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石油!從美國頁巖油革命到OPEC+減產談崩 能源博弈 激流暗湧!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財經早餐

作者: 八聲甘粥

「2018年是過去十年裡最差的一年,但或許是未來十年裡最好的一年。」

2019年,我們不得不見證了亞馬遜雨林大火的漫延、非洲豬瘟的爆發、馬航737墜毀、巴黎聖母院大火、阿根廷貨幣失控、國際貿易局勢惡化,一切都看起來再糟糕不過了。

於是2019年11月底時網絡上的一個熱門話題出現了:#2019快過去吧#,逃離令人窒息的2019,在2020重新開始,是很多人當時的心聲。

然而,當我們帶著滿滿的期待、希望以及立好的flag跨入新的一年,2020卻用新冠病毒、原油暴跌、股市崩盤在我們臉上連甩了三個響亮的巴掌。

三個巴掌中,股市暴跌是果,新冠疫情和原油暴跌是因。

如果說,新冠疫情是無人預料到的黑天鵝,那麼OPEC減產談崩導致石油暴跌的這一巴掌,或許在2019年就已經開始蓄力了。

2019年,美國頁巖油產量達到平均1787萬桶/日,正式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油國。2019年下半年,美國正式實現了70年來首次能源淨出口,實現能源獨立,世界能源格局徹底改寫。

與美國離心的沙特,加上美國的老對頭俄羅斯,或是默契,或是巧合,或是真的談崩了,繼2015年之後,再次開啟石油價格「狙擊戰」,而這場戰爭的最大受害者,正是美國的驕傲——頁巖油。

全球能源格局重塑

2019年,美國先後超越俄羅斯和沙特,晉升為全球最大產油國。全球原油市場供應格局由此前的歐佩克一家獨大,逐步形成美國、俄羅斯和沙特的「三足鼎立」的格局。

從世界原油產量排名上看,美國排名第一,產量份額高達18%,沙特13%、俄羅斯12%,前三者佔據了世界四成的產量,加拿大和中國以5%的份額,位列第四和第五。

不同地區的原油,由於質量和開採難度都有所不同,其開採成本也大相逕庭。

如有外媒報導稱,沙特一桶石油的開採成本僅為2.8美元,俄羅斯能源部副部長莫洛佐夫此前曾表示,該國石油開採的平均成本僅2美元/桶,難以開採的大陸架項目的開採成本則為20美元/桶。

而美國原油開採成本則在35美元/桶以上。

2020年3月初,美國原油主力合約價格還在45美元一桶上下,到了3月30日,原油價格已經最低跌破20美元一桶,腰斬已經不足以形容這一個月油價下跌的慘烈態勢。

油價保持當前20美元一桶的低位,受損最大的無疑將是美國的頁巖油生產商。

據路透社報導,受能源價格暴跌衝擊,美國頁巖氣革命的領導者——切薩皮克能源公司已向債務重組顧問尋求幫助,成為首家被油價暴跌壓垮的美國大型能源公司。

價格戰在商業競爭中是常見的手段,無法承受低價的生產商註定要承受虧損和債務的壓力。如果價格戰長期維持下去,那麼美國頁巖油商或許會成為三者中最先倒下的。

面對美國日益增加的份額,我們不能排除一種可能性,那就是俄羅斯與沙特這場大戰,或許是聯手針對美國頁巖油的自導自演。

再出手?

事實上,這或許並不是針對美國的第一次圍剿了。

從2012年到2014年末,美國頁巖油實現了200+萬桶/日的產量增量,而同期的OPEC原油產量下降了約100萬桶/日,2014年11月,沙特和俄羅斯大幅增產,試圖用低油價逼死美國頁巖油。

2015年底,由於大片的頁巖油井讓美國國內原油供應過剩,美國國會放開了執行了40多年的原油出口禁令。這標誌著美國從原油進口大國轉向了出口大國,這一舉動確切地觸動了多國的利益。

世界上的原油輸出國一時間紛紛震蕩。OPEC三巨頭沙特、伊朗和伊拉克以及俄羅斯一起聯手,在半年左右時間內增產約70萬桶/日。

於是,布倫特原油價格從2014年底的80美元/桶下跌至2015年1月的50美元/桶,隨後又繼續下跌至2016年初的不足30美元/桶。

這一場戰爭的結果是,歐佩克和俄羅斯等國家都同意減產,石油價格開始恢復上漲。美國數十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申請破產,同時裁員數十萬人。

但這場狙擊,僅僅延緩了美國頁巖油的進擊腳步,成熟的開採技術和美國能源獨立的野心,帶領局勢走到了今天。

石油美元體系鬆動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後,金本位的美元體系失效,美國與沙特、阿聯等國達成一致,通過將石油以美元計價,建立了以石油為參照、美元為中心,亞洲貨幣緊盯美元的"石油美元"體系。

而從針對伊拉克的「海灣戰爭」,到制裁伊朗,再到通過頁巖油實現石油獨立,都傳遞出美國嘗試把控世界石油體系,鞏固美元霸權地位的野心。

如今,美國頁巖油產量屢創新高,國際原油供應過多,國際油價持續下降,沙特近幾年不得不持續推動歐佩克減產來維持油價的堅挺。

然而,在沙特等國減產的過程中,美國頁巖油卻沒有跟著減產,反而由於油價上漲而更有利可圖,不斷增產。這不只令沙特等國減產的努力付諸東流,而且還進一步佔據了更多的市場。

國際能源署認為,2024年之前,全球新增石油供應的70%以上將來自美國,且有望在未來5年內取代沙特,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國。

當老牌石油產出國對石油價格的調節手段——產量,由於美國頁巖油的橫插一腳而見效不足,這些出口大國的根本利益就遭到了侵犯。

隨著石油輸出國們對美國頁巖油產量的不滿與日劇增,原本默契之下的「石油美元體系」也開始有鬆動的趨勢出現,再加上當前世界經濟不景氣,石油需求遠低於供給,能源進口大國的話語權也有所提升。

中國社科院等機構早前聯合發布的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19)指出,人民幣原油期貨自上市二年以來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原油期貨交易市場。

路透社消息稱,中國一家石油巨頭也已籤署了首筆以人民幣計價的中東原油進口協議,並且計劃籤署更多此類合約。

經歷了疫情下全球經濟洗牌和石油價格戰的影響後,以石油為根基的美元霸權被其他貨幣趁虛而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畢竟,「誰控制了全球的能源,誰就握住了全球經濟的命脈」,一個國家的強大與自主,從掌握自己的能源命脈開始。

相關焦點

  • 石油專家:美國的頁巖油革命不會很快停止
    最近幾個月,美國頁巖油產量顯示出一定程度的放緩跡象,但是石油專家表示,美國的頁巖油革命不會很快停止。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到2020年,美國將成為能源淨出口國,從石油到天然氣的能源產品出口量將超過其進口?量。
  • 石油戰打了一年 OPEC為何打不死美國頁巖油
    顯然美國頁巖油商一方面削減成本,同時間也提高了生產效率。他們還向油井服務及設備租賃商爭取到折扣,有助節省開支。  美國頁巖油商採取的產油對策之一是「高品質化」,亦即將主要開採工作集中在產量最高的地區。由於新頁巖油井大部分成本花在鑽井及壓裂,因此美國頁巖油商決定,只把資源花在合理確定能以較便宜成本開採的現有油田上,來創造新的產量。
  • 頁巖油革命使全球石油供應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我們的能源是獨立的,我們不需要中東石油。美國在2019年超越沙特、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一大油氣生產國,是全球能源行業的重大事件,一舉改變了全球石油市場格局。  美國石油產量在近些年來的快速上升,得益於頁巖油氣革命。自2011年以來,美國頁巖油行業得到蓬勃發展,頁巖油產量迅速提升。
  • OPEC+達成歷史性減產協議,美國頁巖油產業前景如何?
    來源:環球外匯網原標題:OPEC+達成歷史性減產協議,美國頁巖油產業前景如何?由於新冠危機導致石油需求下降,加上沙特與俄羅斯之間產生爭執,油價受到重創,有鑑於此,沙特、俄羅斯和美國同意牽頭一個多國聯盟進行大規模石油減產,相關協議於周日敲定。
  • 沙俄打響石油價格戰的背後:擊垮美國頁巖油?中國將獲得3大利好
    不難看出,美國想盡辦法要跟俄羅斯爭搶能源市場。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更不願意減產,便宜美國頁巖油生產商。俄羅斯「針鋒相對」的背後:打垮美國頁巖油?俄羅斯不願意減產還有另一方面原因是一定程度的國際油價下跌,符合俄羅斯的長遠利益。
  • 國際油價的動蕩之春:OPEC+減產協議不及預期 原油市場上演「頁巖油...
    Rystad Energy石油市場主管Bjornar Tonhaugen表示,儘管每日減產1000萬桶石油將有助於市場在短期內不增加庫存,但這對許多人來說是令人失望的進展,他們仍意識到石油供應過剩的規模。OPEC代表稱,墨西哥仍然反對OPEC+減產協議。據悉,OPEC+下一次會議將於2020年6月10日舉行。
  • 頁巖油產量持續下降 沙特石油部長稱希望美國頁巖油繁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希望美國頁巖油行業繁榮興旺」——這句話更像是總把自己吹捧成美國救世主的美國總統川普的臺詞,但其實這是從沙特能源部長口中說出,而在一個月前沙特才發起了一場可能擊垮美國頁巖油行業的價格戰。這就像一隻老虎在大聲說它是素食主義者。
  • 2016年歐佩克和美國頁巖油的石油戰爭 誰笑到了最後?
    現在,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致力於削減全球供應,如果產油國能按照承諾減產,將給沙特這個嚴重依賴石油的經濟體喘喘氣的機會。  據《華爾街日報》援引沙特官員的說法,沙特認為他們在和美國頁巖油的石油戰爭中取得了勝利,歐佩克成功打壓了美國頁巖油。確實,過去一年半中美國頁巖油遭遇大批裁員、產量下滑和投資減少,處境也十分艱難。
  • 美國頁巖油生產商開始恢復生產 OPEC+延長減產協定受威脅
    隨著價格回升,美國頁巖油生產商Parsley Energy和EOG Resources周二(美東時間2日)宣布部分或全部恢復生產的計劃。在美國第二大產油州北達科他州,該州能源官員預計本周將該州停產的油井減少7%。
  • 石油價格戰打響!俄羅斯開採成本2美元/桶,沙特2.8美元,美國呢
    遭受了這一衝擊的美國,才意識到「誰控制了全球的能源,誰就遏制了全球經濟的命脈」,此後便開始探索實現「能源獨立」之路。直到21世紀初,頁巖革命的出現在令美國看到了實現能源獨立的希望的同時,卻也開始改變全球能源市場的格局,並為近些年來沙特頻頻減產埋下了伏筆。
  • 剿殺美國頁巖油!
    2014年OPEC和美國頁巖油的大博弈中,美國資本市場就為頁巖油廠商提供無盡「金彈」,助其走出危機,並在之後的油價上漲周期中不斷瓜分市場。新冠疫情,更加劇了原油在資本市場博弈的慘烈程度。當投資者豪賭10美元「鐵底」時,原油期貨合約卻破天荒跌入-37美元的「十八層地獄」,「原油寶」之類的暴雷慘劇更令人唏噓。
  • 英媒:談崩!俄與歐佩克「石油聯盟」現裂痕
    參考消息網3月9日報導 英媒稱,在新冠肺炎疫情對石油市場造成嚴重破壞之際,俄羅斯發現了一個對其競爭對手——美國頁巖油行業——造成傷害的機會。莫斯科在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合作夥伴現在受到了附帶損害,一場以爭奪市場份額為目標的價格戰可能隨之而來。
  • 低油價傷到美國頁巖油了嗎?
    美國頁巖油生產,顯示出復甦跡象。曾在3月關閉了約400口井的歐芹能源公司表示,將在6月收回其縮減產量的「絕大部分」;6月2日,Parsley能源和EOG能源公布了恢復部分或全部原定減產數量的計劃。EOG能源表示,因為目前油價足以促進鑽探活動的推進,將在今年下半年增加產量。5月份,該公司削減了約1/4的產量,同時減少了對衝敞口。
  • 沙特王子重申不減產 美國頁巖革命命懸一線
    他表示,雖然他在大部分方面與政府的意見相左,但他同意政府不減產的決定,沙特不應該讓出現有的市場份額。 「不減產的決定是審慎、智慧和精明的。因為如果沙特減產了100萬或200萬桶/天,那麼這些產量將會由其他國家替代。這會讓沙特賠了夫人又折兵,石油產量減少了,但價格依然下跌。」 他對於美國和沙特聯手壓低油價打擊俄羅斯的說法表示了不屑,認為這是「胡扯和垃圾」。
  • 沙特打石油價格戰:貌似針對俄羅斯,實際卻打壓美國頁巖油
    其實,沙特的這番動作,除了有俄羅斯的因素以外,針對的恰恰就是美國,美國才是靶標,頁巖油資源量,美國佔全球總量70%以上,其中可採儲量為700-1500億噸,在2015年時,取代沙特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2019年已經日產石油超過了1200萬桶,美國擁有了平抑全球油價的能力。
  • OPEC減產協議及川普當選促使美頁巖油公司重新活躍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路透社11月14日報導,得益於川普當選總統的消息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最近發出的減產信號,美國頁巖油生產商謹慎認為,能源行業已經轉向好的勢頭,這些企業正在重新部署資金、鑽機和工人。報導說,自2014年石油價格持續下跌,為與傳統石油供應競爭,美國頁巖油產業被迫開發並快速適應新技術並使其提高生產效率、精益生產。
  • 石油大降價,沙特和俄羅斯誰先扛不住?美國頁巖油市場已給出答案
    而這一切主要是因為受全球疫情的影響,從今年年初開始國際原油價格就已經下跌了將近30%,所以為了平衡供求關係調整原油價格,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提議每天減產120萬桶原油,但是俄羅斯方面卻表示了拒絕,惱羞成怒的沙特直接掀開了石油價格戰,不僅開始大幅下調原油的定價,還宣布大幅提高原油的日產量。
  • 沙特決心暫停石油戰,與俄羅斯重新聯手,給了美國頁巖油喘息之機
    在維也納的歐佩克總部的談判破裂後,沙特與俄羅斯沒有就新的生產限額達成協議,沙特隨後展開了石油戰爭報復俄羅斯,這引發了二十年來全球石油價格的最大跌幅。到三月底,全球基準布倫特原油交易價格略高於每桶20美元,大致是9/11事件發生後的水平。油價不救了?
  • 美國頁巖油正拆東牆補西牆,損失昂貴,外媒:美國石油可能是騙局
    因在OPEC產油國考慮減產之際,在美國頁巖油生產商不斷擴大債務規模刺激生產下,石油供應增長超過了需求,市場對過剩產能的擔憂在不斷加劇,毫無疑問,油價不斷下跌雖符合目前美國當局的利益,但對美國頁巖油生產商來說,隨著油產的增加但損失卻正在擴大。
  • 石油價格戰打響!沙特和俄羅斯各懷鬼胎,美國頁巖油躺槍
    俄國為何拒絕減產?俄羅斯表示,他們想要等等看,先確定疫情對原油需求到底會造成怎樣程度的影響,然後再決定採取怎樣的對策。不過,需要指出的是,莫斯科一直都很希望能夠測試一下美國頁巖油行業的底線何在。他們相信,歐佩克+減產,其實只能是讓自己受損,同時讓美國頁巖油行業漁翁得利,幫助美國進一步強化頭號原油生產國的地位,獲得更多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