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馮子健:計劃對武漢核酸「普查」無症狀感染者進行中和抗體...

2021-01-09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隨著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武漢日前完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千萬人」量級核酸「普查」,相關結果備受關注。

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6月8日發布,對該市5月14日至6月1日集中核酸檢測排查發現的300名無症狀感染者提取的其痰液和咽拭子樣本,經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病毒分離培養,300人份樣本均未培養出「活病毒」。

目前正在武漢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馮子健6月9日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對這一結果「不感到意外」,「這意味武漢發現的無症狀感染者,絕大部份都已處於感染的恢復期,已經不具備感染性了。」

6月2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新聞發布會通報,從5月14日0時至6月1日24時,武漢市集中核酸檢測9899828人,沒有發現確診病例,檢出無症狀感染者300名、檢出率為0.303/萬。

馮子健介紹,根據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排毒規律初步推斷,武漢核酸「普查」中發現的大多數無症狀感染者「不是新近感染,或者不是新發感染。」 「不管多麼好的檢測試劑都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準確性。」他透露,武漢對上述300名無症狀感染者「都採了兩份血」,計劃在未來「送國家實驗室,做中和抗體檢測。」

馮子健認為,新冠肺炎是新發傳染病,在武漢疫情拖尾階段,做如此大規模的核酸檢測,「對認識這個疾病有很大的意義。」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馮子健圖片來源:中國網

以下是封面新聞記者和馮子健的對話:

無症狀感染者基本不具備傳染性 計劃進行中和抗體檢測

封面新聞:武漢市衛健委6月8 日通報,集中核酸檢測排查發現的300名無症狀感染者提取其痰液和咽拭子樣本,300人份樣本均未培養出「活病毒」。應如何理解這個結果?

馮子健:新冠病毒感染者,包括有症狀的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在感染之後,排毒的時間是7、8天至10天以內,此後體內活病毒的量會大大衰減。

少數感染者咽拭子標本會持續很長時間的核酸檢測陽性,但並不意味著排出的是活的病毒。可能檢測到的只是病毒核酸的殘片,不是完整的病毒顆粒,沒有病毒活性了。這個結果意味武漢集中核酸檢測發現的無症狀感染者絕大部份都是處於感染的恢復期,已經基本不具備傳染性了。

封面新聞:存在假陽性或者假陰性的可能性嗎?

馮子健:武漢在十幾天的時間檢測了將近1000萬人。不管多麼好的檢測試劑,其準確性(如特異性)都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當人群中真正的感染者人數非常稀少,檢測的「分母」特別大時,

我們推測可能這裡面(300例無症狀感染者)有相當比例是假陽性,這可能也是培養不出來「活病毒」的一個重要原因。

武漢為這些無症狀感染者每一例都採集了兩份血液樣本:一份做了IgG和IgM抗體檢測,等這些無症狀感染者全部完成14天隔離觀察後,再採集一份血液樣本,這兩份血液樣本一併送到國家實驗室做中和抗體檢測。

封面新聞:為什麼還要做中和抗體檢測?這個檢測大約需要多久?

馮子健:因為中和抗體檢測是目前抗體檢測的「金標準」,準確性高。

簡單來說,比如無症狀感染者第一份血液樣本陰性,第二份血液樣本陽性了,那就意味著可能是新近感染,如果兩份都是陰性,可能核酸陽性就是假陽性。

初步計劃是送到北京,因為中和抗體實驗在方法上要複雜的多,可能需要的時間比較長。

武漢核酸「普查」對認識新冠病毒有重要意義

封面新聞:根據湖北省的通報,從5月14日0時至6月1日24時,武漢市集中核酸檢測近千萬人,沒有發現確診病例。檢測結果說明了什麼?這樣大規模的集中核酸檢測有什麼意義?

馮子健:從4月份以來持續開展的人群核酸檢測和疾病監測結果看,當前武漢疫情傳播已經或接近阻斷。

新冠肺炎是新發疾病,獲得病毒或者感染者的新信息,都會豐富我們對它認識。在武漢疫情在拖尾階段做的核酸集中檢測,對我們認識這個疾病還是有很大的意義。

因為武漢前期疫情比較重,病毒播散廣,疫情的拖尾時間也比較長,病毒感染特徵的多樣性表現的更加充分。這次集中核酸檢測樣本如此巨大,就可以見到一些比較罕見現象,比如說,核酸陽性持續比較長,也就是所謂的「常陽」。

另一方面,作為全國疫情最重、管控時間最長的地區,重振武漢社會經濟活力更為緊迫。開展全員集中核酸篩查,極大消除了感染者向外地輸出的風險,有利於增強社會信心和信任、促進武漢地區居民生產生活秩序儘早全面恢復。

封面新聞:有人提出擔憂,核酸檢測只能保證半個月的有效期,半個月後可能出現第二代感染者?您怎麼看?

馮子健:核酸檢測結果確實只是受檢者當前的病毒感染或病毒殘體(核酸)的攜帶狀態。但從近期(4月8日以來)檢出的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結果看,檢出的無症狀感染者導致的續發感染極少(僅為0.08%),這次全員集中檢測檢出的300名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中迄今還未發現一例續發感染。

此外,人群中無症狀感染者的人數(檢出率)持續下降,武漢新冠病毒疫情拖尾階段存在的無症狀感染者並未導致病毒傳播的「放大」,外地在離漢人員中檢出的無症狀感染者也未發現其造成了新的傳播。這些證據和現象都表明,武漢近期存在的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性很低,導致進一步傳播的風險極小。

封面新聞:從目前武漢集中核酸檢測結果看,需要對常態化的防控措施進行調整嗎?

馮子健:對處在疫情拖尾時期發現無症狀感染者,在防控上,特別是在阻斷傳播上的意義,我們需要再做一些思考。此外,對在各類人群(如復工復學人群等)開展核酸篩查監測的策略,也需要做更多技術上的分析和研究。

封面新聞:世界衛生組織6月8日表示,過去10天中有9天各國向該組織報告的新增確診病例總數超過10萬例,6月7日甚至超過了13.6萬例,為疫情暴發以來最高。全球新冠疫情正在惡化。您同意這一判斷嗎?

馮子健:我同意這個判斷。目前全球疫情還在流行的早期階段,疫情還在發展。

我認為,如果疫情進入到一些人口大國,尤其是衛生醫療服務體系比較薄弱的國家,造成的危害和破壞性會更大,衝擊可能會更嚴重。

對我們國家來說,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裡,輸入壓力都會一直存在。隨著全球流行強度加大,國內輸入壓力也會加大。在全球大流行的大的背景之下,持續保持防輸入措施,可以說挑戰是非常大的。

相關焦點

  • 八問權威專家:無症狀感染者難題怎麼解?
    無症狀感染者會如何發展?蔣榮猛:按照第六版《防控方案》的定義,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臨床症狀、呼吸道等標本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通常指核酸檢測)或血清特異性IgM抗體檢測陽性者。但不管是否發病,都可能在潛伏期後期查到核酸。但核酸陽性,不一定意味著有傳染性。通常,發病後7-10天傳染性最強,而且有咳嗽等症狀者容易排出病毒,傳染性較強。而無症狀者不太容易排出病毒,傳染性較弱。隨著保護性抗體產生,病毒被清除,便沒有傳染性。特異性抗體產生,是病毒感染的標誌,和是否有傳染性無關。
  • 武漢一小區5名無症狀患者轉確診近五千人 居民分批進行核酸檢測
    據通報,5名確診患者均來自武漢東西湖區長青街三民小區。一天前(10日),武漢市衛健委通報了同一小區一名居民確診。通報顯示,患者高某某,男,89歲,住東西湖區長青街三民小區。患者曾於3月17日出現發熱、發冷等症狀,在家吃藥10天後症狀消失,未就醫,4月15日患者出現食慾不佳、精神不佳症狀。5月7日核酸檢測結果顯示為陽性,血清抗體顯示IgG陽性。
  • 無症狀+核酸與抗體均陽性=有感染性?聽聽專家怎麼說|抗體|核酸|...
    甲女士,湖北籍,常住湖北,5月8日曾在當地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5月11日陪同其丈夫來滬就醫。5月18日,因需住院陪護,接診醫療機構對其進行採樣,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
  • 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的流行病學研究設計
    一項數學模型研究利用1月10-23日的中國疫情數據進行模擬,估算出高達86%的感染者未被確診,其中大多數可能為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如果這些感染者都被識別,則可能減少79%的有症狀感染[6]。無症狀感染者可能是疫情蔓延的嚴重隱患。 為全面地了解無症狀感染者的真實比例,需要通過實驗室檢測來進行確證。
  • 張文宏:50%患者是從無症狀感染者那裡感染的
    專家發現,西方國家很難採取非藥物幹預措施,一旦社會開放、經濟活動,很難進行有效地幹預措施,就造成了疫情傳播。一方面,必須提醒市民,繼續採取非藥物幹預措施,否則造成醫療資源的擠兌。另外,加強藥物和疫苗開發,有效保護老年人和易感人群。他說,如果不進行檢測,無症狀感染者很難被發現,這也就造成傳播風險。在武漢,10天可以檢測900萬人。
  • 張文宏:50%的患者是從無症狀感染者那裡感染的
    專家發現,西方國家很難採取非藥物幹預措施,一旦社會開放、經濟活動,很難進行有效地幹預措施,就造成了疫情傳播。一方面,必須提醒市民,繼續採取非藥物幹預措施,否則造成醫療資源的擠兌。另外,加強藥物和疫苗開發,有效保護老年人和易感人群。他說,如果不進行檢測,無症狀感染者很難被發現,這也就造成傳播風險。在武漢,10天可以檢測900萬人。在新疆,也做了類似的大規模核酸檢測。
  • 專家解讀:什麼是核酸檢測單陽性和無症狀感染者
    3月29日河南省衛生健康委通報,3月28日0時—24時,河南省漯河市新增新冠肺炎本地確診病例1例,並通報了郟縣的兩例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和一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單陽性、無症狀者。無症狀感染者、核酸檢測單陽性到底是什麼意思?
  • 無症狀感染者統計數據
    無症狀感染者可分為兩種情形:一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經過14天潛伏期的觀察,均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始終為無症狀感染狀態;二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採樣時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隨後出現某種臨床表現,即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狀態。
  • 武漢大學:返校畢業生需提前進行核酸和抗體檢測,費用學校承擔
    中新網武漢6月3日消息,武漢大學3日發布2020屆畢業生返校流程及具體安排。根據安排,返校畢業生需提前進行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檢測費用將由學校承擔。武漢大學現居境內的2020屆畢業生分2個批次返校。申請返校學生需同時符合以下6個條件:近14天內身體健康,無發熱、咳嗽、乏力、咽痛、腹瀉等身體症狀,並持有「健康碼」綠碼;近14天內未接觸確診/疑似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近14天內無國(境)外旅居史;未接觸過近14天內從國(境)外返回人員;近14天內無國內疫情防控中、高風險區旅居史;一同居住的人員符合前述5個條件。
  • 一地確診病例核酸檢測6次後呈陽性?專家回應……
    專家:「假陰性」病例一般出現在高風險地區或重點人群 有專家表示,多次核酸檢測才呈現陽性的病例一般出現在高風險地區或重點人群中。 目前看來,確實有感染者在上呼吸道提取不到病毒樣本的情況,這類患者可能已經出現肺炎症狀,則需要通過支氣管鏡採集下呼吸道標本(支氣管/肺泡灌洗液)。
  • 廣州花都無症狀感染者感染源查明
    ,出院無症狀感染者1例。 青島胸科醫院5輪核酸檢測未發現陽性病例 據了解,目前青島市胸科醫院已暫停診療,並進行嚴格的隔離防控,繼續開展核酸篩查,青島市胸科醫院已完成5輪核酸檢測,未發現陽性病例。
  • 重醫黃愛龍教授團隊再發文 揭示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臨床及免疫學...
    在當前我國境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一些地區相繼出現無症狀感染者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監測、追蹤、隔離和治療逐步成為防控重點。無症狀感染者的臨床以及免疫學特徵是亟待回答的重要科學問題。2月16日,黃愛龍教授團隊在重慶市萬州區啟動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隊列的追蹤研究,獲得如下無症狀感染者的臨床特徵和抗體應答特徵:一是部分無症狀感染者存在肺部炎症。
  • ...公布新增無症狀感染者行動軌跡,曾從石家莊乘飛機抵達蕭山機場
    1月13日6時,浙江省海寧市報告1例河北省石家莊市輸入無症狀感染者,系杭海城際鐵路某標段員工,戶籍為石家莊市行唐縣。該感染者於2020年12月29日由石家莊正定機場乘NS3275航班於19時抵達杭州蕭山機場,由同事開車接回單位宿舍。
  •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是什麼意思 會傳染嗎傳染風險有多大
    蔡泳分析說,病原體入侵人體後有幾種常見的轉歸:一是病原體很快被免疫系統殺滅,可能來不及出現臨床症狀。二是隱性感染,即人體幾乎沒有症狀或僅有輕微的組織損傷,通過抗體檢測可得知感染過。大多數人能因此獲得特異性免疫力,不但病原體被清除,還能防止再次感染。三是病原體留在被感染的組織中,人體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會通過血液、呼吸道或消化道等排出病原體,具有一定傳染性。
  • 日本研究:98%新冠感染者抗體可存在半年,病症越重抗體越強
    日本研究人員發現,感染新冠病毒半年後,98%的感染者體內仍有抗體,且病症越嚴重抗體越強。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和共同社等日本媒體2日報導,日本橫濱市立大學研究團隊以376名2月至5月感染新冠病毒並最終康復的人為對象,分析他們感染後半年的血液樣本,發現98%的人體內仍有中和抗體。研究對象年齡段為20歲至70歲,無症狀感染者和輕症患者有280人,中症患者有71人,重症患者25人。無症狀感染者和輕症患者中,仍有中和抗體的人佔97%;中症和重症患者100%仍有中和抗體。
  • 專家解讀: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無症狀感染者如何治療?
    會上,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醫療救治組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在答記者問時表示,無症狀感染者實際上包括兩部分人群,一部分是隱性感染者;第二部分在潛伏期的感染者,只是核酸陽性,沒有任何症狀,CT也是正常的,所以沒有把這部分人納入患者,也不需要治療,更沒有符合新冠肺炎影像的特點。還有一部分是剛開始沒有症狀,處在潛伏期。他的症狀還沒有表現出來,所以說這部分患者,我們更應該警惕。
  • 黑龍江省疾控中心發布有關無症狀感染者相關知識科普
    無症狀感染者有兩種情形:一是感染者核酸檢測呈陽性,經過14天潛伏期的觀察,均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始終為無症狀感染狀態;二是感染者核酸檢測呈陽性,採樣時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隨後出現某種臨床表現,即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狀態。二、無症狀感染者是如何被發現的?
  • 新疆137例無症狀感染者源頭在哪?
    (圖片來源:中新視頻截屏)繼10月24日新疆喀什地區疏附縣對「應檢盡檢」人員定期檢測,發現一例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健委副主任顧瑩蘇在10月25日晚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通過對該無症狀感染者密切接觸者、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核酸檢測,截至10月25日14時,137人呈陽性,均與其父母所在的三村工廠相關聯。經專家診斷,均為無症狀感染者。
  • 研究發現:98%新冠感染者的抗體可存在至少半年
    【研究發現:98%新冠感染者的抗體可存在至少半年】日本研究人員發現,感染新冠病毒半年後,98%的感染者體內仍有抗體,且病症越嚴重抗體越強。日本橫濱市立大學研究團隊以376名2月至5月感染新冠病毒並最終康復的人為對象,分析他們感染後半年的血液樣本,發現98%的人體內仍有中和抗體。
  • 專家:更好地篩查無症狀感染者
    近日中國駐美法英意等多個國家的大使館發布公告,搭乘航班赴華的中、外籍乘客,須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血清特異IgM抗體檢測為陰性的「雙陰性」證明,這是否也和無症狀感染者的篩查有關?辛海光:無症狀感染者主要來源於對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學調查,特別是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以及應檢盡檢的高危人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