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球在不斷分離氣體,會消失嗎?

2020-05-01 天文在線

KELT-9b是一顆其白天表面能達到4300攝氏度的系外行星。它在白天面對自己的恆星時,溫度高到在其表面無法存在氫分子,而以原子形式存在;夜間溫度降到2300攝氏度時,氫原子會重新結合,這種現象叫做氫分解和重組。它離自己的恆星非常近,存在潮汐鎖定。大氣在晝半球和夜半球之間流動,帶動氫原子和分子。科學家認為,分解和重組是平衡這顆「超熱木星」大氣條件的最可能機制。

幾年前,天文學家對已知宇宙中溫度最高的星球的發現感到驚訝。當你覺得KELT-9b不能再繼續變化或者更瘋狂的時候,它超越了我們的想像。

這個星球在不斷分離氣體,會消失嗎?

新的調查表明這個星球不僅比其他的星球溫度高,在空氣中還有鐵蒸汽和一些罕見的稀土金屬,它的高溫度造成了全球範圍內的災難,並把大氣中的物質分解成摩爾狀態。

在其他的外行星中沒有發現這種金屬。

2016年宣布發現KELT-9b,這是一個經過潮汐鎖定的氣態巨行星,大約是木星質量的三倍,環繞著一顆670光年遠的灼熱恆星。但是直到第二年才發現了極端溫度。

這個星球在不斷分離氣體,會消失嗎?

南昆士蘭大學的天文學家喬尼·霍納告訴ScienceAlert:在白天時,此星球溫度可以完全到達4300攝氏度(7800華氏度)——溫度超過了80%的星球。

它被歸類於超熱木星,也是有史以來天文學家證實的最灼熱的星球。他繞一個在9900攝氏度(17850華氏度)下可燃燒的叫HD 195689超大的藍色恆星轉動。而且,我們對他了解的越多,他就越瘋狂。

最新的發現是用剛剛退休的斯必澤(spitzer)太空望遠鏡觀測得到的。

這個星球在不斷分離氣體,會消失嗎?

天文學家發現在白天溫度很高,氫分子無法將自己結合在一起,他們也可以被分解成原子。當夜晚溫度相對涼爽,在2300攝氏度(4170華氏度)時,原子可以重新結合。

這種叫做氫的解離與重組,與之前在木星發現的並不相同。在2018年,天文學家在這類星球上發現了水分子,氧化鈦和氧化鋁。

這個星球在不斷分離氣體,會消失嗎?

而且,儘管KELT-9b在這類星球中,氫的解離和重組也應發生在溫度較低的星球。

芝加哥大學的行星科學家梅根·曼斯菲爾德說:「這種行星的溫度如此之高,與其他的外系行星分別太大。」

「還有一些其他的熱木星和超熱木星,雖然溫度沒那麼高,但依然可以發生這種效應。」

斯必澤是一種紅外線儀器,這意味著他可以測量熱輻射。研究小組用它來研究行星繞恆星運作時產生的溫度曲線。

恆星的轉動軌道非常狹窄,只有1.48天。(令人驚訝的是,有一些氣體團的軌道更近,但沒有一個像HD195689那樣熱的。)

在這些臨近處,行星始終保持潮汐鎖定狀態,有一面始終面對著恆星,另一面處於夜晚。

這個星球在不斷分離氣體,會消失嗎?

但是大氣層仍然保持不動。研究人員發現,KELT-9b的夜晚不比現在涼爽的原因——大氣層在繞行星運動時會分配熱量。

還有其他可能的解釋:曼斯菲爾德說「如果不考慮氫氣的解離,就會得到每秒60公裡的風(37英裡)。」「那不可能。」

此外,氫氣的分解和重組可以解釋超熱木星的其他觀測結果。比如,該過程可以產生氫的負離子,這些負離子被認為可以賦予這些行星不透明性。

這個星球在不斷分離氣體,會消失嗎?

這是一個有趣的結果,但觀測結果也表明我們探索KELT-9b的奧秘還差的多。潮汐鎖定具有一個熱點,在KELT-9b中,該熱點位於直接面對恆星的星下點。相反,它是可以抵消的

儘管在其他的熱木星上,這種偏移似乎是由於超旋轉的大氣射流不對稱地傳遞熱量而產生的,但尚未確定KELT-9b的確切原因。敬請關注。

該研究已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

作者: MICHELLE STARR

FY: 麼麼雅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地球磁場正在消失?人類會滅亡嗎?科學家:有這個可能
    在人類進行航天探索之後,在地球之外又發現了茫茫的宇宙,然後知道了地球不過只是銀河系中一個小小的球體,與其他星球一樣只是一顆非常、普通的行星。但是這顆藍色星球又和其他星球有著極大的不同,因為在地球上有著我們這些生命的存在,那麼地球到底有著什麼樣的能力,能夠支持如此多的生命的生存?
  • 如果海王星與地球互換位置,它會變成宜居星球嗎?
    引言:海王星除溫度極低外,似乎無其他明顯缺點,若將它與地球互換位置,它會變成生命星球嗎?它是否也能如地球一般孕育眾多生命?太陽系內有多少顆行星?看到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會斬釘截鐵地回答,太陽系內有八顆行星。
  • 太陽消失後,地球會變成「絕對零度」的星球嗎?人類還能生存嗎?
    太陽對於地球的重要性不是言語可以表達的,眾所周知地球上超過95%以上的能量都來自太陽,除了能源之外,它還為人類提供了光和熱,這才讓地球在隨後的幾億年內變得生機勃勃,成功孕育出了人類,可以說地球出現人類離不開太陽向地球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受到各種自轉公轉的影響,地球自身溫度持續在16攝氏度左右,如果地球一旦停止發光發熱,會陷入一個怎樣的階段呢
  • 如果某個星球突然從太陽系中消失,人類會怎樣呢?
    所以問題就來了,如果有一顆行星因為意外而從太陽系中消失,在太陽系裡會發生什麼變化?地球會被影響嗎?人能否繼續生存下去?當水星突然消失時會發生什麼?在太陽系裡,水星是最接近太陽的行星,是最小的行星。眾所周知,宇宙中任何一個星體,其引力都會決定其位置。所以,當水星消失後,我們會發現它似乎對整個太陽系沒有什麼影響。那就是,如果非要把行星從太陽系中移除,最好的選擇是水星。
  • 氣體吸附分離技術與大氣汙染防治
    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大和人類健康威脅較大且絕對排放量較大的廢氣主要包括:  (1)含NOx、SO2、P、As、PH3、CO、HF、C2HCl3、C2H3Cl3等汙染物的有毒氣體;  (2)其它氣體,開展關於減少這類有害廢氣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結合著者在這一領域已經開展的研究,討論了用現代吸附分離技術淨化這類氣體的意義及工業開發的可行性。
  • 2030年,北極冰川會消失嗎
    同時,近來不斷有從冰川邊緣斷裂下來的冰山打破歷史尺寸紀錄,2010年8月,又有一塊260平方千米的冰山從格陵蘭西北的巨大冰川——Peterman冰川上斷裂下來,至此,Peterman冰川與海相遇的冰架部分已經消失了四分之一。在南極,還有科學家通過衛星觀察到整個沿海冰架轟然崩塌的情景。
  • 木星是顆氣態星球,如果把木星上的氣體都吹跑了,木星還有嗎
    木星的大氣層主要由氫氣和氦氣構成,假如有一種力量能夠將木星的大氣層全部吹走的話,實際上木星的液態氫又會迅速蒸發成木星的大氣層,因為這些液態氫失去了來自大氣層的壓力,很快就會變成氣態,而由於木星的強大引力,這些氣體並不會散逸到太空中
  • 科學家發現人類的「Y染色體」在不斷退化,未來男性會消失嗎?
    而生命的出現,讓宇宙有了不同的可能性,在漫長的時間中,生物總會走出行星,也會在漫長的選擇中進化得越來越完美,或許會給宇宙帶來不一樣的結局。觀察地球生物就可以發現,在生態圈中,生物和地球的氣候環境相互影響,也受到生態圈中競爭對手的影響,每種生物都在不斷進化。
  • 如果某個星球突然從太陽系中消失,人類會怎樣呢?科學家給出答案
    所以問題就來了,如果有一顆行星因為意外而從太陽系中消失,在太陽系裡會發生什麼變化?地球會被影響嗎?人能否繼續生存下去?所以,當水星消失後,我們會發現它似乎對整個太陽系沒有什麼影響。那就是,如果非要把行星從太陽系中移除,最好的選擇是水星。
  • 假如太陽突然消失了,太陽系平衡會被打破,地球的命運會如何?
    假如太陽系突然消失了,很明顯太陽的巨大引力就會消失,太陽系的天體平衡狀態就會被打破。這個時候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地球的命運又會如何呢?首先,當太陽突然消失之後,整個太陽系就失去了太陽的光和熱,根據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太陽光要到達地球大約需要8.33分鐘,也就是約500秒。
  • 跨越宇宙的星球大盜,消失的恆星之謎
    一顆恆星的消失往往預示著它已經坍縮成一個黑洞,這是巨大恆星生命終結的一種方式。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應該伴隨著超新星爆炸。「我們驚訝地發現那顆星星消失了!」艾倫說,「如此巨大的恆星消失而不產生明亮的超新星爆炸,這是極不尋常的。」如果黑洞的解釋是正確的,艾倫說,「這將是第一次直接探測到這樣一顆以這種方式結束生命的巨星」。
  • 將固體物質不斷地打碎後,最終會成為液體或氣體嗎?
    打碎固體時,需要破壞固體內分子(或者原子)間的化學鍵,這個過程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如果碎到了分子(或者原子)程度自然就成了液體,其實整個過程消耗的能量足以把固體融化為液體,所以「打碎」與「加熱融化」最終的結果是等價的。
  • 如果人類的Y染色體消失,男人會還存在嗎?
    因為在地球這個平凡的星球上誕生了不平凡的生命!人類生命可以說是地球的奇蹟,也可以說是宇宙的奇蹟,因為有了生命的存在,地球就變成得與眾不同了。更因為有了智慧生命人類的存在,地球才變成了一顆智慧的星球。要是男孩,必須要有Y染色體,那麼如果人類的Y染色體消失了將會怎麼樣呢?這並不是空穴來風,據來自澳大利亞的遺傳學家詹妮教授,提出了一個相當大膽的觀點,人類的Y染色體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已經逐步變小,並且如果再過500萬年,人類的Y染色體可能徹底退化,在人類的基因序列中,只會存在一個XX染色體,而不再有XY染色體!人類將出現新的人類!
  • 如果火星消失,地球會遭滅頂之災?
    火星是距離地球第二近的行星,它最接近地球的時候大約只有5500萬公裡,其實這個距離對於人類來說也幾乎是遙不可及。經常聽到有一種說法,稱火星相對於地球來說非常重要,如果火星消失,地球會偏離自己的軌道,並且大量小行星的襲擊會使人類遭受滅頂之災。果然如此嗎?
  • 漂浮在太空中的屍體會腐爛嗎?萬一掉到別的星球會進化出新生命?
    屍體真的不會腐爛嗎?一般意義上的太空就是啥都沒有的地方,所以這是一個高真空的環境,當然太空的環境還要比真空複雜一些,除了沒有空氣以外還存在高能射線,宇宙塵埃和微隕石,以及太陽的高能粒子和強光輻射,所以在這個環境中變化是比較複雜的。
  • 若地球氧氣消失5秒,人類會有影響嗎?後果比沒陽光還嚴重!
    若地球氧氣消失5秒,人類會有影響嗎?後果比沒陽光還嚴重!在人類已有的認識中,地球是一顆充滿生機的星球,內部有各種各樣的生命體,之所以有這麼多生命的存在,主要是地球的環境足夠溫和,提供充足的能源、泉水、陽光等等,才變得如此熱鬧。
  • 太陽到底是氣體、液體還是固體?都不是,答案居然是這個!
    太陽到底是氣體、液體還是固體?都不是,答案居然是這個!我不知道你是否考慮過一個問題:太陽是固體還是液體還是氣體?說到這個,這個問題看起來有點奇怪,但這裡有一個很深的門道,首先如果你讓你回答,你會給出什麼答案?有人會說:它應該是固體吧嗎?氣體如何聚集成球?不會消失嗎?有些人可能會說:它怎麼散走?萬有引力在太陽質量的尺度下遠遠超過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能想像的級別,氣體也不會丟失所以太陽應該是一種氣體。
  • 2050年,香蕉將全部滅絕,在這個星球上徹底消失!
    但是,隨著溫度不斷上漲,就會導致完全相反的結果,香蕉的產量會不增反降。以至於基於目前的全球變暖的進程,在30年後的2050年香蕉將因不適合那時的氣候而滅絕。「巴拿馬疾病」的致病原因是真菌鐮孢菌,這是一種在土壤中的生存的菌類,這種病菌具有很強的抗藥性,會侵害整個香蕉種植園的土壤,進而感染整個園內的香蕉。
  • 如果突然間,萬有引力消失了,會出現什麼情形?
    人類對這個世界認識,確實很多東西是非常難以確認真假,難以區別是是非非。但有些東西人類還是有能力鑑別的,那就是粒子自己有能力選擇它的運動軌跡,而萬有引力卻不是粒子所具有選擇的能力。有人肯定會說,如果萬有引力消失,那星球就不會受到引力的作用,它就會從引力消失的那瞬間沿著軌道的切線直線運動然後撞上其他星球。。。那你就太天真了。
  • 正在不斷減弱的地球磁場最終會消失嗎?
    如果地磁場消失,會對地球有什麼影響?答案是:不會很好,但也不會像災難片描述的那麼糟糕。地球的磁場稱為地磁場,源於地球內部,向外延伸至太空。這個磁場由地核的劇烈運動產生,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保護了地球免受太陽粒子的影響,為導航提供了基礎,甚至可能在地球生命演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麼,如果地磁場突然消失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