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我國職業教育在增材製造技術方面的研究與交流,對接先進位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需求,11月18日,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增材製造技術創新高端論壇在佛山舉辦,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增材製造技術研究院正式落戶佛山職業技術學院(下稱「佛職院」)。
未來,該研究院將通過中國職教學會增材製造技術「研究中心」和「培訓中心」的建設,搭建「政府、行業、企業、學校、科學家」五元融合的增材製造技術領域研究平臺,探索多學科相互融合、多專業相互複合、多技能相互結合、多技術相互配合的有效路徑,形成具有重要推廣意義的中國增材製造職教方案,助推增材製造技術人才培養獲得高質量發展。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增材製造技術研究院正式落戶佛山職業技術學院。王雅鑠 攝
促進科研成果落地
搭建五元融合的研究平臺
增材製造技術是先進位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增材製造是國家今後奮力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的重點領域之一,是實現製造業回流、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重要載體,需要職業教育緊密對接,培養培訓大批高技術技能型人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就業。
所謂增材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俗稱3D列印,融合了計算機輔助設計、材料加工與成型技術、是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通過軟體與數控系統將專用的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以及醫用生物材料,按照擠壓、燒結、熔融、光固化、噴射等方式逐層堆積,製造出實體物品的製造技術。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原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表示,伴隨我國增材製造業進入「提優增質」的新發展階段,佛山市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極點、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業的龍頭、全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擁有雄厚地增材製造技術研究產業背景,為研究院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原教育部副部長魯昕作專題報告。王雅鑠 攝
作為佛山的一所地方高職院校,佛職院始終按照「新產業引領新專業、強專業支撐強產業」的專業建設原則,主動服務佛山先進位造業發展。從2011年起成立了「快速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佛山推廣基地」、中裕智能3D列印產業學院等平臺,2016年成為廣東省一流高職院校建設單位,2020年成為廣東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為學校增材製造專業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依託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建設研究院,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增材製造技術研究院由佛山職業技術學院作為牽頭單位,通過研究院的建設,旨在搭建一個「政府、行業、企業、學校、科學家」五元融合的增材製造技術領域研究平臺。通過科研與培訓一體的制度創新,整合社會資源,探索多學科相互融合、多專業相互複合、多技能相互結合、多技術相互配合的有效路徑,促進科研成果落地,實現技術人才的精準培養與快速配套。
「中國職教學會增材製造技術研究院在佛山職業技術學院的成立,為佛山培育壯大根植性和競爭力強的『2+2+4』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搭建起一個重要平臺。」佛山市副市長許國表示,佛山市政府將全力支持研究院的建設和發展,並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經費支持,希望將其辦成佛山市乃至全省、全國職業教育的特色品牌,為佛山產業升級和城市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打造「職業教育孵化器」
培養全國增材製造技術專業人才
增材製造技術研究院的建設具體強調雙向互哺,引育並舉,致力於構建校企深度合作的「職業教育孵化器」,打造專業化、結構化的高水平科研團隊和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一方面,研究院將通過「中國職教學會增材製造技術研究中心」的建設,搭建一個圍繞逆向工程、快速成型、工業設計、快速製造、快速模具、性能檢測、結構優化等增材製造技術關鍵領域的應用技術研究和職業教育研究創新服務平臺。
另一方面,經過幾年建設,將「中國職教學會增材製造技術培訓中心」初步建設成為「設備一流,技術先進、服務廣泛、交流密切、示範明顯」顯著特點的3D列印技術創新創業人才基地。
「此外,我們還將通過柔性聘任、兼職兼薪等方式,引育並舉打造專業帶頭人,引領提升應用研發與技術服務水平,整體提升專業教學團隊職教能力,吸引和建立一批精技善教、技術頂尖的高技藝師資,並面向全國增材製造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服務,開展複合型、創新型、發展型人才認證培訓。」佛山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徐小增說。
與會人員參觀貢山職業技術學院增材製造實訓室。王雅鑠 攝
實際上,「國字號」研究院並非首次落地廣東。據廣東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終身教育處處長吳豔玲介紹,2019年1月,新時代中國教育研究院落戶深圳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4月;工業網際網路技術應用研究院秘書處設在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8月,中國職教學會微電子專委會在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成立。
廣東是職教大省,全省有87所高職院校,中職學校676所,在校生233.1萬人,擁有全國最大的職教體系。同時,廣東是經濟大省,產業發達,企業眾多,產業鏈較為完整,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目前,廣東省校企合作企業2.1萬家,成立區域和行業職教集團66家,參與單位包括300多所職業院校、200多個行業協會,4000多家企業探索了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培養模式,80%高職院校開展了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合作企業達到500多家。2019年,全省各高職院校技術服務到款額3.5億元,技術服務產生的經濟效益達14.77億元。」吳豔玲說。
她指出,此次中國職教學會增材製造技術研究院在佛職院成立,對於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在增材製造技術方面的研究與交流,對接先進位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需求,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希望廣東省可以通過這個「國字號」高端平臺,建立起現代職業教育的新型智庫,成為增材製造領域技術創新、研發應用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高地,努力搭建增材製造技術關鍵領域的應用技術研究和職業教育研究創新的服務平臺,以及高水平3D列印技術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基地。
【南方日報記者】王雅鑠
【通訊員】劉珺
【作者】 王雅鑠
佛山大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