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城》從一開始就花了很大的筆墨描述了女主角韓瑞真的欲望——讓大女兒考上首爾醫大。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她做了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經過一系列的變故,韓瑞真最後終於醒悟過來,她明白了女兒考大學並不是生活的全部。最後一集韓瑞真一家搬走後,天空之城小區很快又搬來了新來的醫生一家。新來的妻子本來也是醫生,為了孩子的教育辭職在家做了全職媽媽。她甚至比以前的韓瑞真更積極,剛來小區就為正在讀初中的孩子打聽高考輔導員的信息。不出意外的話,她會成為天空之城小區的下一個韓瑞真。
《天空之城》海報看過這部劇後,大家都在強調韓國社會的競爭如何殘酷、韓國的父母如何無情等,作為這部劇主要角色的家庭主婦、全職媽媽卻被大部分人選擇性忽略了。就像姜俊尚在發現非婚生女兒惠娜早逝後對母親說過的話,「媽媽和我把她(韓瑞真)變成了一個瘋女人。」在性別歧視很普遍的韓國社會裡,家庭主婦、全職媽媽也是受害者。
韓國全職媽媽的牢籠:就業環境差和「母愛」韓劇《天空之城》中四個主要女性角色全都是擁有高等學歷的全職媽媽,其中一位媽媽盧承慧還是博士課程修完後,放棄攻讀學位去培育下一代。這在韓國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大部分韓國女性在讀完大學後即使進入職場,也會在結婚生子後回歸家庭。
丹尼爾·圖德在其2012年出版的《太極虎韓國》書中提到,受過高等教育的全職媽媽佔韓國總人口數的39%。雖然說保守的韓國丈夫會阻攔妻子進入職場,但是將女性拒在職場之外的主要原因還是國家缺乏對女性援助的政策,其次是男女薪資差距巨大的社會現實。現在韓國女性就業形成了一種M形曲線模式——韓國女性在大學畢業後進入職場,有了孩子後離職,等孩子長大後重新回到職場,但此時她們從事的只是低收入、低附加值的工作。根據韓國政府女性家族部2017年公布的數據,韓國500強企業中的女性正式僱員的比例約3%,韓國500強企業中有328家企業只僱傭了男性僱員。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韓國在2018年全球性別差距排名149個國家中排到了115位。
《太極虎韓國》書影進入家庭的韓國女性無法在公領域獲得自我認同,她們只能在儒家思想統治的私領域中做一位好妻子和好媽媽。從社會現實來看,好妻子和好媽媽的性別角色已經成為了韓國女性的枷鎖。尤其是為了扮演好富有母愛的好媽媽的角色,韓國女性時刻都不能鬆懈。正如韓國社會學者吳燦昊在《婚姻和育兒社會學》中所提到的:母愛是韓國被濫用最嚴重的詞語之一。
《婚姻和育兒社會學》(결혼과 욕아의 사회학)書影「大部分韓國女性為了不成為所謂的『壞媽媽』,她們以母愛的名義激進地養育子女。這些母親往往會將子女當成自己的所有物,她們一輩子也無法改變這個觀念。韓國社會過於強調母愛的結果是——韓國母親不知道何時對子女放手。」(《婚姻和育兒社會學》)
已婚韓國女性在社會壓力下只能去做「好媽媽」,「好媽媽」的定義是「為了孩子可以犧牲一切的媽媽」。如果沒有做到這一點,你就可能會被他人稱為「壞媽媽」。就像天空之城女主角韓瑞真一樣,大部分韓國媽媽在人生中拋棄了自我,所作一切都是為了子女。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韓國媽媽們自然而然地將孩子當成自己的所有物去撫養,不斷上演媽媽為了讓孩子去學習,對孩子說出經典臺詞「我含辛茹苦把你養大,你要聽話……」。作為犧牲者的韓國媽媽們口上會時常掛著「這都是為你好」,以此為藉口不去關心什麼才是孩子們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韓國全職媽媽的自我認同:孩子的成功就是母親的成功在劇中韓瑞真為了女兒的成功,做了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行為。在得知隔壁考上首爾醫大的英才的悲劇後,韓瑞真還是毅然決然地讓女兒繼續接受金老師團隊的輔導。韓瑞真抱著悲劇不會在自己家裡發生的僥倖心理,對金老師承諾只要女兒考上首爾醫大,自己可以接受任何後果,即使家破人亡也在所不惜。為了女兒的成績不被影響,韓瑞真將丈夫不知情的婚外女兒領回了家中。在女兒高中的最後的關頭,為了女兒能順利進入大學,她在掌握了足夠證據的情況下,讓鄰居家兒子黃宇宙被誣陷為殺人嫌疑犯。
韓瑞真只有一個目標,就是送自己的大女兒姜藝書進入首爾醫大讀書。可以說她的人生從大女兒出生開始就沒有了其他的計劃,她只想要通過大女兒藝書的成功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每個人的三觀都不盡相同,但為什麼會有『唯一的人生競賽』呢?對於對孩子教育負全責的韓國媽媽來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原則支配了她們的一舉一動,讓她們無法不讓孩子參與這場人生競賽。散養孩子的韓國媽媽會被大家看作沒有母愛和責任感的人,所以大家即使不想逼著孩子去學習,也會為了不成為大家口中的「不稱職的媽媽」,而推著子女進入『唯一的人生競賽』的跑道去奮力奔跑。「(《婚姻和育兒社會學》)
李秀林是天空之城裡唯一不認為自己是全職媽媽的女人,她不僅是媽媽,還是一位作家。李秀林在劇中是放養孩子的母親代表,她一直強調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去培養孩子,而不是一味地強調孩子的成績。李秀林雖然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但她的繼子黃宇宙的成績卻依舊是名列前茅。韓瑞真對此一直耿耿於懷,在一次爭吵中藉機諷刺李秀林,「你對孩子的教育這麼不上心,一看就不是他的親生母親」。韓瑞真的言下之意是,如果黃宇宙是李秀林的親生孩子,李秀林一定會像她一樣犧牲自己去成就孩子。隨著劇情的發展,黃宇宙的成績有所下降,李秀林也開始懷疑自己,她是不是真的不是一位「好媽媽」。
在韓國社會裡,子女的成績單就是媽媽的成績單。在這場瘋狂的人生競賽中,沒有一位母親是能夠獨善其身的。劇中一位沒有主見的媽媽陳珍熙一直跟隨著韓瑞真的腳步,她也讓自己讀初中的獨生子參與到激烈的應試競爭中。陳珍熙卻不如韓瑞真狠心,她每天都生活在自我矛盾中,因為她不忍心讓自己的兒子活得這麼痛苦,同時也想做一位稱職的媽媽。天空之城中另一位全職媽媽盧承慧在發現大女兒是假造考上哈佛的事實後,一度失魂落魄,覺得自己的人生成了空殼。
「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儒家思想在韓國根深蒂固,提升子女的成績成為了媽媽們的工作。以韓瑞真的婆婆為例,她成為奶奶後還在時刻通過媳婦掌握孫女的學習情況,去督促孫女學習。孩子的成績對於韓國爸爸來說雖然也很重要,但是在韓國社會裡,對子女的成績負全責的只有媽媽。對於爸爸們來說,子女優秀的成績可以讓自己的社會地位更上一層樓;對於媽媽們來說,子女的成績就代表著自己的社會地位。
階級上升的重要手段:通過孩子升學幫助自己完成人生逆襲「人們都會覺得自己的人生留有遺憾,但是人生很長,時時刻刻都是在比賽。韓國人在為人父母后,如果聽到別人用羨慕的語氣說『孩子這麼優秀,你怎麼這麼會教育孩子』,他們會獲得很大的滿足感,填補自己以前人生的遺憾。夢想著人生翻盤的韓國父母們被社會評價所操控,他們為了孩子所謂的成功而心甘情願去做出犧牲者的姿態。」 (《婚姻和育兒社會學》)
大部分媽媽都會努力讓自己的孩子去學習和參與競爭,韓瑞真將這一份母職做到了極致。韓瑞真為了讓一直看不起自己出身的婆婆和丈夫接納自己,她決心要把自己的女兒送進韓國最好的醫科大學,完成婆婆每次見面都會提到的「三代醫生世家」的打造。女兒藝書考上首爾醫大是韓瑞真提升家庭地位和社會地位的唯一方法,只有這樣她才能從菜市場牛血店老闆的女兒郭美香變為真正的韓瑞真。
天空之城裡面不僅給出了媽媽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去督促孩子學習的極端例子,還呈現了一個同樣出生於底層,通過自身努力成為法學教授的爸爸角色。住在天空之城的車民赫教授像韓瑞真一樣,對自己雙胞胎兒子的教育非常上心,並且到了瘋魔的程度。
與他們的配偶不同,韓瑞真的醫生丈夫出身於醫生世家,車民赫的妻子的父親曾高居陸軍總參謀長,韓瑞真和車民赫出身於底層。他們從自己的人生經驗得知,他們生活的韓國是殘忍的叢林社會。他們雖然現在已經躋身於中上流社會,但是他們的出身還是時時刻刻在限制了他們的發展。他們代表了那一批出身於卑微而通過自身努力混跡在中上層的韓國人,只有通過孩子的成功,完成下一代穩定的代際傳遞後,他們才能真正洗刷掉出身底層的自卑感。
「在體會過資本主義社會殘忍現實的父母,會完全遵照資本主義社會的規則去培養最優秀的子女。雖然不是所有父母都會把自己對子女成功的期待掛在嘴邊,但幾乎所有父母都會有一個共識——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失敗。在這個共識的基礎之上,父母們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培養子女。」(《婚姻和育兒社會學》)
車民赫教授在當上了法學院教授後還是非常在意自己的出身,他時刻活在他人的視線建築的牢籠中。他孜孜不倦地向孩子灌輸資本主義倫理價值觀,其中最常出現的場景是,他指著家中的金字塔模型對孩子說,「要踩在朋友的身體上才能到達金字塔的頂端」。
考上醫大後,真的會成功和幸福嗎?在和李秀林的對峙那一幕,金珠英聲嘶力竭地爭辯道:「毀掉孩子和讓家庭分崩離析的不是我,是孩子們的父母。我也很想問他們,為什麼這麼執著於首爾醫大。首爾醫大合格後,孩子一定會成功和幸福嗎?」
就像金珠英老師說的,進入首爾醫大學習並不會保證孩子日後的成功和幸福。為了滿足家長的願望,金珠英老師不擇手段地幫助自己負責的所有學生考上了首爾醫大。劇中提到了她的兩個學生的悲劇,一個是懷著報復父母的目標去學習的英才,在考上首爾醫大後離家出走,最後他的媽媽接受不了現實而自殺;還有一個學生在就讀首爾醫大第一年的時候自殺身亡。
車民赫教授在得知大女兒偽造考上哈佛大學的事情後,逐漸接受女兒計劃以跳舞為生的事實。車教授意識到自己永遠也無法達到所謂金字塔的頂端,學習作為階級上升的途徑有很大的限制。韓瑞真的丈夫姜俊尚在得知死去的女孩惠娜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後,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姜俊尚以韓國高考第一名的成績進入首爾醫大,後來當上醫生後也是一路升官。但是他的婚姻卻是不幸的,在母親的幹涉下,他與初戀女友分手,然後與假裝豪門出身的韓瑞真結合。為了升官他也是不擇手段,甚至連醫生的道德底線也可以僭越,最後導致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沒有救治自己的親身女兒。他的妻子為了得到他的認可,扭曲了自己的人生去督促大女兒學習。他的兩個婚內女兒都不尊重他,他從來都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他覺得自己的人生很失敗,從外面看上去算是成功的樣子,裡面卻是腐爛到了極點。
天空之城的居民們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韓國的頂尖學校,然後從事韓國社會名利雙收的專業職位——醫生、大學教授等。這些人都只是位於社會的中上層,並不是擁有驚人財富和天大權力的社會頂層人物。他們為了能在殘酷的現實中生存下去,也只能永不止息地在去和他人競爭。
為了不讓家族的社會階級滑落,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子女努力學習,進入頂尖大學的熱門專業學習。讓子女比自身更為成功,獲得更多的財富和權力,成了韓國中上層家庭的核心目標,這個重擔最後還是落在了大部分全職媽媽身上。
「人們總是會說『如果不這麼做(隨社會大流),就會產生很嚴重的結果』,但是大家都不會去考慮『這麼做的話,我們的世界和每個人的人生會變得怎麼樣』。我們國家的所有人都可以用昂貴的手機後,我們國家就會成為一個幸福的社會嗎?韓國普通人的人生像戰爭一樣,所有人都在竭盡全力地武裝自己。從搖籃到墳墓,每個人都在與其他人進行激烈地戰鬥,最後所有人都成了社會的犧牲品。」(《婚姻和育兒社會學》)
惠娜的死讓電視劇達到了高潮,惠娜死後引發的一系列變故讓大家都開始反思——考上醫大後,真的會成功和幸福嗎?在韓國應試教育的社會環境下,被父母步步緊逼的天空之城的孩子們幾乎都變得面目全非。韓瑞真的大女兒藝書成了除了成績和考大學其他都不關心的學習機器,小女兒藝彬去便利店偷零食解壓。車民赫的大女兒為了不讓父母失望,捏造出了考上哈佛的彌天大謊。
如《婚姻和育兒社會學》書中所寫的:「這(韓國)是一個普通人拼命努力都只能過上平凡人生的社會」。對於大多數韓國人來說,成功的途徑如劇中所描述的那樣單一,他們並沒有其他的選擇。韓國新聞中經常會出現「無限競爭」、「過度教育」等詞彙,深知這一事實的韓國父母們還是只能無奈地逼迫孩子們去學習。深深地無力感縈繞在大部分韓國父母身邊,除此之外無路可走的現實世界造成了一個又一個的人間悲劇。
韓劇《天空之城》通過演繹出這場中上層階級家庭為了子女升學造成的慘劇,想要告訴大家這一出出人間悲劇的核心是——被社會制度和社會結構逼迫得走投無路的韓國女性。韓瑞真最後搬出了天空之城,但只要韓國的社會環境不被改變,還是會有下一個韓瑞真再搬進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