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政委丨美元與油價:被「頁巖油革命」砸爛的「舊鎖鏈」

2020-12-05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

來源: 亞洲金融智庫

本期主題|美元與油價:被「頁巖油革命」砸爛的「舊鎖鏈」

智庫專家|魯政委亞洲金融智庫研究員,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

市場通識認為美元指數是原油的定價因子,因而兩者呈現負相關。我們在系統梳理原油價格與美元指數的關係後發現,所謂的負相關關係更多在2014年之前較為明顯,但在「頁巖氣革命」效應日益明顯的2014年之後,油價與美元呈現正相關性時期顯著增加了。

通過系統分析美元指數對原油供給和需求,以及油價對美國國際收支的影響,我們發現:油價對於美元指數的影響較為顯著,而美元指數對於油價供需視角的影響不顯著。

當油價與美國原油淨進口量同向變動時,油價對於美元的影響較為顯著,且為負相關關係。但頁巖油革命正在逐漸改變該邏輯鏈條,油價上漲而美國淨出口量持續增加時,兩者共同作用改善美國石油產品經常帳戶餘額,進而對於美元形成升值動力。

傳統觀點認為:美元與油價呈反向關係,因為美元是原油的定價貨幣,美元漲油價自然就是應該跌的。從歷史關係來看,兩者整體確實呈現出一定的負相關性。然而,如果進一步探究油價和美元指數背後本質的影響因素,就會發現油價之所以呈現與美元指數的負相關,並非全然是因為美元是定價貨幣的因素,油價影響美國經常帳戶和資本帳戶赤字、進而影響美元指數反倒是其中更為根本的關係。這一更為根本的關係因近些年蓬勃興起的頁巖油革命,而表現得更為突出。

一、美元與油價的傳統觀點

通常談及美元與原油價格的關係,會從美元是商品的定價貨幣去著眼。美元貶值引發非美消費者商品購買力增強,抬升需求,進而從需求端抬升商品價格,反之亦然。此邏輯下美元指數在多數時候與原油等商品價格呈現負相關。

我們選取1973年10月至2018年12月美國原油價格(現價)以及美元指數的月度數據為測量樣本。從歷史走勢來看,兩者整體呈現出一定的負相關性,全時段相關係數為-0.48,在不同時段的相關性存在明顯差異,2000年之後相關性強於2000年之前(詳見表1)。

因為伴隨著2000年之後原油市場的金融化,2000年之後股票以及其餘金融市場風險衝擊對油價的影響變得顯著,而2000年之前此現象不顯著。這一變化導致了油價與美元負相關性在2000年之後的顯著增強,且呈現油價越高,負相關性越強的狀態。不過,我們同時發現:在2014年之後,油價與美元呈現正相關的時期明顯增加(詳見表2)。這引發我們的思考,是否有什麼力量在改變油價與美元的歷史關係?

二、油價與美元關係的再審視

探討油價與美元指數之間的相互影響,從邏輯上來講存在雙向互動的四條路徑:美元指數影響原油的供給和需求、以及油價影響美元的供給和需求[1]。

美元的供需情況可以近似用經常帳戶和資本金融帳戶來表徵[2]。在經常項目下,美國進口商品和服務而支付給對方的美元,可以視為流入國際社會的美元供給;反之,美國出口商品和服務而從對方收到的美元,可以視為國際社會對於美元的需求。同理,美國資本金融帳戶中金融資產淨收購也可看作流入國際社會的美元供給,而淨負債可以視做國際社會對於美元的需求。

接下來,我們將從美元指數對原油的供給和需求,以及油價對美國國際收支影響的角度來探討油價和美元的相互影響關係。

2.1 美元與原油需求

實證角度的測量結果並不支持人們通常認為的美元指數會影響原油邊際需求,進而影響油價的觀點。歷史來看,除了大的經濟危機之時,原油需求增速基本都在一定範圍內波動。原油需求的變動較供給變動要小,而且在經濟平穩時期也沒有呈現與美元同等幅度的波動。次貸危機之後,原油需求變動的幅度明顯小於同期供給變動幅度。而且以年度的振幅來對比,通常一年內油價的振幅是匯率振幅的5至6倍,這使得油價自身波動對於需求的影響要遠遠超過匯率波動的影響。

2.2 美元與原油供給

實證角度的測量結果同樣不支持美元指數影響原油供給的觀點。從邏輯上來講,如果匯率變動能夠對於商品產量造成影響,那麼,將會是通過影響其成本變動進而對產量造成影響,對於原油開採之類前期投入沉沒成本巨大、但後續邊際成本卻很低的行業尤其如此。

通常商品生產成本可以分為前期的資本支出以及後期的運營成本。以行業經驗來看,資本支出通常以美元結算,後期的運營成本通常以項目所在國的本幣結算。理論上而言如果美元相對所在國本幣升值,將使得以本幣結算的運營成本增加,施壓產量,反之亦然。

不過因為對於全球的原油生產而言,除頁巖油外,其餘項目前期的資本支出都佔據絕對的大頭,也就使得後續的運營成本即使受到項目所在國本幣兌美元匯率變動而變化,也不會影響項目生產按原計劃的進行(這點與銅以及農產品等運營成本佔大頭的商品存在本質的差異,這兩者的產量會受到美元匯率變動的影響)。而對於頁巖油而言,其資本支出以及運營成本都是以美元結算,所以產量也就不會受美元指數變動的影響(詳見表3)。

當然必須指出的是,如果後期美國境外的頁巖油項目蓬勃發展,那麼美元指數對於原油供給的影響邏輯將會發生變化,而在可預期的將來還不會出現此現象,目前大型石油公司以及獨立頁巖油企業參與的頁巖油項目開發都集中在美國境內。

我們發現油價對於美國國際收支差額、經常帳戶差額和資本帳戶差額存在顯著的影響,並由此而對美元指數產生顯著影響。

2.3 油價與美元供需

我們可以從時間序列的角度來觀察油價對美國國際收支進而美元匯率的影響。在2008年頁巖油革命之前,美國經常帳戶赤字的增大主要源於石油產品帳戶赤字的擴大。這一方面是因為國際油價持續暴漲,另一方面也源於石油產品進口量的擴大。雖然原油淨進口量在2006年中以來就出現下行拐點,但2006年中至2008年中油價的暴漲仍使得石油產品淨進口金額持續擴大,進而造成了經常帳戶赤字的持續擴大。但需要注意,這一關係在2010年頁巖油革命正式爆發之後已經發生了顯著逆轉(詳見表4和表5)。美國原油產量的持續上升使得其對原油進口需求減少,甚至開始轉而大量出口液化天然氣等產品。這一改變使得石油帳戶赤字自2011至2016年初大幅下降。

總體而言,油價與石油產品淨進口對於經常帳戶赤字的影響共有以下幾種(詳見表6),其中淨進口量與油價同向變動的時候對於美元指數的影響較為顯著。其餘組合的影響需要具體分析,屆時油價對美元的影響可能主要通過其餘渠道,如通脹預期的變化來影響。

而油價對資本帳戶赤字的影響較為顯著,我們認為主要與石油生產國OPEC等將石油銷售收入再投資美元等資產有關。但是因為缺乏全面的石油生產國美元資產投資數據,僅能以OPEC國家持有美國國債的數據來簡單代表。油價完美的領先了OPEC國家持有美國國債的金額,且拐點也較為一致。

三、結束語

整體而言,通過分析美元指數對原油的供給和需求,以及油價對美國國際收支的影響,使得我們發現了有悖於流行認識的新洞見:美元指數對於油價的影響不顯著,但油價對於美元指數的影響較為顯著。特別是在美國「頁巖氣革命」之後,原油通過油價變動以及淨進口量變動對經常帳戶赤字的影響比過去更為複雜,有時甚至會逆轉傳統認識。

(興業研究大宗商品研究員付曉芸對本文亦有貢獻)

[1]通過探討油價對經常帳戶和資本金融帳戶的影響,來探討油價對美元指數的影響。

[2]Paul Krugman, Oil andthe Dollar,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554, September 1980.

【專家簡介】

魯政委,經濟學博士,亞洲金融智庫研究員,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興業經濟研究諮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特邀成員,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新供給50人論壇成員,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第二屆個人會員理事,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業界導師,西安交通大學兼職教授,武漢理工大學兼職教授,深圳證券交易所綠色金融方向博士後指導專家組成員。2010年12月被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員確定為「上海金融領軍人才」。2011年7月在新華社上海分社舉辦的評選活動中榮獲「首屆滬上十大金融創新人物」稱號。2011年和2012年連續兩年被香港專業投資者雜誌《The Asset(財資)》評為亞洲「人民幣債券最佳分析師」。2014年,在《證券市場周刊》舉辦的一年一度的「遠見杯」評比中,獲得中國宏觀數據月度預測第一名。2016年度路透社中國經濟指數預測調查第一名。2017年獲得《證券市場周刊》「遠見杯」全球市場預測第一名。曾在《經濟研究》和「The Chinese Economy」等專業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餘篇,著有《預測背後的邏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年8月)。

【智庫簡介】

亞洲金融智庫是亞洲金融合作協會的分支機構,由來自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五大洲的27個國家或地區的80家金融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或研究部門主管組成,其中境內專家47人,境外專家33人,以「面向市場、問題導向、深度觀察、智慧方案」為定位,擬形成每周首席觀點、每月專家問答、智庫年度報告《亞洲金融觀察》等中英文產品,舉辦季度論壇、智庫年會等高端金融論壇,不斷在國際金融舞臺發出亞洲聲音。

——————

相關焦點

  • 從油價來看美國的頁巖油
    哈羅德哈姆這群絕境逢生的私企冒險家從頁巖上賺得盆滿缽盈,美國也從頁巖革命得到了巨大的好處。15年前幾乎不存在的頁巖油、氣產業,如今創造了200萬個就業崗位,2015年12月,頁巖產業繁榮的北達科達州失業率為2.8%,全美最低。考慮到頁巖油公司銷售油價與公司油品質量、運輸成本等有關,頁巖油的油價平衡點是52美元/桶左右(在2014年的時候,沙特也發動了價格戰,欲打垮美國頁巖油生產商。
  • 從美國頁巖油成本看油價走勢
    此輪油價下跌是諸多影響因素合力的結果,主要涵蓋以下三方面:  第一,從原油供應端看,美國頁巖油產量爆發式增長,對全球原油市場供應形成顯著衝擊。以頁巖氣、頁巖油為代表的新能源革命開啟後,美國原油產能劇增,2014年6月美國超過沙特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油國。
  • 美國頁巖油革命及衝擊國際油價
    來源:紅塔期貨2012年以來,美國原油產量急劇增長,原油產量增長最重要的推動力是美國的頁巖油革命,其迅速發展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國際能源格局。美國頁巖油革命1美國頁巖油儲量根據 2015 年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發布的數據,全球頁巖油技術可採儲量為4190億桶,其中前10位國家的儲量之和為3450億桶,佔82%。美國的頁巖油儲量居世界第二位,約580億桶。俄羅斯頁巖油儲量第一,中國第三。
  • 美國頁巖油產量增加 會影響國際油價嗎?
    頁巖油氣革命正在爆發之中。近日,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EIA)表示,6月美國頁巖油產量將攀升近8.3萬桶/日,至平均846萬桶/日。據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在不斷增加頁巖氣、頁巖油的產量,就是想打壓國際油價,讓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等石油生產大國的日子更加難過。
  • 為什麼說國際油價暴跌,是扣住了美國頁巖油的命門?
    1、頁巖油產量大我們知道,美國和中國是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而中國的石油對外依賴度高達70%,美國在頁巖油之前的進口規模也同樣不低的,但是在美國的頁巖油革命之後,美國的石油產量從2008年的不足600萬桶/天增長到2020年的1300萬桶/天,增長幅度超過100%。
  • 國際油價大跌,美國的頁巖油企業還能撐多久
    文/寂寞的紅酒近日,沙特和俄羅斯之間的石油大戰愈演愈烈,國際油價被拉低到30美元/桶以下。油價的暴跌導致世界股市遭到重創,很多行業遭到了沉重的打擊,其中受打擊最嚴重的可能就要數美國的頁巖油企業。在低油價的衝擊下,美國頁巖油企業處境日益艱難,不少企業甚至瀕臨破產。很多人不禁要問,國際油價大跌,美國的頁巖油企業還能撐多久?我們先來說一下美國的頁巖油。頁巖油是指以頁巖為主的頁巖層系中所含的石油資源。近年來,由於頁巖油技術的日益成熟,頁巖油在國際原油市場異軍突起。
  • 頁巖油的技術解決,以及大量開採,會迎來現有油價的下跌?
    美國的頁巖油革命解決了如何把在巖石裡的油氣資源開採出來的技術問題。但是中美兩國的頁巖油分布情況並不完全一致,按照有關專家的比喻就是美國的頁巖油存儲在一塊完整的盤子裡,目前我國的油頁巖分布比較廣泛,主要集中在內蒙古、山東、山西、吉林、黑龍江、遼寧、廣東和新疆等9省,其中吉林、遼寧和廣東儲量較多,佔到全國探明儲量的90%以上。我國目前並沒有迎來頁巖油革命,在未來十幾年內也不太可能會迎來頁巖油革命。
  • 負債纍纍 40美元油價也難阻美國頁巖油企業破產潮
    來源:新浪美股冠狀病毒大流行和油價暴跌加速了今年美國頁巖油企業破產申請的步伐。在2018年第四季度油價下跌後,申請破產的數量在2019年已經開始呈上升趨勢,但今年,美國能源行業創下了一些糟糕的紀錄,因負債嚴重、資金短缺的生產商面臨著過去幾年大舉借債的清算。今年到目前為止,美國能源行業負債超過5000萬美元的公司提交破產申請的已超過20家。僅在6月,就有7家油氣公司提交申請,與2016年4月創下的破產申請月度高峰記錄持平。
  • ATFX:美國EIA原油庫存與頁巖油技術對油價的影響分析
    來源:FX168ATFX:美國EIA原油庫存與頁巖油技術對油價的影響分析關於原油庫存,目前市場最為關注的是每周三公布的美國EIA原油庫存數據。但是,EIA的數據只體現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地區的原油供需情況,其是否能夠代表當前國際油價的變動方向,尚有疑問。
  • 國際油價大跌,對美國頁巖油打擊有多大?最壞可能引發經濟危機!
    來源:金融小清新來源:史點最近一段時間,國際油價大跌,短短數天,石油價格跌去了40%之多,每桶從43美元度跌至24美元。國際油價大跌,受損吃虧的首當其衝是石油生產出口大國沙特、俄羅斯、美國。特別是美國,得益於頁巖油技術革命,在2018年就已經超越沙特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產國。在2019年美國石油出口量超越進口,這時時隔70多年後,美國再度成為石油淨出口國。上一次美國石油出口量大於進口量還是在二戰時期。美國之所以能重新問鼎石油第一生產國的寶座,完全在於頁巖油的大規模開採。
  • 頁巖油或將左右油價走勢
    事實上,頁巖油未來發展也面臨一些挑戰。在美國,如何尋找新「甜點」,以及低成本開發非「甜點」區域,是頁巖油未來發展面臨的首要問題;主力井和加密井之間的井間幹擾等技術問題也有待於破解與優化;國際油價的回暖和頁巖油開發活動在各個頁巖區的擴散導致工程技術服務成本預期上漲,或將給頁巖油的開發效益帶來不利衝擊。
  • 低油價傷到美國頁巖油了嗎?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油價回暖,美國頁巖油生產商困境逢生,但重啟生產依然阻力重重。曾經繁盛的頁巖油氣行業給了美國喊出「能源獨立」的底氣。但2019年就因債務重負而融資困難的美國頁巖油生產,2020年又遭遇了需求驟降與油價暴跌的聯合打擊。進入6月,油價一度回暖至40美元/桶以上,重新點燃了美國頁巖行業的生產信心。
  • 美國頁巖油抓狂了:只有5家公司能在油價31美元保持盈利
    沙特突然挑起價格戰之後,美國頁巖油開採商傻眼了。30美元的油價幾乎讓美國頁巖油開採商「全軍覆沒」——挪威能源業諮詢公司Rystad Energy警告,絕大多數開採商無法盈利,數量超過100家。只有埃克森美孚(Exxon)、雪佛龍(Chevron)、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Crownquest和New Mexico這五家公司還能在油價31美元時賺錢。對於其他開採商來說,採新井基本上就是採油越多越賠錢。問題的根源在於頁巖油行業的一個特點:頁巖油井調整產量的速度快於傳統油井。
  • 美國頁巖油若破產退市 油價回升至60美元並非痴人說夢?
    美國頁巖油若破產退市,油價回升至60美元並非痴人說夢?3月29日,石油分析師Irina Slav撰文稱,俄羅斯方面表示,若美國頁巖油退市,美油有望反彈至60美元。目前不及25美元的價格低於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的盈虧平衡點39美元-48美元。
  • 頁巖油供應成油價走勢關鍵變數
    分析人士認為,2018年原油市場能否實現供求平衡需關注頁巖油供應的增加和需求的改變。  油價逼近70美元  1月11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自2014年12月以來首次升破每桶70美元。當天,布倫特原油期貨收漲0.61美元,報每桶69.87美元,美國輕質原油期貨上揚0.50美元,收報每桶64.30美元,該價格也觸及2014年底以來的最高價64.77美元。
  • 低需求低油價衝擊,美國頁巖油行業將成喪屍行業?
    這些特徵造成了頁巖油開採成本比常規油氣開採成本來高,頁巖油的大量開採是從2009年美國在開採技術上得到重大突破之後才開始的,而當時的頁巖油革命又讓美國從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變成了石油出口國。2011年起頁巖油進入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但隨著國際原油價格在2014年暴跌,這個產業的良好發展勢頭,開始出現了疲態,而隨著本月初,美國頁巖油企業申請破產保護之後,如今油價暴跌恐怕也會令美國內的其他石油公司步他的後塵,走上破產或者是重組的不歸路,而外界也開始關注這個至2009年改變世界能源格局的美國頁巖油行業會不會因為低油價以及負油價的影響而變成喪屍產業?
  • ...50美元/桶之間,因為如果油價跌破40美元,美國頁巖油產量就會...
    法國外貿銀行:布油料交投於40美元-50美元區間;法國外貿銀行認為,布倫特原油價格將保持在40美元/桶-50美元/桶之間,因為如果油價跌破40美元,美國頁巖油產量就會下降,但由於能源轉型加速和新冠病毒危機後經濟活動疲軟,預計全球石油需求疲軟,阻止了布倫特原油價格升至50美元上方;當油價處於低位時,阿爾及利亞、巴西、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和利比亞就會出現巨額財政赤字
  • 油價反彈接近成本線頁巖油企業準備增產了
    隨著原油價格從今年早些時候的暴跌中恢復,北美頁巖油生產商正顯示出復甦的早期跡象。在加拿大皇家銀行的行業會議上,美國最大的頁巖油生產商EOG Resources表示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增加產量。此前受油價暴跌影響,公司在5月份削減了約四分之一的原油產量。另一家頁巖油生產商Parsley Energy表示也將恢復生產。市場分析稱,EOG宣布增產的重要原因在於油價上漲。
  • 國際油價:美國頁巖油桶油成本將降至15美元,國內油價如何走?
    近日,據彭博社消息,埃克森美孚公司計劃將二疊紀的桶油成本降至每桶15美元左右,並且到2024年將該地區的產量提高近80%,達到每天100萬桶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二疊紀盆地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粗暴」的頁巖油產能提速,以及極具殺傷力的桶油水平,都預示著美國第二次頁巖油革命的來臨。
  • 頁巖油氣專題報告:美國頁巖油未來將對全球油價形成持續壓制
    按照以往的經驗,在油價遠低於頁巖油成本的時候,美國頁巖油會迅速減產; 當油價高於頁巖油成本的時候,美國頁巖油會迅速增產。美國頁巖油氣的開採生產具有 對油價快速響應的特性,EIA 預測的產量不代表美國頁巖油將會按照這個速度增產,但 是該預測能代表美國頁巖油增產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