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開區將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

2021-01-21 北京市人民政府

  原標題:經開區將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

  工業增加值佔全市的30%,工業總產值佔全市的22%……隨著全市「兩區」建設不斷推進,全市高精尖產業主陣地經開區也迎來新機遇。北京經開區工委書記王少峰1月14日介紹,經開區將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同時作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成果轉化承載區,也將致力於深化城市場景革命,吸引各類技術離開實驗室來到經開區,讓城市成為創新的第一現場。

  北京自貿試驗區在片區規劃上專門設立高端產業片區,共39.49平方公裡。其中,經開區27.83平方公裡,佔高端產業片區的70%。「經開區在建設方案中突出了三個方面的特點,可以稱為『一條主線、兩個抓手』。」王少峰說。

  「一條主線」即以產業為主線。據介紹,經開區將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著力建設「4+2+1」產業體系,「4」是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汽車和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產業、機器人和智能製造產業,是經開區多年來持續發力的四大主導產業;「2」是指高端服務業和科技文化融合產業,是近年來經開區逐步布局並在全市取得領先地位的兩個服務型產業;「1」是指數字經濟產業,已經開展了一些成功的實踐,可以為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貢獻力量。

  與此同時,「兩個抓手」分別是以國際化為抓手,側重對外開放,增強對高質量外資吸引力,加大對外投資步伐,推進產業國際化,目標是將經開區打造成為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以便利化為抓手,側重推動要素流動,不斷提升貿易、投資、人才、資金流動等便利化水平,目標是將經開區打造為投資自由便利、貿易自由便利、運輸往來便利、資金跨境流動便利、人才從業便利和數據安全有序流動的高標準高質量自由貿易園區。

  數據顯示,目前經開區已經梳理形成了146條試點任務和379項創新政策,其中產業方面的政策有153項,國際化、便利化方面的政策226項。正是這些政策的不斷落地,為經開區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2020年四季度以來,新註冊企業數同比增長25.52%,40多個重點項目籤約,投資額達到1600億元,其中外資佔比超過50%。

  對於今後5年的「兩區」建設方面新規劃,王少峰介紹,經開區將突出經開區特色,將「兩區」建設的主要任務項目化、清單化,確保目標任務有計劃、分步驟實施;通過出臺鼓勵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兩區」建設的相關意見、發布夥伴計劃等方式,邀請區內企業和各界力量共同研究政策創新、參與「兩區」建設;增強關鍵力量,幫助企業在全球範圍內招賢納才;搭建協同平臺,推進國家級經開區間合作等方式,共同推進產業協作、協同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曹政)

相關焦點

  • 京津冀產業協同規劃初稿形成 聯手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
    內容提要:京津冀工信部門產業合作對接機制不斷完善,目前,三地正在開展《面向「十四五」京津冀產業協同布局》課題研究,編制形成《京津冀產業協同規劃(建議稿)》初稿,共同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汽車等三地優勢產業,聯手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
  • 區域| 京津冀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建設中的北京定位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設若干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其中一定包括京津冀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這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的硬核任務,展示京津冀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在推動製造強國建設中突出作用。從綜合技術實力來看,北京是全國高端製造業技術創新中心,也理所應當在京津冀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建設中承擔技術創新動力源的作用。
  • 臨港正在形成世界級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
    對新片區內符合條件的從事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民用航空等關鍵領域核心環節生產研發的企業,自設立之日起5年內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這一舉措將加快推進臨港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的發展。早在2015年,上海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就發布了《推動建設國際智能製造中心——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臨港行動方案(2015-2020)》,力爭把臨港地區打造成為「國際智能製造中心」:到2020年將初步建成國際智能製造中心框架;到2025年,將基本建成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智能製造中心。約肯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便是最早一批抓住政策紅利的高科技企業。
  • 常州新型碳材料先進位造業集群入圍國家決賽 石墨烯、碳纖維產業...
    近日,國家工信部公布了2020年先進位造業集群招標評標結果,江蘇省共入圍3家。其中,常州新型碳材料先進位造業集群以第一序位中標其中的「非金屬材料」分包,江南石墨烯研究院作為集群發展促進機構參與投標,江蘇省石墨烯創新中心、華陽檢測、常州第六元素、碳元科技、裕興薄膜、新綸科技等常州新型碳材料領域的18家企事業單位參與項目建設,並將於明年上半年代表集群參加國家先進位造集群決賽,著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位造業集群。
  • 打造世界級船舶海工先進位造業集群 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惠民在致辭中表示,要以創新為驅動,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性技術、生產一批標誌性產品、培育一批世界級企業,推進船舶和海洋工程及其配套設備自主化、品牌化,打造世界級船舶海工先進位造業集群,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範。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暉主持開幕式。
  • 「十三五」期間湖南已形成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科技創新成果顯著
    「十四五」期間,湖南力爭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取得重大進展;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打造國家先進位造業高地的目標。成績: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初成 科技創新成果顯著「十三五」期間,湖南製造強省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已基本形成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工程機械、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航空動力產業集群。
  • 凸顯集群優勢 擴大共振效應 贛州經開區打造現代產業體系走筆
    凸顯集群優勢 擴大共振效應 ——贛州經開區打造現代產業體系走筆 《方案》進一步明確了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推進主導產業集群發展,`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奠定堅實基礎的路徑和思路。近年來,贛州經開區初嘗產業集群發展成果,但如何依靠發展產業集群提升競爭優勢?如何讓專業化的人才、信息、供應商和客戶形成集聚,實現同頻共振?這才是發展產業集群的關鍵。日前,記者來到該區採訪,感受到贛州經開區做大產業集群的信心、信念和途徑。
  • 寧國經開區:培育「四新經濟」打造發展高地
    歷經十餘年的發展,開發區正掀開波瀾壯闊的華彩篇章——形成了涵蓋密封元器件、高端機械基礎件、電子元器件三大領域,包括模具、彈簧、軸承、緊固件等行業的「1+N」核心基礎零部件產業集群。在2017年國家級經開區考評中,寧國經開區在全國219家國家級經開區中排名第76,在全省12家國家級經開區中排名第4,寧國經開區正一步一個腳印,以「工匠精神」和「繡花功夫」將產業發展推向深入,開啟了「領跑安徽,比肩蘇浙」的乘風破浪之程。加大政策扶持打造發展高地製造業的飛躍發展,離不開政策創新所釋放的紅利。
  • 南京經開區再添智造「大腦」
    交匯點訊 物聯網洗碗機能「聽」懂人講話,「聞」到油煙味就會自動啟動的油煙機,被稱為「移動廚房」的多功能烹飪料理機……9月22日,博西家電全球最大綜合性研發中心在南京經開區啟用,剛研發出爐的一批待上市新產品驚豔眾人。這個世界500強德企的新研發中心落成投用,標誌著南京又添一家智能製造「大腦」。
  • G60科創走廊兩年兩升級 7大先進位造業形成產業集群
    測溫消殺機器人、氣凝膠隔熱太空衣材料、電子行業高精度小負載機器人……在G60科創走廊規劃展示館,一組組先進位造業成果展示引人注目。 G60九城市擁有張江高科技園區、蘇州工業園區、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等42個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科技產業園區。
  • 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上海再添兩大「利器」
    在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的徵途中,上海又放大招。
  • 銅陵經開區先進結構材料基地獲評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先進結構材料基地成為新認定的基地之一。據了解,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是國家重點扶持和發展的集生產、出口功能為一體的產業集聚體,是促進外貿發展方式轉變、培育競爭新優勢的重要舉措。近年來,銅陵經開區全力推進先進結構材料產業集群建設,圍繞先進結構材料、電子信息材料、綠色新材料三大主導產業,實施龍頭壯大、投資促進、創新引領、平臺促進四大工程。
  • 湖南: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航空動力三個世界級產業集群基本形成
    紅網時刻1月13日訊(記者 廖潔 吳公然)今天上午舉行的全省製造強省建設工作會議通報,「十三五」特別是剛剛過去的2020年,全省製造強省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航空動力三個世界級產業集群已基本形成,為湖南奮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 樹高質量發展標杆 望城經開區奮力書寫百日大競賽優異答卷
    望城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周剴對此有清醒的認識:「望城經開區是長沙最年輕的國家級園區,也是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增長極之一,我們緊扣『兩主一特』定位,聚焦發展先進位造業特別是智能終端產業。」省市重大產業鏈建設項目、長沙手機智能終端配套產業園是經開區打造手機智能產業鏈、為核心模組企業入駐搭建的招商平臺,也是望城打造千億智能終端產業集群的龍頭項目。
  • 經開區商業航天加速起飛
    創新為構建「飛天場景」賦能  星河動力公司所在的北京經開區,因為商業火箭企業聚集而被稱作「火箭街區」。2019年10月,北京經開區在創新發布上提出打造「飛天場景」,商業航天產業成為區域最活躍的產業之一,也因為「火箭」般的創新速度成為媒體追蹤報導的熱點。  比如,與星河動力為鄰的藍箭航天公司,近日公布了在核心產品研製進度方面的顯著進展。
  • 又一產業新城項目落戶張家口經開區!
    11月2日上午,經開區與大龍網集團在江蘇沛縣淮海龍工場舉行張家口龍工場跨境電子商務產業新城項目籤約儀式,標誌著大龍網龍工場(張家口)跨境電商產業新城項目正式落戶經開區。經開區作為張家口的主城區,是冬奧會的重要接待區,當前面臨著冬奧會籌辦、京津冀協同發展、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建設等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正處於加速發展、綠色崛起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 湖南工程機械向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挺進
    在11月29日舉行的2020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工程機械智能製造主題論壇」上,來自湖南工程機械企業的嘉賓,分享了行業智能製造的最新成果和經驗,共同探討湖南工程機械產業打造世界一流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的新思路、新方法。  工程機械產業是湖南國際化的一張重要名片,多年來產業發展可圈可點。
  • 湖南日報瀏陽河文章丨乘勢而進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
    乘勢而進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 ——二論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 瀏陽河 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湖南「製造業一定要抓在我們自己手中」,要求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
  • 濟寧經開區聚合發展新動能 打造創新「磁力區」
    近年來,濟寧經開區立足創新、人才兩大核心建設,瞄準前沿產業、高端製造,不斷累積創新型、科研型、潛力型發展新動能,一大批前沿科技項目相繼落地,不斷打造濟寧西部創新型發展動能的「磁力區」。在經開區中科智造園區4號標準化廠房內,用於製造新一代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的設備已經進場,在不久的將來,這裡將形成30兆瓦的年生產能力。除產品生產外,中科泰陽研發中心也已經落戶經開區,將常年保持一支精幹的前沿科研力量。
  • 數行江城 洞見未來 京東智聯雲打造武漢經開區「數智引擎」
    12月16日,2021武漢經開區數字經濟發展促進大會正式啟幕。大會聚焦數字經濟發展機遇與挑戰,圍繞數字經濟時代發展機遇,探討武漢經開區數字經濟發展新方向。作為「城市數智化轉型合伙人」,京東智聯雲積極推進數字經濟、網際網路、大數據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構築武漢經開區發展數智「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