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助力服務鄉村振興——吉林大學校長張希通榆考察...

2020-11-30 中國教育在線

  金秋的通榆大地,稻浪金黃,藜麥飄香。

  9月21-22日,吉林大學校長張希來到白城市通榆縣,考察當地脫貧攻堅進展,調研吉林大學扶貧工作成效,慰問一線幹部、教師。黨委常務副書記蔡莉,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東北振興發展研究院院長邴正,通榆縣委書記李德明等陪同考察調研。

  9月22日上午,吉林大學扶貧工作調研座談會在通榆舉行,張希一行同當地黨政領導共同擎畫通榆鄉村振興發展,進一步推動定點扶貧工作。

  自實施脫貧攻堅行動以來,通榆縣委、縣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頭號民生工程,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及各項退出指標,向貧困發起了全方位總攻。在吉林大學等定點扶貧單位的支持和幫助下,以精準扶貧項目為抓手,經過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於今年四月實現了「戶退出、村出列、縣摘帽」的目標,正式退出貧困縣行列。「通榆不再是落後的代名詞 」,李德明在座談會上興奮地表示。

  李德明代表縣委、縣政府和通榆人民向吉林大學對扶貧工作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誠摯感謝。他向張希一行介紹了當地危房改造、安全飲水、農村環境整治、產業扶貧等脫貧攻堅相關工作及縣域經濟發展取得的突出成績。他希望吉林大學充分發揮突出優勢,支持通榆全力推進脫貧攻堅,鞏固提升扶貧成效,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幫助通榆加快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座談會上,張希代表吉林大學對通榆脫貧攻堅的積極成果和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巨大進步表示熱烈祝賀。他回顧了吉林大學定點扶貧工作取得的突出成效,並向一直以來奮鬥在工作一線的同志們表示敬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要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張希在會上就吉林大學下一步定點扶貧工作作相關部署和介紹。一是主動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扶持農業、畜牧業等區域性優勢特色產業,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加快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以問題為導向加大科技扶持力度,提升相關企業的內生動力,增強造血功能。二是進一步發揮吉林大學教育、醫療優勢,探索建立在線交流和育人模式,助推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嘗試構建立體健康扶貧平臺,積極建立醫療幫扶長效機制。三是加強多方聯動和資源整合,形成地方政府、學校、社會力量等共同參與的「大幫扶」格局。抓好消費扶貧工作,利用好農產品銷售平臺,讓扶貧產品走向全國。發揮好東北振興發展研究院通榆鄉村振興中心、農村發展研究中心通榆培訓基地的作用,打造鄉村振興決策諮詢智庫,提高農村基層幹部的管理水平,提高廣大農民的創新創業技能。

  座談會上還舉行了吉林大學向通榆捐贈儀式,張希、校工會主席陸志東分別將200萬元扶貧資金和100臺電腦捐贈給通榆縣。

  調研期間,張希一行還前往相關企業、田間地頭,了解吉林大學助推產業升級和科技幫扶情況,走訪部分村鎮慰問貧困群眾和吉林大學掛職幹部。

  9月21日下午,張希來到加億科技環保建築材料有限公司參觀生產車間,了解相關產業結構和發展情況。調研中,他希望該公司繼續堅持綠色經營理念,提升環保技術改造升級,培養帶動產業技術工人,為助推當地經濟發展、建設美麗鄉村作出貢獻。當聽說企業面臨亟待解決的技術瓶頸,張希請隨行調研的材料、機械學科相關專家現場為破解難題出謀劃策。

  如何有效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貧困人口脫貧再返貧,是通榆脫貧攻堅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吉林大學組織人文社會科學相關學科發揮優勢,聚焦研究在「脫帽」和鄉村振興銜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聯合扶貧企業籌備建立新型農民培訓基地,相關工作已經陸續啟動。

  22日上午,張希等來到吉林大學重點幫扶支持的吉林省扶貧龍頭企業——通榆縣新洋豐現代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調研。活動中,蔡莉與通榆縣委副書記王海東為「吉林大學東北振興發展研究院通榆鄉村振興中心」揭牌,邴正和通榆縣委宣傳部部長周豔春為「吉林大學農村發展研究中心通榆培訓基地」揭牌。

  9月22日正值秋分,也是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當天上午,當地助農豐收節活動暨扶貧產品走出國門啟動儀式在天意農產品經貿有限責任公司舉行,張希、蔡莉、邴正和李德明等共同為儀式揭幕。活動現場彩旗飛舞,鼓樂喧天,豐收的喜悅洋溢在人們臉上。鞭炮聲中,準備出口至泰國、馬來西亞、韓國等地的240噸鮮辣椒、48噸辣白菜已裝載完畢。貨櫃上懸掛著「吉大助力產業發展 精準到戶引領脫貧」「吉大真情相助 成就百姓夢想」等滿懷謝意的條幅,也將當地人民的幸福和希望一起走出國門。

  天意農產品經貿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向張希介紹,在脫貧對接工作中,吉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張鐵華教授團隊積極幫助攻關產品工藝,不斷提高產品品味和質量,所生產的辣椒醬、辣白菜等在國內外市場反響很好;企業還廣泛對接當地貧困農戶,籤訂合同以高於市場價格回收農產品,使戶均增收達到1.5萬餘元。張希高興地給予讚許和肯定。

  在烏蘭花鎮陸家村,吉林大學植物科學學院都興林教授團隊技術幫扶的1800畝「高產、優質、多抗、廣適新品種示範與推廣項目」水稻試驗田長勢喜人。張希俯下身來詳細觀察水稻生長情況,聽取植種經驗和優勢特點,詢問種植大戶、加工業主等收成情況和市場反響。他們興致勃勃地討論了水稻豐產背後的技術原理。張希指出,在大學實驗室裡,充分認識決定水稻品質的分子機制;在廣闊的稻田中,將實驗室的成果成功推廣轉化,這是大學科技扶貧的典範。

  村民武勇是陸家村當地的種植帶頭人。往年,當地水稻每公頃產量不過萬餘斤。今年,在吉林大學掛職副縣長戚英喜的對接下,陸家村廣泛引進吉林大學研究培育的水稻新品種,在今年較為乾旱的氣候條件下,每公頃產量預計將達近2萬斤,收入接近翻番。在稻田旁,武勇代表大家感激地將寫有「科技扶貧 春風化雨 盡展吉大風採,辛勤耕耘 五穀豐登 助力鄉村振興」的錦旗捧到張希手中。

  自吉林大學深入通榆開展扶貧工作以來,動物科學學院院長張嘉保教授帶領張永宏副教授等骨幹力量,結合當地家鵝特點,選育擁有野生大雁種性,更耐粗飼、肉質更優,且具有飛翔和歸巢能力的向海飛鵝肉用種群。

  「今年,我們和養殖企業一起為20家貧困戶每家免費發放了100隻鵝雛,經過飼養75天就可上市,收入可以達到1萬5千元,幫助大家快速脫貧致富」。在吉林大學向海飛鵝選育與高效繁殖基地,張嘉保向張希介紹。

  張希詳細了解項目開展情況,希望團隊繼續優化養殖技術、推廣有益經驗,幫助當地貧困戶,特別是缺乏青壯勞動力的貧困家庭積極開展庭院經濟,精準助力脫貧攻堅,防止貧困戶脫貧再返貧。

  在邊昭鎮哈拉道村吉林大學「優質、高產、高效」栽培試驗基地的試驗田裡,吉林大學植物科學學院的同學們正在崔金虎教授的帶領下進行農業生產實習。看到校長來看望大家,同學們圍攏過來,熱情地向張希問好。

  崔金虎向張希一行介紹說,自今年七月以來,通榆當地乾旱達40天以上,近期受颱風影響又持續降水,但試驗田由於通過密植、輪種、滴灌等科學耕種方法,顯示出良好的抗旱性和抗倒伏性,每公頃產量估產約達2.5萬斤,總體將略高於去年。張希很高興,希望團隊將科學種植經驗進一步推廣,使成果更好地惠及當地農戶。

  張希鼓勵身邊的同學們要積極發問,積極參加生產實習,通過親身實踐去驗證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原理,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增強為國為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邊昭鎮邊昭村村民賀力成因病致殘,一家四口的生活非常困苦,他因不想再為家人增添負擔還曾多次動過輕生的念頭。吉林大學掛職幹部、駐村第一書記王野一直把一家人的生活放在心頭,想方設法為他們解決生產生活困難。「按照國家規定的脫貧標準,這一家人在今年年底前,一定可以如期脫貧」,王野欣慰地向前來慰問的張希一行鄭重匯報。

  在賀力成家,吉林大學校領導們向一家人表達吉林大學的問候,為他們帶來生活慰問品,關切地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張希叮囑王野要注重對賀力成等生活困難家庭的關心照顧,將相關情況及時向黨組織和學校匯報,將黨的關懷帶到他們身邊,在脫貧攻堅路上,誰都不能拉下,誰也不能少。

  在邊昭村吉林大學援建牧業小區的羊舍前,吉林大學動物科學學院近日捐贈的總計33噸青儲飼料擺滿了場院,已經進行到第二階段的「優質品種肉羊高效擴繁新技術應用推廣項目」也正在此實驗培育。張明軍教授團隊利用當地養殖戶所廣泛飼養的小尾寒羊特點,引入國外經濟性狀好的肉羊品種並進行雜交繁殖,培育出肉質好、同時具有多胎性的二元雜交羊群系,從而有效改善當地羊業養殖結構。同時,為了降低農戶養殖成本,團隊利用當地非糧食植物的葉、莖、稈、蔓及農產品加工產生的副產品等,研究合理全價的快速育肥飼料,積極幫助農戶切實提高草食家畜的經營效益。

  張希在牧業小區,認真聽取了相關工作的進展匯報。他希望科研團隊繼續攻關,以最大限度地增加農戶收入、降低飼養成本、提高飼料資源利用率為目標,積極提升通榆縣畜牧產業技術水平,使先進的養殖繁育技術越來越多地惠及當地貧困農戶。

  天色已晚,直到落日漸漸消失在遠方田野的地平線下,張希一行才登上返程的汽車離開通榆,而吉林大學對通榆人民的真摯情誼,對決戰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的必勝信念卻從未離開。

  「吉林大學將以更加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展現出吉大情懷、呈現出吉大擔當、體現出吉大力量,完成好人民交給我們的光榮任務,攜手通榆人民共同譜寫建設美麗鶴鄉的嶄新篇章」,張希在考察調研中表示。

  吉林大學黨委宣傳部、校長辦公室、紀委辦公室、工會、團委、扶貧辦公室及植物科學學院、動物科學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等單位負責同志參加了考察調研。

相關焦點

  • ...助力服務鄉村振興——校長張希通榆考察調研紀實-吉林大學新聞網
    【文/曲家偉 攝/周驍勇 方衛東 曲家偉】金秋的通榆大地,稻浪金黃,藜麥飄香。9月21-22日,吉林大學校長張希來到白城市通榆縣,考察當地脫貧攻堅進展,調研學校扶貧工作成效,慰問一線幹部、教師。黨委常務副書記蔡莉,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東北振興發展研究院院長邴正,通榆縣委書記李德明等陪同考察調研。
  • 東遼縣:三個「英才」助力脫貧攻堅,惠民服務贏得百姓點讚
    脫貧攻堅健康行、惠民行」活動送到了村民家門口。,切實增強人民幸福指數,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凝聚力量、營造氛圍,在全縣範圍內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助力決勝脫貧攻堅戰。除了義診隊伍前排起了長隊,貧困戶和農戶們也來到了「東遼縣金融人才助力脫貧攻堅惠民行」的展位前了解情況。東遼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組織部分金融人才,對有意向的村民進行農村小額扶貧信貸政策宣傳,提高貧困群眾對金融扶貧政策的知曉度。通過發放宣傳單,不僅將金融扶貧政策傳達給農民,還提醒他們注重金融安全,防範電信詐騙。
  • 福建省民宗廳七項措施推動民族鄉村決勝脫貧攻堅
    為推動全省民族鄉村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近日,福建省民宗廳制定印發了推動民族鄉村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七個方面措施。一是全面摸排少數民族貧困村和貧困群眾情況。開展「推進民族鄉村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主題調研,各級民族宗教工作部門開展全面摸排,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加強監測,加快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幫助實現穩定脫貧。二是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切實鞏固脫貧成果。指導民族鄉村主動對接相關政策措施,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影響,鞏固脫貧成果。
  • 吉林大學校長張希應邀出席「2020年中美大學校長論壇」
    【消息來源:國際合作與交流處】10月13日,吉林大學校長張希應邀出席由清華大學和耶魯大學共同舉辦的「2020年中美大學校長論壇」。論壇主題為「建設更開放、更融合、更有韌性的大學」,通過在線會議平臺於「雲端」舉辦。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發表視頻致辭。張希作了題為「吉林大學的研學融合實踐」的主題發言。
  • 黨的領導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根本保證
    作者:大連海事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邢文利、裴麗梅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現在,脫貧攻堅到了最後階段,從取得決定性成就到實現全面勝利,我們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巨,決不能鬆勁懈怠。
  • 田野調查、精準服務、文化滋養,他們這樣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自2017年開始,圍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種種問題,曹錦清教授、何雪松教授等多次帶隊到尋甸開展實地調研,為尋甸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梳理思路與行動框架。曹錦清教授還為尋甸的主要幹部作了題為「從精準扶貧到鄉村振興」的專題講座。河口鎮的雙龍村行政村、雞街鎮的大海噶自然村……師生們走進村民家中,圍著火盆嘮家常,走到田間地頭,看著莊稼聊收成,踏上講臺,給小學生上課。
  • 神鼎山鎮:聚力項目建設,決勝脫貧攻堅
    神鼎山鎮鎮村幹部大會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27日訊(通訊員 歐陽林 楊志)3月27日,神鼎山鎮召開2020年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鎮村幹部大會,明確將以幹部作風建設為主抓手,以打造融長第二橋頭堡為主方向,實現生態立鎮、產業強鎮、鄉遊興鎮、文化興鎮。
  • 【行長話題】同頻共振 推進新疆高質量脫貧攻堅
    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聯合當地銀保監局、證監局、地方和兵團金融監管局,成立了新疆金融支持脫貧攻堅決戰決勝行動指揮部,發布《新疆金融支持脫貧攻堅決戰決勝行動方案》,進一步明確信貸扶貧、消費扶貧、就業扶貧、文化扶貧、定點扶貧和金融基礎服務、扶貧與鄉村振興銜接等「5+2」重點任務,完善金融扶貧長效機制,為鞏固脫貧成果和鄉村振興提供有效保障。
  • ...農民日報》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1月7日,農民日報刊髮長篇深度報導《只把終點當起點——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文章全文3000多字,報導了伴隨著脫貧攻堅目標的實現,貴州的發展戰略定位也發生轉變。在中共貴州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上,「鄉村振興」取代了過去的「大扶貧」,位列貴州三大發展戰略(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之首。一詞之變體現了貴州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發展重心的轉移。
  • 安貞街道聚焦巴夏克其等深度貧困村 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創造性提出「1+X」扶貧思路 全面做到「四交」三年來,安貞街道貫徹精準扶貧、精準施策基本方略,聚焦脫貧攻堅,堅持首善標準、凝心聚力、勇於創新、攻堅克難、擔當有為,創造性地提出了並落實「1+X」(「1」即:提供項目發展專項扶持資金,以產業項目發展帶動脫貧;「X」即:街道廣泛動員轄區社會單位、社會組織和愛心人士,開展「一幫一」結對、捐資助學幫扶
  • 梯度推進與優化升級: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研究
    1.鄉村振興有利於貧困地區產業扶貧的提質和成果的鞏固 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同時也被列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堅定實施的七大戰略之一,對貧困地區以及全國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 新華社專訪華中農大校長李召虎:推動荊楚大地鄉村振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華中農業大學聚焦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近日,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農業大學因農而生、強農而榮,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持續提供強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撐,是農業大學的「初心」和「本分」。
  • 從「讀你」到「我們都幸福了」,200餘首歌曲為脫貧攻堅助力
    由河北省文聯、河北省音樂家協會主辦的「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主題歌曲徵集活動自3月啟動以來,河北省乃至全國的音樂人積極參與,用一個個美妙的音符、一句句動人的詞句訴說著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的感人故事,湧現出一批跳動著時代韻律的精品力作。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貧困村美了,貧困戶笑了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貧困村美了,貧困戶笑了 2021-01-08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吉林大學2021年新年賀詞
    吉林大學2021年新年賀詞黨委書記 姜治瑩 校長 張希難忘的時光,留下吉大人永恆的瞬間;奮鬥者的豪情,書寫新時代最美的華章。回首我們走過的2020年,多少驚心動魄,幾多欣喜感慨,多少勇毅篤行,幾多激情豪邁!值此辭舊迎新之際,我們向廣大師生員工、離退休老同志、海內外校友和社會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謝和美好的祝福!
  • 校長張希到吉林大學夏縣田野考古實習基地調研考察
    【文/攝 曲家偉】10月8-10日,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深化學校「師德學風」建設,加強田野考古實踐教學工作,吉林大學校長張希一行前往山西省運城市夏縣,調研吉林大學山西運城夏縣田野考古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情況,考察師村遺址田野考古實踐教學成果,慰問正在參加田野考古實習的考古學院師生
  • 猶有花枝俏——祁東縣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紀實
    前 言:近年來,祁東縣把脫貧攻堅作為頭號政治任務、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圍繞脫貧摘帽和鞏固脫貧成果,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總攬,緊扣「兩不愁三保障」目標,著力補齊全面小康社會短板,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 桐城市積極發揮退役軍人作用 合力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近年來,桐城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退役軍人工作的重要論述,通過優化服務方式、堅持示範帶動、健全工作機制等一系列措施,積極發揮退役軍人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明顯成效。桐城市針對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擔負著基層社會治理重任的村(居)「兩委」幹部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的實際,為保障村(居)「兩委」幹部高素質候選人來源,積極引導退役回鄉軍人參加村(居)「兩委」幹部選舉,高標準化培育村(居)退役軍人「領頭雁」,一大批政治素質高、專業技能強的退役軍人成為全市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線的生力軍。一、創新服務方式。
  • 吉林市永吉縣突出「三個能力」 決勝脫貧攻堅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永吉縣為答好「五年脫貧攻堅收官卷」,做好「疫情災情防控加試題」,突出「三個能力」即基層組織戰鬥力、貧困人口內生力、脫貧攻堅保障力,主動適應新形勢,應對新挑戰,解放思想,真抓實幹,下足「繡花功夫」,創新工作舉措,奮力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 【只爭朝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農興安種牛科技:助力科右中旗做好...
    【只爭朝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農興安種牛科技:助力科右中旗做好「牛文章」 2020-09-22 2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