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中科院國產22納米光刻機治不了咱的「芯」病

2020-12-03 央視網新聞

高博/科技日報

11月29日,中科院研製的「超分辨光刻裝備」通過驗收。消息傳著傳著,就成了謠言——《國產光刻機偉大突破,國產晶片白菜化在即》《突破荷蘭技術封鎖,彎道超車》《厲害了我的國,新式光刻機將打破「晶片荒」》……

筆者正好去中科院光電所旁聽此次驗收會,寫了報導,還算熟悉,無法苟同一些漫無邊際的瞎扯。

中科院研製的這種光刻機不能(像一些網媒說的)用來光刻CPU。它的意義是用便宜光源實現較高的解析度,用於一些特殊製造場景,很經濟。

先解釋下:光刻機不光是製造晶片用。一張平面(不論矽片還是什麼材料)想刻出繁複的圖案,都可以用光刻——就像照相,圖像投在感光底片上,蝕掉一部分。半個多世紀前,美國人用這個原理「印刷」電路,從而有了大規模集成電路——晶片。

為了節能和省矽料,晶片越做越小,逼得光刻機越做越極端。線條細到一定程度,投影就模糊了。要清晰投影,線條粗細不能低於光波長的一半。頂尖光刻機用波長13.5納米的極紫外光源,好刻10納米以下的線條。

但穩定的、大功率的極紫外光源很難造,一個得3000萬元人民幣。要求工作環境嚴苛,配合的光學和機械部件又極端精密,所以荷蘭的ASML公司獨家壟斷極紫外光刻機,創造了「一臺賣一億美金」的神話。

十幾年前,國際上開始對表面等離子體(surface plasma,SP)光刻法感興趣。中科院光電所從2003年開始研究,是較早出成果的一個團隊。所謂SP,光電所的科學家楊勇向筆者解釋:拿一塊金屬片和非金屬片親密接觸,界面上有一些亂蹦的電子;光投影在金屬上,這些電子就有序地震蕩,產生波長几十納米的電磁波,可用來光刻。

但這種電磁波很弱,所以光刻膠得湊近了,才能刻出來。且加工精度與ASML的光刻機沒法比。刻幾十納米級的晶片是沒法用SP光刻機的,至少以現在的技術不能。

驗收會上也有記者問:該光刻設備能不能刻晶片,打破國外壟斷?光電所專家回答說,用於晶片需要攻克一系列技術難題,距離還很遙遠。

總之,中科院的22納米解析度光刻機跟ASML壟斷的光刻機不是一回事,說前者彎道超車,就好像說中國出了個競走名將要超越博爾特。

各家媒體第一時間報出的信息,就我看到的還算中規中矩。但後來網媒添枝加葉,搞到離譜。有些傳播者為吸引眼球、賺錢,最愛製造「自嗨文」和「嚇尿體」。聽到國產科技成就先往大裡吹,驢吹成馬,馬吹成駱駝,好賣個駱駝價。

這種「科技報導」是滿足虛榮心的偽新聞。行家聽了眉頭一緊,避之大吉。也難怪許多科學家怕上新聞。

(原標題:國產22納米光刻機治不了咱們的「芯」病!)

相關焦點

  • 媒體:國產22納米光刻機治不了中國的"芯"病
    (原標題:國產22納米光刻機治不了咱們的「芯」病!)消息傳著傳著,就成了謠言——《國產光刻機偉大突破,國產晶片白菜化在即》《突破荷蘭技術封鎖,彎道超車》《厲害了我的國,新式光刻機將打破「晶片荒」》……筆者正好去中科院光電所旁聽此次驗收會,寫了報導,還算熟悉,無法苟同一些漫無邊際的瞎扯。中科院研製的這種光刻機不能(像一些網媒說的)用來光刻CPU。它的意義是用便宜光源實現較高的解析度,用於一些特殊製造場景,很經濟。
  • 國產22納米光刻機治不了咱們的「芯」病!
    原標題:國產22納米光刻機治不了咱們的「芯」病! 科技觀察家 11月29日,中科院研製的「超分辨光刻裝備」通過驗收。消息傳著傳著,就成了謠言——《國產光刻機偉大突破,國產晶片白菜化在即》《突破荷蘭技術封鎖,彎道超車》《厲害了我的國,新式光刻機將打破「晶片荒」》…… 筆者正好去中科院光電所旁聽此次驗收會,寫了報導,還算熟悉,無法苟同一些漫無邊際的瞎扯。 中科院研製的這種光刻機不能(像一些網媒說的)用來光刻CPU。它的意義是用便宜光源實現較高的解析度,用於一些特殊製造場景,很經濟。
  • 國產90納米光刻機可以幹什麼?
    90納米光刻機能讓中芯國際有價值!90納米發展到1納米製程也就靠時間的推移慢慢成長。5納米製程再往上非常困難,每低一納米需要更長時間的研究。90納米發展到7納米製程比5納米發展到2納米要快多了。生產力是一方面,高精尖又是一方面。你不能說我可以滿足生產力了,我就知足啦!
  • 中科院首創2納米晶片關鍵技術,還要依賴光刻機嗎?
    那麼如今中國晶片技術究竟發展到了哪一程度,有消息稱中科院首創了2納米晶片的關鍵技術,這一技術在生產過程中是否還要依賴先進的高端光刻機,中國晶片是否就此迎來轉機,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一一揭秘。中國晶片的發展與幾大企業密切相關,首先此次晶片危機事件的主角,同時也是我國優秀的晶片研發企業的華為。
  • 中科院再傳好消息!國產光刻機獲得突破,或將不再受限於人
    我國近年來,在不少領域都取得了突破,但是唯獨在晶片、光科技領域是跟不上發達國家的腳步的。不過我們的中科院卻是接連突破,雖然接連突破,但是因為我國起步較晚,還是比較受限於人的。我國光科技領域如今完成了突破,自主研發晶片指日可待!
  • 90nm國產光刻機對比5nm ASML光刻機,差距很大
    打開APP 90nm國產光刻機對比5nm ASML光刻機,差距很大 佚名 發表於 2020-04-13 17:22:30 從去年開始,華為開始被一些科技企業斷供,現在又有消息稱要從晶片產業鏈上限制,對此華為徐直軍霸氣回應稱那麼蘋果手機在國內也要被禁售。隨著華為關注度提升後,臺積電,ASML,中芯國際等企業也備受關注,很多網友關注國產光刻機發展到了什麼地步,與ASML的差距還有多少,接下來就說一說國產光刻機和全球最強的ASML光刻機的差距。
  • 再次確認,碳基晶片無需高端光刻機!中國芯彎道超車
    目前全球能生產5nm工藝製程光刻機的唯有荷蘭的ASML,其大部分產能都給了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由於ASML所製造的光刻機含有大量的美國零件與技術,在晶片禁令的限制之下,我們是一機難求。  顯而易見,我國若想在高端智能領域實現晶片自主,就必須突破高端光刻技術。  需要強調的是,光刻技術的研發堪比原子彈,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閉門造車的難度可想而知。
  • 中科院研發出2nm晶片,萬事俱備,只缺2nm光刻機!
    中科院研發出2nm晶片,萬事俱備,只缺2nm光刻機!晶片行業一直都是我國的軟肋,尤其是在晶片的製造工藝上,這麼多年來我國也沒有取得多大的進展,原因是我國缺乏製造晶片的必要設備——光刻機。近段時間,中科院宣布了一條重磅消息,在科學家們的不斷努力下,我們終於在晶片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那就是一款2nm的超高精度晶片誕生了,據悉,這款晶片的全稱叫做垂直納米環珊電晶體,由矽-石墨烯-鍺基片這三種材料組成。
  • 中科院迎來好消息,5納米光刻機關鍵技術被攻克,要打破壟斷了嗎
    了解更多科技資訊盡在「圈聊科技」。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中科院再次傳來好消息,他們突破了5納米光刻機的製造工藝,這次真的要打破荷蘭ASML長達幾十年的壟斷了嗎?可能很多人會覺得詫異,目前最為先進的技術都已經達到了5納米,我們僅僅只有28納米還有什麼可值得開心的呢?其實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一旦西方國家全面禁止提供光刻機給我們,我們也能夠憑藉著目前的科技,生產出相應的晶片,也不至於說完全斷供。我們的目的並不是止步於此,就在近期,中科院再次傳來了好消息,另闢蹊徑攻克了5納米光刻機的關鍵技術。
  • 中國已造出22納米光刻機,更為精密的5納米需要多久?
    就算送給中國圖紙也造不出光刻機,那麼是否圖紙免費送來也造不出光刻機呢?如今中國用實力打臉西方專家,目前22納米光刻機已經安排上了,這也標誌著中國如今已經成功突破了光刻機這個難關,既然中國現在已經能夠造出22納米的光刻機了,那麼更加精密的5納米光刻機還需要多久呢?看來這一天也已經不久了。
  • ASML突破1nm光刻機,留給國產光刻機的時間還有多久?
    文/科技圈說事本文獨家發布於百家號,禁止抄襲,違者必究!關注科技圈的朋友都知道,2020年的半導體市場雲波詭譎,臺積電、高通、華為、中芯國際、三星等一眾巨頭都深受影響。國產光刻機起源此前,大家一直有一個誤解,那就是國產光刻機產業似乎一直沒有進步。但是事實上,這些年來我們已經在逐步縮短差距。根據中科院院士劉明的說法,國產光刻技術和國際一流水平的差距在15-20年。
  • 中科院突破5nm光刻技術壟斷?事實殘酷卻又是把雙刃劍
    (記者 陳洲)這半年來,關於中科院「突破ASML的壟斷」、「不用EUV光刻機就能造成5nm晶片」的消息刷爆了自媒體圈。然而,情況真是這樣嗎?《財經》新媒體近日的報導道出了事實真相:今年7月,中科院蘇州所聯合國家納米中心在《納米快報》上發表了題為《超解析度雷射光刻技術製備5納米間隙電極和陣列》的研究論文,介紹了該團隊研發的新型5 納米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
  • 關於國產光刻機,中科院罕見出手,臺積電徹底失算了
    關於國產光刻機,中科院罕見出手。,而光刻機技術就是重點中的重點。由此可見,中國作為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中科院官宣入局光刻機,也算是動了ASML和臺積電的奶酪。據數據統計,2019年,中國在進口晶片上就花費了3000億美元,這麼一大塊蛋糕不管是臺積電還是ASML都不想放棄。此消息一出,也就意味著中科院已經表明態度,要扛起研發自主品牌光刻機的重任,而事實上中科院作為我國最高的技術研究機構,當然也有這個實力打造高精度光刻機。
  • 關於國產光刻機,中科院罕見出手,臺積電徹底失算了!
    關於國產光刻機,中科院罕見出手。壹近日,在社交媒體上,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未來在中科院將會集中全院的科研力量去攻克被美國卡脖子的技術,而光刻機技術就是重點中的重點。另外,在發布會上,院長還表示:要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
  • 國產光刻機迎來嶄新突破,向荷蘭光刻機說再見,中國芯已強勢崛起
    我國的國產光刻機迎來嶄新突破正是由於華為的相關新聞讓大家都知道了中國在晶片上的短板,但是大家所不知道的是,想要真正突破晶片的封鎖,最重要的是光刻機技術,而高端的光刻機被稱為是世界上最精密的儀器之一。目前在光刻機技術上最為領先的是荷蘭的ASML公司,甚至可以說ASML公司相當於壟斷了這一技術。
  • 中科院突破5nm光刻技術壟斷?事實殘酷卻又是把雙刃劍
    《財經》新媒體近日的報導道出了事實真相:今年7月,中科院蘇州所聯合國家納米中心在《納米快報》上發表了題為《超解析度雷射光刻技術製備5納米間隙電極和陣列》的研究論文,介紹了該團隊研發的新型5 納米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博士生導師劉前特別強調,「不用EUV光刻機就能造成5nm晶片」是一個誤讀,超解析度雷射光刻技術與極紫外光刻技術是兩回事。
  • 中科院的5nm光刻技術,和ASML的5nm光刻機是兩碼事
    但重要的是當晶片進入到7nm時,必須要用到EUV光刻機,即紫外線光刻機,波長為19.3nm的光源,這種光刻機只有ASML能夠製造,而中國芯要實現7nm或以下技術,就得看ASML的臉色,要看對方賣不賣EUV光刻機給你。
  • 中科院騙了所有人!光刻機只是藉口,中國芯將捅破摩爾定律極限
    光刻機的重要性其中,晶片設計以及晶片封裝我們國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力,是兩個相對而言比較簡單的過程,最難的就是晶片的製造上,這也就是為什麼,明明華為已經實現了對於5納米晶片的設計,卻不能夠製造出這種晶片的原因。
  • 中科院表態,加快突破光刻機「卡脖子」難題,產業鏈迎高光時刻
    據悉,目前最先進的EUV光刻機精度為7納米,售價曾高達1億美元一臺,且全球僅僅ASML能夠生產。而英特爾、三星和臺積電都是ASML的股東,享有光刻機的優先供貨權。與此同時,中國自主生產的光刻機精度約為90納米級別,與世界最先進水平大約有15年的技術差距。晶片製造是我國最大的短板,晶片製造始終繞不開光刻機,直接制約著中國高科技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 光刻機發展分析:光刻機國內外主要廠商與市場現狀分析
    目前他們還在銷售的集成電路光刻設備在指標標上只相當於ASML的低端產品PAS5500系列。 Nikon作為世界上僅有的三家能夠製造商用光刻機的公司之一,似乎在這個領域不被許多普通人知道,許多人只知道Nikon的相機做的好,卻不知道Nikon光刻機同樣享譽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