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有罪、技術無罪,ICO不等於區塊鏈只是工具

2020-10-18 拓小天

繼9月4日央行發文定義ICO涉嫌「非法集資」之後,國內頗具影響力的幾家數字貨幣交易所均受到影響,其中比特幣中國於9月14日發布公告稱:「即日起停止新用戶註冊,並將於9月30日停止所有交易業務。」ICO被宣判「死刑」,比特幣的價格也隨之一落千丈,很多人開始感嘆ICO這個鼓吹一夜暴富的項目模式果然是個騙局,順帶著也認為比特幣、區塊鏈也是騙人的。其實在沒有規範監管的情況下,ICO、比特幣的風險很難得到控制,早晚都會出事兒,但是作為比特幣基礎技術的區塊鏈,不應該與害人的ICO劃等號。

國內的ICO發展過程極為誇張,從極客圈子裡的小眾名詞,到刀口舔血的投機品,再到街知巷聞的非法勾當,只不過用了僅僅一年左右的時間。被支持者冠以「顛覆性融資方式」這個頭銜後,大量的初創公司前赴後繼的拋出自己的「白皮書」,只為趕上這場市場大潮。這裡面不但有野心勃勃的區塊鏈創業者,還有夢想著靠比特幣一夜暴富的小白投資者,以及渾水摸魚以「創新」為名設下融資騙局的金融詐騙犯。而在巨大收益的引誘下近乎喪失理智的投機份子正是ICO走向「滅亡」的催化劑,據相關人士稱,90%的ICO項目涉嫌非法集資和主觀故意詐騙,真正募集資金用作項目投資的ICO不足1%。俗話說:「一條魚腥了一鍋湯」,放到ICO上儼然變成了「一鍋湯燉爛了一條魚」,而這條魚就是區塊鏈。

作為比特幣的底層基礎技術,區塊鏈可以說與20多年前的網際網路一樣,是可能在未來帶來顛覆性改變的革新技術。雖然比特幣、以太幣等虛擬貨幣都是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但是這並不是區塊鏈的唯一運用。依靠其獨特的分布式記帳、加密算法等技術特點,區塊鏈的用途十分廣泛,比如2015年納斯達克交易所就推出了基於區塊鏈技術來實現一級市場公司股權交易的平臺Linq;2016年電商平臺Stockstock建立了自己的區塊鏈股票交易平臺;Swarm眾籌平臺利用區塊鏈技術讓投資者認購初創公司股份等等。與國內ICO的「掛羊頭賣狗肉」相比,以上這些事例中的平臺都是真正在用區塊鏈技術來服務大眾的,絕非是以區塊鏈的名頭魚肉投資者的騙局。

總而言之,在如今ICO被嚴厲整治的情況下,被當做「詐騙招牌」的區塊鏈,不應該被限制發展,作為中心化組織的有效工具,在未來各類資產的交易中,區塊鏈技術可能會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相關焦點

  • 區塊鏈研習 | ICO與區塊鏈:剖析ICO的金融與技術原理
    未來,敖萌博士原創的區塊鏈系列文章還將繼續刊出,雷鋒網與信通院相關平臺同步更新,敬請關注!ICO的基本原理就是:公司創造了一種商業模式,在這種商業模式裡,大家只能使用公司自己發行的「代幣」(不理解代幣的,想想騰訊的Q幣就明白了)進行交易。公司事先宣布,這種代幣總額是固定的,或者增發的方式是固定的,也就是說,任何人都不能更改代幣增發的規則(總額固定也是一種增發規則哦)。如果大家認為我們的商業模式非常有前途,我們的代幣就會增值。
  • 硬體區塊鏈技術和軟體區塊鏈技術有什麼不同
    打開APP 硬體區塊鏈技術和軟體區塊鏈技術有什麼不同 發表於 2019-06-06 14:03:17 世界經濟模式大轉型,網際網路時代剛剛落地走進我們的生活,一個全新的區塊鏈時代已經開始萌芽。
  • 冠狀病毒預期結果:區塊鏈技術
    在過去的五年中,世界各地的企業對技術進行了數以千計的概念驗證,但是實時部署尚未實現,因為使用區塊鏈作為共享帳本的合作夥伴必須在智慧產權,治理和商業模式達成共識。新冠病毒瘟疫帶動了採用區塊鏈的障礙。經濟自由落體。失業率正在上升。公司倒閉了。養恤基金正在遭受損失。消費者信心正在消失。
  • 區塊鏈技術與治理方式變革
    與此相反,區塊鏈像一本公開的分布式帳本,價值傳遞可以不通過中介機構。基於算法和數據創造的信任,比中心化信任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因此中心化的信任中介功能將逐漸弱化,為區塊鏈所替代。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等於中介機構消亡。除了信息存儲、身份驗證和價值傳遞可以為區塊鏈取代之外,中介機構還有資產與信息的核實與收集、信用擔保等其他區塊鏈無法替代的功能。
  • 比特幣、以太坊、區塊鏈、代幣、ICO,你需要知道的一切都在這了
    感謝這個設置,任何人都可以擁有和轉移數字資產,而不需要第三方。區塊鏈技術不限於比特幣。 它可以用於創建任何使用自己的區塊鏈的加密貨幣,如以太坊和萊特幣。接下來是協議層。 一般而言,協議是傳輸信息時網絡節點使用的特殊規則集。 這些規則規定了通信實體之間的交互。
  • 不是造富神話也不是技術玄學,區塊鏈如何從家庭娛樂落地?
    :2015年有「大數據」,2016年有「虛擬實境」,2017年有「人工智慧」,2018年則有「區塊鏈」。張小龍說「好的產品必然懂得人性」,比特幣作為區塊鏈的成熟應用,恰恰抓住了人性的「貪、嗔、痴」,二者被等同是因為比特幣的「收益」能力帶來了吸引力與參與感,使區塊鏈的存在得以被實實在在地感知。黑格爾說「存在的事物皆有原因」,但在釘科技看來,談鏈必談幣的狀況,卻表現了區塊鏈應用的「貧困」。二是,過分強調技術特點將區塊鏈玄學化,同時造成了其與大眾的疏離。
  • 區塊鏈技術的八大成功運用案例介紹
    本文將簡單介紹區塊鏈技術及運作模式,從八大成功運用區塊鏈技術的銀行業案例入手,包括德國商業銀行、摩根大通銀行等,最後盤點採用區塊鏈、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公司。 簡要介紹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資料庫,即存儲設備不連接到任一公共伺服器。這個資料庫存儲了一個不斷增長的記錄列表,稱為「塊」。每個塊包含一個時間戳和前一個塊的哈希值。 加密技術確保了用戶只能更改他們擁有的那部分區塊鏈,所有者擁有私鑰,沒有私鑰就不可能寫入文件。此外,加密技術為所有用戶提供了區塊鏈副本的分布式同步。
  • 比特幣是區塊鏈的試金石嗎?
    但是,如果反過來想,我們不去監管數字資產,而是任由其發展,所謂的數字資產或許僅僅只是一種斂財的金融工具,除了交易市場上的數字符號和意義之外,再無其他意義。所以,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對於數字資產的監管並不是說數字資產不是區塊鏈的發展方向,而是說當數字資產成為區塊鏈的唯一應用場景,並且缺少了實體經濟的支撐時,所謂的火熱或許僅僅只是假象和泡沫而已。
  • Imtoken錢包完成1000萬美元A輪投資,給區塊鏈項目帶了個好頭
    但是放到幣圈,卻另有一番內涵。一:IMtoken是何方神聖?如果有接觸幣圈的朋友應該對IMtoken並不陌生,作為一款基於以太坊鏈的數字資產錢包,IMtoken支持數百種加密貨幣的保存跟轉帳交易,日均轉帳量已經佔據整個以太坊生態鏈的百分十,累計轉帳token價值超過350億美元之巨。
  • 上漲的比特幣:區塊鏈的試金石
    但是,如果反過來想,我們不去監管數字貨幣,而是任由其發展,所謂的數字貨幣或許僅僅只是一種斂財的金融工具,除了交易市場上的數字負號和意義之外,再無其他意義。所以,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對於數字貨幣的監管並不是說數字貨幣不是區塊鏈的發展方向,而是說當數字貨幣成為區塊鏈的唯一應用場景,並且缺少了實體經濟的支撐時,所謂的火熱或許僅僅只是假象和泡沫而已。
  • 區塊鏈有幾種鏈?
    最新資訊:SamMobile報告稱,三星正在開發一個文件共享安全應用程式,這款名為「私人共享」的應用程式使用了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也許是當今世界最令人瘋狂的科技了。這個被諸多「專家大咖們」冠之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科技,到底有多神奇?
  • 熵鏈天下——區塊鏈技術商業級應用的創新者
    基於之前的商業經驗,以及對行業的冷靜觀察與思考,我們認為數字貨幣僅僅是區塊鏈技術的一個細分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更大價值在行業應用,尤其在泛金融、泛數字、泛物聯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通過分布式帳本、數據共享、機器信任實現商業場景創新和商業模式重構,每一個「區塊鏈+行業」都可能是一個萬億的新市場。
  • 被譽為史上最強ICO、區塊鏈3.0,Filecoin究竟有多厲害?
    到現在為止,據不完全統計,僅僅在中國就有超過兩三百億的人民幣進入了Filecoin領域,而且這個數據每天還在增長,可以說,整個Filecoin領域的資金體量非常大。 眾所周知,2017年8月,Filecoin完成了2.57億美金的募資,創下了當時全球區塊鏈早期項目融資記錄,吸引了全球眾多區塊鏈愛好者、投資者以及礦工的關注。而這次募資僅出售10%的代幣,這意味著Filecoin雖然還未上線,估值就已經達到25.7億美金,躋身市值排名前十的主流加密貨幣。
  • 區塊鏈技術是由誰發明的
    現在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正在全面展開,但現在很多人都在問誰在發明這種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的探索和創新從未停止過,但目前大多數探索和創新主要集中在區塊鏈上的令牌分發和商業應用上。基礎層技術——數據鏈路的創新很少見。當許多人還不熟悉區塊鏈時,一群中國人已經將注意力轉向下一代區塊鏈技術。切入區塊鏈的基礎技術。
  • 產業供應鏈+區塊鏈發展模式,構建浙江優融生物的未來之路
    在21世紀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時代,區塊鏈所涉及的領域愈發廣泛,也因此成為多種傳統型產業轉型的絕佳方式。農業型企業是國家發展的主力之一,謀求新型的發展道路是長久的生存之道。浙江優融生物作為中國農業企業的一員,致力於為全球用戶提供優質安全的產品和先進解決方案,同時也積極發展農業+區塊鏈的發展模式,成為該模式下的成功典範。
  • 區塊鏈來了,到底跟不跟?這是我見過最通俗易懂的解釋
    區塊鏈技術是一個普通的技術代。更具體地說是思維模板迭代。不用大驚小怪。說區塊鏈技術如何顛覆?我在暢遊負責安全的時候就有深刻體會。我們安全團隊幾個人做出一套算法,第二天太陽升起就會有一百個團隊來攻擊我們。   如果區塊鏈起來了,那可能就是超過十億個終端算力的同時攻擊。在這種壓力下什麼加密算法能挺過十年舉個特別具體的例子:   如果有人ico了一個區塊鏈項目,叫做「反區塊鏈」。
  • 正本清源談區塊鏈之四:區塊鏈技術的三個關鍵特性
    作者:方軍 來源:方軍讀書會區塊鏈有三個特性正逐漸明晰:虛擬世界的唯一性,不可篡改特性,以及作為信用層的角色。我近期在關注區塊鏈技術之外,也在思考和區塊鏈相關的很多事物的含義,借給大眾媒體寫專欄的機會,把學習和思考過程寫下來。
  • 洞穴奇案:有罪與無罪
    首席法官認為應當尊重法律條文,依照法律規定的謀殺罪判定探險者死刑。此種案件看起來是一個簡單的案件,同時也是一個複雜的案件。根據紐卡斯國法典規定:「任何人故意剝奪他人的生命都必須判處死刑」,四位探險者確實故意殺死了探險者A,所以即使我們對其有極大的同情,但是法律不容例外。但是特魯派尼法官也許認為嚴格按照法律對此種特殊情況定罪會過於嚴苛,因此其在主張定罪的基礎上,對其進行行政赦免。也就是說,判定其有罪,但是通過赦免不予處罰,以求達到法律寬嚴相繼的的效果。
  • 順應「區塊鏈+」趨勢,探索「身份」管理, vtoken參與全球區塊鏈...
    數據顯示,歐盟地區,僅英國每年的身份確認成本已經超過33億英鎊,約等於290億人民幣。3、中心化認證效率和容錯性問題在傳統的PKI系統中,數字證書是認證的核心,它由相對權威的CA機構籤發的。一方面,這種中心結構可能存在性能問題,其涉及證書的所有操作,任務繁重,可能成為性能短板拖累效率,如龐大的已撤銷證書列表的有效分發。
  • 區塊鏈技術如何才能實現社會價值
    但是,如果不藉助這個風口,突破傳統的生產模式,就會面臨被時代淘汰的風險。 大大在提及區塊鏈技術的時候,強調了區塊鏈技術需要與產業經濟進行深度融合,短短幾分鐘的內容,讓所有人開始關注。 有關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價值的探討,小編將分別是從協作、共享、存證、信任這四個方面來解答,結合我們實際的生活場景,本篇文章,我們先從協作上來談談區塊鏈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