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頁巖油革命解決了如何把在巖石裡的油氣資源開採出來的技術問題。但是中美兩國的頁巖油分布情況並不完全一致,按照有關專家的比喻就是美國的頁巖油存儲在一塊完整的盤子裡,目前我國的油頁巖分布比較廣泛,主要集中在內蒙古、山東、山西、吉林、黑龍江、遼寧、廣東和新疆等9省,其中吉林、遼寧和廣東儲量較多,佔到全國探明儲量的90%以上。
我國目前並沒有迎來頁巖油革命,在未來十幾年內也不太可能會迎來頁巖油革命。要說頁巖氣產業,中國這幾年發展還不錯,雖然與美國差距很大,但是開發水平和頁巖氣產量可以排到世界第三位,還是很有潛力的。頁巖油的製取需要將油頁巖打碎並加熱到500攝氏度左右,可以得到頁巖油,所以我們通常稱頁巖油為「人造石油」。
雖然我國具有巨大的頁巖油資源潛力,但頁巖油勘探開發技術則相對滯後,在陸相頁巖油富集機理、分布規律、甜點預測等方面都需要開展深入的研究,此外也缺乏先進的鑽井和壓裂技術,再加上埋藏深,中國的頁巖油商業化、低成本開發面臨很大困難。
即便現在已經解決了頁巖油開採的技術問題,但是開採的成本仍然讓生產企業望而卻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其實除了開採頁巖油、頁巖氣以外,還可以在開採可燃冰上取得技術突破,對於解決我國貧氣的局面可能更加有利。
國內發現大油田和大氣田主要是增加財富和保證非和平時期的能源供應。其實現在國內油價和國際油價已經高度掛鈎,即便中國在新能源開發上暫時無法取得突破,只要其他國家能夠發現新的油源和起源國際供需關係發生變化之後,國內油價也會跟隨國際市場走低。
現階段我國對國際原油價格的話語權實在太小,如果真的有一天,中國能掀起像美國目前一樣的頁巖油革命,中國的原油產量有望重新回到93年之前的自給自足狀態,那時候便宜油價真的可能到來,不過看起來,這個可能性並不高。
我國的油價並不是中國自己決定的,國際油價才是最終的決定價格,而消費者到手的價格也是跟著國際油價而變動的,雖然頁巖油的大量開發,可以抑制國際油價的漲跌,但是並不是決定價格,所以價格便宜不便宜,還要看國際油價的變動。目前看來我們還是需要解決現有的技術瓶頸以及引入民營資本以後才會使頁巖油有充足的動力。
便宜油價能不能到來,一方面看原油價格夠不夠低,另一方面要看國內稅改力度強不強。如果將來完全放開,引入競爭,那還是有希望降低成本的,能像美國的現狀一樣,成本只有19美元/桶,那相信油企會有充足的動力,一旦批量開採,那麼油價也會順勢下降,我們消費者也可以享受到低價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