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工行、交行、農行等多家大行不約而同齊發公告表示,近期因為受全球疫情及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影響,國際國內貴金屬價格持續出現較大幅度波動,為保護投資者權益,銀行將從28日起,暫停個人客戶貴金屬業務的新客戶開立交易帳戶,已開戶的客戶正常交易不受影響。
同時,各家銀行還提醒客戶密切關注市場風險,謹慎開展交易,合理控制倉位。
金價觸及4個月新低,疫苗將面世意味著金價已見頂?
近期黃金和白銀價格走勢震蕩,11月24日,倫敦現貨黃金價格遭重挫,一度失守1800美元關口,之後小幅波動。同日,現貨白銀則震蕩走低,一度失守23美元關口。截至11月27日記者發稿前,倫敦現貨黃金報1807美元/盎司,金價已經來到近四個月來的低谷,現貨白銀報23.23美元/盎司,下跌0.4%。
倫敦現貨黃金價格走勢 圖片來源:wind
倫敦現貨白銀價格走勢 圖片來源:wind
東吳期貨研究所的萬濤在分析近期金價表現時表示,因疫苗進展刺激了風險偏好,導致對避險資產的需求下降。黃金ETF遭遇進一步的資金外流,暗示黃金低位買盤較弱,目前金價在1800美元有所企穩。
而中信期貨則在一份研報中指出,黃金在短期內已經確立頂部,短期有回調風險。但從美國經濟現狀判斷,即使經濟復甦,美國未來一年也不會改變低利率的貨幣政策,因此黃金不會出現趨勢性下跌。長期看,黃金將隨其他商品上漲。
中信期貨的分析師繼續分析道,黃金價格的階段性頂部和底部可通過銀行間交易和黃金ETF確定。從央行購買看,直到2020年三季度,央行持有黃金量仍在上升,並未停止。
但代表央行黃金持有成本的黃金租賃利率卻由負值逐漸趨於0,這說明前期央行和投行對通脹的預期已然兌現,黃金階段性頂部出現。
同時,黃金ETF對應的現貨黃金總價值出現下降,購買速度也趨緩,表明投資性需求也到了階段性頂部,但尚未出現明確拐點。因此建議投資者短期內等待回調結束,建立多單。
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的張顥則表示,黃金最近走勢跟全球各國央行實行寬鬆的政策息息相關,這是把雙刃劍,目前全球股市尤其是美股,處在高位,催大了資產泡沫,如果疫情得以緩解,就是這個泡沫刺破的時候。
因此,黃金價格仍有上漲的可能,但這個可能性極低,除非出現疫苗面世受阻,或確診病例急劇上漲的情況。可以看出,從基本面看金價下跌的可能性比上漲更大。
從長期來看,亦有分析師認為黃金將進入長期牛市,安信證券有色金屬首席分析師齊丁曾分析,因為黃金價格與美國實際利率成負相關趨勢,未來美國的通脹預期到2.5%以上之後可能還會維持一段時間,其實際利率就會在-2%到-3%之間。基於這樣的判斷,他認為長期金價的目標將在2300-3000美元之間。
近期大行頻繁提示貴金屬市場交易風險
記者注意到,自從今年4月22日發生中行原油寶穿倉事件之後,各家開設了這種與國際大宗商品期貨及貴金屬標的掛鈎的個人交易業務的銀行也越發謹慎,原油寶事件之後多家銀行宣布暫停了帳戶原油的新開倉交易。
而近期,在美國大選結果公布之前,中國銀行及交通銀行兩家國有大行齊發公告提醒客戶注意此期間外匯和貴金屬市場的風險,中行表示可能會短時間內暫停有關產品的報價,交行則表示可能會調整交易點差和限制交易。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