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學科類科學期刊排名發布 《自然》居首

2020-12-04 科學網

 

Nature(自然) 、 Nature Communications (自然通訊) 和Scientific Reports(科學報告)在2013年度期刊引用報告(JCR)*多學科類科學期刊排名中獨佔鰲頭,分列第一、三、五位。在這份本周發布的報告中,開放獲取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在多學科類期刊中的排名前進到第五位,超過了PLOS ONE。Scientific Reports和Nature Communications依然是自然出版集團(NPG)發展最為快速的期刊。

期刊影響因子是衡量期刊引用影響力的一個指標。在2013年度期刊引用報告中,NPG旗下的開放獲取和訂閱類期刊在各自學科領域的整體表現強勁。

在2013年度期刊引用報告科學版中,Nature及其子刊有10種躋身期刊前20強,有19種位居前50強,分別佔兩個榜單的50%和38%,超過其他所有出版商。有17種期刊位居單一學科或多個學科類期刊的榜首。

Nature至今連續六年蟬聯多學科類科學期刊第一名,影響因子42.351。Nature是2013年世界上被引用最多的科學期刊,高達590, 324次,另有8篇論文列入2013年Altmetric 最受關注的百篇論文榜 **。NPG旗下期刊共有18篇論文進入該榜單。

Scientific Reports在2013年進一步強化了自身影響力,被引用量由2012年的500次增加到4000多次,影響因子5.078,在2013年期刊引用報告科學版收錄的全部8474種刊物中,位居排名最靠前的7%之列。Scientific Reports的一篇論文在Altmetric 2013年最受關注的百篇論文中排名第一,該刊共有5篇論文躋身這一排行榜,顯示了在社交媒體和新聞報導中所受到的關注。2013年,Scientific Reports發表了2400多篇文章,目前每月收到500多篇投稿。僅今年1月到7月,就發表了2100多篇文章,而且還在不斷快速增長中。

Nature Communications連續第二年保持多學科類科學期刊第三位,其影響因子上升到10.742。該刊也提供開放獲取模式供作者選擇,目前每月收到1500篇投稿,比Nature多出50%。2014年首六個月就發表了1500多篇文章,而2013年全年僅發表了1600多篇文章。

自然出版集團暨帕爾格雷夫•麥克米倫負責開放研究的董事總經理Sam Burridge說:「我們的開放獲取期刊發表了不同科學領域的優質研究成果,並最大程度地與更多的讀者分享這些成果。這些開放獲取期刊在研究人員中的聲譽與日俱增,這體現在引用量、在各學科類別中的突出排名,以及不斷增加的投稿量上。社交媒體的關注和新聞報導反映了它們的影響力已深入研究人員和公眾。」

2013年度期刊引用報告展現了NPG的開放獲取期刊在整體上具有高質量的內容和引用影響力。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光:科學與應用)的首個影響因子達8.476,在光學類期刊中排名第四,位列榜首的是Nature Photonics(自然-光子學)。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與50多種NPG旗下期刊位居期刊引用報告排名最靠前的7%期刊之列,這包括了NPG Asia Materials(影響因子9.902)和 Cell Death and Disease(影響因子5.177)等開放獲取期刊。

相關焦點

  • 鄭大在自然指數排名TOP200名單居中國內地37位!國際170位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樹華 通訊員 楊明4月30日,自然指數網站更新了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 Index 2020 annual tables),展示了不同國家和科研機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質量科研產出的情況。
  • 2018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 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居...
    原標題: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居全球第四 11月1日上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統計顯示,我國科技論文產出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排名前進到世界第4位,發表在各學科最具影響力國際期刊上的論文數量連續第八年排在世界第2位,其中材料科學領域論文被引用次數保持世界首位。 據統計,2017年被引次數超過10萬次且影響因子超過35的國際期刊有7種,包括《自然》、《科學》等。
  • NEWS│北林大英文學術期刊《森林生態系統(英文)》居中科院JCR一區,為農林科學類TOP期刊!
    《2020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於12月17日正式發布!該分區表在秉承方法科學和數據客觀的基礎上,延續使用2019年基礎版分區表的方法體系;繼續突出支持本土品牌期刊國際化的導向,形成了「中國SCI期刊評價方案」。
  • 自然指數發布全球科研機構排名,中國這些機構躋身前十
    近日,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公布了2020年度榜,包括全球科學研究十大國家、十大科研機構、十大升幅最快機構等最受關注的排行榜。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居全球高校四強。
  • 2020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在滬發布 哈佛大學居首
    來源:證券時報網7月11日,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經濟學研究全球競爭力評估中心發布《2020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報告》。該報告對全球大學研究機構的經濟學高端產出的競爭力提供科學性評估,為推進和實施世界一流經濟學科建設戰略提供客觀依據。發布會以「現場會議+雲端會議」形式進行。
  • 中國各學科頂級期刊名單發布!(影響力指數排名)
    中國各學科頂級期刊名單發布!(影響力指數排名) 來源:知網評價 編輯:學長 《世界學術期刊學術影響力指數(WAJCI)年報》 正式發布 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日前又推出一個重磅研究報告
  • 2020年自然指數重磅發布!河南大學這個學科全國排名上升17位!
    近日,根據自然指數網站公布的最新數據,河南大學生命科學自然指數排名進步顯著。數據顯示,2019年公布的河南大學生命科學自然指數年度榜單排名為全國第70位,2020年4月30日公布的最新排名為全國53位,提升17個位次。與國內其他高校生命科學相比,增速較快,提升幅度較大,成績顯著。但與領先的高校、機構相比,上升空間依然很大。
  • 自然指數全球科研機構排名 中科院奪得「八連冠」
    中新網北京4月30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中科院)4月30日消息,當天正式發布的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顯示,中科院再次名列全球首位。根據此前發布的自然指數數據,中科院已連續8年位列該排行榜全球第一,實現「八連冠」。
  • 2020年自然指數發布 河南大學生命科學排名大幅提升
    數據顯示,2019年公布的河南大學生命科學自然指數年度榜單排名為全國第70位,2020年4月30日公布的最新排名為全國53位,提升17個位次。與國內其他高校生命科學相比,增速較快,提升幅度較大,成績顯著。但與領先的高校、機構相比,上升空間依然很大。
  • 《世界期刊影響力指數報告》發布:創辦僅兩年的《Research》綜合類...
    據日前發布的《世界期刊影響力指數(WJCI)報告(2020科技版)》,中國科協與美國科學促進會共同創辦的《Research》,在包含《科學》《自然》等國際頂級期刊在內的綜合類246個期刊中排名第16,進入Q1區,在中國所有入選的1424種期刊中排名第5。
  • ...發布:創辦僅兩年的《Research》綜合類排名世界第16,國內排名第5
    據日前發布的《世界期刊影響力指數(WJCI)報告(2020科技版)》,中國科協與美國科學促進會共同創辦的《Research》,在包含《科學》《自然》等國際頂級期刊在內的綜合類246個期刊中排名第16,進入Q1區,在中國所有入選的1424種期刊中排名第5。
  • 最新自然指數排名:中國3所高校進入世界前十!
    近期,國際頂級科研期刊《自然》雜誌出版方公布了最新的自然指數(Nature Index),本次榜單為2018年7月1日到2019年6月30日的大學/機構排名。自然指數又是個啥呢?自然指數於2014年11月首次發布,目前已成為評價科研機構高水平學術成果產出的重要指標。主要對前一年各科研機構在Nature系列、Science、Cell等82種自然科學類期刊上發表的研究型論文數量進行計算和統計。82種來源期刊分為化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生命科學和物理學四類。
  • 中科院32種SCI收錄期刊進入國際同學科排名Q1區—新聞—科學網
  • 2個學科位嗎,居ESI全球前1%!這所高校全國排名上升30位
    ESI資料庫更新了最新ESI數據,這也是第二期的ESI數據,根據統計,全世界有6009個科學研究機構上榜,其中,武漢工程大學排名全國大學的176位,比去年進步了30位,這是ESI學科在全世界排名中學校的重大突破。
  • 中國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論文數量居世界第四位
    中國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論文數量居世界第四位 2018-11-02孫自法 攝  中新社北京11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信所)1日在北京發布最新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稱,2017年被引次數超過10萬次且影響因子超過35的7種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當年共發表論文10803篇,其中,中國論文699篇,佔總數6.5%,排名世界第4位。僅統計原創論文和述評兩種類型,則中國論文有443篇,也排名世界第4位,比2016年上升1位。
  • 2020軟科最好學科排名公布,看看都有誰?
    10月15日,高等教育評價專業機構軟科發布了「2020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包含96個一級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排名共有144所大學上榜,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與2019年相比前進66位,居第44位,入圍全國前20%。  自2017年齊魯工業大學與山東省科學院實施科教融合以來,上述學科大力整合山東省計算中心(國家超級計算中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等教學科研機構優勢資源,綜合實力得到快速提升。
  • 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學科排名出爐,國大南大多專業排名進入全球前20
    重磅: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簡稱THE)學科排名正式發布! 泰晤士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包含計算機科學、工學、商業與經濟學、教育學、理學、社會科學、法學、生命科學、心理學、人文藝術學科、臨床與健康共十一個廣泛學科領域。
  • 自然指數年度榜單發布:前44家機構上升之星全部來自中國
    來源:經濟日報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 Index 2020 annual tables)今天發布,展示了不同國家和科研機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質量科研產出的情況。美國依然位於首位,中國居第二位,但不斷在縮小差距,中國2015年以來科研產出有大量增加。
  • MDPI Biology&Life學科分類期刊影響因子速覽
    點擊播放 GIF 0.0MBiology & Life生物及生命科學學科類影響因子合集>2020年6月29日,科睿唯安發布2019年《期刊引證報告》。MDPI出版的250本期刊中,共有71本期刊被SCIE收錄,4本期刊被SSCI收錄,其中3本為SCIE和SSCI 雙收錄。同時,小編也第一時間根據Web of Science的數據,統計了MDPI 分學科領域的期刊影響因子信息,今日為大家推送生物及生命科學(Biology & Life)學科類,快來一睹為快,Pick屬於你的期刊!
  • 國產高分化學、材料類SCI期刊盤點
    NSR的最新影響因子達到13.222,位列全球多學科綜合類期刊的第3名(4%,Q1),進入中科院分區綜合性期刊1區;所有文章開放獲取,綜述以約稿為主,研究論文接收自由來稿。在嚴把質量關的前提下,NSR將增加研究論文的出版量,要求論文兼顧新穎性、突破性和廣泛興趣性,學術水平達到專業領域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