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巖油是指以頁巖為主的頁巖層系中所含的石油資源,碎屑巖鄰層和夾層中的石油資源。
分布:據美國《油氣》公布的統計數字,全世界頁巖油儲量約11萬億~13萬億噸,遠遠超過石油儲量。美國能源信息局估計,全世界頁巖油總儲量為3450億桶,其中俄羅斯750億桶,美國580億桶,中國320億桶。
起源:如今被尊為「頁巖革命之父」的喬治米切爾(George Mitchell),在1997年,由於米切爾能源開採土地上的淺層天然氣儲量已經岌岌可危,公司的市場份額遭到侵蝕,為了拯救自己的天然氣公司,米切爾把賭注壓在頁巖氣上,米切爾能源擁有的德州北部開採土地下面有大片頁巖層,不過從來沒有人能從這種緻密巖石層中穩定地大量開採頁巖氣,人們都只能從比頁巖層要淺得多的地方開採天然氣。採用水力壓裂法和水平井技術,他們穩定收集到含量驚人的頁巖氣,就像涓涓不停的水流一樣,到了2001年,產量可以達到1999年的250%。

另一個人物,哈羅德哈姆(Harold Hamm),不同於其他冒險家對頁巖氣的執著,哈姆更看重頁巖油的價值,他想從頁巖中挖到足夠的原油。從2000年開始,哈姆和他的開採隊就活動於美國中西部的巴肯頁巖區(Bakken Shale),範圍包括蒙大拿州和北達科達州。今天哈姆的公司大陸資源(Continental Resources),已經成了北達科達州首屈一指的頁巖油生產商。

這群絕境逢生的私企冒險家從頁巖上賺得盆滿缽盈,美國也從頁巖革命得到了巨大的好處。美國的原油產量(包括頁巖油)從2008年的300萬桶/天,達到2015年底的900萬桶/天,整體從2005年的頂峰60.3%,降到2014年的27.9%,近30年來最低。在2014年,美國已經取代了俄羅斯,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頁巖氣佔到了25%以上),有望根本上改變能源市場的定價和貿易模式。15年前幾乎不存在的頁巖油、氣產業,如今創造了200萬個就業崗位,2015年12月,頁巖產業繁榮的北達科達州失業率為2.8%,全美最低。
考慮到頁巖油公司銷售油價與公司油品質量、運輸成本等有關,頁巖油的油價平衡點是52美元/桶左右(在2014年的時候,沙特也發動了價格戰,欲打垮美國頁巖油生產商。不過,在那場價格戰中,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當時對油價的彈性卻超乎沙特想像,大部分頁巖油生產商靠著借債活了下來。這一次,美國頁巖油生產商或許在劫難逃。對於美國頁巖油生產商來說,同樣的方法在2020年已經不再適用,因為這一次美國頁巖油生產商本身正處於債務困境當中。據統計,自成立以來,美國頁巖油企業公共及私人債務已經逼近3000億美元,頁巖油生產商在2014-2016年經濟低迷期間欠下的債務將在近幾年內集中到期。北美石油和天然氣公司未來四年將有超過2000億美元的債務到期,今年將有400億美元到期)。
世界其他國家覬覦於美國的成功,紛紛開始探查自己國家的頁巖油、氣儲量時,他們發現自己的儲量竟然和美國持平甚至遠超美國,紛紛感到信心爆棚,想要加入頁巖革命。
但美國有著獨一無二的私有土地法律體系、完全競爭的能源市場以及發達的能源基礎設施,不能出現保護市場,沒有國家能複製美國的頁巖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