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包括工行、建行、農行、交行、招行等在內的五家銀行均就帳戶(以黃金為代表的)貴金屬交易做出風險提示,並暫停相關帳戶的新客戶開立。
各家銀行給出的暫停新客戶開立帳戶原因,均與受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及新冠疫情等影響,(以黃金為代表的)貴金屬市場價格波動劇烈,投資交易風險加大有關。
比如近兩周以來,國際黃金價格大幅下跌超過180美元,已跌破1775,創四個月以來新低。
對於為何多家銀行同一天公告暫停帳戶貴金屬新客戶開立帳戶,銀行在公告中給出的原因均提到國際國內貴金屬價格持續出現較大幅度波動,市場風險和不確定性顯著增強。
建行公告稱,受新冠疫情及全球政治、經濟等因素影響,近期國際市場貴金屬價格波動加劇,帳戶貴金屬(含雙向交易)、代理個人上金所貴金屬交易業務風險加大。交行也表示,近期,受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及新冠疫情等影響,貴金屬市場價格波動劇烈,投資交易風險加大。據券商中國,有銀行人士分析稱,「原油寶」事件後,銀行和有關部門對個人帳戶交易業務的風險管控關注度顯著提升。因此,各家銀行會高度關注全球市場波動風險,嚴控風險,加強前瞻性安排。
金價為何大幅走低?
除了上面提到的原因,特別和最近中國和印度減少黃金需求有關。其實,最近幾年,支撐金價的最大力量,就是全球央行的購買。世界黃金協會表示,在疫情的背景下,各國財政緊張,在財力緊張時借價格高企之機賣出黃金,動用黃金儲備支持國內經濟。
10月29日,世界黃金協會發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黃金需求下降。10年來首次,全球央行淨賣出了黃金儲備。
第三季度,全球黃金需求降至892噸,較上年同期下滑19%。這是自2009年第三季度以來最低的季度總需求。金飾品的需求放緩,第三季度,全球金飾需求同比下滑29%。
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印度黃金需求在今年三季度同比下降30%,前三季度累計下降48%。前三季度中國金飾需求較2019年同期大幅減少43%。
全球央行10年來首次減持黃金(其實美聯儲早就沒有一盎司黃金儲備了,加拿大央行也一樣),第三季度,全球央行減持黃金,這是自2010年第四季度以來的首次。
那麼投資者是否應趁機「抄底」買入?
長久關注我的網友都知道我對黃金一以貫之的觀點,自從廢除金本位、特別是美元與黃金脫鉤之後,黃金便失去了其貨幣屬性,僅僅是一種貴金屬而已,早就不是投資品了。除了各國央行需要黃金作為保險品(最後的支付手段),普通百姓早就沒有必要儲備黃金,最多只能投機,而不能投資了……點到為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