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即墨:「攻堅克難」打造工業園區人才「新高地」

2020-12-06 即墨融媒

即墨融媒11月25日訊 (即墨融媒記者 劉倫三 通訊員 鄒佳)近年來,位於青島市即墨區科技創新園發展服務中心以「廣納人才,薈萃群英」為支點,「撬動」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結構調整為「變速器」,「源源不斷」為產業鏈核心動力輸送「新生力量」。以「一攬子」政策、「一條龍」服務尊賢禮才,聚心聚力構建創新創業「生態圈」,招攬五湖四海的英才紮根興業,打造出「強企優營」科技發展的人才「新高地」。截至目前,園區70%規模以上企業通過人才引進、嫁接實現了「科技移民」。

改革創新的成果讓青島科技創新園「煥發」出新活力,現已聚集海洋生物、健康科技、智能製造等一大批戰略新興產業;匯聚院士2名、碩士級以上研發人才80多名,擁有省級院士工作站2個、專家工作站3個,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工業設計中心1個;專家團隊94個;園區各項經濟指標在今年新冠「疫情」防控貫穿始終的情況下,仍保持穩健發展態勢。截至9月底,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總產值66.6億元,比同期穩中有增;其中,高新科技類產業貢獻率佔據八成以上。

找準「精準滴灌」方位,實現「創新+幫扶」聚人。實施「人才興園」計劃,制定專家團隊和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採取創新性引進和柔性引進方式,協助園內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和產品研發,推動企業依靠科技的力量,不斷發展壯大。

走進青島海智源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實驗室,科研設備、高端技術人才齊聚一堂,在各自工位上圍繞著生命科技產品的研發與產業化技術展開攻關。該公司是一家科研創新型高新技術企業,集海洋微生物半連續發酵、LCPUFA類功能脂質綠色制煉、微膠囊粉末脂質生產、應用技術與應用產品開發推廣為一體的企業。

為幫助解決該公司在「海洋特醫食品」領域新產品開發方面遇到瓶頸問題,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在該企業遇到資金「瓶頸」時,園區中心領導全力跟進,幫助申請到人才扶持資金4800萬元。成功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領銜、油脂界著名教授及頂級工程技術專家加盟,組建起20餘位碩士研究生組成的人才研發團隊,使企業如虎添翼,成功獲批山東省院士工作站,其人才團隊被認定為「青島市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團隊頂尖人才團隊」,還參與了10項國家行業標準的制定和10餘項國家、省、市三級科技課題攻關,已獲得專利30餘項。截至9月底,實現產值60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幅140%。

運用「雙引雙培」理念,實現「需求+載體」留人。園區中心定期召開園區企業座談會,溝通、暢談發展遠景,交流即墨的人才政策信息,鼓勵園內重點企業加大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研發合作與人才引進雙向並行。

走進青島英派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臺臺歡快的跑步機、智能單車從流水線上整裝待發。該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健身器材研發製造及銷售的企業,為適應社會「數據化」急速發展形勢,聚力打造「會思考」的智慧化健身器材,始終堅持「雙引雙培」的理念,即:以高檔人才引進引領潮流,以研發團隊的培養培育市場。從哈工大、山大等重點高校引進碩士研究生以上人才20多名,並與省內外高職院校籤訂專業人才供需協議,建立起180人的研發團隊,與北京大學、國家體育科學研究所等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與海外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係,與國家質監局合作建立起了國內同行業首家「CNAS實驗室」。先後培育了「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山東省級健身裝備工程實驗室」「青島市體育與生命質量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青島市健康生命質量專家工作站」等5個人才創新研發平臺。

據了解,公司每年在人才引進及新產品研發、信息化升級改造等方面的投入1000餘萬元。人才和科技的高額投入,贏取了引領市場的巨大回報,公司已進入「代表國家發言」的序列,承擔著健身器材「國家標準」的起草之責;公司先後獲得 「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國家標準創新貢獻獎」「全國產品和服務質量誠信示範企業」「商務部AAA級信用企業」「AEO海關高級認證企業」等權威榮譽。截至9月底,實現總產值4.4038億元,同比增長1.25%。

搭建「創智吸附」平臺,實現「磁吸+聯動」興人。項目跟著人才走,人才隨著平臺流,以平臺「招才引智」是攻堅克難的首選之舉。近年來,園區中心組織專班南下北上,廣泛聯繫接觸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爭取專家前來考察,為吸引、培育和聚集創新人才提供平臺載體。

2019年,成功引進了北京「國科」集團項目,發揮其國家科技部轄屬高端人才薈萃的優勢,建設「人才、智能吸附平臺」,推動「招才引智」的數據化、精準化、鏈條化,其打造的AI開放服務平臺運營當年,便成功吸納2個網際網路技術應用企業入駐,流入高端人才20餘名。

無獨有偶,位於青島科技創新園內的青島豪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智能智慧設備研發生產銷售的高科技類企業,為了更為廣泛地吸引人才,拋出了「優秀人才持有公司股份」的「橄欖枝」,「吸睛」指數大大增強。他們在即墨區、青島市和寧波市建設了3個人才平臺,吸納了電子軟硬體、機械設計等專業工程師近200人,匯聚精英,全力研發。其開發的智慧家居、智能辦公、智慧醫養、工業傳動、智能幕簾等五大板塊,產品遠銷北美、歐洲及日韓地區。截至9月底,實現外貿出口總值2845萬美元,企業上市已進「輔導」階段。

青島科技創新園發展服務中心負責人說道,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深化服務深度,優化人才服務舉措,圍繞「人才置前、引智置前」的發展理念,堅持將人才服務作為企業服務的核心內容,創造最具競爭力的引才、用才、留才環境。不斷完善人才引進體系,營造有利於高端人才創新創業的「生態圈」,實現園區高質量高標準「脫胎換骨」式轉型。

相關焦點

  • 青島即墨:向海圖強,全速發起海洋經濟「第一攻勢」
    為真正把經略海洋這篇文章做實、做足、做好,加快將即墨打造成為全國經略海洋的高地和旗幟,即墨區委成立海洋發展委員會,抽調骨幹力量組建工作專班,高起點規劃,全力推進涉海項目建設,突出抓好做大做強海洋產業、實施科技興海戰略、推動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搶佔藍谷海洋科技創新引領這一「全國制高點」。
  • 「雪球」越滾越大 青島藍谷海洋生物領域新高地正形成
    今年1月,青島藍谷與即墨區建立協同發展機制,為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更強保障。8月12日,青島市即墨區發展和改革局、青島市即墨區科學技術局、青島市即墨區衛生健康局、青島市即墨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四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支持建設青島即墨(華賽)區域細胞製備中心的函》,同意青島華賽伯曼醫學細胞生物有限公司設立——青島即墨(華賽)區域細胞製備中心。
  • 即墨打造幹細胞研用十大產業鏈
    即墨打造幹細胞研用十大產業鏈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3.31 星期六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張 華 通訊員 劉耀澤    本報訊 在即墨經濟開發區,一條幹細胞研究與應用的十大上下遊產業鏈正在加速崛起。
  • 【決勝2020】脫貧攻堅看山東:「鐵道遊擊隊精神」激勵棗莊攻堅克難...
    棗莊是鐵道遊擊隊的故鄉,鐵道遊擊隊是棗莊最紅的資源、最美的傳奇、最亮的名片,也是激勵棗莊脫貧攻堅路上攻堅克難的精神源泉。棗莊是鐵道遊擊隊的故鄉,鐵道遊擊隊是棗莊最紅的資源、最美的傳奇、最亮的名片,也是激勵棗莊脫貧攻堅路上攻堅克難的精神源泉。
  • 楊榮和:打造北航泰山科創園 建設人才崛起新高地
    ,黨工委書記楊榮和履行人才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親自謀劃、部署、推動,圍繞該項目聚力攻關,打造人才工作亮點品牌,開創產業升級新局面。【採訪】泰安旅遊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 楊榮和北航泰山科創園是市政府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項目,佔地61畝,建築面積約4萬平方米,重點打造「一院兩中心一基地」,即創新研究院、創新創業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同時依託研究院建設6大科研平臺。
  • 青島百日攻堅:只爭朝夕的「搶奪戰」
    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時期,自6月1日起,青島發起抓項目促投資「百日攻堅」行動,轉換路數、改變打法,以頂格戰法和高頻次調度的超常規思路辦法,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奪回來、把工期補回來,以高質量投資強力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 上合組織技術轉移中心市南揭牌,打造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新高地
    上合組織技術轉移中心市南揭牌,打造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新高地 2020-12-11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報頭條|臨沂經開區:打造人才「強磁場」賦能打擂攻堅
    項目是第一載體,人才是第一資源。圍繞支柱產業引人才,為人才搭建成長舞臺,搞活激勵機制育人才,做優服務環境留人才……開發區牢固樹立人才為先的發展理念,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做好人才大文章,目前形成了以產業為導向、具有園區特色的人才引進培育和政企校合作體系,推動了人才高地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圍繞產業引人才。
  • 中國科學界「掃地僧」:李小文院士奉獻一生,攻堅克難
    各位院士也都是各自領域的人才,名利對於他們來說不過信手拈來。人們對他們的印象也大都是西裝革履的學著形象。在中國相關領域一片空白是毅然站了出來,憑藉著大毅力攻堅克難,打破外國的重重封鎖,為後人開闢了道路。雖然李院士已經逝去,但其精神卻流了下來,鞭策著後來者不斷向前。
  • 中國科學界「掃地僧」:李小文院士奉獻一生,攻堅克難!
    各位院士也都是各自領域的人才,名利對於他們來說不過信手拈來。人們對他們的印象也大都是西裝革履的學者形象。但就在眾多院士中,以為院士被人們親切地成為「掃地僧」。他就是李小文院士。簡單的麻衣布鞋,嘴角蓄著鬍子,消瘦的面頰,略微單薄的身影,遠遠看去,或許還會被以當做以為農村老爺爺。然而就是這位一個老人,背後卻擁有者無數榮光,為中國遙感領域開疆拓土。
  • 【甲秀評】打造開放經濟新高地 提升樞紐輻射能力
    、分撥及中轉中心,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樞紐,全力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不斷提升貴陽貴安樞紐輻射能力。全力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要以大通道引領大開放。「絲綢之路首先得要有路,有路才能人暢其行、物暢其流。」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強調「路」對於互聯互通的作用,充分表明通道對於開放的意義。
  • 報告稱青島即墨海水溫泉含30多種元素 世界稀有
    青島即墨海洋溫泉(資料圖)齊魯網青島10月18日訊(記者 李英)2016青島國際海洋溫泉論壇17-18日在青島即墨開幕,
  • 即墨到黃島 青島大海分四大片區
    青島東部海域打造海洋科技旅遊勝地起始於即墨丁字灣與萊陽交界的金口自灣口向南偏西經栲栳灣、橫門灣、嶗山灣至嶗山頭岸線長244.8千米重點依託藍色矽谷核心區,發展濱海旅遊度假、會展商務、科教服務、科研創新、藍色產業配套、健康養生等功能,打造獨具藍色魅力的海洋科技旅遊勝地。
  • 環球融創海洋文旅未來城落子即墨,「歡樂動能」驅動藍色經濟
    融創中國執行總裁兼融創北京區域集團總裁荊宏籤署戰略協議環球融創海洋文旅未來城擇址青島即墨的東部核心發展區域——青島藍谷,佔據藍谷核心山海資源,以海島為範本,總用地面積約6000畝,總規模約800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環球文娛IP旅遊文化主題樂園、潮流時尚商業街區、濱海星級酒店群、會議會展中心、康養中心等。
  • 打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 為工業網際網路之都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打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為工業網際網路之都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青島電子學校 崔西展   摘要:  教育部山東省率先共建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印發《教育部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意見》。
  • 江北全力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寧波電商經濟創新園區精心打造的前洋E商小鎮,正成為江北數字經濟新高地。    「我們將立足現有基礎,全力發展新業態,積攢新動能,拓展新市場,推進新發展,打造全市開放型經濟新高地,為寧波新型國際貿易中心建設貢獻江北力量。」江北區商務局負責人說。    發展新業態, 傳統出口與跨境電商齊步走    「江北區為我們送來『跨境電商』這個法寶,還幫忙對接同專業電商平臺。」
  • 即墨這家新晉「獨角獸」什麼來頭?
    即墨這家新晉「獨角獸」什麼來頭?>12月2日舉辦的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大會上,青島雲路新進「殺入」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單。作為一個屢次在新材料領域取得重大研發突破,解決過「卡脖子」技術難題的企業,青島雲路到底有何來頭?
  • 青島農業大學:統籌發揮學科優勢 全面助力脫貧攻堅
    夏收到來,青島農業大學的專家教授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指導農戶科學管理、綠色防蟲,指導農產品深加工、產品研發;指導農機企業進行田間試驗和示範推廣……「學校始終注重發揮學科專業優勢助力脫貧攻堅,通過一系列措施有效激活了學科支撐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
  • 蘇州工業園區:人才「引擎」造就創新發展硬核
    7月10日,第十二屆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暨首屆「蘇州科學家日」活動開幕式上,蘇州工業園區再次驚豔全場。康寧傑瑞董事長兼總裁徐霆博士榮獲第六屆「蘇州傑出人才獎」,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蘇州藥物創新研究院蔣華良院士團隊、蘇州漢天下電子有限公司楊清華博士團隊獲評蘇州市頂尖人才(團隊),邁博斯、信諾維、思必馳等入選姑蘇重大創新團隊。當下的蘇州工業園區,正以人才「引擎」驅動科技創新和產業聚變,吹響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衝鋒號」。
  • 即墨民企迎頁巖氣「黃金十年」
    青島瑞信石油設備製造有限公司負責技術的行政副總邱忠民毫不諱言企業在頁巖氣領域的野心。這家落戶於即墨藍村的民營企業,已介入石油開採設備生產領域十餘年,並憑藉26項專利,在國內防砂、完井領域有相當的權威。除瑞信石油外,青島海能奧石油製造機械有限公司等企業也制訂了頁巖氣領域「掘金」的計劃。  「頁巖氣開採與普通石油開採所用設備相通率達80%以上,這對我們來說,介入其中當然要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