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人正在操作頁巖氣開採設備(資料片)。 |
□ 見習記者 張曉帆 本報通訊員 隋信海
有信心迎接「黃金十年」
「從去年10月份,我們就聯合青島金王、青島科技大學等成立了『青島市頁巖油氣地質增產聯合重點實驗室』,計劃在頁巖氣領域深耕細作。」青島瑞信石油設備製造有限公司負責技術的行政副總邱忠民毫不諱言企業在頁巖氣領域的野心。這家落戶於即墨藍村的民營企業,已介入石油開採設備生產領域十餘年,並憑藉26項專利,在國內防砂、完井領域有相當的權威。除瑞信石油外,青島海能奧石油製造機械有限公司等企業也制訂了頁巖氣領域「掘金」的計劃。
「頁巖氣開採與普通石油開採所用設備相通率達80%以上,這對我們來說,介入其中當然要容易得多。一旦我國的頁巖氣開採迎來高潮,相關裝備生產也有望迎來10多年爆發式增長,專家預測,到2020年,有2000億元設備市場待掘。我們有信心迎接這個『黃金十年』。」邱忠民介紹。
即墨的頁巖氣裝備製造主要以瑞信石油為龍頭。近幾年,瑞信石油年產6000套井下工具、8000米濾沙管,防砂完井技術工作每年400餘井次,並成為全國首家進入勝利海洋採油技術服務的民營企業,部分產品還進入了國際市場。
與瑞信石油全部生產井下設備的情況截然相反,青島海能奧石油製造機械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地上設備——「移動鑽井平臺」。「2009年我們就通過了美國石油裝備協會的質量許可,現在我們的產品95%都銷往歐美市場。全球第二大石油配件行業採購商威德福是我們的固定合作夥伴。」該公司副總經理徐濤對企業的榮譽如數家珍,「石油開採設備是一種特殊的裝備,對質量要求特別高,這幾年,我們也獲得了十餘項專利。正是經歷這些積累,我們對頁巖氣領域極具信心。」
據了解,水平井和壓裂是當前頁巖氣開採最為關鍵的技術環節,也是裝備市場的需求點和盈利點。「我們的水平井完井工藝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我們光壓裂設備就有100多個品牌……」瑞信石油副總經理張文華介紹。
即墨民企基本覆蓋了油氣開採過程的全套裝備,並在壓裂、井下設備等裝備製造方面已有較強的技術和生產能力,甚至還有部分產品批量出口美國用於頁巖氣開發。
把外國品牌「擠出」市場
頁巖氣開採產業鏈上的每一環都對質量要求極為苛刻,一家民營企業的技術能有多高?
面對質疑,邱忠民說:「海上石油開採對石油開採設備要求最高,因為完井裝備一旦出現失誤,石油公司損失可能達到幾千萬元。正因如此,以往中海油等央企為保證生產安全,通常只選用國際大品牌產品,但我們的產品不僅受到了中海油的青睞,還將外國品牌『擠』了出去。」
該公司自主研發的「一次多層完井分層開採工具」,不僅具備了國外品牌的質量,還創造性地實現了一次完井多次開採,為企業至少節約了三分之一成本。憑藉過硬的產品質量,中海油湛江公司「辭退」了多個以往長期合作的國際品牌,將100%市場交給瑞信石油。「目前,勝利油田海洋、中海油塘沽等石油開採裝備市場我們也分別拿下了50%、20%的份額。隨著我們產品質量的進一步完善以及產能的不斷提升,前景光明著呢。」張文華說。
結盟攻關核心技術
「頁巖氣開發非常複雜,我國還沒有掌握頁巖氣開發的核心技術。因此,開採裝備如何改進、資金怎麼調度,這些都得認真研究。」對頁巖氣行業充滿期待的同時,青島海能奧石油製造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濤也坦言目前面臨著很多不確定因素,「現在廠家也只是卯足了一股勁,引進或者合作,都在等著分享這個大蛋糕。要掌握的東西很多。」
不難看出,核心技術的缺乏儼然成為民營企業進軍頁巖氣發展的攔路虎。掃除這隻「攔路虎」,這就是瑞信石油聯合青島金王、青島科技大學等幾家青島企業成立了「青島市頁巖油氣地質增產聯合重點實驗室」的最主要目的。「與常規天然氣開採關鍵在『找氣』不同,頁巖氣開發的關鍵在『採氣』,因此一旦時機成熟,極有可能在較短時期內實現規模化發展。為搭上『頁巖氣革命』這班車,我們必須與優勢企業、高校聯合,絕不能錯過這一時機。」
在美國「頁巖氣革命」引領下,中國頁巖氣產業開始起步。隨之而來的是頁巖氣設備有望迎來「黃金十年」,作為生產壓裂、完井等核心設備的即墨民企正在做著準備,分享「蛋糕」。
相關連結
頁巖氣是指存在於頁巖及其夾層中,以吸附或游離狀態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規天然氣。由於儲存形式複雜,頁巖氣的開採難度遠大於普通的天然氣。但隨著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日益緊張,頁巖氣作為一種替換能源已經越來越引人關注。在美國,頁巖氣的開採利用已具規模。
據統計,至2020年全國頁巖氣開發生產裝備總需求量價值約2000億元,2020年當年需求量約600億元,將形成一個較大的新興裝備市場。在山東省下發的《關於加快頁巖氣裝備製造業發展的意見》中,提出要打造五大頁巖氣裝備製造基地,青島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