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重慶市永川區堅持把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作為組織路線服務政治路線的具體實踐,聚焦精準方略,著力激發組織領航、先鋒攻堅、人才驅動、制度保障「四維」力量,全面推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走出了一條抓黨建促「插花式」扶貧的永川特色脫貧攻堅之路。
著力打基礎固根本,以組織力量推動脫貧攻堅
堅持把黨的領導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根本保證,聚焦提升組織力,推動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建強「指揮部」、築牢「大本營」。
一是強化脫貧攻堅領導力。加強鎮街及部門領導班子建設,選優配強班子成員,特別是貧困村所在鎮領導班子,並確保黨政正職相對穩定。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各類組織和各項事務的全面領導,全面推行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級集體經濟負責人,切實引領各類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在脫貧攻堅一線發揮積極作用。以農村基層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推動黨組織上扶貧產業鏈、進專業合作社、入農業產業園,夯實脫貧攻堅一線戰鬥堡壘。
二是增強脫貧攻堅戰鬥力。創新組建23個「鎮街扶貧工作團」,構建1名區領導、3個部門、N個企業的「1+3+N」扶貧工作體系,實施支部結對共建、脫貧政策落實等「八個助力」行動,推動各種資源在脫貧攻堅一線匯聚。精準選派10個駐村工作隊,堅持盡銳出戰,從區級及以上部門遴選20名優秀年輕幹部到貧困村(滯後村),增強脫貧攻堅工作力量。整體優化提升農村帶頭人隊伍,強化村黨組織書記備案管理,每年開展全覆蓋集中培訓,不斷提升村幹部脫貧攻堅工作能力。
三是提升脫貧攻堅推動力。實施農村黨建示範區鎮創建行動,發揮鎮(街)黨(工)委統籌抓總作用,推動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全域提升、全面提質。按照增加先進、提升中間、整頓後進的思路,抓兩頭帶中間,打造一批基礎紮實、攻堅克難的堡壘支部。
著力添動力增活力,以先鋒力量推動脫貧攻堅
堅持把黨員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骨幹力量,推動廣大黨員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當先鋒、做表率。
一是增強脫貧攻堅「主角」意識。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各級黨政機關和黨員領導幹部踐行初心使命的重要實踐載體。依託黨員教育融媒體、區委黨校及鎮街分校等平臺,運用「三會一課」、「黨員冬訓」、「黨課開講啦」等形式,推進黨員輪訓工作。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切實增強各級領導班子和廣大黨員以脫貧攻堅為己任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二是搭建脫貧攻堅「行動」舞臺。實施「十百千萬」黨員先鋒行動,23名黨員區領導「一對一」、「多對一」包鎮聯村,全區260餘名黨員領導幹部結對農村基層黨組織,4210名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對口幫扶貧困戶,10000餘名農村黨員直接聯繫貧困戶及邊緣戶,確保脫貧攻堅一線隨時都有黨員的身影。實施「黨員助貧示範園」創建行動,以黨建鏈串起產業鏈、項目鏈,推動黨員致富園、就業園、創業園建設,帶動貧困戶穩定脫貧。
三是營造脫貧攻堅「先鋒」氛圍。強化在脫貧攻堅一線發展黨員、考察黨員、鍛造黨員的鮮明導向,注重吸收先進分子入黨,推薦優秀黨員進班子,對成績突出的黨員幹部重點儲備、推薦任用。深化農村黨員承諾踐諾、量化考評、民主評議等制度,常態化開展「脫貧攻堅黨員在行動」主題黨日活動,大力培樹黨員中心戶、黨員新鄉賢、黨員示範崗等,引領全區黨員在脫貧攻堅一線主動擔當作為、積極創先爭優。
著力選賢能聚英才,以人才力量推動脫貧攻堅
堅持把人才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第一資源,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強化智力支撐,鼓勵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推動各類人才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建新功、立新業。
一是精準結對「強基固本」。開展「送教上門」活動,選派優秀教育人才與貧困學生「一對一」結對,確保入學率達100%。開展「天使在身邊」活動,整合衛生院、家庭籤約醫生等資源,組建23個鎮街衛生人才隊伍,為貧困戶送醫上門。開展「美麗家園」共建行動,整合財政資金2億元,每村落實1名基建專業人才,推進危房改造。開展「送技下鄉」行動,選派508名產業發展指導員,組建產業人才隊伍,定點指導貧困村、貧困戶發展。
二是精心培育「扶貧帶富」。持續回引優秀「本土人才」回村掛職,全員納入村級後備幹部管理,建立鎮街副職「一對一」幫帶制度,保障基本待遇、暢通晉升渠道,「一村一崗」充實農村管理人才隊伍。實施「新型職業農民」、「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統籌用好涉農院校、農業科研院所、農技推廣機構、農業龍頭企業等各類資源,將「土專家」、「田秀才」培養成本土專業技術人才。依託四大市級現代農業園區,建成一批研發中心、專家大院、鄉村人才培訓基地,吸引在外成功人士返鄉創建農業企業、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各類農業經營主體3300餘個。
三是精細引導「逐夢興村」。實施「百企幫百村」活動,採取「支部+公司+農戶」等方式,引導城市資源下鄉,帶動貧困戶通過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增收脫貧。堅持扶智與扶志相結合,用好先進典型的正面引導作用、新鄉賢的示範帶動作用、村規民約的自我管理作用,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主動脫貧。深化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行動,持續解決行路難、如廁難、環境髒等5個重難點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動「美麗資源」向「美麗經濟」轉化。
著力抓常態促長效,以制度力量推動脫貧攻堅
堅持把制度機製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重要保障,聚焦構建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保障體系,推動抓黨建與促脫貧同向發力、同步推進。
一是建立抓黨建促脫貧攻堅責任體系。制定抓黨建促脫貧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細化抓黨建促脫貧攻堅重點任務,層層壓緊落實區、鎮街、村三級脫貧攻堅工作責任。建立領導幹部聯繫包抓責任機制,推動黨員區領導抓鎮包村、機關黨組織包村包社、黨員幹部包社包戶全覆蓋。
二是完善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體系。堅持把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作為「書記項目」,納入年度基層黨建重點內容,落實定期分級調度,推動書記抓、抓書記。制定關於深化扶貧工作團黨建引領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方案,明確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任務,建立區級部門與鎮街、機關與行政村黨組織結對共建機制。制定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實施辦法,建立村幹部待遇保障、教育培訓、管理考核等制度,不斷提升村幹部隊伍整體素質。
三是深化抓黨建促脫貧攻堅考核體系。優化制定部門、鎮街年度考核實施辦法,提高脫貧攻堅年度考核佔比到15%,設定最高10分負向扣分指標,倒逼責任落實。將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納入年度鎮(街)黨(工)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內容,落實綜合評定等次對年度考核「一票否決」。強化基層黨建半年調研督查和脫貧攻堅每月專項督查結果運用,對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不力的進行約談。
總體來說,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是一項群策群力的系統工程,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繫群眾優勢,凝聚各領域的強大力量、聚集各方面的優秀人才,使脫貧攻堅由「單打獨鬥」向「共同參與」轉變、由被動接受向主動出擊轉變,方能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各項任務。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防止返貧和繼續攻堅同樣重要。要真正實現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就必須因地制宜建立一套成熟穩定的長效機制,堅持「四個不摘」,不斷引導各類資金、資源、政策向脫貧攻堅一線傾斜,激發脫貧群眾內生動力和發展動能,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確保脫貧成果可持續、有保障。
(作者系中共重慶市永川區委常委、組織部長)
【來源:七一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