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那些動不動就吃野生動物的人,這位大哥好榜樣、真良心!但差點好心辦壞事……
13日傍晚,廣西桂林市永福縣百壽鎮新隆村村民吳先生在果樹地裡勞作時,突然聽到一陣怪異的叫聲,循聲而去,發現原來是兩隻可愛的小鳥「寶寶」。「寶寶」幼小,周圍又沒窩,再加上天寒地凍,吳先生只好將其帶回家。
△吳先生把幼鳥放在紙盒子裡防風保暖
通過網上查詢,吳先生發現這種鳥很像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猴面鷹,便趕緊報警。
△羽翼未全的幼鳥一臉呆萌
14日早上,永福縣森林公安局百壽派出所民警趕到吳先生家,經過網上比對,發現這兩隻幼鳥疑似草鴞,俗稱猴面鷹,屬於國家的二級保護動物。
△吳先生和民警
吳先生出於好心將草鴞幼鳥帶回,好在又將幼鳥交由森林公安處理,不然很可能會出於好心卻辦了壞事。為什麼呢?且容我細說。
草鴞(學名:Tyto longimembris)屬鴞形目草鴞科草鴞屬的貓頭鷹,俗名猴面鷹、東方草鴞。中等猛禽(體長35釐米)的鴞類,叫聲響亮尖銳。面龐心形。似倉鴞,但臉及胸部的皮黃色色彩甚深,上體深褐。由於草鴞的夜行性習性,相關影像資料較少,多來自於接觸受傷的或不法分子捕捉的。☞桂林破獲特大野生動物案,查獲野生鳥類3.5萬餘只!
△成年草鴞
草鴞棲息於山麓草灌叢中,以鼠類、蛙、蛇、鳥卵等為食。白天,躲在樹林裡養精蓄銳,夜間卻非常活躍。草鴞的身體結構和功能都適應於黑夜捕捉老鼠。草鴞性格兇猛、殘暴,抓到老鼠後,個小的整頭吞食,對個大的老鼠則先啄食其頭部,然後撕其身體,即使吃得飽飽的,見到老鼠也仍不會放過。
築巢於隱蔽的草叢間。每窩產卵2~4枚,乳白色。雌鳥孵卵,孵卵期22~25天。雛鳥兩個月後離巢自營生活。一般來說,某一個地區老鼠多,該地區的草鴞每窩就會產較多的卵,反之則產較少的卵,很會「計劃生育」。
草鴞屬罕見鳥類
分布範圍:非洲、紐幾內亞、日本、澳大利亞、印度次大陸至中國西南及華南、東南亞、菲律賓。
分布狀況:罕見留鳥及冬候鳥。亞種chinensis於雲南東南部(蒙自)、貴州、廣西、廣東、香港、福建,北至安徽。亞種pithecus為臺灣南部的留鳥。
草鴞保護現狀
CITES瀕危等級: 附錄II 生效年代: 1997
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二級 生效年代: 1989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低危(LC)。
是世界瀕危物種其中之一,為聯合國《瀕危野生動物名錄》其中一種。
近年來,網絡上報導的所謂撿到「猴面鷹」幼崽的新聞很多,但是當事人幾乎都是稱:「找了一下周圍沒看到窩,怕餓死就帶回來了。」想必吳先生也是這種出於好心的心理,才把這兩隻幼鳥帶回了家。
△成年草鴞在窩裡
然而實際上,草鴞的窩就是地上的「一團亂草」,也沒有我們一般意義上的碗狀鳥窩。也就不會出現幼鳥從樹上掉落的情況,所以不需要收養。再碰到這樣的情況,拜託大神行行好不要亂撿了!
△在窩裡的草鴞幼鳥
成年草鴞野外生存能力很強,完全有能力捕食餵養幼鳥。如果被人擅自帶回家或捕捉,沒吃血食帶骨活體,得不到發育所需的各種營養,特別是鈣質,很容易導致生病甚至死掉!這就成了好心卻害命了!
如果真不小心撿到草鴞幼鳥,一定不要餵豬肉(可能致死,脂肪顆粒堵塞血管的原因),最好是餵血食,也就是把活的小雞小鴨小白鼠什麼的弄碎後去掉部分內臟和大骨,剩下的弄成渣就能給它們吃了。
同樣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聯想到前段時間
南寧的魚王花鰻鱺被殺
湛江416斤稜皮龜被血腥的現殺現賣
桂林的兩隻草鴞幼鳥得以保全
還是應該為吳先生點讚啊!
轉發分享讓更多人知道
以後不要把野生幼鳥帶回家!
避免好心害了命!
▍內容來源:東方IC、鳥網、百度貼吧、網絡
▍悅桂林綜合編輯,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逗B兄弟》第一季番外篇4
「桂林老闆陽朔私會小三」
☟☟☟
覺得不錯,關注點個zan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