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節鋰電池電量計相關技術概述

2021-01-21 電子產品世界
隨著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平板計算機及MID在等手持及可攜式設備在市場上的大量推廣銷售, 再加上各類型的應用程式(APP)的多樣性及可用性越來越豐富, 致使相關的手持及可攜式設備的配置越來越豪華, 例如更快、更多核的應用處理機, 更大的內存, 更高解析度的顯示屏、更高級的觸控控制, 再加上許許多多為了讓應用程式(APP)更好用的器件, 如衛星定位、無線上網/藍牙、3D陀螺儀、及相關的元器件, 讓一個全計算機功能可以在一個手持或可攜式設備上實現。

相對於電子及半導體技術的進步, 手持及可攜式設備卻有著體積及重量等的物理性極限。這個限制最主要的就是給了手持及可攜式設備的能量儲存設備, 也就是電池的大小及重量加上了限制。當然電池電能容量的大小, 跟手持及可攜式設備的續航力有直接的相關性, 然而這一方面主題的探討, 不在此過度的探討。

既然電池電能容量是固定的(當然這只是針對固定的一個時間而言, 隨著長期的使用, 電池存在老化的問題;也就是可以使用的電能容量相較於新電池時來的少)。電量計存在的目的, 就是不管在哪一個電池使用的時間點, 可以精確的估算出電池剩餘電量, 更進一步的, 依據目前設備的能耗狀況, 估算出剩餘可用時間。從使用者角度來看, 如果能更進一步的估算出看電影還可以看多久, 打電話還可以打多久, 甚至於要作視頻會議還可以講多久, 玩遊戲可以玩多久等等的時間估算, 可以說是把電量計的功能提升到最高的境界。

下面我們就最主要的電量計技術做進一步分析:

主要電量計技術分析:

1.電壓查表法來計算剩餘電量

自從手持及可攜式設備被開發出來, 電池技術就被廣泛使用在這些裝置上。在實際運用的角度來看, 電池剩餘電量的精度, 一直是使用者要求的重點之一, 任何人都不希望看到剩餘電料顯示還有30%, 可是下一秒鐘或是接一個電話, 或是打開相機準備照相, 結果卻是斷電收場。當然這種狀況在早期feature phone時代是經常發生, 主要是因為當時設備的功能單純, 能耗相對的也較少, 一顆滿電的電池芯用個3~5天都不是問題。所以當時的電量計的式設計很簡單, 就是用量測電壓, 透過查表、或是簡單的計算來決定剩餘電量。

相對於智慧型手機的時代, 一顆滿電的電池只能用個一天的狀況, 如果電量指示還有30%, 下一個動作卻讓設備直接斷電, 恐怕消費者都沒法接受。

電壓查表法的優點是成本低最低, 能耗也很低。缺點是精度也最相對較低, 且SOC會隨著負載的變化而上下跳動, 當電池老化之後, 這種跳變的現象會更加明顯。

2.庫侖計

庫侖計, 顧名思義, 就是電池電荷的累計。通過檢流電阻檢測充放電電流, 衝進去的電量就是電池的容量。總容量減去放出的容量就是電池剩餘容量。

此方法實現相對簡單, 且原理容易理解, 是目前使用比較多的一種計算方法, 但是, 並無法作為真正的電池電量計算使用。方案最大的問題在於兩點, 一是累計誤差, 隨著時間的推進, 誤差會越來越大;二是電池的充入電量和放出電量是不相等的, 在不同的負載、溫度等條件下, 容量差別更大, 最典型的就是常溫滿電的電池在低溫下只能放出很少的電量。

所以, 庫侖計一般只是作為電量計算的輔助工具, 需要配合其他設備或採樣數據進行修正使用。

3.透過檢測電壓, 電流及溫度, 加上算法來計算剩餘電量

這是比較典型的電量計算方案, 正常使用條件下通過庫侖計計算電量, 在特定條件下通過電壓或溫度進行補償。對新電池來說可以比較精確的計算出剩餘電量, 可是當電池老化之後精度就逐步降低, 這主要是因為庫侖計的計算基礎事先要了解目前電池的總容量, 再依據量測到的當前的電壓、電流以及溫度, 來計算用掉的容量之後, 估算出剩餘電量。可是當電池老化之後, 隨之而來的就是總容量變少, 這個時候如果還是用新電池的總容量當成計算的基礎, 剩餘電量的計算誤差就會越來越大。

這個方式的優點是期初精度很高, 缺點有:

(a)元器件成本相對較高, 同時需要額外的製程及設備來進行檢流電阻的校正, 以及對電池的全充放電來估算初期電池總容量。

(b)隨著電池老化, 誤差會隨之增加。

(c)方案本身的能耗比較於電壓檢測方案要高很多。

4.針對電壓檢測方案的優化

(a)這個方案主要是針對長期精度進行優化, 最主要的步驟就是在電量計晶片內, 針對現在使用的電池芯建模, 由於理論上電池無論是新的還是老化之後, 其OCV(開路電壓)曲線都是相同。因此建立了電池模型就有實際剩餘電量的參考依據, 同時還把因為大電流放電溫升的因素考慮進來, 以提升長期電量計算精度。可是這個方案是在大部分應用中, 精度都可以維持在正常範圍內。

(b)除此以外, 也有廠商針對上述缺點, 在電量計內加上自我學習校準的演算功能, 來應對老化的影響, 以保持長期剩餘電量的精度。

5.針對普通電流檢測方案的優化

由於普通電流檢測方案的長期精度誤差很大, 因此有廠家建立了「內阻追蹤(Impedance Track)」的技術, 根據內阻的變化決定電池老化的程度, 來修正剩餘電量計算的精度。

電量計技術比較

市場應用狀況分析

由於國內手持及便攜設備大體可以分成兩個部份, 一是智慧型手機, 二式平板計算機/MID。針對這兩個市場的應用, 目前這兩個區塊的主要參考設計還是由AP廠家來提供。例如智慧型手機的Qualcomm, Broadcom, MTK, nVIdia, Samsung, Hisilicon(海思)等, 以及平板計算機/MID的全志, 炬力, 瑞芯微, 中星微等。

由於國內大部的手持及可攜式設備廠家在開發新的產品時, 都必須仰賴AP廠提供技術支持, 所以對原廠的參考設計, 除了布線之外, 對元器件的使用大多不做更動。所以只要原廠的參考設計用了某一廠家的電量計, 或是如Qualcomm, Broadcom, MTK等用了自己PMIC內的庫侖計, 再通過AP的計算來實現電量計功能。目前在市場上由於蘋果手機及平板的原始設計用的是TI的方案, 所以在市場上, TI可以說是在電量計耕耘最久, 市場佔有率最大的廠商。其次是由於Samsung大量採用Maxim的電量計方案, 所以Maxim可以說是保有電量計市場二哥的位置。

其餘的無論是把庫侖計放在PMIC內, 亦或是如Cellwise的加上自學習功能的電量計, 都是最近這兩年進到市場的方案。之所以會有這個趨勢, 最重要的原因是消費者開始要求設備的電量指示的精度。這個要求反應在所有手持及可攜式設備的作業系統(iOS, Android, Windows Phone), 還有各類的APP上。由這個趨勢也可以清楚的看出, 電量計在手持及可攜式設備上所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了。

結語

電量計在手持及可攜式設備, 尤其是智慧型手機及平板計算機/MID應用的重要性隨著AP廠家把庫侖計加入PMIC, 提供電量計的功能, 已經被突顯出來了。可是這只是起步, 由於電量計是在手持及可攜式設備內最了解電池的晶片, 因此如何透過這個特點, 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 會是下一個可以延續的應用。

更進一步的是, 在手持及可攜式設備的應用中, 智慧型手機及平板計算機/MID只是其中的一環。鋰電池的應用必須要有精確電量計的應用, 會隨時被開發出來, 現在可見的是在消費市場上的可攜式移動電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具備電量計的移動電源售價大概都在美金100元以下, 可是像Lifetrons銷售的移動電源, 由於帶有00~99的電量指示, 可以將售價訂在美金240元。這個差異不代表電量計的價格, 但卻代表消費者心目中電量計的價值。

相關焦點

  • 通過電量計IC延長電池電力運行時間
    電量計IC用於估算SOC的算法必須補償各種問題,如自放電,電池單元的內部阻抗和電池老化。電量計IC必須將這些數據與電池的先前知識相結合,以準確估算SOC。 老化問題是這項任務固有挑戰的一個很好的例子。雖然細胞的容量通常不同,但隨著細胞老化,個體細胞的容量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並且失去了儲存電荷的能力(圖1)。
  • 德州儀器推出最小鋰電池電量監測計IC
    德州儀器(TI)宣布推出業界最小、最高精度的鋰電池電量監測計集成電路,可延長如穿戴式健康監控設備等可攜式醫療設備、庫存掃描和可攜式緊急照明等工業設備,以及其它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電池使用壽命。  德州儀器表示,採用9焊球晶片級封裝(WCSP)的bq27421系統側電量監測計,使用通過TI驗證、常用於平板計算機和智能型手機的進階電池技術,準確顯示剩餘電池容量、充電狀態及電池電壓,將可攜式設備的電池使用壽命延長50%以上。
  • 讓電池電量計更精確
    編者按:本文介紹一種新的高精度技術用於電池電量計,可幫助手機和其它可攜式設備用戶避免系統意外關閉的不便和無奈。但是通常用於可攜式設備的庫倫計數技術不僅不準確,導致意外關機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受制於溫度相關的誤差,並消耗寶貴的電池電量,而將這些電量用來為其它功能電路供電可能更好。1 庫倫計數電量計  庫侖計數使用一個高精度的電流檢測電阻來監測電池不斷輸出的電流。電流隨時間而集成,並將結果與已知的最大電量進行比較,以計算可用的剩餘電量。
  • 如何為可穿戴設備選用更準確的電量計
    在市場日益顯著增長的同時,如何提高電量計的準確性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傳統內置於可穿戴設備的電量計可提供的精確度約±8%。因此如果指示器顯示剩餘電量為10%,那麼實際值可能低至2%。用戶往往以為設備可以再工作一段時間,而系統卻突然意外關閉,丟失未保存的關鍵數據和工作,為用戶的使用帶來不便。試想如果這種故障發生在醫療環境,還有可能危及生命。
  • 電池電量計的原理與計算
    電池電量計工作原理電池電量計對流入/流出電池的總電流持續進行積分,並將積分得到的淨電荷數作為剩餘容量。簡化的電池電量計如圖1所示。其中,RSNS為mΩ級檢流電阻,RL為負載電阻。電池通過開關、RSNS對RL放電時的電流IO在RSNS兩端產生的壓降為VS(t)=IO(t)×RSNS。
  • 電池電量檢測晶片
    打開APP 電池電量檢測晶片 本站 發表於 2010-05-22 07:58:07 電池電量檢測原理電池電量監測計就是一種自動監控電池電量的
  • 電池電量計的原理與計算(圖)
    電池電量計工作原理電池電量計對流入/流出電池的總電流持續進行積分,並將積分得到的淨電荷數作為剩餘容量。簡化的電池電量計如圖1所示。其中,RSNS為mΩ級檢流電阻,RL為負載電阻。電量計持續檢測RSNS兩端的壓差VS,並將其通過ADC轉換為N位的數字量Current(簡稱CR),之後以時基確定的速率進行累加,M位累加結果Accumulated_Current(簡稱ACR)的單位為Vh(伏時)。對量化後的VS進行累加相當於對其進行積分,結果為。電池電量 。
  • 鋰電池電壓電量關係,怎麼根據鋰電池電壓得到電量?
    鋰電池電壓電量關係,怎麼根據鋰電池電壓得到電量?鋰電池是一類由鋰金屬或鋰合金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由於鋰金屬的加工、保存、使用,對環境要求非常高。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鋰電池已經成為主流。本文將給大家講解鋰電池電壓電量關係和怎麼根據鋰電池電壓得到電量?
  • 更準確的電量計採用內部電阻跟蹤電流-電壓用於可穿戴設備
    庫侖計數法不僅不準確,而且由於其需要檢測電阻,導致成本增加並佔用更大的PCB空間,而檢測電流流過檢測電阻會消耗額外的電池電量,幹擾主電池性能,增加功率損耗。  基於內部電阻跟蹤電流-電壓(HG-CVR)的混合計量法  更準確地測量剩餘電池電量的更佳的方案是採用基於精密的模數轉換(ADC)技術的板載電量計,並在電量計內置誤差校正和溫度補償。
  • 還沒搞懂每天都在用的鋰電池?一文看懂放電理論及電量計算法設計
    還沒搞懂每天都在用的鋰電池?一文看懂放電理論及電量計算法設計
  • 鋰電池工作電壓和額定工作電壓是多少?
    鋰電池工作電壓和額定工作電壓是多少?鋰電池充放電時都以電壓作為判別標準。電壓高了和低了表明已經過充或過放電,兩種情況對電池壽命都有損害。所以都是以鋰電池高低壓範圍內作為充放電的一個標準。了解電池的工作電壓和額定電壓,對這些鋰電池的使用和維護有很大的幫助。
  • 鎳氫電池和鋰電池的區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2532.htm 鎳氫電池  鎳氫電池是有氫離子和金屬鎳合成,電量儲備比鎳鎘電池多30%,比鎳鎘電池更輕,使用壽命也更長,並且對環境無汙染,無記憶效應。
  • 鋰電池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現 ― 鋰電池的原理特性及剩餘電量研究
    1.1鋰電池的工作原理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5455.htm早期的鋰電池直接在負極中使用金屬鋰,容易在充電過程中產生鋰沉積,並且產生腐蝕現象,大大縮短了電池的循環壽命,嚴重時可造成電池短路甚至爆炸。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開發出了鋰離子電池。
  • 鋰電池充電電路及保護電路方案設計
    常用的電路解決方案是TP4054充電管理晶片TP4054充電管理晶片,是一款適合單節鋰電池的充電管理晶片,屬於恆壓恆流的線性充電類型,充電電壓固定於4.2V,充電電流最大支持800mA,並且自身的待機消耗電流只有2uA。
  • 單節/兩節/三節/四節鋰電充電管理IC系列
    可攜式電子產品越趨小型化,輕量化方向發展,鋰電池是很多可攜式電子產品的主要供電方式。電池以及相關電路好比是汽車上的的發動機,是這一類電子產品的關鍵部分。常規單節鋰電池充滿電為4.2V,但不同領域或者不同消費市場的可攜式電子產品對電源電壓大小要求又不一樣。
  • 為什麼鋰電池單節保護板不可以串聯多節使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9051.htm  用單節鋰電池保護板做多節串聯使用時會出現以下幾個問題。  1:充電:假設某一個電池先達到4.2V保護電壓,例如B保護板cout充電管保護動作後,內阻為無窮大,這個時候,電流被此管分斷開,一般單節鋰電池保護板上的場效應管耐壓非常低,因此有可能被擊穿(但由於充電狀態,充電電壓減除所有電池電壓,一般不會出現超壓現象),另外B充電管保護後,充電電壓會單一的加在B保護板的VDD
  • 怎樣估計鋰電池剩餘電量SOC
    換做是電動汽車,駕駛員則需要了解電池包還剩下多少電量。荷電狀態又叫剩餘電量,SOC,State of Charge,是反應電池包內當前電量佔總體可用容量百分比的一個參數。駕駛員根據滿電狀態總的裡程數,可以推斷出當前電量的續航能力,也有車型直接顯示續航距離。電量估計不準確的電動汽車,往往給車主帶來一些困擾。
  • 剩餘電量為啥測不準-電池,電動車,電瓶,電量...
    從基本功能上來說,鋰電池包和鉛酸電池組的BMS是類似的,但是由於BMS系統要管理控制鋰電池包內部上百顆18650電芯,所以技術層面要遠高於鉛酸電池。得益於BMS系統,鋰電池除了使用基本的負載電壓法之外,還引入了安時積分的電量計算策略。舉一個例子,從一個水桶中倒水,已知水桶的總容積、出水速度以及出水時間,桶內剩餘水量一算便知。至於出水速度時刻變化的問題,則通過積分計算來解決。
  • 利用阻抗跟蹤TM電量計改善電池備用系統的LiFePO4電池平衡
    TI 的阻抗跟蹤電池電量計技術是一種專有算法,它可獲取隨時間變化的電量和阻抗信息,從而精確地計算出充電狀態(SOC)和剩餘電量。電池備用電源應用中,每隔幾天電池便會出現短暫的充電以對自放電進行再補充,很少會出現完全放電的情況。在處理這種應用時,我們需要知道一些特殊條件。
  • 關於電池電量計的設計分析和介紹
    電池自身的放電不能被庫倫電量計檢測到,因為這部分電流不會經過電流檢測電阻,而且這種自放電還隨著電池的溫度在發生變化,想對它進行評估以糾正其導致的誤差也是一件難事。,所以市場上的早期玩家都是庫倫電量計的擁躉,而且掌握了大量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