃土
    1940年出生於中國重慶,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鋼琴系,任教於深圳藝術學校。培養了李雲迪、陳薩、張昊辰等眾多卓越的鋼琴演奏人才。口述:但昭義 整理:鄧曉偲我是1995年移居深圳福田的,當時已經55歲了。要問為什麼選擇這裡,原因也很簡單,這裡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這裡珍惜人才,尊重藝術。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考研信息...
    因應服務推動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深港合作和深圳市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教育研究機構之需要,深圳市政府依託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立了深高金,致力於將其建成金融經濟領域頗具國際影響力的創新拔尖人才培養基地、國際高水平研究平臺、國際高端學術交流平臺和高端決策智庫。我們的優勢
  • 清華發布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從娃娃抓起」,培養...
    無須高考、面向全球招生、初三學生也可入學……連日來,清華大學新近發布的「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備受關注。一個個關鍵詞衝撞眼球,計劃被不少人視作「不設任何框框的拔尖人才培養特區」,由此引發了眾多討論:這個特殊的「特區」要培養什麼人?怎麼招怎麼教?指向的又是當前教育的哪塊短板?
  • 「國字號」3D列印技術研究院落戶佛職院,打造人才培養新高地
    未來,該研究院將通過中國職教學會增材製造技術「研究中心」和「培訓中心」的建設,搭建「政府、行業、企業、學校、科學家」五元融合的增材製造技術領域研究平臺,探索多學科相互融合、多專業相互複合、多技能相互結合、多技術相互配合的有效路徑,形成具有重要推廣意義的中國增材製造職教方案,助推增材製造技術人才培養獲得高質量發展。
  • 清華數學系:造就思維縝密基礎紮實的優秀人才
    從清華數學系走出了以華羅庚、陳省身、許寶祿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數學大師。清華數學系曾經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從無到有,已躋身於當時全國最好的數學系之一,並且在國際上也有了相當大的貢獻。例如,在1948年的中央研究院院士選舉中,五位數學家當選為院士,其中有三位是清華的老師:華羅庚、陳省身和許寶祿。  到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之前,當時的清華數學系應該說是全國發展最好的數學系之一。
  • 香港大學-北京大學EMBA課程,強強聯手培養商界領袖
    近年香港大學與北京大學聯合創辦了EMBA課程,兩所世界頂尖學府的合作為學生帶來更廣闊的環球視野,從而培養富有創新精神、洞察能力和國際意識的商界領袖。 大灣區核心城市之一香港 香港大學-北京大學EMBA課程將於2020年12月5日在深圳福田舉辦招生諮詢會,歡迎有意向報讀人士親臨現場或通過線上參加,深入了解課程特色及招生資訊(報名方式請見文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