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看起來是個水球,但其實還是一顆石球

2020-12-06 科學信仰

從太空向下看,地球是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而地球之所以看起來是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是因為地球表面覆蓋著大量的水。

儘管如此,地球的淡水資源仍然是匱乏的,因為地球上的水大部分是以海水的形式存在的。

地球上海洋和陸地的面積比大概可以達到71:29。地球上71%的面積被海洋所覆蓋,而陸地面積只佔到了29%左右。而這裡所說的陸地面積還包括了陸地上的河流湖泊,如此看來,地球真的是一顆水球。很多人都有一種幻想,那就是如果人類能夠把海洋全部轉化為淡水,那麼對於人類而言,水資源將會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現實中問題並沒有這麼簡單,海洋看上去漫無邊際、深邃廣博,但實際上地球上的海水並沒有你現象的那麼多,你以為地球是一顆水球?但其實地球還是一顆石球。

如果不信,就讓我們來計算一下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水。地球上海洋的面積大約佔了地球表面積的71%,而海洋的平均深度大概為4.5千米,我們不需要特別準確的數字,如此算來,地球上海水的總體積大約可以達到14億立方千米。這看起來不少。好,我們再來算算地球上的巖石總量吧,地球的直徑為12750千米,其體積大約可以達到11000億立方千米。

11000:14,地球上巖石與水的比例至少可以達到785:1,也就是說地球上總的土石方量是海水的785倍左右。

我們並不是用精確的數值計算的,所以這也只是一個概數,目的只是要說明地球並不是一顆水球,而是一顆石球。

地球的內部有大量的熔巖物質,將這些也算作土石會不會不太公平,其實所謂的熔巖物質大體也就是融化的巖石,其本質仍然是巖石,所以自然也應該歸入地球總的土石方量之中。如果將地球上所有的海水全部團成一個水球,那麼這顆水球的直徑也不過只有1200千米左右,而剛才說過,地球的直徑是12750千米,水球還不足地球的十分之一。

這就好比我們有一個足球,我們將一個如彈球般大小的水珠滴在這個足球之上,你會發現基本看不到什麼痕跡。

現在我們深切體會到了地球的確是一顆缺水的石球,即使是將海水全都轉化為淡水,也改變不了地球就是一顆石球的事實。

經歷過如此類比,水在我們的心中似乎爬升到了更高的高度。地球上的水雖然不多,但卻是孕育地球生命的搖籃,正是因為有了水,生命才能在地球上出現,水是地球宜居環境所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實,在太陽系之中,富水的星球有不少,但它們都沒有如地球一般燦爛的生命。

木星周圍的很多顆衛星,比如木衛二、木衛三和木衛四都是富水的星球,此外土星和海王星的一些衛星含水比例也很大,它們之中有的水含量可以達到整個星球的20%以上,而有的更是接近了50%。

當然,這些水並不一定都是以液態的形式存在的,它們中的一些擁有液態水,而有一些的水是以冰的形式存在的,而另一些則是以氣態水的形式存在的,這些星球雖然富水,但卻沒有生命來享用這些水資源,而在這些星球之上也不可能誕生生命。因為生命的出現是水,溫度、磁場、大氣等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相關焦點

  • 地球為何不稱為水球?專家:真正的水球讓地球望塵莫及!
    文/行走天涯地球為何不稱為水球?專家:真正的水球讓地球望塵莫及!眾所周知的是,我們地球是一顆被水所包圍的星球,與其說地球是一個地球,倒不是說地球是一顆水星球,這是因為地球上70%以上的面積,都被海洋給覆蓋了,那就有人提出,為什麼給地球最初的命名是地球而不是水球呢?
  • 地球為何不稱為水球?專家:真正的水球讓地球望塵莫及!
    地球為何不稱為水球?專家:真正的水球讓地球望塵莫及!眾所周知的是,我們地球是一顆被水所包圍的星球,與其說地球是一個地球,倒不是說地球是一顆水星球,這是因為地球上70%以上的面積,都被海洋給覆蓋了,那就有人提出,為什麼給地球最初的命名是地球而不是水球呢?
  • 地球上的巨大石球,是何人建造?或與神秘星系排列方式有關
    在一片森林中,科學家發現了許多巨大的石球,這些石頭呈現球體形狀,直徑大約在兩米左右,有些石頭被埋在了泥土之下,讓人們誤以為它只是個小山坡,可是當你走近觀看時就會發現,這個山坡非常的規整,呈現圓形形狀,科學家在經過挖掘之後,發現這是完整的球體,球體還不止一個。科學家對此也非常好奇,在思考:這些石球究竟有何作用呢?
  • 在外太空看地球就像一個水球,但這些小星球比地球上的水多很多!
    在外太空看地球就像一個水球,但這些小星球比地球上的水多很多!看過美國科幻電影《星際穿越》的朋友們知道裡面有一顆充滿水的星球。在英雄和其他人登陸地球之後,他們不得不飛走,因為巨浪。宇宙中有這樣一顆行星嗎?
  • 衛星,把地球的水變成一個水球會有多大???
    雖然地球的水資源看似很多,但其實卻並不是很多,只需要一次個頭較大的小行星撞擊之後,地球上的水分就有可能被蒸發絕大部分。如果地球上的水資源被全部抽乾之後,地球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地球雖然百分之七十都被水覆蓋,但是可不要認為地球是一個水球,因為地球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巖質行星。地球上的水資源在地表形成了五大洋,但是這些都只是在地殼上,地球的主要組成部分還是地幔和地核。
  • 太陽系有四個石球和四個氣球,這些氣球是如何形成的?
    雖然八大行星都是以太陽為中心運行,但它們的性質並不相同,這些行星分為巖質行星和氣態行星,毫無疑問,我們的地球就是一顆巖質行星。巖質行星其實很好理解,就是有一個巖質的表面結構,大多數的巖質行星都擁有地殼、地幔和地核,在太陽系之中,除了地球以外,還有三顆巖質行星,分別為水星、金星和火星。而與這些巖質行星相對的就是氣態行星了,它們分別是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什麼是氣態行星呢?
  • 地球是顆水球?跟木衛二比起來這點水根本不算什麼!
    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一個表面擁有液態水的星球,而且水量十分豐富,從外太空看上去地球簡直就像一顆水球,從太平洋上空看下去,地球上的陸地極少,地球上71%的面積被水覆蓋著,如此巨大的水量由小行星攜帶而來,大約距離太陽半徑為3.5億公裡外的地方。
  • 地球是顆水球?跟木衛二比起來這點水根本不算什麼!
    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一個表面擁有液態水的星球,而且水量十分豐富,從外太空看上去地球簡直就像一顆水球,從太平洋上空看下去,地球上的陸地極少,地球上71%的面積被水覆蓋著,如此巨大的水量由小行星攜帶而來,大約距離太陽半徑為3.5億公裡外的地方。
  • 地球不是水球,表面覆蓋71%的水?錯了
    對於人類和地球來說,不得不談到水這個話題,水是生命的起源,也是地球上重要的一部分。
  • 海洋面積佔71%,地球為什麼不叫水球?地球沒有多少水
    地球從這個角度看,整個地球幾乎全部被海洋所覆蓋。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它的面積可達1.8億平方公裡,佔到了地球總面積(5.1億平方公裡)的三分之一還多。除了太平洋,地球上還有3個大洋,分別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 大學生發明能吃的水球,成本只需一毛錢一顆,這是要取代礦泉水?
    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3名來自倫敦的大學生研發出了可以吃的水球 Ooho,徹底顛覆我們的喝水方式。這樣一顆透明的球,裡面裝滿了水,口渴的時候,只需咬上一口即可。外表的薄膜富有彈性,是用海藻萃取而成的,不僅無毒無害,相反的,它還有利於胃的健康。即使不小心掉在地上破了,對環境也沒有危害,因為只需幾天時間,它就會自行溶解了。
  • 地球海洋面積佔71%,地球為什麼不叫水球?木衛二:那我呢?
    除了太平洋,地球上還有3個大洋,分別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地球上的海洋的面積總共3.6億平方公裡,佔到了地球面積71%。因此從太空中望去地球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藍色星球。  既然海洋佔到了地球總面積的71%,佔據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那麼地球為什麼不叫做「水球」呢?咱們先來了解一下「地球」這個名字的由來吧!  地球這個詞源自英語中的「Earth」。
  • 華夏文明之屠龍行動揭秘世界石球之謎
    肉食恐龍植食恐龍,體型大的體型小的,如機器一般橫掃一切,不論葷素一天到晚吃個不停消耗是巨大的,食物大戰愈演愈烈,一個屠殺計劃在人類心中悄然醞釀。 第二,安全威脅,生命安全威脅來自恐龍的攻擊性,人類不堪其擾。比如在現代生活中,哪怕是一隻大公雞,一隻鴨子,一隻鵝甚至是一隻鳥都敢攻擊人類,更別說是強悍的恐龍,甚至一隻鳥那麼大的恐龍,都會給人類造成致命威脅。兒童不敢出門,大人也只能組團出行。
  • 一個直徑為1光年的水球能熄滅太陽嗎?
    ~眾所周知,太陽是太陽系的核心,它日夜向地球散發著光和熱,使地球擁有了適合生命生生不息、不斷進化的舒適環境,從而形成了今天燦爛的人類文明。最近幾十年,通過對太陽的研究,科學家們發現每時每刻,太陽都在進行另一種「燃燒」,即核聚變反應,它釋放出大量的光和熱,這就是我們在地球上所看到的光,同時也感受到了溫暖。
  • 盤點地球上4個很像外星文明的遠古遺蹟,史前文明曾有巨人?
    現在許多人相信地球上形成的數十億年裡曾出現過多次文明,有許多遠古時期遺留下來的建築並不像是人類的技術,或者在很早以前就已經有地外文明來過地球,那些看起來不可思議的遠古遺蹟可能就是那些外星文明留下的證據。
  • 地球是一個水球,地球有三大神秘的無底洞
    從太空看地球其實是一個水球,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裡,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地球有是一個圈層結構:內部有核、幔、殼結構,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人類雖然登上了月球,但是對海洋及地球其實還所知甚少......地球上的海洋有二大海洋無底洞,我們來一一探索TOP一印度洋無底洞此無底洞位於印度洋北部海域,北緯5°13′、東經69°27′,半徑約3海裡。
  • 多年前,專家在新疆發現了一種神秘石球,至今都讓科學界迷惑不已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專家們也無法相信,自然界中還有這樣奇特的現象,這到底是人類的傑作,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還是來自外太空的信息?沒有人敢輕易下定論。為了弄清楚北塔山石球之迷,專家們切開了多個石球進行比較研究,發現石球的內部結構非常特別,絕大多數石球內部為同心圓,有的中間還有類似雞蛋蛋黃的堅硬石球。有些內部是植物化石,有些內部是石質材料。
  • 地球是一個球體,但太平洋那麼大,為什麼看起來還是平的?
    既然地球是個球體,為什麼太平洋那麼大,還那麼平?這個問題很有趣,肉眼對於歪斜或者凹凸不平是非常敏感的,但對於緩慢變化的曲面反應卻非常遲鈍,而且凹面會比圖面敏感一些,因為凹面有參照物,圖面沒有參照物,廢話少說,我們列個簡單的示意圖計算一下,看看到底這個不敏感在哪裡?
  • 趣探索:哥斯大黎加石球之謎
    20世紀30年代末,美國人喬治·奇坦在拉丁美洲哥斯大黎加人跡罕至的迪奎斯三角洲上的熱帶叢林以及山谷和山坡上,發現了約200個好似人工雕飾的石球。另外這些石球的擺放是有規則的,大多是東西擺放。1938年,美國肯塔基州柏裡學院地質系主任柏洛茲博士宣布,他在迪奎斯三角洲石炭紀沙巖中發現10個與人類完全相同的腳印。據碳14測量有人足痕跡的這些巖石約有2.5億年歷史。
  • 北塔山的神秘石球到底從何而來?這其中,有一種說法最為詭異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專家們也無法相信,自然界中還有這樣奇特的現象,這到底是人類的傑作,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還是來自外太空的信息?沒有人敢輕易下定論。為了弄清楚北塔山石球之迷,專家們切開了多個石球進行比較研究,發現石球的內部結構非常特別,絕大多數石球內部為同心圓,有的中間還有類似雞蛋蛋黃的堅硬石球。有些內部是植物化石,有些內部是石質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