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鋰電池的構成,蒲迅告訴你
蒲迅告訴你鋰電池主要由兩大塊構成,電芯和保護板PCM(動力電池一般稱為電池管理系統BMS),電芯相當於鋰電池的心臟,管理系統相當於鋰電池的大腦。
電芯主要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和外殼構成,而保護板主要由保護晶片(或管理晶片)、MOS管、電阻、電容和PCB板等構成。
(二)鋰電池優缺點
鋰電池的優點很多,電壓平臺高,能量密度大(重量輕、體積小),使用壽命長,環保。
鋰電池的缺點就是,價格相對高,溫度範圍相對窄,有一定的安全隱患(需加保護系統)。
(三)鋰電池分類
鋰電池可以分成兩個大類:一次性不可充電電池和二次充電電池(又稱為蓄電池)。
不可充電電池如鋰二氧化錳電池、鋰-亞硫醯胺電池。
二次充電電池又可以分為下面根據不同的情況分類。
1. 按外型分:方形鋰電池(如普通手機電池)和圓柱形鋰電池(如電動工具的18650);
2. 按外包材料分:鋁殼鋰電池,鋼殼鋰電池,軟包電池;
3.按正極材料分:鈷酸鋰(LiCoO2)、錳酸鋰(LiMn2O4)、三元鋰(LiNixCoyMnzO2)、磷酸鐵鋰(LiFePO4);
4. 按電解液狀態分:鋰離子電池(LIB)和聚合物電池(PLB);
5. 按用途分:普通電池和動力電池。
6. 按性能特性分:高容量電池、高倍率電池、高溫電池、低溫電池等。
(四)常用術語解釋
1. 容量(Capacity)
指一定的放電條件下可以從電池鋰獲得的電量。
我們在高中學物理是知道,電量的公式為Q=I*t,單位為庫倫,電池的容量單位規定為Ah(安時)或mAh(毫安時)。意思是1AH的電池在充滿電的情況下用1A的電流放電可以放1個小時。
以前的NOKIA的老手機的電池(像BL-5C)一般是500mAh,現在的智慧型手機電池800~1900mAh,電動自行車一般都是10~20Ah,電動汽車一般都是20~200Ah等。
2. 充放電倍率(Charge-Rate/Discharge-Rate)
表示以多大的電流充電、放電,一般以電池的標稱容量的倍數為計算,一般稱為幾C。
像容量1500mAh的電池,規定1C=1500mAh,如果以2C放電也就是以3000mA的電流放電,0.1C充放電就是以150mA的電流充放電。
3. 電壓(OCV: Open Circuit Voltage)
電池的電壓一般指鋰電池的標稱電壓(也叫額定電壓)。普通鋰電池的標稱電壓一般為3.7V,我們也稱其電壓平臺為3.7V。我們說的電壓一般指的是電池的開路電壓。
當電池20~80%的容量時,電壓集中在3.7V左右(3.6~3.9V左右),容量太高或太低,電壓變化較大。
4. 能量(Energy)/功率(Power)
電池以一定的標準放電,電池所能放出的能量(E),單位為Wh(瓦時)或KWh(千瓦時),另外1KWh=1度電。
物理書上有基本概念,E=U*I*t,也等於電池電壓乘以電池的容量。
而功率的公式為,P=U*I=E/t,表示單位時間能夠釋放的能量。單位為W(瓦)或KW(千瓦)。
像容量為1500mAh的電池,標稱的電壓一般為3.7V,故對應的能量為5.55Wh。
5. 內阻(Resistance)
由於充放電時不能等效為一個理想的電源,有一定的內阻。內阻是要消耗能量的,當然內阻越小越好。
電池內阻單位用毫歐(mΩ)。
一般電池的內阻由歐姆內阻和極化內阻組成,內阻的大小受電池的材料、製造工藝,還有電池的結構的影響。
6. 循環壽命(Cycle Life)
電池充電和放電一次就稱為一個循環,循環使用壽命是衡量電池壽命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
IEC標準規定手機鋰電池,0.2C放電至3.0V,1C充電至4.2 V,反覆循環 500次後電池容量應保持為初始容量的60%以上。也就是說鋰電池的循環壽命為500次。
國標規定,循環壽命300次後,容量應保持初始容量的70%。電池容量低於初始容量的60%一般要考慮報廢處理了。
7. 放電深度(DOD: Depth of Discharger)
定義為電池放出的容量佔額定容量的百分比。
鋰電池一般放電深度越深,電池壽命越短。
8. 終止電壓(Cut-Off Voltage)
終止電壓分為充電終止電壓和放電終止電壓,也就是說電池不能繼續充電或放電的電壓,在終止電壓下再繼續充電或放電對電池的壽命影響很大。
鋰電池的充電終止電壓一般為4.2V,放電終止電壓為3.0V。
鋰電池超過終止電壓的深充或深放是嚴格禁止的。
9. 自放電率(Self-Discharge)
指電池在存放期間容量的下降率,用單位時間內容量下降的百分比表示。
一般的鋰電池的自放電率為2%~9%/月。
10. SOC(State of Charge)
指電池的剩餘電量與可以放出總電量的百分比,0~100%。反映電池剩餘電量情況。
(五)電池命名規則
不同的廠家有不同的命名規則,但通用電池大家都遵循統一的標準,根據電池的名稱可以知道電池的尺寸等。
IEC61960規定,圓柱形和方形電池的規則如下:
1. 圓柱形電池,3個字母後跟5個數字,3個字母,第一個字母表示負極材料,I表示有內置的鋰離子,L表示鋰金屬或鋰合金電極。第二個字母表示正極材料,C表示鈷,N表示鎳,M表示錳,V表示釩。第三個字母為為R表示圓柱形。5個數字,前2個數字表示直徑,後3個數字表示高度,單位都為mm。
2. 方形電池,3個字母後更6個數字,3個字母,前兩個字母的意義和圓柱形一樣,後一個字母為P表示為方形。
6個數字,前2個數字表示厚度,中間2個表示寬度,後面2個表示高度(長度),單位也為mm。
如:ICR 18650就是直徑為18mm,高度為65mm的通用的18650圓柱形電池;
ICP 053353就是厚度為5mm,寬度為33mm,高度(長度)為53mm的方形電池。
(六)鋰電池工藝
不同的電池、不通的廠家工藝流程有一定的差異,詳細的工藝流程會很複雜,下面列出基本的工藝流程,電芯製作的工藝流程和PACK製作的工藝流程。
電芯生產工藝流程主要為極片製造、電芯製作、電池裝配、注液、化成、分選等工序。
從配料到卷繞,是正極、負極分不同的車間同時做的,正負極做好後再一起做後面的工序。中間會插入不同的品質檢測QA環節。
(七)電池的成組和串並聯
應用在不同的領域中,對電池的要求不一樣,系統對電壓,容量,內阻等都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往往單節電池不能滿足要求,需要電池串並聯後才能給外供電。
電池串並聯後的性能由最差那一節電池的性能決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木桶原理」,因此電池成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電池性能參數的一致性。
像筆記本,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儲能系統等都需要考慮電池的串並聯組成電池包。
筆記本電池電壓一般是11.1V或14.8V,主要採用18650電池,所以一般2串3並或2串4並。
Apple iPAD就是3塊聚合物電池並聯,容量25Wh左右。
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摩託車系統一般是24V、36V、48V、60V、72V系統,具體成組情況見下表(S代表串聯)。
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EV/PHEV)電壓更高,250~500V左右,最大會串聯到150節以上。
另外電池成組串並聯是要考慮很多東西,電池的電壓平臺的一致性,電池的容量的一致性,電池的內阻的一致性等。
電池的串並聯後其參數的一致性對電池的性能和壽命有很大的影響。
動力電池主要是更具其應用來考慮的,主要應用在電動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電動工具等。
動力電池區別於普通電池又其一定的特殊性:
1. 電池的串並聯
2. 電池的容量較大
3. 電池的放電倍率較大(混合動力和電動工具)
4. 電池的安全性要求較高
5. 電池的工作溫度範圍較寬
6. 電池的使用壽命長,一般要求5~10年
由於動力電池的特殊性,其工藝和材料的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根據正極材料的情況主要分為錳酸鋰(LiMn2O4)、三元鋰(LiNixCoyMnzO2)、磷酸鐵鋰(LiFePO4)等,其電壓平臺、能量密度、價格、安全性等都有一定的差異,具體見下表的對比:(其中鈷酸鋰由於其穩定性較差,價格較高等原因很少用做動力電池,放在下表一併列出對比)
(九)鋰電池模型
電池內阻在電氣特性上,不完全等效為一個電阻,具體可以參考國外的PNGV等效電路模型。如下圖所示。
電池的內阻主要由歐姆內阻R0還有極化內阻R1構成,其中C1為極化電容。
電池的內阻測量業內有2種主流的測試方式,直流放電法和交流注入法,不能用普通的測電阻的方法測量得到,一般用專門的內阻測量儀測試。
電池的內阻是反映電池的性能和壽命的一個重要參數。快到電池的循環壽命時,電池的內阻會急劇變大。
十)鋰電池電氣特性和關鍵參數
1. 電池的充放電曲線
鋰電池的充放電曲線指的是電池的容量和開路電壓的關係曲線,根據電池的放電曲線,可以粗略的估計電池的電量,如下圖所示。
鋰電池的充放電曲線不僅與充電放電電流的大小有關還與溫度有關。如下圖所示。
2. 電池的關鍵參數
鋰電池由於其本身特性決定不能過充、不能過放、不能過流、不能過溫,因此考慮安全性和電池壽命,電池要做好相關保護。有幾個參數是經常碰到的,一併列出來。電壓情況不同廠商差異不大,工作溫度和放電倍率不同的電池或不同的廠家會有一些差異。
(十一)鋰電池保護和管理要求和系統
由於鋰電池本身的特性決定一定要加電池保護板(PCM)或電池管理系統(BMS),沒有保護板或管理系統的電池是禁止使用的,會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對電池系統來說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電池如果沒有很好的保護或管理,可能存在壽命變短、損壞或爆炸的風險。
電池保護板(PCM: Power Circuit Module)主要應用在像手機、筆記本等消費類產品。
電池管理系統(BMS: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主要應用在動力電池,像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儲能等大型系統。
電池保護(PCM)主要功能,電池過充保護(OVP)、過放保護(UVP)、過溫保護(OTP)、過流保護(OCP)等。一旦出現異常情況,系統自動切斷,確保系統安全。
電池保護系統技術已非常成熟,相關的板廠很多,主要集中在華南地區,並且有專門的IC廠商提供專門的鋰電池保護晶片,這一塊已經相對比較成熟,國內有很多成熟的保護IC晶片已經出來。
電池管理系統(BMS)的主要功能除了保護系統的相關基本保護功能外,還有電池電壓、溫度及電流測量、能量均衡、電量(SOC)計算及顯示、異常報警、充放電管理、通信等,有些BMS系統還集成熱量管理、電池加熱、電池健康狀況(SOH)分析、絕緣電阻測量等。
BMS功能介紹及分析:
1.電池保護,和PCM差不多,過充、過放、過溫、過流,還有短路保護。像普通的鋰錳電池和三元鋰電池,一旦檢測到任何一節電池電壓超過4.2V或任何一節電池電壓低於3.0V系統就會自動切斷充電或放電迴路。如果電池溫度超過電池的工作溫度或電流大於電池的放電電流,系統會自動切斷電流通路,保障電池和系統安全。
2.能量均衡,整個電池包,由於很多節電池串聯,工作一定時間後,由於其電芯本身的不一致性、工作溫度的不一致性等原因的影響,最後會表現出很大的差異,對電池的壽命和系統的使用有巨大的影響,能量均衡就是彌補電芯個體之間的差異去做一些主動或被動的充電或放電的管理,確保電池的一致性,延長電池的壽命。
業內一般有被動均衡和主動均衡兩類方式,其中被動均衡主要是把電量多的電量通過電阻消耗達到均衡,主動均衡主要是把電量多的電池的電量通過電容、電感或變壓器轉移到電量少的電池達到均衡。被動和主動均衡對比見下表。
由於主動均衡系統相對複雜,成本相對較高,主流依然還是被動均衡。
3.SOC計算,電池的電量計算是BMS很重要的一塊,很多系統都需要比較精確知道剩餘電量的情況。由於技術的發展,SOC的計算積累的很多的方法,精度要求不高的可以根據電池電壓判斷剩餘電量,精確的方法主要的是電流積分法(又叫Ah法),Q = ∫i dt ,還有內阻法、神經網絡法、卡爾曼濾波法等。業內主流依然是電流計分法。
4.通信,不同的系統對通信接口的要求不一樣,主流的通信接口有SPI、I2C、CAN、RS485等。其中汽車和儲能系統主要是CAN和RS485。
BMS系統由於競爭還不充分,加之其系統的複雜性,系統廠商相對較少,相關的晶片廠商也主要是歐美幾家大廠,國內有少數幾家大公司在研發。未來的機會很多。
希望在BMS上對技術、產品和廠家有一些詳細了解的可以發email溝通。
(十二) 電池充電要求和系統
鋰電池主流的充電方式是恆流恆壓(CC/CV : Constant Current – Constant Voltage),先恆流充電,到一定的電位後再恆壓充電,好的充電器還可以根據電池的電壓狀態涓流充,有些系統在後面還增加了脈衝充電方式,另外根據時間設置充電結束。
一般的充電器都集成有限流、限壓,過壓保護,過流保護,過溫保護,防反接等功能。
具體充電系統如下圖所示。
另外充電器充電一般和PCM或BMS配合在電池恆壓充階段一起做能量均衡。
像普通的鈷酸鋰電池,檢測到電池電壓低於3.0V,充電器啟動涓流充電(0.1C左右),以免損壞電池,當電池電壓充到3.0V後改為恆流充電(1C左右,電流大小依據系統來定),檢測到電池電壓到4.1V轉換為恆壓充電,當電池電流降到0.1C左右,充電結束,關閉充電系統和充電迴路。先涓流再恆流最後恆壓。
充電器根據功率大小的不同,採用不同的控制技術,小功率的主要是線性電源的方案,大功率主要是開關電源的方案。充電器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充電器性能和效率都基本能夠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水平,相關的廠商很多,充電器主要涉及的技術還主要是電源技術和電池技術,相關的廠商也是以前做電源的相關廠商。
(十三)鋰電池應用領域
電池主要應用在消費類產品、數碼類產品、動力產品、醫療和安防等。
更深入了解鋰電池行業可以關注評論區留言或者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