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農業大學:統籌發揮學科優勢 全面助力脫貧攻堅

2020-11-25 大眾日報

夏收到來,青島農業大學的專家教授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指導農戶科學管理、綠色防蟲,指導農產品深加工、產品研發;指導農機企業進行田間試驗和示範推廣……

「學校始終注重發揮學科專業優勢助力脫貧攻堅,通過一系列措施有效激活了學科支撐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用好「金剛鑽」,引導各優勢學科專業人才聚焦脫貧攻堅主戰場。」青島農業大學黨委書記李寶篤說。

青島農業大學以農學和生命科學為優勢,作物學、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畜牧學、植物保護等學科在省內乃至國內具有突出優勢。其中,農業工程學科在根莖類作物生產和種業生產裝備研發方面居於國內領先地位;作物學學科在提升糧油作物生產潛力、助推糧食產業提質增效等方面優勢突出;食品學科在糧油加工、畜產品加工利用方面優勢突出,多項行業共性、關鍵、前沿技術國內領先;畜牧學科在地方良種選育、動物生殖細胞發育調控及影響、克隆牛培養等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力;植物保護學科在重大有害生物病蟲害綠色無公害防治方面,在國內具有明顯優勢。

學校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有關要求,統籌優勢學科力量,高起點、高標準謀劃助力我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一盤大棋」。廣大師生積極響應號召,主動投身主戰場,為推動我省脫貧攻堅事業發展貢獻「青農力量」。

「我們來自農業院校,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有我們天然的優勢,更是我們的時代使命。」青島農業大學派駐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張德鋒說。自2012年以來,學校已連續選派19位「第一書記」在棗莊、菏澤、濟寧等地掛職幫扶,「第一書記」們作為聯通校地之間的橋梁紐帶,根據地方產業需求,將學校科技成果、技術不斷「引流」到地方。當前,派駐泗水縣的四位「第一書記」正和當地群眾一起齊心協力發展菌菇、藍莓、草莓等特色產業,「決不能讓剛剛鼓起來的錢包癟下去」。

除了黨員幹部長期駐村幫扶外,一大批來自優勢學科的專家教授組成科技特派員團隊,深入一線幫扶農業生產,成為學校助力脫貧攻堅的主力軍。疫情發生後,學校專家教授第一時間利用科技扶貧雲端平臺,全力做好「線上」科技服務。在疫情形勢穩定向好後,又即刻下鄉入地進行春耕備耕科技指導。

如今,夏收即將到來,專家教授們紛紛開始了夏收前的關鍵時期指導。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糧油作物科技扶貧團隊為當地甘薯、小麥、西瓜、西紅柿等作物、蔬菜的病蟲害防治、土壤改良、大棚轉型升級等提出建議;在青島平度東寨子村,省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專家鄭長英率隊指導農戶科學管理、綠色防蟲;在濰坊玉泉窪種植專業合作社,食品專家王寶維教授等就農(畜)產品深加工、產品研發等進行了指導;在濟寧泗水楊柳鎮,食品專家陳海華帶領專家組成「甘薯加工與綜合利用科技扶貧服務隊」,針對馬鈴薯、韭菜等地方特色農作物種植中的病蟲害防治和甘薯綜合加工利用開展科技指導,為種植戶帶來滿滿「乾貨」。

除了立足山東的「服務大覆蓋」以外,在貴州安順紫雲自治縣,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家禽創新團隊崗位專家尹燕博和生豬創新團隊崗位專家韓先傑,跟隨「青島專家走進貴州安順精準扶貧活動」為養殖戶送上「養殖經」;在河南正陽縣,國家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農機專家王東偉帶領團隊指導農機企業進行田間試驗和示範推廣;在甘肅隴南,農家專家張恩盈等深入西和縣廣鴻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等地,指導中藥材種植情況。事實上,「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年來,學校已累計向國家、省市縣派出各級特派員千餘人次,走出了一條高校專家教授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青農模式」,先後受到國家、省通報表彰。

多年來,青島農業大學始終堅持圍繞國家和地方重大戰略需求設立研究課題,面向生產實際開展研究,對接產業發展需求培養人才。目前學校植物學與動物學、農業科學、化學學科位居ESI全球排名前1%,水產學科、植物學與動物學(含草學)為山東省一流學科,食品科學與工程、獸醫學為服務青島產業發展重點學科,19個專業為國家和省一流專業,形成了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相互支撐、促進、推動,共同快速發展的良好局面,學校學科優勢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肖芳 通訊員 周維維 曲天澤 報導)

相關焦點

  • 青島農業大學獲全省事業單位脫貧攻堅專項記大功獎勵
    青島農業大學黨委組織部獲評全省事業單位脫貧攻堅專項獎勵記大功集體,為全省高校中唯一獲該項獎勵的集體。  為進一步激勵全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幹事創業、擔當作為,今年9月至11月,省人社廳、省扶貧辦在全省事業單位集中組織實施脫貧攻堅專項獎勵,對在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關於脫貧攻堅重大戰略部署中表現突出、成績顯著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集體,給予嘉獎、記功、記大功獎勵。
  • 青島農業大學黨委組織部榮獲全省事業單位脫貧攻堅專項記大功獎勵
    日前,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扶貧開發辦公室聯合印發《關於給予部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集體脫貧攻堅工作記大功獎勵的決定》,給予全省事業單位49名個人、25個集體記大功獎勵。青島農業大學黨委組織部獲評全省事業單位脫貧攻堅專項獎勵記大功集體,為全省高校中唯一獲該項獎勵的集體。
  • 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發揮高等職業教育獨特作用和優勢 助力脫貧...
    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提高政治站位,勇於擔當作為,聚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發揮高等職業教育在脫貧攻堅戰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獨具特色的自身優勢,紮實開展教育扶貧、產業扶貧、技能扶貧、文化扶貧、生態扶貧、電商扶貧、消費扶貧、駐村幫扶等,助力雲南脫貧攻堅。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助力服務鄉村振興——吉林大學校長張希通榆考察...
    李德明代表縣委、縣政府和通榆人民向吉林大學對扶貧工作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誠摯感謝。他向張希一行介紹了當地危房改造、安全飲水、農村環境整治、產業扶貧等脫貧攻堅相關工作及縣域經濟發展取得的突出成績。他希望吉林大學充分發揮突出優勢,支持通榆全力推進脫貧攻堅,鞏固提升扶貧成效,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幫助通榆加快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 中國電信安徽公司:發揮綜合優勢,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中國電信安徽公司積極參與脫貧攻堅這場偉大戰役,以網絡扶貧為引領,紮實推進綜合大扶貧、定點扶貧,把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作為構建貧困地區信息高速公路來建設,持續優化增強基礎網絡覆蓋,助力農村地區經濟社會和信息化發展。
  • 學校獲全省事業單位脫貧攻堅專項記大功獎勵
    青島農業大學黨委組織部獲評全省事業單位脫貧攻堅專項獎勵記大功集體,為全省高校中唯一獲該項獎勵的集體。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激勵全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幹事創業、擔當作為,今年9月至11月,省人社廳、省扶貧辦在全省事業單位集中組織實施脫貧攻堅專項獎勵,對在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關於脫貧攻堅重大戰略部署中表現突出、成績顯著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集體,給予嘉獎、記功、記大功獎勵。
  • 華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赴我縣指導調研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工作
    根據省委辦、省政府辦《關於領導幹部深入基層定點聯繫涉農縣(市、區)的實施方案》文件精神,華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王斌偉於2020年11月18日至19日率隊赴我縣指導調研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工作。副縣長楊偉斌,縣委組織部、縣農業農村局和高潭鎮、鐵湧鎮有關領導陪同。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MPA楊發庭:以統籌兼顧之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以統籌兼顧之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統籌兼顧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法。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論述多次提到「統籌」,包括「統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安排專項扶貧資金」「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等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需要把統籌兼顧這一科學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
  • 溫州大學:十年堅守羊棲菜 書寫科技助力脫貧攻堅的「高校樣本」
    導語:在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溫州大學發揮科研優勢和人才優勢,通過教師、學生「上山下海」走村入戶,深入了解貧困村居、農漁民的需求,積極發揮人才智力與科技優勢,努力書寫科技助力脫貧攻堅的「高校樣本」。
  • 瞭望丨華中農業大學校長 李召虎:強農興農培養新農科人才
    要對傳統農林學科進行哪些升級迭代?如何在助力脫貧攻堅基礎上進一步發揮農科院校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為此專訪了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    貢獻脫貧攻堅「華農方案」    《瞭望》: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任務,全國各行各業都投身到脫貧攻堅主戰場,在高校領域農林類高校與「三農」聯繫最為密切,發揮的作用也更突出,你怎麼評價華中農大在脫貧攻堅戰中的作用?
  • 淮安:圍繞「六個聚焦」 全力脫貧攻堅
    >begin--> 近年來,淮安市深化改革創新,圍繞「六個聚焦」,採取有力舉措開展脫貧攻堅,取得明顯成效。聚焦低收入農戶脫貧,增收保障措施落實到位。出臺《淮安市開展「防貧保」工作助推脫貧攻堅指導意見》,在全市範圍內推行防返貧保險,惠及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和臨貧易貧人群超59萬人。聚焦村級增收,統籌推進省市定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村發展。出臺《關於統籌推進省市定經濟薄弱村和面上低收入村持續增收的意見》,優化村集體經濟發展工作思路,落實重點舉措。
  • ——專訪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
    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建設新農科,需要圍繞農業系統價值鏈、農業產業生態鏈、農業產品健康鏈,用現代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工程科技改造和提升傳統農科,為新農業、新鄉村、新農民、新生態建設提供全域支撐華中農大目前已有生物學、園藝學和作物學學科群、畜牧學、獸醫學、農林經濟管理5個學科(群)入選國家
  • 理論|重慶永川:激活「四維」力量 助力精準脫貧
    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各類組織和各項事務的全面領導,全面推行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級集體經濟負責人,切實引領各類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在脫貧攻堅一線發揮積極作用。以農村基層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推動黨組織上扶貧產業鏈、進專業合作社、入農業產業園,夯實脫貧攻堅一線戰鬥堡壘。二是增強脫貧攻堅戰鬥力。
  • 青島市北區「暖冬行動」助力脫貧攻堅幫扶共建
    11月28日,省級文明單位青島市市北區委宣傳部(文明辦)攜手市派萊西市院上鎮鄉村振興工作隊和青島笑姐志願者公益發展中心、青島聖德醫養康復集團居家照料指導公益團隊、青島大學醫誠志願服務團隊等志願服務組織,到萊西市院上鎮徐豐莊村開展「暖冬行動」,助力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幫扶共建。
  • 我州三項保險業務助力脫貧攻堅
    一是農業保險助產業扶貧。指導轄內人保財險、中華聯合財險、平安財險、中航安盟、太平洋財險等5家公司不斷探索農業保險服務,發揮保險保障功能,助推全州脫貧攻堅。全州農業保險覆蓋範圍不斷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險種達12種,開展了犛牛、藏系羊、藏豬、青稞、木耳等地方特色種養植業保險。截至目前,農業保費收入0.49億元,提供約128.3 億元的農業風險保障。二是「扶貧保」、「住宅地震巨災保險」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督促各保險機構落實金融扶貧要求,充分發揮保險在助力脫貧攻堅的保障作用,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支持。
  • 亳州譙城區經開區:企業踐行責任擔當 助力脫貧攻堅
    本屆農交會以「品牌強農,助力脫貧攻堅;開放合作,共迎全面小康」為主題,聚焦國內大企業品牌,兼顧成長型中小型企業,並向貧困地區企業適當傾斜,努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助力農業企業開拓新市場,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增添動力。 五得利集團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連續四年榮登中國製造業500強,是麵粉行業唯一一家進入中國製造業500強的企業。榮獲中國糧油最受尊敬企業。
  • 田野調查、精準服務、文化滋養,他們這樣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自從學校定點扶貧雲南省尋甸縣以來,社會學院充分發揮社會學學科的專業優勢,先後多次組織專業力量前往尋甸縣開展田野調查,為幫扶項目的設計和實施摸底。聚焦美麗鄉村建設,師生們非常希望用專業知識幫助尋甸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文化,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為鄉村振興鑄魂。2018年7月,社會學院與尋甸縣委縣政府籤訂了合作框架協議,社會學院社會建設與鄉村振興研究基地揭牌。
  • 凝聚社會力量 助力脫貧攻堅——桑植縣總商會參與脫貧攻堅典型工作...
    同時爭取縣委、縣政府重視,成立社會扶貧指揮部,把「萬企幫萬村」行動納入脫貧攻堅整體規劃統籌考慮,與精準扶貧工作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於2020年4月、6月組織開展了統一戰線助力決戰脫貧攻堅「六個一百」——發展百個產業項目和「凝聚非公力量 助力脫貧攻堅」活動,組織137個產業幫扶實施主體和137名非公代表人士,與111個貧困村和137戶邊緣戶、特殊困難群體結對。截至目前,已組織實施產業項目121個,其中發展產業面積4萬多畝,結對走訪貧困戶137戶,落實幫扶措施65項,工作進展良好。
  • 廣發銀行南京分行:凝聚金融能量 「三位一體」助力脫貧攻堅
    助力脫貧攻堅,關鍵在於通過產業激活「造血功能」,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廣發銀行南京分行黨委堅持「授之以漁」扶貧思路,在幫扶村土地上潛心開展產業扶貧、精準扶貧。因地制宜,讓資源優勢成為致富優勢。新錢村擁有千年海淤土資源優勢,幫扶隊確定開發「優標稻米種植」示範基地項目,優標稻米註冊「沭湖稻花鄉米」,達到出口日本、歐洲的標準。2019年,駐村幹部助力該村以「農企 村集體 合作社 農戶」的方式實施擴大種植,促進示範種植戶畝產收益增加超500元。
  • 發揮學會優勢 助力脫貧攻堅 中國力學學會與皋蘭縣籤署扶貧合作協議
    近日,中國力學學會聯合甘肅省力學學會、蘭州大學奔赴皋蘭縣開展扶貧工作,與皋蘭縣人民政府籤署扶貧合作協議。在皋蘭縣召開的扶貧工作座談會上,與會人員觀看了皋蘭縣情宣傳片。皋蘭縣有關領導表示,皋蘭縣雖消除了絕對貧困,但發展的基礎還是比較薄弱,鞏固提升脫貧成果、解決相對貧困問題的任務還很艱巨。中國力學學會來到皋蘭縣開展扶貧工作,將在皋蘭縣脫貧攻堅決勝階段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