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油價大跌,頁巖油這兩年可謂火遍全球,中石化、中石油、延長石油都已踏足了頁巖氣的開發,但卻極少有聽到關於中國石油開採頁巖油的消息。那中國也有涉足頁巖油領域的石油公司嗎?
開採頁巖油的中國公司
其實中國也有涉足頁巖油領域的企業。
2012年,中國的海默科技購買了美國 Carrizo Oil & Gas,Inc公司擁有的Niobrara區塊10% 的頁巖油氣區塊的權益,開始介入美國頁巖油氣勘探開發領域。
2013年,海默科技又在美國德州購買了1112英畝頁巖油氣區塊,成為了在美國獲得油氣田作業者執照的第一家中國民企。
2014年,海默科技又購買DMK Oil & Gas, LLC(DMK)公司擁有的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Permian 盆地 Howard 縣淨面積為5712.56 英畝的油氣區塊租約100%的工作權益。
海默科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94年,是一家靠生產油氣水三相流量計起家的公司,於2010年上市。從研發生產油氣設備開始,到涉足頁巖油氣的開發,這家公司參與開發的頁巖油氣井已經超過200口。
在頁巖油開採方面,這家公司是走在前列的中國企業,那麼這樣的企業能否推動中國頁巖革命的爆發呢?
頁巖革命同石油巨頭無關
說起頁巖油氣開採,很容易令人想起那些技術牛逼的國際石油巨頭。因為沒有強大的資金和技術實力,要玩非常規油氣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不過你可能不清楚的是,在美國,諸如埃克森美孚、殼牌、BP、雪佛龍這樣的石油巨頭,其實並不是最擅長頁巖油氣開採的公司,美國的頁巖革命爆發也和這幾家大頭沒有過大的關係。那究竟是誰引發了美國的頁巖革命呢?
誰引爆了革命
其實在美國,頁巖革命的主力推手是一籮筐的小型石油公司。在頁巖革命爆發的初期,大型石油公司對於頁巖油氣的投資還是相當謹慎的,因為一旦投資失敗,就將有不可估量的損失。而這些小型石油公司就不同了,他們規模小,運營方式靈活,有錢就賺,即便虧了也不會是巨虧。所以小型石油公司們奮勇往前衝,引爆了頁巖革命。
據調研公司NavPort稱,埃克森美孚、殼牌、BP、雪佛龍幾家石油巨頭的產能比美國十大頁巖油生產商的產能少1/3,而且目前技術和十大頁巖油生產商還存在差距。有的石油巨頭,甚至在油價大跌之前就開始賠錢了。
這說明,頁巖油氣開採,並不是非要那些經驗豐富、歷史悠久的大型石油公司才能做好,一些規模不大的石油公司也有可能做好頁巖油氣的開發,甚至可能做得更好。
中國企業海外學藝
頁巖油氣的開發一向以高投入、高風險而著稱,在大部分人印象中,這是只有大型石油公司才能完成的任務。但其實面對非常規油氣這種新領域,大型石油公司也會感到陌生,除了雄厚的資本,並佔據絕對優勢。新油氣領域的出現,反倒給了一部分小型石油公司機會。
美國頁巖油氣市場相對開放,像海默科技這樣的小型石油公司,便有了機會遠赴美國「學藝」。留洋的中國石油公司這樣一種「學藝」經歷,從某種層面來講,也為中國頁巖革命的爆發奠定了一定技術基礎。
中國油企靠得住嗎?
雖然中國的小型石油公司能夠參與美國頁巖油氣的開發,但這一類小型石油公司是否足夠強大,究竟有沒有足夠的能力帶動頁巖油氣的開發呢?他們靠得住嗎?
9月8日晚間,海默科技發布公告稱,海默科技正式通過了沙特阿美的供應商資質認證,獲得供應資質的產品為多相溼氣流量計。沙特阿美,全球石油儲量、產量最大的石油公司,想要從這家公司的管轄範圍內分得一杯羹難度極大,因為這裡充滿了來自全世界知名油服企業的廝殺。
面對全球競爭者的打壓和擠佔,海默科技能夠突破重圍,在沙特的市場當中獲得一席之地,這說明中國的中小型油氣公司並不一定弱小,是有可能在全球競爭當中取勝的。
所以雖然中國頁巖油氣的開發,是一個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產業,但這並不一定就意味著只有大型石油公司才有開採頁巖油氣的可能性。海默科技致力於成為「獨立能源公司「,可以看出中國中小型石油公司有很強的活力,當技術、規模、數量發展到一定程度,這些公司極有可能成為中國頁巖革命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