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問權威專家:無症狀感染者難題怎麼解?

2020-12-08 手機鳳凰網

本文字數:4861,閱讀時長大約8分鐘

導讀:蔣榮猛認為,超長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者可能存在漏網,但數量極少,進一步傳播的機率非常小。不會引起大規模暴發疫情。

作者 | 第一財經 馬曉華

3月28日,寧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制所陳奕等人在中華流行病學雜誌的預發表網絡版上發表了一篇論文顯示,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感染率為6.30%,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感染率為4.11%。研究者認為:感染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相對於確診病例,對於隱藏的無症狀感染者,如何防範、如何降低感染率,成為當前的重點,也是難點。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有關無症狀感染正在調研。「確實這是一個問題,我本人認為無症狀感染肯定會排毒的,大家正在努力工作,把這個數據拿到。」

第一財經記者也採訪了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中心主任醫師蔣榮猛,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副院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防治臨床中心副主任李亮。他們認為需要重視但無需過度緊張。

蔣榮猛認為,超長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者可能存在漏網,不過數量極少,進一步傳播的機率非常小。而且一旦發病,在現有嚴密的防控篩查體系中能被發現,不會引起大規模暴發疫情。對公眾而言,如果沒有症狀,沒有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觸史,除非參與調查,沒必要去檢測。

李亮則表示,其實不僅新冠肺炎,結核病也存在無症狀感染者。作為公眾的防控措施,他認為戴口罩時間宜長不宜短。對公眾解除口罩,仍需謹慎一些。

傳染病中都存在無症狀情況

第一財經:何為無症狀感染者?無症狀感染者會如何發展?

蔣榮猛:按照第六版《防控方案》的定義,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臨床症狀、呼吸道等標本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通常指核酸檢測)或血清特異性IgM抗體檢測陽性者。

上圖提示,一個人感染了新冠病毒,經過14天的潛伏期,可能會有兩個結局,發病和不發病。但不管是否發病,都可能在潛伏期後期查到核酸。但核酸陽性,不一定意味著有傳染性。

通常,發病後7-10天傳染性最強,而且有咳嗽等症狀者容易排出病毒,傳染性較強。而無症狀者不太容易排出病毒,傳染性較弱。

隨著保護性抗體產生,病毒被清除,便沒有傳染性。特異性抗體產生,是病毒感染的標誌,和是否有傳染性無關。

正是由於防控措施關口前移,通過積極的流行病學調查,加上核酸檢測試劑靈敏度的提高,一部分感染者在潛伏期中後期就被檢出核酸。值得注意的是,潛伏期核酸陽性的,是不是真正的無症狀感染者,需要看是否發病(有發熱、咳嗽等症狀或胸部影像學檢查有典型的新冠肺炎表現)。如果一直無臨床症狀、且無肺炎表現的,方是真正的無症狀感染者。

國家發布的診療方案,針對的是有症狀的感染者,根據症狀輕重分為「輕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症」四個臨床類型。因無症狀感染沒有症狀,也沒有肺炎表現,只是核酸或抗體陽性,不能算「患者」,不屬於臨床病例,故在診療方案中沒有列出。

但無症狀感染者一方面存在發展成有症狀感染者的可能,另一方面,存在一定傳染性的可能,不能不給予管理,故在《防控方案》中專門定義、報告和管理。

李亮:其實不僅新冠肺炎,結核病也存在無症狀感染者。

但是這個概念需要釐清:一是感染者。感染者意味著病毒和細菌到了人體,並生存下來。感染者進一步發展,才能成為病人。所以感染者是沒有症狀的,因為它沒有發病,這個概念不一樣,無症狀感染者定義有點模糊。

一般來講,病原體進入人體以後,有三個結局:一是人體抵抗力非常強,把病原體幹掉了,人體沒有任何症狀。二是病原體毒力比較強,人體抵抗力比較弱的話,病原體在人體內大量繁殖,人體就出現了病灶,就變成了病人。三是人體抵抗力和病原體之間動態平衡,病原體可以在人體內長期存在,這個時候病原體成為一種休眠狀態,就跟睡著一樣。

所以說病原體進入人體以後,從感染者到發病成為病人,需要過程和時間。比如結核病至少得有8個月時間,甚至十年、幾十年,才有可能從一個感染者發展成為病人。

感染者不會有症狀,這是一個感染的早期階段。感染者進一步發展,就進入了一種病人狀態,但是病人又分兩種,一種有症狀的,一種是沒有症狀的。所以現在所說的「無症狀感染者」可能指的是「無症狀的病人」。既有有症狀的病人,也有無症狀的病人,不管是在任何傳染病中都存在這種情況。

理論上講「無症狀的病人」是有傳染性的。咽拭子核酸陽性就意味著這個病毒已經在體內,他已經成為一個病人了,核酸陽性就意味著肯定是確診病例,一定要進入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

從傳染病來講,感染者、無症狀和有症狀,都是存在的。現在很多概念可能並不是特別準確,首先要把概念搞準確了。

無症狀感染需社區檢測、血清流行病學調查

第一財經:如何發現無症狀感染者?我們需要大規模篩查嗎?

蔣榮猛:無症狀感染者由於沒有臨床症狀,幾乎不會因主動就診而被發現,目前主要通過密切接觸者篩查、聚集性疫情調查和傳染源追蹤調查等途徑發現。

從傳染病的規律看,傳染病流行通常有兩個「冰山」現象,第一個冰山現象時感染後發病的是少數人,這也是為何要開展傳染病報告、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追蹤的主要原因所在。第二個冰山現象是感染後發病人群中重症的比例佔少數。

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無症狀感染者(包括隱性感染者)的比例需要開展社區監測、血清流行病學調查來確定,不能單純依靠模型預測。

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性也需要進一步研究來確認。理論上講,無症狀感染者因為沒有症狀,通過咳嗽,打噴嚏等方式傳給別人的可能性較低,傳染性應該低於有症狀的患者。但是,由於體內存在病毒,通過近距離密切接觸,如果沒有採取有效防護措施,存在傳播可能。

上面《寧波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密切接觸者感染流行病學特徵分析》一文正好佐證了「共同居住、共同生活」傳播風險較高。

第一財經:根據防控要求,無症狀感染者應該如何報告和管理?

蔣榮猛:第六版《防控方案》要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發現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時,應當於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無症狀感染者應集中隔離14天,原則上兩次連續標本核酸檢測陰性者(採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可解除隔離。

疾控機構在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調查核實,於2小時內通過網絡直報系統完成報告信息的三級確認審核。不具備網絡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應當立即向當地縣(區)級疾控機構報告,並於2小時內將填寫完成的傳染病報告卡寄出;縣(區)級疾控機構在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進行網絡直報,並做好後續信息的訂正,同時,應當於24小時內完成無症狀感染者的流行病學調查。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需要進行14天的醫學觀察。

無症狀感染者如出現臨床表現,應及時訂正為確診病例。

無症狀感染者的發病日期為陽性標本採集時間,診斷日期為陽性檢出時間。無症狀感染者如果訂正為確診病例,其發病日期訂正為臨床症狀出現的時間。

公眾並非人人需檢測

第一財經:有無開展無症狀感染者研究的必要?對於核酸陽性、抗體陽性的人如何對待?

蔣榮猛:很有必要。

通過社區監測和血清流行病學調查,可以知道此次疫情中重點人群中無症狀感染者的比例是多少,有多少是核酸陽性的,多少屬於單純抗體陽性的,核酸陽性的有多少發展成病人的,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有多少發病的等等。

對公眾來說,如果核酸陽性、無任何症狀,不需要過度關注,也不需要特殊治療,配合疾控人員做好隔離和觀察;如果是單純抗體陽性,說明已經產生了免疫力,不用擔心傳染性,也不用擔心會發病。

第一財經:面對無症狀感染者,公眾該如何防控?公眾需要去做核酸檢測嗎?

蔣榮猛:新冠肺炎是一個新發傳染病,除感染康復者外,民眾都沒有免疫力,在目前沒有疫苗情況下,對個人而言,加強自身防護,切斷傳播途徑,可以避免感染。

有人為自己周圍可能存在無症狀感染者而擔心被感染,也有人擔心自己可能是無症狀感染者有傳給他人的風險。雖然無症狀感染者因為沒有症狀不去就診,不容易被發現,但只有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和核酸陽性的無症狀感染者近距離密切接觸才有可能被感染。平時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如1-2米)便可預防。

當前的防控策略,對密接者的早期核酸檢測能夠發現處在潛伏期中後期的感染者,從積極意義上講,可以爭取時間儘早控制傳染源,避免疫情擴散。

對公眾而言,如果沒有症狀,沒有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觸史,除非參與調查,沒必要去檢測。

而傳染病要流行,首先得有傳染源,有病原體。其次,一定得有傳播途徑。傳染途徑很簡單,不要想的很複雜,就是接觸。如果一個人接觸不到病原體,是不可能被感染的。

建議大眾要做好以下三點:

1、勤通風:通風能將病原體稀釋;

2、戴口罩:戴口罩可以讓病原體進不來;

3、勤洗手:可以將病毒給洗掉了。即便手上沾染了病毒也不會造成傳播,因為皮膚是一道屏障,只要是完整的皮膚,病毒是進不去的,所以這個不用擔心。

但是病毒可以通過眼睛、鼻子、口腔這些黏膜傳播。所以,除了我們小時候耳熟能詳的飯前便後洗手,請大家一定要再加一個,便前也得洗手,這個很重要。不洗手的情況下,千萬不要拿手揉眼睛、摳鼻子、摸臉,這是非常危險的。不單是冠狀病毒,流感也是通過這種方式來進行傳播的。

另外,需要呼籲公眾要提升健康素養,尤其是傳染病素養。建議大家,如果出現發燒、咳嗽、打噴嚏這些症狀時,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遮擋方式,比方說用肘部或紙巾去遮擋,千萬不要用手去捂,這一點特別重要。還有一點,就是去醫院看病一定要戴上口罩,避免自己萬一有病原體感染傳給周圍的人。

傳染病疫情防治關鍵就兩個字,一個是防,一個是治,重在預防。

防控傳染病,不單單是專業醫生、疾控人員和政府的事,也是每一個公民的事情。如果大家都有這樣的防控意識,有這樣的一個做法的話,傳染病是流行不起來的。

李亮:在預防上,我覺得戴口罩、減少外出,都是非常重要的。新冠病毒的傳播方式主要是呼吸道,也存在接觸傳播,雖然沒有症狀,但是因為咽拭子核酸陽性,就可能通過消化道等其他方式傳播,所以對無症狀病人不能夠不管或者是不重視。

不會引起大規模暴發疫情

第一財經:無症狀感染者如何治療?

李亮:如果我們認為無症狀病人未來發病的可能性比較大的話,必須要有幹預性治療。

大家對無症狀的病人也不用特別緊張。有沒有症狀取決於好多因素,與病變輕和重有關,也與病情可能處於早期有關,也可能到隨著病情的發展,從無症狀開始有症狀。

對於無症狀的病人,我認為一定要嚴格觀察,否則有危險。如果它是早期無症狀,後期可能出現症狀,出現症狀意味著傳播能力加強。

第一財經:核酸陽性的無症狀病人是否具有傳染性?

李亮:一旦核酸陽性,就具有傳染性。

但是如果感染者處於早期,如果我們的診斷工具不行的話,是發現不了這種感染的。首先是沒有症狀,拍胸片、做CT,都沒有任何的影像表現。其次,如果沒有很好的檢測工具的話,這些病人是發現不了的。

我認為,不管是有症狀的病人,還是無症狀的病人,感染性是存在的,只不過是多和少、高和低的問題。

所以對病人來講,帶口罩非常重要,減少外出和外部傳播。同樣對於老百姓來講,戴口罩同樣很重要,因為我不知道周圍人、病人、有無症狀的病人情況都不清楚。所以這種情況下,戴口罩是一個最保險的方法,這種代價相對比較低一些,而且效果確實不錯,所以我個人覺得戴口罩是時間宜長不宜短。而且現在境外輸入病例還是相對比較多的,對公眾解除口罩,仍需謹慎一些。

第一財經:無症狀感染者是否會帶來第二波疫情?

蔣榮猛:因為經過這段時間全國的防控,很多感染後發病的被確診、密接人群以及關聯人員都進行了隔離處置,這種方式是處理無症狀感染者的最好方式,只不過對於超長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者,可能存在漏網,不過這個數量極少,進一步傳播的機率非常小。而且一旦發病,在現有嚴密的防控篩查體系中能被發現,一旦發現,及時進行密接人群的隔離處置和管理,不會引起大規模暴發疫情。

李亮:無症狀的病人肯定具有傳染性,但傳染性就小得多了。所以我個人我覺得要重視,但是不要過度緊張。有症狀、無症狀的病人,傳播力還是不一樣的。

相關焦點

  • 無症狀感染者真的沒有症狀嗎 無症狀感染者是什麼意思怎麼發現的
    4月1日起,寧夏開始在疫情通報中公布無症狀感染者報告、轉歸和管理情況。無症狀感染者也越來越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那麼究竟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他們有沒有傳染性?目前又有怎樣的強力措施控制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風險呢?記者採訪了自治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辦公室主任、自治區衛健委黨組書記田豐年,就相關問題作出權威解答。
  • 專家解讀: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無症狀感染者如何治療?
    會上,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醫療救治組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在答記者問時表示,無症狀感染者實際上包括兩部分人群,一部分是隱性感染者;第二部分在潛伏期的感染者,只是核酸陽性,沒有任何症狀,CT也是正常的,所以沒有把這部分人納入患者,也不需要治療,更沒有符合新冠肺炎影像的特點。還有一部分是剛開始沒有症狀,處在潛伏期。他的症狀還沒有表現出來,所以說這部分患者,我們更應該警惕。
  • 無症狀感染者如何應對?會否引起疫情爆發?專家回應
    李亮:其實不僅新冠肺炎,結核病也存在無症狀感染者。但是這個概念需要釐清:一是感染者。感染者意味著病毒和細菌到了人體,並生存下來。感染者進一步發展,才能成為病人。所以感染者是沒有症狀的,因為它沒有發病,這個概念不一樣,無症狀感染者定義有點模糊。一般來講,病原體進入人體以後,有三個結局:一是人體抵抗力非常強,把病原體幹掉了,人體沒有任何症狀。
  • 無症狀感染者統計數據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的防控工作答問一、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以下簡稱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相關臨床症狀,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陽性者。
  • 張文宏:50%患者是從無症狀感染者那裡感染的
    專家發現,西方國家很難採取非藥物幹預措施,一旦社會開放、經濟活動,很難進行有效地幹預措施,就造成了疫情傳播。一方面,必須提醒市民,繼續採取非藥物幹預措施,否則造成醫療資源的擠兌。另外,加強藥物和疫苗開發,有效保護老年人和易感人群。他說,如果不進行檢測,無症狀感染者很難被發現,這也就造成傳播風險。在武漢,10天可以檢測900萬人。
  • 張文宏:50%的患者是從無症狀感染者那裡感染的
    專家發現,西方國家很難採取非藥物幹預措施,一旦社會開放、經濟活動,很難進行有效地幹預措施,就造成了疫情傳播。一方面,必須提醒市民,繼續採取非藥物幹預措施,否則造成醫療資源的擠兌。另外,加強藥物和疫苗開發,有效保護老年人和易感人群。他說,如果不進行檢測,無症狀感染者很難被發現,這也就造成傳播風險。在武漢,10天可以檢測900萬人。在新疆,也做了類似的大規模核酸檢測。
  • ...專家馮子健:計劃對武漢核酸「普查」無症狀感染者進行中和抗體...
    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6月8日發布,對該市5月14日至6月1日集中核酸檢測排查發現的300名無症狀感染者提取的其痰液和咽拭子樣本,經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病毒分離培養,300人份樣本均未培養出「活病毒」。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馮子健圖片來源:中國網以下是封面新聞記者和馮子健的對話:無症狀感染者基本不具備傳染性 計劃進行中和抗體檢測封面新聞:武漢市衛健委6月8 日通報,集中核酸檢測排查發現的300名無症狀感染者提取其痰液和咽拭子樣本,300人份樣本均未培養出「活病毒」。應如何理解這個結果?
  • 無症狀感染者、症狀前感染者、血清流行率研究……都意味著什麼?
    問:統計無症狀感染者的難度有多大? 在疫情期間,多數國家會優先對有症狀患者及其密切接觸者進行檢測,此時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是檢測、隔離、追蹤與治療。無症狀感染者無明顯不適,故通常不會主動就醫或要求檢測。所以如無額外行動,無症狀感染者往往是在對確診病例的調查中、密切接觸者追蹤中、或是入境篩查檢疫中發現的。在《世界衛生組織-中國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聯合考察報告》[1]中,中國分享了在密切接觸者追蹤過程中發現的無症狀感染者的情況。2020年3月31日中國宣布今後每日疫情通報中,有症狀者與無症狀感染者例數將被一併公布。問:什麼是血清流行率調查?
  • 廣州花都無症狀感染者感染源查明
    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物品表面存活的病毒可能導致無有效防護的易感接觸者發生感染,感染風險人群主要為冷鏈物品從業人員。本發現提示,在防範境外感染者輸入的同時,需注意在境外被病毒汙染的冷鏈物品將病毒輸入的風險。
  • 無症狀感染者是否傳染?河北疾控給出權威解答
    無症狀感染者具有傳染性嗎?我們該如何防範無症狀感染者可能帶來的傳播?河北省疾控中心給出了權威解答。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  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明確指出:無症狀感染者是指呼吸道等標本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檢測呈陽性,無相關臨床表現,如發熱、乾咳、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且 CT 影像學無新冠肺炎影像學特徵者。
  • 無症狀感染者是什麼意思需要治療嗎 全國無症狀感染者有多少人
    最近,有關無症狀感染者的消息一直備受大家關注。不少專家認為,中國現在處於疫情防控「下半場」:要尤其警惕外來輸入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到底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他們佔的比例有多大?對無症狀感染者的調查有什麼意義?近日,鍾南山院士接受CGTN記者採訪,一一解答。
  • 黑龍江省疾控中心發布有關無症狀感染者相關知識科普
    15日,黑龍江省疾控中心發布有關無症狀感染者相關知識科普。無症狀感染者是指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呈陽性,無相關臨床表現,如發熱、乾咳、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且CT影像學無新冠肺炎影像學特徵者。
  • 黑龍江1月14日新增確診病例43例、無症狀感染者31例
    2021年1月15日,總臺央視記者從黑龍江省衛健委獲悉,2021年1月14日0-24時,黑龍江省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3例(綏化市望奎縣,其中13例為望奎縣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治癒出院確診病例1例(黑河市愛輝區)。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無症狀感染者是什麼意思?會傳染嗎?
    無症狀感染者在各地逐漸出現報告,引起了大家對於疫情防治的擔憂。未知會帶來恐懼,透徹地了解無症狀感染者,對於我們防控疫情很重要。因此,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回答!  所謂持續的無症狀感染者,多了「持續」兩個字,其流行病學意義就截然不同了,說明這個被感染的人始終也是個傳染源,他可以不斷地造成接觸者感染。
  • 福州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14例
    一、境外輸入疫情1月15日0-24時,福州市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14例,均為印度尼西亞輸入;無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截至1月15日24時,福州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50例,治癒出院45例,在院治療5例;現有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24例;現無境外輸入疑似病例。二、本地疫情1月15日0-24時,福州市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
  • 吉林通化市16日0—10時新增無症狀感染者49例
    無症狀感染者1:女,1943年出生,家庭住址:東昌區東華小區。無症狀感染者2:女,1964年出生,家庭住址:東昌區石油化青年公寓。無症狀感染者3:男,1950年出生,家庭住址:東昌區康馨園。無症狀感染者4:男,1945年出生,家庭住址:東昌區老市委10號樓。無症狀感染者5:女,1942年出生,與無症狀感染者4為夫妻。
  • 最新1例無症狀感染者是...
    最新1例無症狀感染者是如何發現的?濱海新區最新一例無症狀感染者是如何發現的?採取了哪些措施?近期2例確診病例和1例無症狀感染者情況如何?今後如何加強冷鏈管控?11月11日晚的天津市疫情防控發布會上,市衛健委副主任、市疾控中心主任顧清,濱海新區防控指揮部副總指揮、副區長梁春早等就相關問題進行了回應。
  • 無症狀感染者成「定時炸彈」?】據21世紀...
    無症狀感染者成「定時炸彈」?】據21世紀經濟報導,近日,多地通報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無症狀感染者」病例。據21新健康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8日,已有遼寧、浙江、山東、河南、湖北、廣東、陝西、吉林、黑龍江、湖南、海南、四川、重慶、內蒙古、廣西等至少15地出現了「無症狀感染者」。
  • 福州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1例,為日本輸入
    一、境外輸入疫情12月3日0-24時,福州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1例,為日本輸入;無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截至12月3日24時,福州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41例,治癒出院38例,在院治療3例;現有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6例;現無境外輸入疑似病例。二、本地疫情12月3日0-24時,福州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截至12月3日24時,福州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72例,治癒出院71例,死亡1例;現無本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
  •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是什麼意思 會傳染嗎傳染風險有多大
    病原體入侵後為何無症狀  所謂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病毒、細菌等病原體入侵人體後繁殖或複製,但人體並沒有損害、也沒有症狀的這部分人群  「無症狀感染者通常指第三種情況,也包括第二種隱性感染人群的病毒還未完全清除階段。」蔡泳說,他們無明顯症狀,可能是因為免疫系統比較強大,能較好抑制病原體在體內的繁殖或複製。但他們很可能是傳染源,造成他人感染。  在傳染病學史上,最有名的無症狀感染者當屬「傷寒瑪麗」。這名生於1869年的美國女傭攜帶傷寒桿菌,但一直沒有症狀,每到一戶人家做廚師,就會引發多人染上傷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