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企合作推進會上4名高層次人才籤約;赴山東大學洽談人工肺的人才項目;首次成功申報省級技能人才建設項目……自今年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實施五場擂臺賽、打好五大攻堅戰、突破五項改革任務以來,其中「雙招雙引」擂臺賽和人才、勞動力攻堅戰堅持高點定位,高端引領,高效推進,取得了明顯成效,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注入強勁動力。
項目是第一載體,人才是第一資源。圍繞支柱產業引人才,為人才搭建成長舞臺,搞活激勵機制育人才,做優服務環境留人才……開發區牢固樹立人才為先的發展理念,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做好人才大文章,目前形成了以產業為導向、具有園區特色的人才引進培育和政企校合作體系,推動了人才高地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圍繞產業引人才。全區智能製造、醫藥健康、新興產業三大主導產業聚焦企業高精尖人才需求,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積極對接院士、泰山學者等高層次人才。今年以來,全區遍訪了200餘家企業,精準摸排分析用工用才需求1983名,逐一建立需求臺帳。目前,已引進劉濱、劉軍發、蔣海燕等A類、B類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5名,山東科技大學特聘教授「泰山學者」張維海已在開發區註冊成立山東商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拓寬渠道育人才。篩選53家高新技術企業,實行專人負責制,深挖企業人才資源,積極組織申報各類人才項目。經初步摸排,「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後備人選6人,第三屆山東省創業大賽後備人選4人,申報省重點扶持區域引進急需緊缺人才2人。去年山東省創業大賽優勝獎獲得者王成、陳皆成,項目落地經審核後可獲評「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目前,項目合同已擬定,項目正在洽談落地。
搭建平臺聚人才。打造人才高地,平臺是關鍵。中關村軟體基地、沂蒙雲谷、中印軟體園等平臺聚集了一批重點人才項目。大力引進知名院校及科研院所,聯合共建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載體。全區擁有4個博士後工作站、1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9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21家市級「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被認定為齊魯技能大師特色工作站建設單位,是目前開發區首次成功申報的省級技能人才建設項目,翔宇醫藥、中化農業等一批企業正在積極籌備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的申報建設工作,創新創業資源和人才集聚磁吸效應不斷增強。
全周期服務留人才。加強政策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加大財政金融支持,今年將設立4000萬元人才專項經費,支持人才創新創業和人才產業項目開發等;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完善人才服務制度體系,視人才為「座上賓」,當好後勤服務員,進行精準化服務,解決好「關鍵小事」,實現人才安居宜居,創造「才」至如歸、「才」盡其用的優良環境。
人才的競爭關鍵是體制機制的競爭,人才高地就是改革高地。今年是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提升年,打好人才攻堅戰就要深入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創新。
實施「人才+產業」「人才+平臺」「人才+服務」等工程,按照「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優質項目」模式,積極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構建完善創業孵化鏈條,打造「沂蒙雲谷」省級孵化器,鼓勵高端人才入駐創新創業;實施「安才」工程,做好人才服務保障,建立高層次人才服務專員制度,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下、用得好。
……
攻城不怕堅,攻堅莫畏難。今年開發區將堅持招大引強,積極走出去、請進來,突出引進投資大、規模大、影響大的龍頭項目,引進帶技術、帶項目、帶團隊的高端人才,力爭引進一批投資5億元、10億元以上的項目和B類以上人才,爭取在投資50億元、100億元項目和「兩院」院士等高端人才上實現突破。
「深入實施『人才工作突破年』工程,制定更加完善的人才扶持政策和考核評價制度,使各類人才在開發區創業有機會、幹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感情有認同。」市政府黨組成員、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一兵表示,要聚力打造人才新高地,讓開發區成為吸引各類人才的「強磁場」,為建設一流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臨報融媒記者 啟超 曉光 通訊員 莊園 賓龍 騰飛
【來源:琅琊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