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攻略:給人體細菌做「普查」
我們全身的細菌總量是細胞數量的10倍。目前,科學家已完成「人類微生物基因組項目」的第一個階段。該項目是迄今為止最複雜的計量項目,旨在研究這些微型「居民」的身份和作用。大部分細菌是有益的,有助於消化,從而完善整個免疫系統。但隨著研究的不斷推進,科學家發現很多慢性疾病,如發炎和肥胖,都和細菌有關。當然,並非所有細菌都是不速之客,有些細菌能治癒難以處理的健康問題。
有機食品:並不意味著有更多營養
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者分析了17組有機食物與普通食物的對比,結果表明,有機食品並不比普通食品更有營養,也並非不受微生物感染,例如大腸桿菌。人們普遍認為有機水果、有機蔬菜及有機乳製品不太可能有農藥殘留,但研究者認為,有機食品能吸收更多的陽光而顯得更為「健康」的說法,不見得是正確的。
DNA檢測:從新生兒著手
50個小時,這就是現在解析一個新生兒基因組所需要的時間。在過去,這項工作要花費幾周甚至幾個月。對於一個患有嚴重疾病的嬰兒而言,這可能關乎生死。隨著基因排序技術的發展和創新軟體的使用,科學家已經能夠把3500多種基因缺陷和兒童疾病聯繫起來。基因分析的速度越快,醫生就越可能在第一時間採取正確的治療措施,挽救嬰兒的生命。一年後才接受新生兒護理的嬰兒,大約有30%患有基因疾病,迅速分析這些孩子的基因對於他們今後的治療至關重要。
肚腩危機:現代人的「致命」之傷
沒人會喜歡自己的大肚腩,然而,肚腩帶來的危機並不僅限於外表。美國有研究者認為,就算是正常體重的人,若腹部脂肪過多,也比肥胖者早去世的機率高50%。因為腹部脂肪會令內臟產生變化,導致不同類型的脂肪代謝從而釋放出荷爾蒙,促進胰島素的生成,最後患上糖尿病。此外,這類人之所以會增加疾病風險,是因為他們缺乏運動,體內沒有足夠的肌肉。
動物篇:奇趣新物種引人注目
剛果「沉思猴」
沒有人知道猴子是否會思考,但是單從面部表情來看,去年新發現的名為「Cercopithecus Lomaniensis」的猴子似乎總是滿腹心事。發現者花了至少三年時間來研究這種奇特的生物,其中大部分時間是用來確認它是否屬於新物種。2009年,野生動物研究基金會的成員在一戶剛果民居旁發現了這種動物,它有點像Lesula猴,但也有研究者認為它屬於一種新型的梟猴。
史前怪臉「豪豬恐龍」
現在已經沒有機會看到這種長著鸚鵡頭和長牙的生物四處奔跑了,因為這種名叫「Pegomastax africanus」的恐龍早在1.5億年前就已滅絕,直到2012年科學家才開始研究這種生物的化石標本,並把它作為一種新型恐龍記載下來。它的大小和貓差不多,和鴨嘴獸有很多相似之處。但遺憾的是,它並不像鴨嘴獸那麼可愛,它的臉或許可以用作萬聖節的面具。
加州「深海貓鯊」
雖然越來越多的鯊魚品種瀕臨滅絕,但科學家們很高興地發現了一種新型深海「貓鯊」。這種鯊魚約長一英尺,周身呈巧克力色,身上長有白色的斑點,這些白點就好比我們的指紋,因魚而異。和其他鯊魚不同的是,貓鯊並沒有滅絕的危險。
阿拉巴馬州「地板門蜘蛛」
2012年,昆蟲學和植物病理學的科學家對一種蜘蛛產生了興趣,它們在繁殖期時多出現在人行道、車庫以及遊泳池附近。之所以被稱為「地板門蜘蛛」,主要是由於雌性的此類蜘蛛喜歡在有土壤和蛛絲的洞穴中「潛伏」,安靜地等待雄蜘蛛「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