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現 ― 鋰電池的原理特性及剩餘電量研究

2021-01-18 電子產品世界

1.1鋰電池的工作原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5455.htm

早期的鋰電池直接在負極中使用金屬鋰,容易在充電過程中產生鋰沉積,並且產生腐蝕現象,大大縮短了電池的循環壽命,嚴重時可造成電池短路甚至爆炸。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開發出了鋰離子電池。所謂鋰離子電池,是在正極和負極中採用可以容納鋰離子的晶狀結構活性材料,使鋰離子隨著充放電從正極轉移到負極或者從負極轉移到正極。

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工作過程是通過鋰離子電池正負極中的嵌入和脫嵌來實現的,當電池充電時,正極釋放出鋰離子於電解質中,這個過程是脫嵌,負極從電解質中吸入鋰離子,這個過程是嵌入,當電池放電時發生與上述相反的過程,這種充放電時鋰離子往返的嵌入和脫嵌過程好像搖椅一樣搖來搖去,故有人稱鋰離子電池為「搖椅電池」。一般鋰離子電池的負極由碳(C)材料構成,正極由鋰金屬氧化物(LiMO2)構成,主要的化學反應為:

鋰離子電池有許多優越特性,比如高能量,較高的安全性,工作溫度範圍寬,工作電壓平穩、貯存壽命長(相對其他的蓄電池)。從安全性來講,鋰離子電池要比其他蓄電池安全的多。特別是採取了控制措施後,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有了很大的保證,電池經過過充、短路、穿刺、衝擊(壓)等濫用實驗(ABUSE TEST),均無危險發生。鋰離子電池與鎳鎘電池(Cd-Ni),鎳氫電池(MH-Ni)電池一樣,可以快速充電,且無記憶效應,遠比Cd-Ni電池優越;它的自放電率遠比MH-Ni電池低。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世界環境保護組織早已把鎘(Cd)、汞(Hg)、鉛(Pb)三種元素列為有害物質。因此含有這三種元素的電池的使用受到了限制,特別是在歐洲,有些政府大幅度提高了某些電池的環境稅,與之相比,鋰離子電池則不存這些問題。當然,鋰離子電池也有一些缺點,比如低溫放電率不高,電池的價格比較高等。

1.2鋰電池的充放電特性

蓄電池的充電過程是一個複雜的電化學變化過程,其複雜性表現為:

(1)多變量影響充電的因素很多,諸如極板、電介質的濃度、極板活性物的狀態、充電環境溫度等等,都對蓄電池所能承受的最大充電電流有直接的影響。

(2)非線性一般而言,充電電流在充電過程中隨充電時間呈指數規律下降,不可能只用簡單恆流或恆壓控制充電全過程。

(3)複雜的電化學性即使是同一類型同一容量的電池,隨著各自使用時放電的歷史狀態不一樣,剩餘電量的不一樣,充電接受能力也有很大的不同。

作為給水下機器人提供動力的電池組,由於使用環境的複雜性,其充放電過程也更為複雜,尤其是過充電和過放電會對電池的結構造成不可恢復的破壞,極大的影響其健康程度和性能。鋰電池技術與傳統的電池技術相比有很大的性能優勢,但對監測系統也有更高的要求。

如果控制不當的話,不僅對電池的結構會造成破壞,還會發生危險。

鋰離子電池的標稱電壓為3.6V,充滿電壓為4.2V,對過充電和過放電都比較敏感。為了最大限度減少鋰電池易受到的過充電、深放電以及短路的損害,單體鋰離子電池的充電電壓必須嚴格限制。

不同的電池可能具有不同的容量,同容量數值相同的電流值稱為1C.鋰電池在不同的電流下的充、放電特性會有不同,因此研究它的充、放電特性,使用正確的充、放電控制、保護方式對於其使用安全和提高使用壽命具有很大的理論和應用意義。

鋰電池在充電時的特性如圖:

鋰電池在充電中具有如下的特性:

(1)在充電前半段,電壓是逐漸上升的。

(2)在電壓達到4.2V後,內阻變化,電壓維持不變。

(3)整個過程中,電量不斷增加。

(4)在接近充滿時,充電電流會達到很小的值。

經過多年的研究,已經找到了較好的充電控制方法:

(1)首先使用恆流進行充電,使電壓基本達到4.2V.安全電流為小於0.8C.

(2)恆流階段基本能達到電量的80%.

(3)轉為恆壓充電,電流逐漸減小。

(4)在電流達到較小的值(如0.05C )時,電池達到充滿狀態。

這種恆流-恆壓的充電方式能很好的到達電池的充滿狀態,並且不損害電池,已經成為鋰電池的主要充電方式。但是在電池電壓己經很低的情況下,電池內部的鋰離子活性減弱,如果此時用比較大的電流充電,也有可能對電池有損害。如同人在劇烈運動前要進行必要的熱身活動一樣,鋰離子的活性也要逐步激活。可以在電池低壓段採用脈動方式,有效激活電池電壓到3.0V以上,然後採用恆流-恆壓的充電方式,有效的保護電池。

鋰離子電池具有很好的負載能力,它在不同電流時的放電特性如圖:

(1)最大可安全的提供3C的放電電流。

(2)不同的放電電流對電壓和電量的影響不同,能夠輸出的有效電量也相差很大。

(3)放電到3V左右,電池電量已經基本輸出完畢。

根據放電特性,本文將研究採用合適的放電管理和保護技術實現對參數的動態管理。2鋰電池剩餘容量的研究

2.1影響電池剩餘容量的因素

在電池的使用過程中電池容量受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因而如何根據可測的電池參數對現存電池容量狀態作出準確的估算是一個難題。目前,國內外較為普遍採用電池的荷電狀態SOC(State of Charge)作為電池容量狀態描述參數,反映電池的剩餘容量,其數值定義為電池的剩餘容量佔電池容量的比值:

式中:CQ是電池的剩餘能量,0C為電池標稱容量,即在規定電流和溫度下處於理想狀態時的所能放出的容量。通常把一定溫度下電池充電到不能再吸收能量的狀態定義為荷電狀態100%,而將電池再不能放出能量的狀態定義為荷電狀態0% 。

相關焦點

  • 怎樣估計鋰電池剩餘電量SOC
    換做是電動汽車,駕駛員則需要了解電池包還剩下多少電量。荷電狀態又叫剩餘電量,SOC,State of Charge,是反應電池包內當前電量佔總體可用容量百分比的一個參數。駕駛員根據滿電狀態總的裡程數,可以推斷出當前電量的續航能力,也有車型直接顯示續航距離。電量估計不準確的電動汽車,往往給車主帶來一些困擾。
  • 鋰電池電壓電量關係,怎麼根據鋰電池電壓得到電量?
    鋰電池電壓電量關係,怎麼根據鋰電池電壓得到電量?鋰電池是一類由鋰金屬或鋰合金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由於鋰金屬的加工、保存、使用,對環境要求非常高。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鋰電池已經成為主流。本文將給大家講解鋰電池電壓電量關係和怎麼根據鋰電池電壓得到電量?
  • 剩餘電量為啥測不準-電池,電動車,電瓶,電量...
    之前橫評中的鉛酸車型均中招為了解釋這一現象,我們有必要搞清楚電動車剩餘電量顯示的原理。目前主流電動車使用的依舊是鉛酸電池,剩餘電量測試方法主要採用的是負載電壓法。啟動瞬間電壓下降的原理示意(圖源:知乎)實際上,我們在儀錶盤上看到的「忽升忽降」只是當前電壓經過校準處理後換算出的剩餘電量,由於負載和環境的複雜性,單純使用此方法並不能準確獲得電動車的剩餘電量。
  • 剩餘電量為啥總是測不準
    之前橫評中的鉛酸車型均中招為了解釋這一現象,我們有必要搞清楚電動車剩餘電量顯示的原理。目前主流電動車使用的依舊是鉛酸電池,剩餘電量測試方法主要採用的是負載電壓法。霍爾式庫侖計工作原理目前測量電流通過庫侖計來實現,分為分流式庫侖計和霍爾庫侖計兩種,兩者本質上沒有優劣之分,但小電流下分流式比霍爾式更為精確,不過由於霍爾庫侖計使用時與被測電流完全分離,安裝方便且大電流下無發熱(大電流下分流式需要考慮散熱問題),很多鉛酸車友也會通過加裝霍爾組件作為電量顯示的補充。
  • 如何測試鋰電池容量?鋰電池的可用容量和剩餘容量是什麼
    如何測試鋰電池容量?鋰電池的可用容量和剩餘容量是什麼?電池性能的重要性能指標之一是電池容量,鋰電池容量主要與材料重量有關,因為重量大可參與化學變化的物質多,電能就大。在實際製作單體鋰電池時又是有體積限制的,所以要使用多個單體鋰電池進行組合組成自己需要的容量。
  • 鋰電池自放電和過放電現象的研究
    鋰電池自放電和過放電現象的研究。鋰電池因其本身無汙染、比能量高、循環壽命長等特性被廣泛應用在各種儀表和電動汽車上作為能源系統,而鋰電池自放電現象的存在不僅造成電池本身能量的損失,還會因各電池間自放電的不一致性導致鋰電池組壽命減少,容量迅速衰減引起電池管理系統(BMS)對電池荷電狀態(SOC)的預測出現較大誤差,電動車控制策略失效,致使電動車電池系統出現過放電的情況。
  • 鋰電池快充的實現原理
    打開APP 鋰電池快充的實現原理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08-22 15:27:00   鋰電池充放電原理  要了解鋰電池快充的奧秘,首先我們要清楚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原理。  電池有兩極:正極是鋰化合物,負極為石墨。
  • 鋰電池組與鋰電池包是什麼關係,哪種更實用?
    而電芯是由鋰電池組組成的,保護板是對串聯鋰電池組的充放電保護;在充滿電時能保證各單體電池之間的電壓差異小於設定值(一般±20mV),實現電池組各單體電池的均充,有效地改善了串聯充電方式下的充電效果;同時檢測電池組中各個單體電池的過壓、欠壓、過流、短路、過溫狀態,保護並延長電池使用壽命;欠壓保護使每一單節電池在放電使用時避免電池因過放電而損壞。
  • BMS鋰電池組管理系統也叫鋰電池保護板嗎?
    BMS鋰電池組管理系統也叫鋰電池保護板嗎?電池是電動汽車中出現問題最多最頻繁的部件,是阻礙電動汽車推廣和產業化的關鍵因素,電池組中一個電池單體出現問題,電動汽車整機都無法正常工作,BMS鋰電池組管理系統和鋰電池保護板就是保護鋰電池的,那麼它們兩者之間有區別嗎?
  • 鋰電池製造商解釋了鋰離子電池的電壓範圍和鋰電池放電曲線
    鋰電池製造商解釋了鋰離子電池的電壓範圍和鋰電池放電曲線。電池的理論標準電壓是由正極的標準電極電位與負極的標準電極電位之差確定的;放電曲線是研究電池性能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據放電曲線可以判斷電池性能是否穩定,以及電池穩定工作時的最大允許電流。
  • 鋰電池的全能解析以及應用領域的普及,全是鋰電池的乾貨
    (一)鋰電池的構成,蒲迅告訴你蒲迅告訴你鋰電池主要由兩大塊構成,電芯和保護板PCM(動力電池一般稱為電池管理系統BMS),電芯相當於鋰電池的心臟,管理系統相當於鋰電池的大腦。電芯主要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和外殼構成,而保護板主要由保護晶片(或管理晶片)、MOS管、電阻、電容和PCB板等構成。
  • 奧地利微電子為鋰電池電量監測和均衡帶來更加簡單、耐用的新架構
    AMS)今日宣布為鋰電池系統電量監測和均衡帶來更加簡單、耐用的新架構。  奧地利微電子開發的新架構使用高集成的新款晶片——AS8506,該架構為堆疊電池模塊帶來電量監測和均衡操作,包括安全操作區域(SOA)檢查以及主動或被動電量均衡。該架構是各類鋰電池的理想選擇,比如混合動力車和全電動汽車儲能系統中的電池以及電子雙電層電容器(又被稱為超級電容器 )。
  • 高精度鋰電池監測晶片DS2762的原理及應用
    通過MAXIM公司的DS2762即可實時監測電池的電壓、電流、充放電狀況及剩餘電量等參數,並可以把這些數據儲存起來,提供給單片機作相應處理。DS2762晶片是MAXIM公司推出的新一代智能鋰電池監測晶片,該晶片集數據採集、信息儲存、安全保護於一身,而且功能強大、硬體接線簡單。
  • 鋰電池原理
    導讀:鋰電池是什麼?我們常用的智慧型手機的電池就屬於鋰電池,那麼鋰電池原理是什麼呢?我們應該怎麼對其進行選購呢?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3483.htm  鋰電池,是早期由愛迪生發明的一種由鋰金屬或鋰合金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其工作原理為一種Li+MnO2=LiMnO2的氧化還原反應。由於鋰金屬的化學特性非常活潑,使得其長期沒有得到廣泛應用,但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鋰電池逐漸成為主流。
  • 鈦酸鋰電池特性
    鈦酸鋰(LTO)材料在電池中作為負極材料使用,由於其自身特性的原因,材料與電解液之間容易發生相互作用並在充放循環反應過程中產生氣體析出,因此普通的鈦酸鋰電池容易發生脹氣,導致電芯鼓包,電性能也會大幅下降,極大地降低了鈦酸鋰電池的理論循環壽命。
  • 特斯拉因Model 3的磷酸鐵鋰電池而遭到質疑
    多位車主提車不久就發現磷酸鐵鋰電池出了問題,在冬天續航縮水厲害,也無法充滿電到 100%,但還需要遵守官方的指導一周充滿一次電。   一位北京的磷酸鐵鋰版 Model 3 車主表示,在當前的北京天氣情況下,市內短途駕駛為主,晚上停放地庫白天停放地上,充滿後顯示續航 420km,但是在行駛 241km 後,電量剩餘 5%。
  • 鋰電池過度保護原理,鋰電池保護板的工作原理
    鋰電池過度保護原理,鋰電池保護板的工作原理。鋰離子電池供電設備的安全性是人們目前最為關注的問題,所以對其的保護就非常重要。鋰電池保護板可以保護鋰電池防止出現過充電、過放電或短路所引起的大電流放電。鋰電池過度保護原理鋰離子電池的保護電路是由保護IC及兩顆功率MOSFET所構成,其中保護IC監視電池電壓,當有過度充電及放電狀態時切換到以外掛的功率MOSFET來保護電池,保護IC的功能有過度充電保護、過度放電保護和過電流/短路保護。
  • 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漫談-剩餘電量是如何測量的
    但鋰電池的特性,導致在電池的使用過程中,當電池剩餘電量不同的時候,對外表現的電壓是不一樣的。以某三元的電芯為例,當電池充滿電的時候,電壓一般是4.2v,而當電池電量放光的時候,電壓則降到2.7v左右。電池放電曲線也正是根據此原理,市面上很多簡易的鋰電池電量顯示器,有些是按百分比顯示剩餘電量,而有些是按格數顯示電量
  • 鋰電池防爆要求,鋰電池的防爆原理
    鋰電池防爆要求,鋰電池的防爆原理。鋰電池已經成為可攜式電子產品的首選電池,但卻一直潛藏著爆炸的危險。由於應用愈來愈廣爆炸事件也就層出不窮。其實透過正確的電池系統設計及電芯等級判定,鋰電池是可以做到非常安全的。目前防爆線路及防爆電芯技術都已成熟,爆炸事件應該可以愈來愈少。
  • 電池研究突破 鎂電池或將取代鋰電池
    該機構表示:「鎂金屬一直被認為是目前鋰電池技術的一種更安全和能量密度更高的替代品。而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是如何從鎂金屬中提取能量。」該篇報告把「發現製作鎂電池的方法」歸功於豐田首席科學家兼化學工程師拉娜-莫塔蒂(Rana Mohta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