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小娟
3月25日至31日,2018全國橋牌團體賽史上第一次在河南舉行,這是國內最高級別的正式橋牌賽事第一次落戶河南,無疑是對稍顯滯後的河南橋牌現狀打了一劑強心針。那麼,河南的橋牌會藉此機會再火一把嗎?一直以來要打入年輕人陣營的橋牌可以實現自我復興嗎?
河南橋牌曾經很牛
橋牌,在大眾的心目中就是高端、高冷的代名詞。在上世紀80年代,河南隊曾奪得過全國亞軍,河南省橋牌運動協會常務副主席彭翼群在採訪中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咱們河南的橋牌運動水平在全國可以說是一流的,從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那十年間,穩穩佔據著全國甲級隊伍的前六名,即便遇上北京、上海、廣東、江蘇這些強隊,也完全可以拼一拼,並不落下風,那個時期堪稱是河南橋牌的鼎盛時期。"彭翼群幽默的說,在那個年代,會打橋牌的小夥子找女朋友都比別人容易。
可是,當時鼎盛期的那批隊員年齡越來越大,下面的年輕人又跟不上,出現了青黃不接。目前,河南的男子橋牌在全國的丙級隊伍,女子橋牌在全國的乙級隊伍,都是最底層。而正式註冊的橋牌隊員也僅僅只有千餘人,相比圍棋和象棋是遠遠不如。"其實這項運動還是很鍛鍊腦力的,但是人年齡大了確實感覺到累,跟發達地區的年輕隊伍比不過了,咱們省亟須培養後備人才,爭取早日回到全國前列。"鄭州市棋牌協會副主席顧小川說。
市場價值日漸式微
一項運動的崛起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沉澱醞釀,可是一項運動的沒落卻通常很迅速,橋牌正是如此。如今走在鄭州街頭,各類棋牌俱樂部、棋牌苑、棋牌工作室等等並不罕見,尤其是校園周邊更是隨處可見,但是在這些場館中,幾乎找不到橋牌項目的蹤影。這一點也同時得到了鄭州棋院院長穆寶林的證實,"咱們省幾乎就沒有專做橋牌生意的俱樂部",原因很簡單,沒有市場,沒有錢。記者走訪了鄭州市二七區一家規模較大的棋牌俱樂部,這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橋牌沒法做,沒市場。"這位負責人說得斬釘截鐵,"會打橋牌的人太少了,並且一般都比較高端,基本都是高學歷、高智商人群,很多還是老幹部,人家都有固定的圈子和場所,根本沒人來我們這打橋牌。"
河南省棋牌院副院長畢天劍告訴記者,如果是圍棋,幾乎所有孩子都能掌握基本要領,可是橋牌太難了,比其他各類棋牌運動需要的邏輯思維能力更強,在青少年中難以推廣。於是,失去了青少年的巨大市場,這項運動的商業吸引力就直線下滑,"成年人的體育愛好選擇很多,橋牌那麼耗神耗時,現代人的壓力又大,許多人也是敬而遠之,最後還是依靠為數不多的老年人市場,那能有多大的市場價值?"
用高端賽事助推河南橋牌
全國橋牌團體賽始創於1982年,其前身是全國橋牌協會錦標賽,參賽隊伍代表了全國的最高水準。從創立以來,該項賽事始終都在橋牌的發達地區舉辦,從未涉足過河南。直到去年,河南省的相關部門負責人認識到橋牌運動亟待覆興,便有意通過這一賽事帶動省內橋牌團體的熱情,並帶動更多人接觸並愛上這項運動。於是,通過各方共同努力,終於,這項比賽成功落戶鄭州。對此,鄭州市體育局局長王微非常有感觸,他告訴記者:"有了這項最高級別賽事的助推,許多愛好者的熱情又重新被點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橋牌運動在河南的推廣。"
穆寶林告訴記者,參加本次賽事的一流隊伍都是來自於北上廣深這些橋牌發達地區,河南的隊伍都是最末流,男隊在最底層的丙級隊,女隊在最底層的乙級隊。不過,相比往屆可是有了大大的改觀。"以前在外地辦比賽,咱們頂多有兩支隊伍參加,男的一支女的一支,這次河南是東道主,咱們又多了三支隊伍參加,至少在這個層面上激發了參賽者的積極性。"河南省橋牌運動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管新華告訴記者。
要打入年輕人群體
最高級別賽事落戶河南,僅僅是萬裡長徵走了第一步。要想橋牌運動在河南真正實現復興,除了依賴老驥伏櫪的"老同志"之外,更要吸納新鮮的年輕力量加入,這才是一項運動長盛不衰的根本。對此,省橋牌協會也一直在努力。管新華告訴記者,目前他們致力於在大中小學中推廣橋牌,已初見成效,"河南已經有9所小學組建了自己的橋牌隊伍,不過,要想真正實現橋牌進校園,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要雙雙發力才可以。"
目前,全國有很多橋牌發達地區在大力推廣"迷你橋牌",旨在打入年輕人市場。河南也在醞釀橋牌的"初級班",其目的都是想改變橋牌以往的"高冷"形象,使之更接地氣。不過,無論是迷你橋牌,還是橋牌的初級班,甚至是剛剛流行起來的在手機上打橋牌,其艱深燒腦的根本精髓不會變。"橋牌是一把雙刃劍,門外的人不想費勁學,而學會的人卻愛它入骨,這正是橋牌的誘人之處。"管新華說。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裴申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