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個國家移民幸福指數最高。
最新一期《世界幸福報告》做了一項有趣的調查,調查將各國本土出生的人口與移民分開調查。
調查顯示,芬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居住的地方,不管是在本土還是國外出生的人。
結果顯示,大部分國家中,本土出生人口的幸福指數與移民的幸福指數差別不大,但也不乏裂外。
例如,在墨西哥,移民人口的幸福感排名世界第10位,但是其本土人口的幸福感卻排名世界第24位。
荷蘭本土出生人口幸福指數排名第六,但移民幸福感卻排名第十,移民遠不如本土人幸福指數高。
墨西哥移民比本人幸福感更強,原因顯然是移民到墨西哥的國家不如墨西哥發達和經濟條件好。
荷蘭接受移民的門檻很高,移民到荷蘭的人大多數是西歐的精英,期望值越高,可能失落也就越高。
(清純可愛的墨西哥女孩)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託爾斯泰。
二,世界用電地圖:這些國家90%以上的人口用不上電。
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了發電機;到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
從那時開始,電就成為現代生活的必需工具,對於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沒有電的生活是不可想像的。
(德國機房裡的電線和數據線布局)
但153年過去了,位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南亞與東亞的幾個國家還有有超過30%的人口處於無電可用的狀態下。
(印度街頭密如蜘蛛網的電線)
從以上地圖可以看出,非洲的南蘇丹只有4.5%的人口實現了電網的覆蓋,換句話說,該國有90%以上的人沒有得到電力的供應。
(在非洲使用太陽能電池給手機充電是一門生意)
蒲隆地、查德、賴比瑞亞這三個非洲國家能夠用得上電網供電的人口也小於10%。
巴布亞紐幾內亞只有20%左右的人可以用得上電,在緬甸和柬埔寨,這一數字為50%。
(在非洲,一個17歲的小夥因為手機充電站獲得了較好的生活)
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要說「我太難了」;非洲人告訴我們,方法總比困難多!
同一個地球,卻有不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