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時間接收汽車及模具行業最前沿技術及最新動態
打造汽車零部件及模具人都愛看的行業公眾號品牌
汽車零部件模具與注塑
專業 實用 前沿
猜你喜歡
模具設計工程師溝通時,最煩惱的是什麼樣情況?
「
老王:我覺得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改吧。改圖是正常的,畢竟一步到位還是不現實的。但是很多時候,對方改來改去自己也不清楚想要什麼,我們設計工程師做圖很多時候只能做個大概,在慢慢溝通細節,效率比較低。
「
老劉:對對對,我也覺得溝通到位特別困難,我每次和客戶交流都是用截圖交流。2D圖紙還好,3D模型就很要命了,有些時候也不知道他標的是哪一個零件,要反覆確認幾遍,萬一改錯了又得重來!
「
老張:圖紙溝通確實是比較困難。我做圖紙校審的時候,很多問題標註起來就很容易弄錯。我們還特意拉了微信群溝通,但很多時候修改要求發群裡以後很容易就被忽略,或者二次查看比較麻煩,容易遺漏。
幽默圖解汽車工程師「宮廷劇
導讀
從事汽車行業有10餘年光景,你要問我汽車是如何研發出來的?我只能把領域內熟悉的環節說上一二,但汽車是如何從圖紙到實車的?這個概念很模糊,當看到這篇圖文並茂、還有些搞怪的文章後,我仿佛能捋清楚了......
造車第一步
工程師與設計師間的「鬥爭」
在數字模型階段,汽車工程師就介入了汽車設計工作。他們從工程的角度與造型設計師吵吵,調整合理的分縫、預留出合理的尺寸等等。對於設計師來說,這個團隊都是一群不好惹的人!
項目開始前......
項目開始後......
工程師發威
來,把你的模型數據拿來我瞅瞅
工程師再發威
來,把你的硬質模型拿來我瞅瞅
完成數字模型撕逼大戰之後,造型設計師都會做一個硬質油泥模型,供工程師們再來研究工程可行性。撕逼繼續,工程師需要把造型可能影響到的工程設計一一規避,鎖定最終的造型數據。
設計師反發威
設計完成,剩下就看你們的了
汽車造型確定之後,就要轉化為數字模型,移交到工程師手裡。
當數字模型師把這個壓縮文件發到工程師手裡的那一刻,造型設計師基本上就解放了。
於是,大戰轉移陣線——
從工程師大戰設計師變為——
各路工程大神內戰
此時,受夾板氣還不能發飆的總布置工程師,只能——
和稀泥
經過多方協調,工程師們終於確定汽車各個零部件的具體設計,他們要完成每個零部件的尺寸、重量、性能、耐久性、成本、製造工藝等工作。然後——
造車第二步
試製:先弄幾輛工程樣車出來看看
鈑金工程師敲車身,零部件工程師和供應商一起按照數字模型來打造工程樣件(一般都是手工的),一起匯總到試製車間進行試裝車。裝完之後就是——
無窮無盡的
評審、改進、評審、改進..........
造車第三步
測試:樣車的各種性能測試
樣車試製完成之後,就要製造幾輛工程樣車,進行整車及零部件的性能與耐久性長達2-3年的測試了......
對試驗工程師來說,兩個月跑三萬公裡輕鬆,十天前還在零下四十度的黑河凍成傻袍子,十天後就在零上四十度的海南熱成狗也是經常會出現的。
強化壞路測試,用幾萬公裡模擬用戶幾十萬公裡行駛
高溫測試,檢驗車輛在極限高溫下的運行狀況
高寒測試,檢驗車輛在極限低溫下的運行狀況
熱帶測試,檢驗車輛在高溼度、高溫度下的運行狀況
與此同時,各路工程師人馬全部出動,在各自戰線上奮力拼搏。他們對車輛的各個參數進行調整,取得那個最優方案。
動力標定工程師
底盤調校工程師
空氣動力學工程師
排放控制工程師
採購工程師
造車第四步
小批量裝車:檢驗量產件及生產線的運行
完成試驗以後,汽車工程的工作基本完事,接下來就是工藝工程師的事。怎麼生產,怎麼匹配。這一群技術宅與車間為伍。
造車第五步
量產:各位親朋好友們可以買車啦!
幾百輛的小批量試裝後,生產線調試宣告完成,從此開啟量產啦!
到這裡,一輛汽車基本上就從設計師的圖紙上變成可以開的了。以上,就是汽車設計過程中,工程師所默默做的事兒;
他們盡善盡美,雖然過程中有各種吵吵,但如果沒有工程師的各自堅持,就不會有好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