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頁巖油技術改變世界能源版圖

2021-01-15 人民網

  頁巖油氣產量的增長將改變全球能源貿易流向,並對石油定價機制產生影響。 (翟超/製圖)

  與其他國家對進口油氣的依存度不斷上升不同,美國的依存度不斷下降。 (數據來源:國際能源署)

  編者按:頁巖油革命正在重新界定全球能源格局,正如國際能源署在最新的《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中所說的那樣,美國能源開發具有深遠意義,北美以外地區和整個能源行業都將能夠感受其影響。隨著非傳統油氣產量的大增,美國能源產量的增長將加速國際石油貿易轉向,對傳統能源生產國以及由此產生的定價機制都會產生壓力。未來我們將一一感受這些變化。

  今年以來,美國頁巖油產量的爆發式增長令人驚訝。水平井和水力壓裂技術在頁巖油上的應用不僅僅是一項技術進步,而且是讓頁巖油正在經歷如頁巖氣一樣的革命,更粉碎了「石油產量峰值說」這一支撐石油價格長期走高的理念,讓原油市場供需步入寬鬆時代,油價易跌難漲不再是傳說。

  美國頁巖油產量大漲

  2012年年初至今,美國國內石油生產年同比增長接近100萬桶/天,增速遠超其他國家。如果不計算歐佩克成員國和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過去三年全球石油產量的淨增長全部來自美國。這其中,頁巖油開採新技術功不可沒,與頁巖油產量今年出現爆發式增長有直接關係。

  據介紹,開採頁巖油與開採頁巖氣的技術基本一樣,技術上不存在瓶頸。頁巖油生產所需的技術主要為水平井與水力壓裂,而這種技術正是在頁巖氣革命後逐漸應用到頁巖油的開採上。

  實際上,因為技術與所用設備的基本一樣,而美國國內油價與氣價走勢背離,氣價過低,天然氣價格跌至10年來的低點,美國運行天然氣鑽塔同比減少35%,導致美國頁巖氣產量增速放緩,令許多開採商轉向開採頁巖油。有越來越多原先準備開採頁巖氣的鑽機用於開採頁巖油,導致頁巖油產量在2012年出現爆發式增長。

  相關統計顯示,今年前8個月內,美國國產石油滿足了國內89%的能源需求,今年美國年產量有望達到1991年以來最高水平。美國能源情報署預計,2012年美國頁巖油日產量將達72萬桶,相當於其國內石油日產量的12.5%。

  與此同時,用於開採頁巖油氣田的水力壓裂法給美國石油業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繁榮,並由此重繪了美國能源地圖。由於美國輸油管道覆蓋不全,大量頁巖油被阻塞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庫欣石油中心及周邊地區,這也是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原油價格與歐洲布倫特原油價格之間價差不斷擴大的重要原因。

  在頁巖油的生產重地,憑著巴肯(Bakken Shale)豐富的石油儲備,原先的石油生產小州北達科他在今年3月一舉超過阿拉斯加。截至2012年6月,巴肯共有4141口井在生產,而整個巴肯地區最大可供鑽井數為389802口。因此,未來5年,巴肯有足夠的空間,可用於打新井,保證穩定增長。

  從技術可採儲量看,美國巴肯頁巖油的可採儲量很大,在240億桶,開採成本並不高,現金操作成本不到6美元,關鍵是折舊相對偏大,目前桶油當量折舊在20美元左右,所以當前價格下盈利情況非常好。

  美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大降

  過去10年,美國僅向加拿大出口石油10萬桶/日,而每天卻進口900萬桶石油,一直是世界最大石油進口國。然而,由於石油開採技術的提高和頁巖油氣的開發,美國國內原油每日產量上周達660萬桶,這一轉變對世界的能源格局會產生重大影響。

  當1973年阿拉伯世界對西方實行石油禁運時,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森曾發誓用7年時間實現能源自給,但這項誓言最終未能實現。1973年美國石油淨進口量佔其需求的35%,7年後進口比例升至37%。

  到2005年,這一比例上升至60%,美國石油產品的進口量還超過出口接近9億桶。從那時候以來,這一差額一直在穩步縮減,並在2010年11月完全消失,這在數十年來尚屬首次。美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也從2005年開始下降,直到2011年的45%。成品油方面,美國已經在2010年底從淨進口國轉為淨出口國。

  2012年美國頁巖油產量呈現爆發式增長,正在加速降低美國原油對外依賴程度。2012年年初至今美國國內石油生產年同比增長接近100萬桶/天,增速遠超其他國家。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美國國內原油生產已經能夠滿足國內83%的能源需求,創下1991年來最高水平。

  美國總統歐巴馬承諾,在2020年前將美國的原油進口量削減一半,並加大原油開發力度以及支持新能源。自歐巴馬總統入主白宮以來,美國新開採了約6萬口油氣井,而且這個數字在2016年之前會繼續攀升。

  石油峰值理論坍塌

  「石油峰值」源於1949年美國著名石油地質學家哈伯特(Hubbert)發現的礦物資源「鐘形曲線」規律。哈伯特認為,石油作為不可再生資源,任何地區的石油產量都會達到最高點;達到峰值後該地區的石油產量將不可避免地開始下降。這是石油峰值理論的核心。

  石油峰值問題真正進入公眾視野緣於一個經典預測。1956年,哈伯特大膽預言美國石油產量將在1967年——1971年達到峰值,以後便會下降。當時美國的石油工業蒸蒸日上,他的這一言論引來很多的批判和嘲笑,但後來美國的確於1970年一度達到石油峰值,似乎證明了他預測的正確性。

  愛爾蘭地質學家坎貝爾發展了石油峰值研究。他繼承了哈伯特的理論,繼續研究石油峰值,並成立了石油峰值研究會(ASPO)。

  1998年,他與法國石油地質學家Jean Laherrere發表了《廉價石油時代的終結》,在油價還十分低迷的時候得出廉價石油時代必將終結的結論。近來的高油價似乎驗證了其結論,這也使其成為另一個經典的預測。隨後,關於石油峰值的研究也在全球擴展開來。

  顯然,隨著近年來水平井和水力壓裂技術在頁巖油上的應用,石油峰值理論也徹底破產了。頁巖油的突破,粉碎了石油產量峰值說這一支撐石油價格長期走高的理念。而「全球石油生產已經達到峰值或正在達到峰值的理念,支撐著油價長達十年的上行趨勢中的大部分」。

  中金公司分析報告認為,過去十年非歐佩克國家產量增長乏力,也造成了「石油峰值理論」的盛行。但是展望未來,美國能源行業正在被徹底顛覆。今年以來頁巖油產量的爆發式上升,水平井和水力壓裂技術在頁巖油開採方面的應用,以及深水項目的投產,將有望再次開啟非歐佩克國家產量快速增長之門。

  歐佩克驚嘆頁巖油威力

  對於那些傳統產油國而言,頁巖油正在使得傳統的遊戲規則發生重大改變。他們最不需要看到的事情是,由於美國原油增產導致原油供應量迅速增長,從而促使國際油價跌破每桶100美元。

  鑑於美國頁巖油氣影響能源市場的分量,歐佩克在最新一期報告中首次承認,從頁巖層中提取石油和天然氣的技術正在顯著影響著全球能源供給格局。歐佩克早前的報告從未涉及過頁巖油產量將大幅增長的問題,該報告是歐佩克首次承認利用水力壓裂技術提取頁巖油的重要作用。

  歐佩克的這份報告預計,到2020年頁巖油供應將達到每天200萬桶,相當於歐佩克成員國中非洲第一大石油出口國奈及利亞目前的石油產量。到2035年,頁巖油供應將進一步提高至每天300萬桶。中期內,頁巖油生產將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區,然而從更長遠的角度來說,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將加入頁巖油開發的行列。

  鑑於北美頁巖油氣產量顯著增加,歐佩克的報告提高了來自非歐佩克成員國石油供應的預測。數據顯示,到2016年,來自非歐佩克成員國的石油供應將達到每天5660萬桶,比2011年增加420萬桶。報告指出,未來全球原油需求增長將主要來自亞洲的發展中國家。到2035年,全球超過90%的需求增長將來自亞洲。

  5年後美國將成最大產油國

  國際能源署(IEA)12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預計,美國將在2017年取代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油國,IEA並預測美國距離實現能源自給自足的目標已經很近,而這在之前是不可想像的。IEA的此番預測與其之前發布的報告形成鮮明對比,此前的IEA報告稱,沙烏地阿拉伯將保持全球最大產油國的地位直至2035年。

  國際能源署預計,美國石油進口將持續下降,北美將在2030年左右成為石油淨出口地區,而美國將在2035年左右基本實現能源自給自足。「美國目前大約20%的能源需求依靠進口,但以淨進口量計算幾乎達到自給自足的程度,這與其他多數能源進口國呈現的趨勢迥然不同。」

  這份報告表示,美國到2015年以較大的優勢超越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到2017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隨著國內的廉價供應激發工業和發電行業的需求,美國到2035年對天然氣的依賴將超過石油或煤炭。

  中金公司報告也預計,未來5年,美國國內產量年均增長雖然會低於當前100萬桶/天的水平,但是至少保證年均增長50萬桶/天是可以實現的。而伴隨新建油砂項目的投產,美國從加拿大的進口量有望每年增加約20萬桶/天,由此,2017年後,美國有可能停止從海上的石油進口。

  美國花旗銀行的預測認為,最遲2020年,最快2013年底,美國原油和汽油的生產量就將超過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成為世界領先的能源生產國。未來美國頁巖油以及附帶的頁巖氣的產量增長將非常迅速,2020年至少將上升至200萬桶/日,帶動美國石油總產量快速上升。記者 魏書光

(來源:證券時報)

相關焦點

  • 美國頁巖油改變全球能源版圖年底產量將突破每日800萬桶
    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周一公布的月報表示,美國七個主要的頁巖油產區年底產量預計將超過每日800萬桶。按照這個數據進行對比,美國已超越沙特和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油生產國,產量達到創紀錄的每日1,170萬桶。
  • 曾改變世界能源格局的美國頁巖油行業,如今成這樣了!
    繼本月初美國有頁巖油企業申請破產保護,如今油價暴跌或恐令國內其它原油公司步其後塵,走上破產或重組的不歸路。外界亦開始關注此自2009年改變世界能源格局的美國頁巖氣行業,會否因低油價以至負油價的影響而一蹶不振?目前,世界頁巖資源主要分布於美國、中國和俄羅斯,其中以美國為全球頁巖油資源最豐富的國家。
  • 拯救化石能源,西瓜視頻揭秘頁巖氣新技術,或改變世界能源格局
    什麼是頁巖氣技術?為什麼這種技術可能改變石油資源面臨枯竭的局面?今天小編就來分析一下這些問題。而頁巖油顧名思義,是存在於頁巖層中的石油,用途與普通石油的用途一樣。頁巖作為沉積巖的一種,是河流中攜帶的泥沙沉降後,經過板塊擠壓和高溫的作用逐漸形成的。那麼我們本篇討論的頁巖油跟頁巖氣類似,已探明的儲量大,分布範圍廣,世界上最要的分布區域在美國、中國、俄羅斯等地。
  • 美國頁巖油生產成本大揭秘:撼動油價的頁巖油成本到底有多低?(內附7大美國頁巖油公司生產成本對比)
    世界頁巖油資源較為豐富,主要分布在北美、東歐和亞太地區。據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EIA)披露,全世界頁巖油總儲量為3450億桶,其中俄羅斯750億桶,美國580億桶,中國320億桶。俄羅斯頁巖油儲量幾乎都蘊含於西西伯利亞巴熱諾沃巖系的頁巖油沉積層,在1.24萬億桶總儲量中,即使不考慮經濟效益也只有6%可以開採。近年來,俄盧克石油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同美國埃克森美孚石油合作、俄羅斯天然氣石油公司同殼牌公司合作,計劃開始對頁巖油進行試驗性開採。和俄羅斯情況不同的是,由於壓裂和定向鑽井技術的廣泛應用,美國頁巖油開採已達石油開採總量的30%。
  • 美國頁巖油革命及衝擊國際油價
    來源:紅塔期貨2012年以來,美國原油產量急劇增長,原油產量增長最重要的推動力是美國的頁巖油革命,其迅速發展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國際能源格局。美國頁巖油革命1美國頁巖油儲量根據 2015 年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發布的數據,全球頁巖油技術可採儲量為4190億桶,其中前10位國家的儲量之和為3450億桶,佔82%。美國的頁巖油儲量居世界第二位,約580億桶。俄羅斯頁巖油儲量第一,中國第三。
  • 美國的頁巖油出口將永久改變全球油市
    而在美國解除長久以來的出口禁令兩周之後,油船啟航前往義大利。這是全球石油貿易的開端,或將重塑油市、轉移地緣政治權力並顛覆全球經濟。頁巖油繁榮促使美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也使其向著擺脫對中東石油的依賴這一長久目標邁進了一步。
  • 從油價來看美國的頁巖油
    美國能源信息局估計,全世界頁巖油總儲量為3450億桶,其中俄羅斯750億桶,美國580億桶,中國320億桶。採用水力壓裂法和水平井技術,他們穩定收集到含量驚人的頁巖氣,就像涓涓不停的水流一樣,到了2001年,產量可以達到1999年的250%。
  • 特高壓和頁巖油,中美截然不同的能源之路,誰才是未來?
    2020年,做為世界最大的原油產地沙特發動價格戰,將原油價格從60多美元一桶拉抵到20美元一桶,給美國龐大的頁巖油產業沉重打擊,全球能源格局面臨著重塑,這時最不好過的恐怕是美國各大油企,前期巨額的開採成本讓大多數企業債臺高築,好不容易熬出了頭,又遇到價格大戰和疫情的雙重打擊,這讓很多投資人血本無歸。美國為什麼要發展頁巖油?
  • 報告稱美國頁巖油產量激增 或重塑世界原油產業
    OFweek環保網訊:據報導,國際能源署(IEA)14日公布的中期報告中指出,今後五年內,全球新增原油供應的三分之一將來自美國。BBC指出,美國已探明頁巖油儲糧出人意料地大幅度上升,可能將改變全球原油出產國對比格局。
  • 國際觀察:美國頁巖油產業命懸一線
    石油生產國更是看不到一絲曙光,原油價格盤整向下趨勢沒有改變,也許市場都在等待每桶10美元的地板價的出現。當前也是美國頁巖油產業最為艱難的時刻,可以說是命懸一線,為數眾多負債纍纍的開採企業已經進入破產倒計時。真可謂此一時彼一時也。近年來美國頁巖油發展迅猛,風頭正勁,整個產業界信心膨脹,完全沒有做好準備應對突如其來的價格戰。
  • 頁巖油行業資金枯竭 美國能源獨立之路遇阻
    美國是世界上首個實現頁巖油商業開發的國家,目前有90%以上的頁巖油都來自美國。只要油價漲到70美元/桶以上,美國就可以拋出大量頁巖油打壓油價,頁巖油也因此成為美國打壓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和實現能源獨立的重要籌碼。但受近兩個月油價下跌影響,華爾街很多股票和債券投資者都選擇了規避小規模的獨立勘探商。
  • 丁隆:美國頁巖油困境意味著什麼
    在低油價背景下,美國頁巖油行業面臨空前困境,已有多家龍頭企業申請破產。頁巖油從實現商業化生產到掀起能源革命浪潮,再到現在步履維艱,只經過了10年。頁巖油興衰重塑世界能源格局,使美國實現能源獨立。美國成為石油出口國也使石油的戰略價值和中東的戰略地位雙雙下降。
  • 美國頁巖油產量穩健增長可期
    轉型升級加速美國頁巖油資源豐富,技術可採儲量約為580億桶,位列全球第一。頁巖革命極大改變了美國的原油供需格局,也重塑了全球油氣能源版圖。作為重要的邊際供給增量,美國頁巖油行業景氣度與油價緊密相關。中小型頁巖油生產商一直維持較高的財務槓桿率,隨著美聯儲暫停量化寬鬆,融資成本推高,同時投資者對頁巖油的債務推動型增長模式愈發不滿,派發股息壓力增大,中小型頁巖油公司的發展潛力受到制約。但這不意味著美國頁巖油產業將步入下坡路,因為埃克森美孚、雪佛龍等綜合性國際能源巨頭正推動頁巖油的新一輪革命。
  • 頁巖油企業存亡之際,美國內部呼籲,拯救頁巖油企業
    冠狀病毒大流行正在顯著地改變世界;對全球經濟的衝擊不能被低估。冠狀病毒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幾乎沒有從動蕩的市場中倖免,反而加劇了石油公司的困境。流行病導致石油需求下降,在歐佩克談判失敗以及隨後俄羅斯和沙特之間的價格戰之後,油價暴跌。 兩國衝突的核心是美國頁巖油生產商。
  • 從美國頁巖油革命到OPEC+減產談崩 能源博弈 激流暗湧!
    2019年,美國頁巖油產量達到平均1787萬桶/日,正式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油國。2019年下半年,美國正式實現了70年來首次能源淨出口,實現能源獨立,世界能源格局徹底改寫。油價保持當前20美元一桶的低位,受損最大的無疑將是美國的頁巖油生產商。據路透社報導,受能源價格暴跌衝擊,美國頁巖氣革命的領導者——切薩皮克能源公司已向債務重組顧問尋求幫助,成為首家被油價暴跌壓垮的美國大型能源公司。
  • 美國大力開發頁巖油,為何我們卻在發展特高壓?誰更勝一籌
    而隨著水平井分段壓裂技術的突破,頁巖油開始成為美國油氣新增產量的助推器。2008年國際油價飆升至147美元每桶,這更加刺激著美國國內頁巖油的規模化開採,在2014年之前,保持在80美元至100美元每桶的原油價格,使得美國頁巖油迎來了史上最輝煌的時刻。
  • 重大能源利好!中石油進軍億噸級頁巖油!
    也就是說,如果按照以往經驗,我們根本不會考慮在生油巖中找油,而頁巖油的突破也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其次,頁巖的儲集性能較常規油藏差很多,滲透率極低。常規油氣儲集性能很好,滲透率50個毫達西以上甚至上千個毫達西,而頁巖油的儲集能力多用納米級來表徵。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以前普遍認為頁巖油不具備自然產能。
  • 揭秘改變世界能源格局的頁巖氣技術,你知道嗎
    看一下這個頁巖氣可採資源量排名,只要你能開出來,世界能源格局是真的徹徹底底的改變了,去石頭裡面扒金幣,這不是開玩笑嗎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提出頁巖氣理論,還想著去幹的,等於傻子,只有這位倔老頭,喬治米切爾,水力壓裂法之父,很傳奇,真的是孤獨的勇士,源他而起的頁巖氣工業,改變了世界能源格局。
  • 頁巖氣過剩效應或是頁巖油的明天
    頁巖氣開採在美國已經無利可圖,好在美國一般的頁巖氣區塊,也富含頁巖油,企業轉而「以油補氣」,得益於此,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數據顯示,美國2012年石油日產量增加100萬桶至850萬桶。  隨之,被視為與頁巖氣同等威力的「頁巖油革命」開始活躍在能源界,它將在未來進一步減少美國石油進口量,進而實現真正的能源獨立。
  • 我國頁巖油儲量排世界第三 但也是美國原油最大進口國
    據《中國產經新聞》6月15日報導,我國頁巖油儲量排世界第三,僅次於加拿大與阿根廷。但目前所面臨的處境是,我國對油頁巖的開發利用存在生產成本偏高等問題,往往導致產出效益不理想。作為一種新能源,頁巖油正在衝擊傳統能源體系,並對歐佩克的減產協議造成了衝擊。有專家認為,美國頁巖油不但攪亂了原本的原油市場格局,也為中國的石油生產帶來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