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菜類蔬菜與其他蔬菜相比,種類多、營養豐富,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外。
由於葉類蔬菜生長期短、生長速度快、採收期靈活,不同種類和不同品種分批播種栽培,可達到周年生產與周年供應,受到少農戶的喜愛。
要想種好葉類蔬菜,這十幾種害蟲你得知道,還要學會防治!
一、菜青蟲
1、為害特徵
菜青蟲是菜粉蝶的幼蟲。主要為害十字花科蔬菜,尤以芥藍、甘藍、花椰菜等受害比較嚴重。
幼蟲咬食寄主葉片,2齡前僅啃食葉肉,留下一層透明表皮,3齡後蠶食葉片成孔洞或缺刻,嚴重時葉片全部被吃光,只殘留粗葉脈和葉柄,造成絕產,易引起白菜軟腐病的流行。
菜青蟲取食時,邊取食邊排出糞便汙染。幼蟲共5齡,3齡前多在葉背為害,3齡後轉至葉面蠶食,4-5齡幼蟲的取食量佔整個幼蟲期取食量的97%。
2、生活習性
菜青蟲在山東每年發生5-6代,越冬代成蟲3月出現,以5月下旬至6月為害最重,7-8月因高溫多雨,天敵增多,寄主缺乏而導致蟲口數量顯著減少,到9月蟲口數量回升,形成第二次為害高峰。
成蟲白天活動,以晴天中午活動最盛,壽命25周。產卵對十字花科蔬菜有很強趨性,尤以厚葉類的甘藍和花椰菜著卵大,夏季多產於葉片背面,冬季多產在葉片正面。
卵散產、魚行動遲緩,不活潑,老熟後多爬至高燥不易浸水處化蛹、非越冬代則常在植株底部葉片背面或葉柄處化蛹,並吐絲將蛹體纏結於附著物上。
3、防治方法
引誘成蟲產卵,再集中殺滅幼蟲;秋季收穫後及時翻耕。
十字花科蔬菜收穫後,及時清除田間殘株老葉,減少菜青蟲繁殖場所和消滅部分蛹。
注意天敵的自然控制作用,保護廣赤眼蜂、微紅絨繭蜂、風蝶金小蜂等天敵。
在絨繭蜂發生盛期用每克含活孢子數100億個以上的青蟲菌,或B可溼性粉劑800倍液噴霧。1萬多角體/毫克菜青蟲顆粒體病毒+16000國際單位/毫克蘇雲金桿菌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16000國際單位/毫克蘇雲金桿菌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
化學防治。
一般在產卵盛期後5-7天,即孵化盛期為用藥防治的關鍵時期。又因其發生不整齊,要連續用藥2-3次。幼蟲3齡以前施藥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可選噴下列藥劑:10%醚菊酯懸浮劑1000-1500倍液、25%滅幼脲懸浮劑2500-3000倍液、5%氟啶脲乳油1000-1500倍液、2%苦參鹼水劑2500-300倍、1.1%煙 楝 百部鹼乳油00-100倍液,噴霧防治。
低齡幼蟲發生初期,噴灑蘇雲金桿菌800-1000倍液或菜粉蝶顆粒體病毒每畝20幼蟲單位,對菜青蟲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噴藥時間最好在傍晚。
幼蟲發生盛期,可選用20%滅幼尿懸浮劑800倍液、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0%殺滅菊酯2000-3000倍液、21%增效氰·馬乳油4000倍液或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等噴霧2-3次。
二、菜蚜類
1、為害特徵
菜蚜又名菜縊管蚜、蘿蔔蚜,常與桃蚜、甘藍蚜混合發生為害,因此,人們往往統稱這3種蚜蟲為菜蚜。為害白菜、菜心、櫻桃蘿蔔、芥藍、青花菜、紫菜薹、抱子甘藍、羽衣甘藍、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蚜蟲群集在葉片背面和嫩莖上,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使葉片變黃、捲曲,嚴重影響葉片光合作用,致使葉片提早乾枯死亡。植株不能正常抽薹、開花、結實。
蚜蟲為害時,排出大量水分和蜜露,滴落在下部葉片上,引起煤汙病發生,使葉片生理機能受到阻礙,減少乾物質的積累。由於遷飛擴散尋找寄主植物時要反覆轉移採食,所以可傳播許多種植物病毒,造成更大的危害。
2、生活習性
蚜蟲可進行孤雌生殖,各地一年發生代數不同,1年發生25-30代,以9-11月為害蔬菜最嚴重。冬天常見成蟲和若蟲繼續取食和繁殖,每頭雌蚜一生可胎生幼蚜50-85頭。
若蟲、成蟲集中在十字花科蔬菜幼苗上及菜株嫩葉、嫩莖和近地面的葉片背面刺吸汁液,使葉片略向背面皺縮變黃,受害嚴重時則整株葉片枯萎,甚至塌地。尤以葉上多毛、少蠟質的蔬菜如蘿蔔、白菜等受害較重。
當被害蔬菜衰老、生長不良時,產生有翅胎生蚜,借風力遷移傳播,轉株為害。在夏、秋季節,常與桃蚜在蔬菜上混合發生,它們都是白菜花葉病的傳播媒介。蚜蟲生長最適宜溫度為15-26℃,適宜相對溼度在70%以上。
3、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根據保護地蔬菜品種布局,優先選用適合當地市場需求的豐產、優質、抗蟲和耐蟲品種。合理安排茬口,避免連作,實行輪作和間作。清除田間雜物和雜草,及時摘除蔬菜作物老葉和被害葉片。對已收穫的瓜果蔬菜或因蟲毀苗的作物殘體要儘早清理,集中堆積後噴藥滅殺,或者集中燒毀,減少蟲源。育苗時要把苗床和生產溫室分開,育苗前先徹底消毒,幼苗上有蟲時在定植前要清理乾淨。
物理防治。
黃板誘殺——利用蚜蟲趨黃性,在大棚內掛黃板誘殺,可以用廢紙盒或紙箱剪成30釐米x40釐米大小,漆成黃色,晾乾後塗上機油與少量黃油調成的油膏掛在大棚內,下邊距作物頂部10釐米,每100米大棚掛8塊左右,每隔7-10天塗1次機油。
銀灰膜避蚜——蚜蟲對不同顏色的趨性差異很大,銀灰色對傳毒蚜蟲有較好的忌避作用。可在棚內懸掛銀灰色塑料條,也可用銀灰色地膜覆蓋蔬菜防治蚜蟲,可在蔬菜播種後搭架覆蓋銀灰色塑料薄膜,覆蓋18天左右揭膜,避蚜效果可達80%以上,可減少用藥1-2次,同時早春或晚秋覆膜還起到增溫保溫作用。
安裝防蟲網——保護地的放風口、通風口可用40-50目的防蟲網阻隔蚜蟲遷人。
生物防治。
充分利用和保護天敵消滅蚜蟲。蚜蟲的天敵種類很多,主要有捕食性和寄生性兩類。捕食性天敵主要有瓢蟲、食蚜蠅、小花蝽等;寄生性天敵有蚜繭蜂、蚜小蜂等,還有微生物類的蚜黴菌等。因此,在生產中對它們應注意保護並加以利用,使蚜蟲的種群控制在不足以造成為害的數量之內。
化學防治。
洗衣粉滅蚜——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對蚜蟲有較強的觸殺作用,用400-500倍液噴2次,防治效果在95%以上。若將洗衣粉、尿素、水按0.2:0.1:100的比例攪拌混合,噴灑受害植株,可收到滅蟲、施肥一舉兩得的效果。
菸草石灰水溶液滅蚜——用菸葉0.5千克,生石灰0.5千克,肥皂少許,加水30千克,浸泡48小時過濾,取液噴灑,效果顯著。
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藥的使用:
燻蒸滅蚜。選在傍晚棚溫25℃以上時,閉棚燻蒸。保護地可用22%敵敵畏煙劑,每公頃7500克密閉燻煙,農藥殘留少。也可選用80%敵敵畏乳油配2.5%敵殺死,每公頃分別用3750毫升和300毫升。
噴霧防治。為提高防效,隔7天左右噴1次,連續防治2-3次,不同藥劑輪換使用。發生盛期每5-7天防治1次,連續數次,完全控制蟲口密度為止。施藥時間以早晨6-7時為宜。因為此時溫度較低,蚜蟲活動不太頻繁。施藥時應注意著重噴灑葉片背面、嫩莖等部位,從上至下逐步噴灑,可使用高效低毒的藥劑如20%氯戊菊酯、2.5%溴氯菊酯、2.5%三氟氯氰菊酯、40%氰戍菊酯·馬拉硫磷乳油及新型抗蚜靈、氰戊菊酯 ·辛硫磷、抗蚜威、吡蟲啉等。
關於葉類蔬菜害蟲的問題,就簡單介紹到這裡了。要是覺得文章對你們有用就把它收藏起來,或者分享給朋友,謝謝。
要想了解更多有關農業方面(農技、土肥、植保等)知識和農業方面見聞思考,請繼續關注大鵬。
農民很苦,農業很難,但是大鵬相信,一同努力,未來農業一定很行!
文章由大鵬整理編輯,部分圖片、資料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