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巖氣過剩效應或是頁巖油的明天

2020-12-05 中證網

  [ 美國頁巖油產量逐漸增長,中國石油產量基本穩定,未來中國進口石油量或將超過美國。隨著美國進口石油量減少,傳統石油產地的石油將更多地輸入到新興經濟體,就中國而言,過半進口石油來自中東國家,未來石油供應安全形勢將會更加複雜 ]

  美國頁巖氣革命成功的喧囂之後,由頁巖引發的能源革命悄悄延伸到頁巖油(或可稱緻密油)。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美國天然氣產量6810億立方米,穩居全球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國,其中頁巖氣貢獻了1700億立方米。

  天然氣產量在過去幾年的增長,造成美國天然氣價格在低谷徘徊,廉價的天然氣替代石油和煤炭資源,石油進口量大幅減少,美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改善。

  頁巖氣開採在美國已經無利可圖,好在美國一般的頁巖氣區塊,也富含頁巖油,企業轉而「以油補氣」,得益於此,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數據顯示,美國2012年石油日產量增加100萬桶至850萬桶。

  隨之,被視為與頁巖氣同等威力的「頁巖油革命」開始活躍在能源界,它將在未來進一步減少美國石油進口量,進而實現真正的能源獨立。

  中國在經過頁巖氣前期招標的熱鬧後,正在進入具體推進階段,中標企業都希望從中攫取油氣資源,並藉機進入油氣資源開採的上遊領域。緊隨頁巖氣,頁巖油革命也漂洋過海來到中國。

  不過,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中國目前對頁巖油革命的響應並不充分。在頁巖油的界定、地質儲存、儲量、技術、體制等方面,國內業界均有分歧。而隨著頁巖氣勘探開發進入實踐階段,頁巖油或將迎來新的熱潮,到時一切都將明確。

  頁巖氣過剩效應

  頁巖氣的今天,就是頁巖油的明天?

  頁巖氣,是指位於暗色泥巖或者高碳泥頁巖中,以吸附或者游離狀態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氣聚集,其化學成分主要是甲烷。頁巖氣革命發端於美國,儘管美國最早於1821年發現並使用頁巖氣,但真正取得實質性突破,則是上世紀70年代以後的事情。

  上世紀70年代以前,美國天然氣價格實行管制,上遊持續虧損。1978年美國首先對部分井口價格解除管制,此後天然氣市場化進程不斷深化,放開管制之後,大量公司湧入天然氣領域。

  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也促使美國政府和公司加快本土油氣資源開發,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包括頁巖氣在內的非常規油氣技術研究。

  上世紀90年代,先期在頁巖氣領域領先的米歇爾公司在水平鑽井技術上取得突破,然後大石油公司又掌握了水力壓裂技術,進入20世紀後,頁巖氣的開採逐漸開始興盛,並吸引大石油公司通過併購方式涉足頁巖氣開發。

  在技術逐步成熟的同時,頁巖氣的開採成本不斷降低,但直到2002年,頁巖氣在經濟上仍不具備優勢,難以實現規模化生產。

  2002年以後, 受美國天然氣價格大幅上升影響,美國公司加大對頁巖氣的勘探開發,推動頁巖氣開發關鍵技術的不斷突破和應用。

  經歷前期30多年的技術和經驗積累,2006年起美國頁巖氣產量開始大幅增長。2000年時,頁巖氣產量只佔美國天然氣供應量的1%,而到了2010年,這一比例高達23%。

  2011年美國頁巖氣產量達到1800億立方米,佔美國天然氣總產量的34%。

  其間,在2009年,美國天然氣產量達到6240億立方米,首次超過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一天然氣生產國,此後一直維持在這一位置。2012年美國天然氣產量6810億立方米,是世界天然氣增產最迅速的國家,比位居第二的俄羅斯天然氣產量多出900億立方米。

  頁巖氣革命也開始風行全球,並對美國和世界的能源結構產生影響。

  因為天然氣是區域市場,頁巖氣產量的快速增長,造成美國天然氣價格持續下跌。2012年,美國每百萬英熱(計量單位)天然氣均價為2.86美元,同期東亞同等熱值天然氣價格為16美元~18美元,歐洲12美元~14美元。

  美國的天然氣價格不僅遠遠低於世界其他主要天然氣消費地區,而且造成國內探索頁巖氣開發企業的困境:頁巖氣開採已經無利可圖。

  「因為天然氣價格過低,如果單以頁巖氣業務衡量,美國的油氣公司都出現了虧損。」中科院院士、中石油原副總裁賈承造對本報記者說。

  而頁巖層中的另一關鍵物質——頁巖油則彌補了氣價低迷的損失。

  與傳統油氣資源類似,頁巖層中的油氣資源也相伴而生,頁巖油屬於輕質油,油質好,但比之傳統直井油田直接從油層抽取原油,開採頁巖油採用水平鑽井和水力壓裂技術從頁巖層中獲得,其開採成本也更高一些,即便如此,在較高的國際油價面前,開採頁巖油仍有利可圖。油氣公司紛紛「以油補氣」,傳統的頁巖氣田巴肯和英格福特也變身石油主產區,受益於頁巖油產量增加,去年美國石油日產量增加100萬桶。

  頁巖氣革命後,廉價的天然氣已經逐步取代石油消費,美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從2005年的64.2%下降到2010年的49.3%。

  受益於頁巖油氣產量增長,美國天然氣和石油產量出現快速增長,同時也終結了美國原油產量長達30年的下降。國際能源署預計,隨著頁巖油氣改寫全球能源版圖,美國將超越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能源生產國。

  頁巖油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登上油氣舞臺,向美國以外地區擴散。

  膨脹的頁巖油

  美國能源信息署今年6月發布的最新評估報告稱,目前已勘測到的「技術上可以被開採」的全球頁巖油資源規模約為3450億桶,相當於全球原油供應量的10%。

  評估報告覆蓋了美國、俄羅斯、中國、阿根廷等42個國家,俄羅斯頁巖油儲量最大,約為750億桶,美國580億桶,中國320億桶;阿根廷和利比亞分別以270億桶和260億桶排在第四和第五位。

  「這些國家如能成功複製美國對頁巖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價格將會發生重大改變。」能源信息署的報告如此預測。

  美國頁巖油是頁巖氣的伴生物,頁巖油是美國實現「能源獨立」的重要一環。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資料,頁巖油的增產是切實存在的。

  截至2011年11月,美國頁巖油(緻密油)產量接近90萬桶/日,較2009年的25萬桶增長近3倍,粗略的統計數字顯示,美國去年頁巖油日產量超過95萬桶。預計2015年美國年產頁巖油達7500萬噸,2020年達1.5億噸,佔其國內石油產量三分之一。

  去年美國石油日產量增產100萬桶,同比增長13.9%,是美國石油業興起的1859年以來最大增幅,石油產量也達到15年來最高水平。

  美國石油增產後,進口石油逐年減少,對外依存度從2010年49.3%進一步降至2011年的45%,去年更低。

  從過去幾年的情況看,除去歐佩克成員國(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和前蘇聯石油豐富國家,全球石油產量的淨增長几乎全部來自美國。

  美國石油進口進一步下降。2012年美國石油淨進口量下降93萬桶/日,與2005年的峰值相比,下降了36%,美國能源獨立傾向進一步增強。

  同時,因為氣價持續走低,美國的天然氣鑽塔減少,2012年同比減少35%。頁巖氣產量增速放緩,許多油氣公司轉而開採頁巖油,頁巖油產量出現爆發式增長。

  歐佩克在去年一份報告中稱,頁巖開採的技術正在顯著影響全球能源供給格局,並預計到2020年頁巖油供應將達到每天200萬桶,相當於非洲第一大石油出口國奈及利亞目前的石油產量,生產將從北美蔓延到其他國家和地區。

  在美國專門從事非常規油氣開採的亞太能源發展公司中國區高管對本報記者表示,氣價太低,美國多數頁巖氣區塊中又有頁巖油,所以很多公司開採的重點轉向頁巖油。

  截至2012年底,在全球石油消費量排行中,美國依然位居第一,中國第二。去年12月單月中國進口原油曾超過美國,不過全年數據顯示,美國石油淨進口量為每天741.2萬桶,折合年進口量3.71億噸,中國全年石油淨進口量為2.84億噸。

  但是美國頁巖油產量逐漸增長,中國石油產量基本穩定,未來中國進口石油量或將超過美國。隨著美國進口石油量減少,傳統石油產地的石油將更多地輸入到新興經濟體,就中國而言,過半進口石油來自中東國家,未來石油供應安全形勢將會更加複雜。

  「石油與天然氣不同,是全球市場定價,這意味著美國石油增長對油價的影響不會那麼直接,但從頁巖氣的情況看,對全球能源結構的影響是深遠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能源系統官員對本報記者說。

  就美國的情況而言,頁巖油開採技術與頁巖氣相同,都依賴於水平鑽井和水力壓裂,不過頁巖油的概念在中國還有分歧,而借著美國的成功經驗,頁巖油的呼聲勝過更廣泛的概念緻密油。

  緻密油爭議

  在美國能源信息署的報告中,基本將頁巖油和緻密油作為同樣的概念使用。但報告同時也解釋說,頁巖層是低滲透緻密層的一部分,除了頁巖層,緻密巖層還包括緻密砂巖、緻密碳酸鹽巖等。美國油氣界通常所謂頁巖油產量,其實是更廣泛的緻密油產量,或者廣義的頁巖油產量。

  不過,也許因為頁巖氣革命的影響太過轟動,一般情況下提起頁巖油、緻密油指向都日漸趨同。國際能源署原署長田中伸男在北京多場演講中,乾脆直接稱之為「頁巖革命」。

  中國能源網總裁馮麗雯參加了今年4月份國際能源署召開的「緻密油革命的未來」研討會。她對本報記者說,緻密油就是指所有低滲透地層中的石油資源,所以用緻密油更加恰當。

  國際能源署從工程學角度將緻密油界定為:「利用水平鑽井和多段水力壓裂技術從頁巖或其他低滲透性儲層中開採出的石油。」

  賈承造從地質理論的角度也進行了定位,「孔隙度小於10%,滲透率小於1mD(地質概念),TOC大於1%。根據孔隙度大小將緻密油儲層劃分為三類。」指出緻密油主要是指與生油巖層系互層共生或緊鄰的緻密砂巖、緻密碳酸鹽巖儲集層中聚集的石油資源,即傾向於用緻密油涵蓋所有低滲透石油資源。

  常規而言,緻密油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緻密油,是泛指蘊藏在具有低孔隙度和滲透率的緻密含油層中的石油資源,其開發需要使用與頁巖氣類似的水平井和水力壓裂技術。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的周慶凡、楊國豐提出,國外各種廣義緻密油涵蓋了產自頁巖層和與頁巖具有密切關係的砂巖、粉砂巖、碳酸鹽巖、灰巖和白雲巖中的石油。

  狹義的緻密油,是指來自頁巖之外的緻密儲層,比如粉砂巖、砂巖、碳酸鹽巖等儲層中的石油資源。頁巖油也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頁巖油與廣義緻密油一致,兩者交叉使用,只在細分緻密油種類時,標明頁巖油是緻密油的一個亞類。狹義頁巖油指來自泥頁巖層系中的石油資源。

  產自頁巖層的石油屬於品質較高的輕質油,開採出來可以直接使用。其價格走勢以美國WTI(西德克薩斯油)原油期貨走勢為參照,WTI與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的價差在過去兩年最大擴大到每桶24美元,就是因為頁巖油產量的爆發性增長。

  馮麗雯認為,緻密油就是非常規油的統稱,按照滲透率和孔隙度標準衡量,頁巖、砂巖、碳酸鹽巖等都是緻密巖層,只是緻密程度不同,用緻密油可以涵蓋。

  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張抗公開表示,緻密油不是新概念,只是「文字遊戲」。他認為,緻密油的廣義就是低滲透石油,也就是任何從低孔滲透的巖層中開採出來的石油都是緻密油。砂巖是緻密油最好的儲層,頁巖和煤層中也可能有石油。國外緻密油偏向廣義,國內偏向狹義,專門指緻密砂巖油。

  頁巖油革命首先對國內的概念產生衝擊,同時美國能源信息署的評估,也激起了國內業界的無窮遐想。

  中國頁巖油的未來

  按照廣義的緻密油或頁巖油概念,我國已經有悠久的緻密油開採歷史和客觀的緻密油產量。我國以陸相沉積為主的含油氣盆地中,普遍具有儲層物性較差的特點,存在豐富的低滲透油氣資源。

  「傳統上說我國的石油品質較差,就是說我們一直開發的是劣質的石油。」馮麗雯對本報記者說。我國低滲透油氣資源的主要聚集盆地為鄂爾多斯、塔裡木、四川海陸相疊合的沉積盆地、松遼陸相沉積盆地和中小湖相沉積盆地。

  美國的情況不同,美國的頁巖氣都是海相特徵,油氣伴生,「多數都是『溼氣』,都伴生有頁巖油。」上述亞太能源發展公司中國區高管對本報記者說。

  中國的海相頁巖氣集中在中東部,以往都缺少傳統油氣的開採經驗。頁巖氣區塊中是否含油,誰也說不準。

  國土部資源儲量評審中心主任張大偉對本報記者說,從目前掌握的地質資料看,中國頁巖氣區塊普遍含油量較低,頁巖氣和頁巖油分布在不同地域。此外狹義的頁巖油和傳統油氣區塊重合,沒有單獨開採的先例。

  美國則是頁巖油氣共生。從開採頁巖氣的角度而言,中國面臨的情況也很複雜。中國地質條件複雜,頁巖氣埋深普遍在3000米以上,資源家底還沒有完全摸清。中國在水平井和多段壓裂技術上雖然有積累,但還不夠成熟,實際經驗有限。水力壓裂對水的需求量很大,單井需水量是傳統油氣開採的幾倍,已知的頁巖氣分布區水資源普遍緊缺。

  一旦要開採頁巖層中的頁巖油,也要面對頁巖氣開採同樣的難題。「頁巖油和氣開採,前端技術和工藝完全一樣,只有完井階段有所不同。狹義的頁巖油,國內只有勝利油田有涉及。」賈承造說。

  賈承造還認為,中國非常規油研究起步較晚,資源潛力認識不清。按照其研究,中國緻密油(相當於國外廣義的緻密油或頁巖油)分布有三種類型:陸相緻密砂巖油藏,比如鄂爾多斯盆地延長組油藏;湖相碳酸鹽巖油藏,如渤海灣盆地歧口凹陷、四川盆地川中地區天安寨組油藏;泥灰巖裂縫油藏,如渤海灣盆地濟陽凹陷、酒泉盆地青西凹陷油藏。

  按照賈承造團隊初步評價,中國緻密油有利勘探面積為18萬平方公裡,地質資源量為74億~80億噸,可採資源量為13億~14億噸。折合成桶,地質資源量為500億桶左右,可採資源量為80多億桶。

  除上之外,還有油頁巖中蘊藏的頁巖油資源,2010年評價油頁巖地質資源量可回收160億噸,不過這部分一般不納入緻密油的範疇。

  而此前美國能源信息署評估稱,中國緻密油儲量為320億桶。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中國緻密油評價的區域,與前兩輪頁巖氣探礦權招標基本沒有重合。

  本報記者從第二輪招標中標企業處了解到,現在都在開展前期勘探工作,所在區塊是否含油未可知,也沒想那麼遠,只是想踏踏實實地做好頁巖氣勘探開發。

  目前已經推出招標的頁巖氣區塊與美國的頁巖氣開採區都屬海相,理論上可能有伴生頁巖油。「如果所在區塊未來有油,我們也會開採。」上述頁巖氣開發企業人士稱,「藉機進入石油領域,也是很好的事情。」

  另據本報記者了解,油氣上遊開採領域在頁巖氣之前沒有民企成功操作,至今石油開採對民企還是封閉的。至於緻密油開採是否會向民企全面開放,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公開資料顯示,國外公司已在尋求在中國勘探和開發頁巖油的機會,美國赫世公司今年與中石油籤署協議,展開在新疆某地區勘探頁巖油的研究和合作。

  國土部油氣資源評價顯示,低滲透石油地質儲量141億噸,佔全部儲量近50%。根據中國能源網研究中心估計,2012年中國原油2.05億產量中,緻密油產量約為5000萬噸,也即中國在緻密油領域早已行動,並走在世界前列。

  一切都表明,中國的非常規石油資源也非常豐富,只是未來還看不清。

相關焦點

  • 頁巖油續寫頁巖氣投資熱
    頁巖油是一種更輕質的油品,有些好的頁巖油甚至可以不經過化工提煉直接作為燃料使用  ⊙記者 阮曉琴○編輯 毛明江  在美國,頁巖油正在續寫頁巖氣投資熱。這對於中國油氣鑽採勘探商來說,是續寫油氣設備景氣周期的好事。同時,這讓中國投資商看到了頁巖氣產業化 「一箭雙鵰」的效果。
  • 金之鈞院士:中國正迎來頁巖氣革命 頁巖油資源潛力巨大
    中新社北京6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院士、石油地質家金之鈞1日表示,中國正迎來頁巖氣革命。同時儘管具有巨大的頁巖油資源潛力,但中國的頁巖油革命還遠未到來。為題,介紹了美國頁巖革命的發展歷程,以及中國頁巖氣和頁巖油的勘探開發歷程、現狀及發展趨勢,並對中國頁巖氣、頁巖油發展的前景和挑戰進行分析展望。他指出,頁巖油氣是石油工業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美國的頁巖革命已取得成功並在全球產生廣泛影響,中國也正迎來頁巖氣革命,成為繼美國和加拿大之後第三個具備商業化開發頁巖氣能力的國家,但中國的頁巖油革命還遠未到來。
  • 中國滿足天然氣供應需要發展頁巖氣
    從全球情況來看,天然氣供應相對過剩。根據花旗銀行的預測,全球天然氣過剩可能會持續到2020年。最近也只有中國的液化天然氣價格大漲,國際價格則相對平靜,因此國內高企的價格不可能持續。中國油氣企業已經加快天然氣進口,只要措施到位,可以保障供應。因此,只要油氣企業努力,短期內保障中國天然氣供應不會有問題。但從長期來看,過高的天然氣對外依存度是中國難以承受的。
  • 美頁巖油泡沫破滅 中國頁巖氣逆市增產(六股)
    美國頁巖油泡沫破滅 中國頁巖氣逆市增產9月8日,NYMEX原油期貨價格亞市早盤承壓下挫逾3%,最低觸及44.14美元/桶。隨著國際油價暴跌開始產生影響,一度繁榮的美國頁巖油氣行業正面臨種種挑戰。
  • 號外|王子的復仇:斷魂刀砍向美國頁巖油
    專欄|網易號外作者|陳俊宏 王冠蘇 鄭皓元 主編|戴鷺 2016年底以來,為應對美股頁巖油革命帶來的全球石油過剩局面,以沙特為首的OPEC成員國和以俄羅斯為首的非OPEC產油國進行了持續至今的OPEC+減產保價行動,將油價維持在每桶50-70美元的中高區間運行。
  • 從油價來看美國的頁巖油
    起源:如今被尊為「頁巖革命之父」的喬治米切爾(George Mitchell),在1997年,由於米切爾能源開採土地上的淺層天然氣儲量已經岌岌可危,公司的市場份額遭到侵蝕,為了拯救自己的天然氣公司,米切爾把賭注壓在頁巖氣上,米切爾能源擁有的德州北部開採土地下面有大片頁巖層,不過從來沒有人能從這種緻密巖石層中穩定地大量開採頁巖氣,人們都只能從比頁巖層要淺得多的地方開採天然氣
  • 國際觀察:美國頁巖油產業命懸一線
    回顧美國頁巖油短短幾年發跡史,你可以說這是產業技術革命帶來的偉大成就,同時,頁巖油產業的本質也決定了它高度依賴債務融資和市場投資者的風險喜好。簡單說,美國頁巖氣開發熱潮始於2008年,當年7月石油價格高達每桶145美元。正是這個巨大的泡沫刺激下,形形色色的投機分子蜂擁而來,由此形成了頁巖氣開發的第一撥熱潮。
  • 拯救化石能源,西瓜視頻揭秘頁巖氣新技術,或改變世界能源格局
    實際上,跟常規天然氣相比,頁巖氣的開採壽命和生產周期都更長,可以達到三十到五十年,而且勘探開發頁巖氣的成功率非常高,因此優勢巨大。而頁巖油顧名思義,是存在於頁巖層中的石油,用途與普通石油的用途一樣。頁巖作為沉積巖的一種,是河流中攜帶的泥沙沉降後,經過板塊擠壓和高溫的作用逐漸形成的。
  • 石油過剩?美國油庫即將填滿,美國的頁巖油命運如何?
    在石油供應空前過剩的情況下,油價跌至歷史新低。據美國地質調查局估計,美國頁巖油探明儲量為853億桶,最大的頁巖儲量是加利福尼亞州的蒙特雷頁巖,大約佔全國三分之二,是北達科他州巴肯油田的4倍。預計20年後,它的頁巖油井數量可能會從目前的8000口增加到40000口。不過,隨著油價暴跌,大批油井已經提前關閉。有人認為,頁巖油革命改變了世界能源工業的遊戲規則。
  • 從美國頁巖油革命到OPEC+減產談崩 能源博弈 激流暗湧!
    與美國離心的沙特,加上美國的老對頭俄羅斯,或是默契,或是巧合,或是真的談崩了,繼2015年之後,再次開啟石油價格「狙擊戰」,而這場戰爭的最大受害者,正是美國的驕傲——頁巖油。全球能源格局重塑2019年,美國先後超越俄羅斯和沙特,晉升為全球最大產油國。
  • 頁巖油企業存亡之際,美國內部呼籲,拯救頁巖油企業
    石油直接決定了股市和經濟,為此在石油價格戰中,近期美國多次與沙特接洽商談石油價格戰問題,以緩解美國頁巖油危機,拯救頁巖油行業。 以下為美國關於美國拯救頁巖油行業企業觀點,以此多方面了解美國對當下頁巖油行業分析與計劃。 冠狀病毒大流行正在顯著地改變世界;對全球經濟的衝擊不能被低估。
  • 頁巖氣頁巖油投資高潮來臨 十股將書寫投資神話
    頁巖氣第二輪招標初定9月啟動 民企希冀分一杯羮  頁巖氣行業的一舉一動牽動著市場敏感的神經。  在人們的翹首期盼中,中國頁巖氣第二輪招標或將於今年9月份啟動。"
  • 中石油「激進」打井,中國頁巖氣能否迎來技術突破?
    6月26日,財新發文稱,中石油計劃2018年在四川頁巖氣田計劃打井330餘口、生產約56億立方米頁巖氣,這一數字與截至2017年底共210口存量井、2017年全年開採頁巖油30.6億立方米相比,顯得十分激進;未來三年,中石油還計劃再打700餘口井。
  • 頁巖氣開發亟須市場化改革
    油氣上遊改革是油氣改革的『重中之重』,頁巖氣和頁巖油是改革『先鋒』。」在日前召開的ECF國際頁巖氣論壇第十屆亞太頁巖油氣峰會上,自然資源部諮詢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大偉表示,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難度大,頁巖氣要迎來大發展時代,市場化改革是關鍵。
  • 從美國頁巖油成本看油價走勢
    然而,在此輪市場競爭中,面對美國石油企業強勢侵襲,以沙特為代表的OPEC國家放棄了限產保價的策略,而選擇增加原油供給以搶奪市場份額,意圖通過價格手段出清美國頁巖油企業,實現市場「擠出戰略」,這就顯著加劇了當前供應過剩態勢。  第二,從消費端看,全球消費需求疲弱,拖累油價下跌。當前全球經濟發展分化顯著,整體趨弱。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美國經濟一枝獨秀,表現穩定。
  • 科學網—美國頁巖油勘探開發歷程與啟示
    ■中國科學院院士 金之鈞 美國是世界上首個實現頁巖油(即蘊藏在大套富有機質頁巖層系中的石油資源,亦有文獻稱為緻密油)商業開發的國家,目前全球90%以上的頁巖油產量來自美國。
  • 美國頁巖油奇蹟?產量存疑下,不如說是資本奇蹟!
    摘要:美國頁巖油奇蹟?產量存疑下,不如說是資本奇蹟!美國頁巖油一直被視為奇蹟,它從頁巖層中獲取石油,使得原本無法獲取的石油再度進入市場。但隨著不斷發展,頁巖油也出現了不少問題,最重要的就是經濟損失。如果頁巖油公司在油價高和油價低的時候都無法盈利,那麼還有什麼理由積極開採頁巖油呢?記者麥克萊恩曾經警告說,對這些礦藏(頁巖油)的大肆宣傳、叫賣和地質缺陷本身,正在讓投資者和美國社會感到極度失望。頁巖革命的真正催化劑是金融危機和隨之而來的史無前例的低利率時代。這有兩個影響。一是降低了債務成本。因此,這些嚴重依賴融資能力的公司可能會以較低的價格發債。
  • 研究發現頁巖氣頁巖油不可取緣由
    說頁巖油頁巖氣不可取,不妨先回顧一下石油開發的歷史。美國是現代工業更是石油工業的發祥地,1859年,美國人德雷克帶著公司投資的資金,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泰特斯維爾村中一條「油溪」附近投資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口現代油井。美國是世界上石油勘探開發程度最高的國家,50個州已有33個州產油。
  • 美國頁巖油破產潮才剛剛開始
    要聞 美國頁巖油破產潮才剛剛開始 2020年5月26日 15:52:34 華爾街見聞
  • 美國頁巖油技術改變世界能源版圖
    今年以來,美國頁巖油產量的爆發式增長令人驚訝。水平井和水力壓裂技術在頁巖油上的應用不僅僅是一項技術進步,而且是讓頁巖油正在經歷如頁巖氣一樣的革命,更粉碎了「石油產量峰值說」這一支撐石油價格長期走高的理念,讓原油市場供需步入寬鬆時代,油價易跌難漲不再是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