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網訊】
6月29日,片仔癀發布公告,公司將上調主導產品片仔癀出廠價,市場零售價隨之從460元/粒上調到500元/粒,漲幅約為8.7%。據片仔癀方面介紹,此次價格上調的主要原因是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漲。
11年提價13次
此次提價對片仔癀影響較小,銷量有望不降反升,「由於片仔癀內療效確定且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在原材料稀缺和供需缺口的雙重推動下,預計未來有持續漲價的動力。」
據不完全統計,自2005年後片仔癀共提價13次,原材料天然麝香的稀缺是提價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掣肘產能的重要原因。
目前,市面的天然麝香庫存有限,從2005年開始,國家開始對天然麝香進行嚴格管理,實行配額制,庫存配額供應截止至2015年。另有券商曾經發研報稱,至少要1.8萬隻麝所產的麝香才能保證片仔癀的正常生產。
片仔癀證券辦相關負責表示,由於原材料稀缺,未來片仔癀價格可能還有上漲空間。「目前片仔癀的麝香來源主要是國家庫存。此前有文件顯示庫存配額供應截至2015年,不過後來發現,國家沒有公布未被統計的麝香資源,因此,庫存使用時間比預期要長。」
為了利益獐子被殘忍殺害
德格縣麥宿地區的公眾在當地的山上發現了死亡林麝的屍體,緊接著他們在山上發現了500多個用於捕獵的鋼絲套。隨後,為了搞清楚有多少林麝被捕殺,當地普馬鄉、達馬和嶽巴鄉的村民自發巡山。他們通過地毯式的搜尋,總共發現了20多隻林麝的屍體,這些屍體有的被埋在地裡,身體的某些部位被掏空。
麝香資源成最大瓶頸之一
上述多次提及的原材料主要是指天然麝香。
片仔癀主要成分為麝香、牛黃、蛇膽和三七,其中,麝香是關鍵成分,由於殺麝取香的方式以及麝香產量少、價格高的特點,導致麝的數量急劇減少。中國麝資源從上世紀50年代的近300萬頭下降到2003年已不足15萬頭。
為此,政府開始嚴格限定天然麝香的使用。2003年3月,國家林業局發文要求全面禁止獵捕麝和收購麝香行為,中藥生產所需天然麝香,全部從現有庫存或人工繁殖所獲天然麝香中解決;2004年12月,嚴格限定天然麝香在中成藥中的使用範圍;2005年7月1日起嚴格限定了使用天然麝香的5家企業的4個品種。
與此同時,2005年有統計顯示,國家天然麝香的庫存配額供應截止至2015年,片仔癀面臨巨大挑戰。
對此,上述片仔癀相關負責人表示,實際情況有所不同,在2005年之後國家對天然麝香又進行過一次統計,因為還有其他天然麝香資源未納入此前統計範疇。「我們現在主要天然麝香還是來自國家庫存。」
人工養殖是出路
片仔癀當然意識到天然麝香資源稀缺問題,公司從2011年開始加大在人工養麝、活體取香、麝類種群繁殖、疾病控制等研究項目的投入,截至目前累計投資數千萬用於合作設立人工養麝基地。
但是相對於巨大需求,片仔癀的養麝基地不能滿足產能需求。上述負責人介紹,片仔癀除了自己開設養殖基地,還與農戶合作,2015年約有3000-4000頭的供應量。而有券商曾分析稱,至少要達到1.8萬隻麝才能保證片仔癀的正常生產。
聲明: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資訊,享有著作權及相關智慧財產權,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連結或其他方式進行發布;經本網協議授權的轉載或引用,必須註明「來源:中藥材天地網(www.zyctd.com)」。違者本網站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