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如今對低油價是又恨又愛。美國石油業繁榮正在改變該國貿易收支情況。IHS經濟學家紐波特認為,美國政府不會對油價下跌採取任何行動,因為油價下跌不僅會促進美國經濟增長,還可以打擊恐怖勢力。最新數據顯示,在美國去年整體貿易中,因石油帶來的貿易逆差比例從5年前的逾40%降至不到20%。若沒有石油業的繁榮,美國貿易逆差規模或比現在的水平更高。
然而,美國經濟預測機構環球透視(IHS )北美在岸能源市場主管拉烏爾·勒布朗克(Raoul LeBlanc)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專訪時卻指出,「低油價給美國經濟即帶來了好處,也帶來了新危機。」
鑽機數量銳減
拉烏爾·勒布朗克是石油行業的資深人士,他之前是PFC能源公司的合伙人,在石油行業從事戰略分析已經長達20年。他對北美能源獨立、上遊資產併購、天然氣市場發展有廣泛的研究。1997年至2006年,勒布朗克曾在阿納達科石油公司任職,在此期間,他從事指導公司的戰略規劃、重組優化、競爭對手分析等工作,對評估和模擬公司的財務業績資產估值很有經驗。他畢業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能源和國際關係學院,早年還在日本、西太平洋和英國等地留學,對亞歐能源市場了解也頗多。
「現金流減少,直接導致產能下滑。目前,全美鑽機數量下降了30%左右,而最底層油企的鑽機數量下降比率更高,我認為,油價在一定範圍內持續低迷會使得美國在今年年底的石油產量處於停滯狀態,明年甚至會持續下跌。」勒布朗克擔憂道
美國的許多鑽井平臺已經處於閒置狀態。以德克薩斯州為例,該州是美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地區,面對石油大蕭條,該州已經陷入了困難期。該州的鑽井平臺數量從去年11月21日的高峰值905個下降至今年1月底的800個左右,預計後期還會下降。
石油服務商Helmerich & Payne Inc.在去年油價下滑時,已經陸續停用了11個鑽井平臺,該公司近日又宣布,在2月份會閒置至少50多個鑽井平臺,這將削減20%的頁巖鑽探活動。另外兩個大型石油服務商Nabors工業公司和Patterson-UTI能源公司也在考慮類似的減產計劃,而這三家公司的成本削減活動可能會讓5萬個工人失業。
據悉,美國第二大石油生產州北達科他州的鑽井平臺數量也在急速下降,目前該州的活躍鑽井平臺數字為162個,較去年11月中旬的峰值下降10.5%。預計到今年年底,美國還將至少有500到850個鑽井平臺被閒置。這樣的暴跌只在2008年12月出現過,當時美國股市幾乎陷入崩潰境地。
在油價低於每桶60美元的情況下,2014年鑽探的美國油井中有超過半數賺不了錢;而新鑽探的油井中,有30%油井在油價位於81美元以上才能收支平衡。2014年時,約1/4的新油井在40美元或以下可以不賺不賠。
除了低油價,行業罷工也在影響著石油行業的發展前景。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從2月1日開始在9個煉油廠組織了一次大罷工,導致美國10%的煉油企業處於停工狀態。此次罷工也成為自1980年以來,美國石油行業規模最大的一次全國性罷工。
目前該罷工出現不斷蔓延和擴大的勢頭。據彭博報導,英國石油公司(BP)近日表示,其工會呼籲在美國印第安納州Whiting和俄亥俄州託萊多的精煉廠罷工,罷工通知要求從當地時間2月7日開始罷工。
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是美國最大工會,1980年,該工會曾主導了長達三個月的罷工。此後,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還從未號召過在全美範圍內進行罷工。如果該工會旗下工人全部參與,將對美國原油產能的64%造成影響。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透露,未來更多煉油廠將加入罷工計劃,會涉及部分跨國企業。
頁巖氣前景蒙陰影
得益於水平鑽井和水力壓裂技術的進步,美國勘探頁巖油氣資源的熱潮不斷高漲,進而推動美國原油和天然氣產量大幅增長。根據預測,2015年美國原油生產還將再增加每天15萬桶。美國商務部部長又在2014年的最後一天宣布,已經開始批准那些長期等待的輕質原油的出口申請。然而,正準備大幹一番事業時,卻遇到了國際油價寒流,在眾多競爭對手的擠壓下,美國頁巖行業能否再一次突破瓶頸,如今存在很多爭議。
近些年來,許多鑽探與開採石油的公司大量投資於美國的能源和頁巖氣項目,他們的部分融資得益於資本市場低成本的借貸環境,這也使得這一行業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好勢頭。然而,與十年前相比,「能源行業債券」在美國垃圾債市佔比從4%已升至16%,債券市場的整體流動性受到質疑,銀行眼下也有一些無法在市場拋售的貸款。可以說,美國頁巖行業的前途越來越兇險。據報導,在美國18個頁巖油產區中,只有4個還能勉強不虧損。
在展望美國頁巖業的未來時,勒布朗克表示,「時間和技術的發展不能開倒車。美國頁巖油氣開採的技術已經成熟,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發展方向,預計頁巖資源將成為長期供油曲線。然而,當前很多的頁巖油開採價格要求國際油價必須在80美元附近才是可行的。而去年以來,油價一直在50美元附近徘徊,所以油企業只能去克服這些危機,用新措施降低成本,預計這會引發開發部門和生產成本部門的劇烈變化。」
在預測未來油價走勢時,勒布朗克認為,「影響油價跌下100美元的關鍵因素是需求不旺,這使得公司和石油行業開始尋求新的開採機遇,其實他們已經找到了這樣的資源和供給線,特別是在北美地區。」勒布朗克認為,在過去的10年中,美國石油和天然氣業務在美國經濟中所佔的比例已經非常巨大,如果因為低油價形勢而發生逆轉,這對美國經濟的衝擊將不可預估。
近兩年來世界經濟出現明顯分化,目前除了美國經濟有所起色之外,世界其他較大經濟體的經濟增長率實際都在減速。儘管各大經濟體都在試圖調整經濟結構,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但目前看來,全球經濟結構調整依然艱難,尤其是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尚未完成,這也進而抑制了全球能源需求的擴大。
低油價下,面臨挑戰的不只是頁巖油,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勢頭同樣可能受阻。石油價格的持續低迷可能使新能源在短期內失去競爭優勢,進而減緩創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