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收藏7000個古代模具,要掀起一場中式點心復興

2021-01-10 第一財經

於進江第一次覺得點心捧在手裡完全不忍心吃掉,是在日本逛和果子店時。

作為一名新銳設計師,他對事物的外觀和色彩有天生的敏感。那天逛商場,他專門去看了深受中國遊客喜愛的和果子。商場裡整整一層全是各種造型精美、做工別致的和果子,讓人目不暇接。

於進江1975年出生於河南周口,從小吃著街邊小攤上賣的饊子、江米條、蜜三刀等傳統河南點心長大。不管做工還是造型,它們都和黃土地的農民一樣粗獷樸實。與眼前這些價格不菲、論個賣的日本點心相比,「差距簡直就是科幻小說《北京摺疊》中的第一空間和第三空間」。

「都說中國點心沒日本做得好,但和果子又起源於遣唐使傳回去的『唐果子』。那中國古代的點心究竟是什麼樣呢?」看著中國遊客在櫃檯前排起長隊,於進江突然冒出這樣的疑問。

此後,他開始有意收集古代點心模具。隨著唐代、明代、清代、民國的模具越攢越多,他也就此闖入「一座中國古代點心文化大寶庫」。尤其是解讀出模具上鑿刻的圖案和紋飾背後的含義時,會有種與古人心有靈犀的愉悅。迄今為止,於進江一共收藏了7000多個形狀不同的點心模具,他也仿佛和7000多位古人進行了對話。

於進江把模具背後的故事和對它們的文化解讀寫了出來,就有了新書《小點心大文化》。

不被重視的點心模具收藏

於進江有收藏習慣,小時候愛收集錢幣,到北京後對石刻感興趣,又收集了上千個石獅子。5年前從日本回來後,借著在國內旅行和出差的機會,每到一個地方,就會去古玩城或周邊古鎮、鄉村尋找中式點心模具。

從資金投入來說,點心模具的收藏成本並不高。剛開始,幾十元或者幾百元就能買到一個模具。這幾年市場價格有所上漲,但一套精品模具頂多也就是一萬多元,與動輒上百萬、千萬的字畫、金石收藏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在收藏市場,中式點心模具的地位很尷尬,很多人認為就是農民家的東西,登不上大雅之堂,很少有人關心它。」

於進江就有過主人得知他的愛好後主動找出點心模具的經歷。有一年,他去晉南旅遊時到了一個村子,和大多數中國鄉村一樣,那個村莊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老人和小孩。一位老太太找出來的月餅模具是夫家從清代傳下來的,上面刻有玉兔和嫦娥,還有三角形的廣寒宮和枝繁葉茂的桂花樹。當時他就覺得圖畫很別致,有現代插畫的感覺。「家裡沒人再吃這個東西(手工月餅)了,你們要拿走就拿走吧。」遞過模具時,老太太有些無奈又惋惜。

作為「鎮館之寶」的唐代陶瓷月餅,也是他在西安碑林附近一個古玩小店無意發現的,當時它就和破損的陶罐堆放在一起。店主說,東西是鹹陽農民挖出來的,原本放在陶罐裡,後來陶罐被丟棄,看到這塊圓形的東西形態比較奇特,就留下了。

關於唐代點心,詩文都有記錄,但流傳下來的實物不多。1972年,新疆吐魯番出土過唐代點心。不過於進江說,新疆出土的點心主要是普通人在生活、旅途中食用,做工很粗糙,外觀與現代點心相差無幾。而這塊陶瓷月餅不一樣,上面環繞著唐代流行的西域連珠紋,裡面嵌著連理枝,造型精美華麗,反映出大唐文化的包容性。

「我當時非常激動。」於進江想起中國古人有視死如生的傳統,《唐會典》裡有記載,皇帝會把食物賞賜給貴族和大臣。他大膽推測,這塊陶瓷月餅很可能是當時難得一見的皇家點心,主人生前必定為獲此殊榮而備感榮耀,去世後家人便把月餅做成陶瓷模型用作陪葬。這個唐代陶瓷月餅,店主開價只要1000多元。於進江欣喜若狂,二話不說就趕緊付錢走人,生怕店家反悔。

多年來,在大陸不被重視的中式點心模具,卻一直有臺灣的藏家在悉心收藏。深受漢文化影響的日本和韓國,不時也有藏家來淘寶。於進江收藏的點心模具中,最貴的一套就是在潮州從日韓藏家那裡「搶」來的。

這個模具有40多釐米寬,是非常罕見的清代早期製作的大模具,上面有四層圖案,每一層都分別精心雕刻有寓意文武雙全、琴棋書畫、子孫昌盛等內容的圖案,是難得一見的精品。第一次去時主人還不肯賣,試圖在同樣看中模具的日本和韓國藏家那裡要個好價錢。於進江和對方磨了好幾次,最後才以一萬多元的高價買下。

這些年,去的地方越多,於進江認識的古玩店家、收藏者也越多。後來他建了微信群,裡面活躍著全國各地上千名古玩界的人。正是通過他們,最終收集到來自四川、雲南、陝西、河北、江蘇、浙江、福建、西藏、甘肅等地的7000多套式樣各異的點心模具。

點心刻字中看出時代變遷

於進江沒想到自己會扎得這麼深。不管是兒時關於周口當地上好點心「顧家饃饃」的記憶,還是後來在中國大街小巷看到的中式糕點,整體印象都是造型比較簡單,形狀以「團團圓圓」為主,上面綴有花邊或者印些圖案。他一度認為,中式點心模具主題無外乎就是「福」和「壽」。看了7000多塊模具後,他才發現此前對傳統中式點心可謂一無所知。

相傳,「點心」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東晉時期。當時有位大將軍看到將士在沙場英勇血戰,十分感動,就下令烘製民間美味糕點送到前線犒勞,以表「點點心意」,此後「點心」一詞就流傳開來,一直傳承至今。「可以說,中國點心從誕生那一刻起就和吃飽沒有關係。」

正因為點心代表祝福,贈送者的心意就會在外觀或圖案上得到體現。於進江有一對清代河南唐河縣製作的點心模具,是一份陪嫁禮物,圖案分別是一隻漆金立體兔子和猴子。模具造型富麗堂皇,幾乎沒有使用過,看得出女主人對這套嫁妝的愛惜。

店主告訴於進江,從前,當地在孩子成人時會做這種模型的點心,意思是今後會像兔子一樣聰慧、猴子一樣活潑。從唐河縣這戶人家為女兒添置的這套嫁妝上,就能看出他們對女兒婚後生活順利、美滿的祝福。

與別的國家相比,中式點心還有一個非常獨特的地方,就是中國人喜歡在上面刻字,直抒胸臆。通過對糕點上文字的解讀,也會發現裡面折射出來的時代背景。

一般來說,傳統的刻字有「百子千孫」「福壽康寧」「福祿雙全」等,近代以後內容更加豐富。於進江有塊月餅模具上刻有「抗戰勝利」四個字,並有模具製作者的名字。通過刻下名字這個細節,就能看出抗戰勝利時的喜悅。「收集到這塊月餅模型時我也特別感動。一個普通不過的中國人,用這樣的方法刻下一個時代不可磨滅的記憶。」

還有一對來自山西的連體石榴喜餅點心模具,上面分別刻有「自力」和「更生」,具有鮮明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特色。石榴喜餅在中國傳統中寓意多子多福、好事成雙,再加上「自力更生」,無疑是希望新人能在饑饉匱乏的年代努力勞動、豐衣足食。

對比之下,現在很多中國人逢年過節送禮時,都喜歡捎上一盒蝴蝶酥或曲奇餅乾,但對方並不知道這些西式點心背後送禮者的心意。「中式糕點就不同,通過不同的刻字和紋飾,可以讓這些材料原本比較接近的點心出現在不同場合,食物更具有儀式感,這也是中式糕點裡很有文化智慧的地方。」

複製日漸消失的中式點心

2017年國慶,於進江精選了100多個點心模具,在北京798藝術區做了個展覽。他還從中式點心模具中常見的葫蘆形象汲取靈感,重新設計了一個卡通呆萌版「福祿娃」放到展覽現場。整個展覽由「福祿娃」作為指引,帶領觀眾欣賞古老模具。這也是國內設計師第一次以當代藝術手法,重新解讀中國古代傳統點心模具。

就像當初他在日本被和果子吸引一樣,很多觀眾也在點心模具前流連忘返,「看了展覽才發現,原來古人吃的東西造型那麼豐富多彩,生活也非常雅致」。「可能我們的文化出現過斷層,改革開放這麼多年又以抓經濟為主,很多傳統生活方式就消失了,大家都陌生了。」展覽結束後,於進江有了出書的念頭,希望自己的收藏能讓更多人看到,感受中式點心的傳統之美。

這些年在收藏點心模具過程中,除了目睹模具本身不被重視,在很多農村都被當柴火付之一炬外,於進江還發現,會做中式點心的手藝人也在不斷消失,直接結果就是終有一天,傳統製作技藝會消失在歷史迷霧中。他不禁想,既然已經有了7000多個「古代設計師」給自己提供靈感來源,何不嘗試著復原一下傳統中式點心呢?

寫作《小點心 大文化》的過程中,於進江轉向中式點心設計。他用那塊唐代模型及一塊清代模具,複製出月餅圖案。為了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又在複製清代月餅圖案時加入了再創作。

於進江分析過,傳統中式點心的生存空間逐漸被西式點心擠壓,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幾乎一成不變的味道讓人失去了食慾。在點心行業,漸漸有了共識:利用傳統食材配料,重新進行低糖、低油的製作,才能讓中式點心新生。

「文化的回歸一定要回溯到能夠掌握這門技藝。」於進江強調。他專門研究過日本和果子怎樣在現代社會重新適應和發展,很多店家都開闢了專門針對年輕人的點心製作課程,讓年輕人在參與動手製作的過程中,既學習了傳統文化,又紓解了都市生活的壓力。「隨著越來越多人關注中式點心和背後的生活方式,相信未來他們也會願意加入這種新體驗。」

於進江說,每當摩挲著那些流傳了千百年的中式點心模具,就感到有種使命感。他的期盼是,在積極推動下,有朝一日中式點心能像日本和果子、丹麥曲奇一樣走向世界。

《小點心 大文化》

於進江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9月版

相關焦點

  • 機加、模具行業(設計師)必備、尺寸形位公差圖解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衝壓模具達人」。一個始終致力於原創且堅持模具行業的衝壓模具設計師,你的關注將是我創作的無限動力整個模具行業,不管是塑膠模具還是五金模具,或者再往大的方向上講,整個機械行業都必須要掌握這個基礎知識點「形位公差」。那什麼是形位公差呢?
  • 傳統文化復興的三重意義——訪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研究所...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認為,中國的文化要想贏得時代的振興,以飽滿的品質回饋世界,必須讓傳統文化活在今天,達到時代的創造。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協主席範小青表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不是完全復古,而是當代精神與古典趣味的融會貫通。」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理事李延聲表示,「非遺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保護非遺文化,是我們提高文化自信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諸如此類,發人深思。
  • 模具設計師都進來看看,你是不是也中招!!!
    第一時間接收汽車及模具行業最前沿技術及最新動態 打造汽車零部件及模具人都愛看的行業公眾號品牌 >汽車零部件模具與注塑 專業 實用 前沿 猜你喜歡 模具設計工程師溝通時,最煩惱的是什麼樣情況?
  • 這位點心世家的90後傳人玩出新花樣!
    8、9年間的鍛鍊,嘉裕的功底逐漸穩固,而心裡也慢慢產生了對中式包點不一樣的想法,他開始在生活中探索尋找創作靈感…希望走出傳統….藝術源於生活,將心中的創作理念呈現在點心裡,是嘉裕最近不斷嘗試不斷實踐的想法,從而各式各樣精美的創意中式點心不斷面世。
  • 模具設計有前途嗎?工廠十五年設計師是這樣說的
    由於工作的需要,經常跟模具廠打交道,也跟一些模具設計師,模具項目工程師交流過,加上本人之前做過幾個月模具,談一下個人所見所聞,供大家做參考。 1、模具行業的前景如何? 模具行業或者一個模具廠,其實還是有很多分工的,不同的崗位就有不同的特點,大致可以分為幾種,鉗工、機加工(CNC、火花機、線切割、還有各種各樣的普通工具機操作工)、模具拋光工、模具設計師、模具項目工程師等等主要工作。 4、模具行業崗位特點如何?
  • 孫寶德是北京唯一糕點模具木刻手藝傳承人
    花樣繁多的點心,是老北京人飯後茶間的舌尖風雅。曾經,這些點心,多由人工雕刻的模具翻制而成。隨著大量糕點走上流水線、模具製作進入機器化時代,手工雕刻的模具在北京幾近絕跡。年過花甲的孫寶德,是目前全市唯一糕點模具木刻手藝傳承人。他17歲隨父學藝,不曾放下手中的刻刀,獨守這門手藝將近48年。
  • 中式欞格與奇彭代爾家具
    奇彭代爾身處歐洲中國風時期,他的家具設計吸收了大量中國元素,其中最顯著美觀的元素就是以窗欞紋樣為基礎的中式欞格。奇彭代爾設計中使用的欞格素材來源較廣,有中國古代建築窗格內的窗欞,還有建築廊下蜿蜒的楣子、圍欄。
  • 星空甜品 宮廷點心 夏日下午茶帶你告別煩悶
    來源:北京青年報徜徉浩瀚宇宙品嘗西式的星空甜品,享用中式宮廷點心感受老北京的味道,再或者與明星一起打卡高顏值的網紅下午茶店,坐在北京胡同瓦頂上喝喝英式伯爵茶……這些新奇有趣的下午茶,讓夏日的午後不再無聊與沉悶。
  • 一場關於東方美學的跨界對話 "爆款"新中式的產品力密碼是什麼?
    一進蒼松迎客指的是入口的廣場上,通過三個主要的空間構成,形成第一金蒼松迎客的廣場。通過自身退讓和外部借景,形成前區廣場,作為城市與社區的過度空間,形成城市第一印象。前區廣場也成為業主回家時跟城市產生聯繫的區域。二進府邸華門——跨過前面的景牆,進入到裡面的院子。實際上是設計的空間場景的轉換,設計師有意識地利用場景的營造,形成特定的象徵。
  • 中式婚宴菜單大全,新婚必備!
    許多新人會遵從傳統舉辦中式婚禮,那麼當然婚宴也就是要辦中式婚宴了。畢竟在中國的結婚習俗中「無宴不成婚、無酒不嫁女」,那麼中式婚宴菜單上都有哪些菜品呢?今天婚禮紀就帶你看看中式婚宴菜單大全以及關於中式婚宴的一些風俗習慣。
  • 又一條「中式英文」進入牛津詞典!網友的回覆亮了
    OED日前做了3個月一次的季度更新,發布了一批新詞新義,總數達1400餘個,其中收錄了直譯自中文「加油」的add oil。把「加油」直譯為「add oil」,這原本是個搞笑的中式英語,許多英文老師都會批評糾正,想不到後來流行日廣,連最權威的OED也收了,承認它的合法地位。中式英文也會進入權威詞典,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就是一個最知名的例子。加油!Add oil!
  • 塔影園將重現虎丘,中式營造「公益反哺」蘇州園林
    2018年,蘇州市出臺《關於加快推進「天堂蘇州·百園之城」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全面修復包括塔影園在內的12處重點園林。湮沒於近代的塔影園,歷史上分為明朝的文氏塔影園和清乾隆年間的蔣氏塔影園。文氏塔影園建於明朝中葉,為吳門四家之一的文徵明之孫文肇祉所建。蔣氏塔影園為清乾隆年間藏書家蔣重光所建,清嘉慶二年改建為白公祠。光緒二十八年,巡撫恩壽奉敕在此處為李鴻章建祠,又名靖園。
  • 「中式英文」add oil(加油)被收進牛津詞典
    OED日前做了3個月一次的季度更新,發布了一批新詞新義,總數達1400餘個,其中收錄了直譯自中文「加油」的add oil。  把「加油」直譯為「add oil」,這原本是個搞笑的中式英語,許多英文老師都會批評糾正,想不到後來流行日廣,連權威的OED也收了,承認它的合法地位。  中式英文也會進入權威詞典,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就是一個最知名的例子。  加油!(Add oil!)  2 這些被收錄的「中式英語」  你都知道嗎?
  • 對話大境華創始人王金鳳:要創造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家具
    「一定要真正原創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家具風格。」這是王金鳳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旁人眼裡,這位創建了森源家具集團、金鳳凰家具(國際)集團的家具界領軍人物,給人的感覺就是低調務實。王金鳳從事家具領域研究三十餘載,風靡國內外的「現代經典」和「現代中式」家具系列就是他原創設計。出於對中華民族文化的摯愛情結,他驀然發現現代中國人竟然沒有屬於自己的、純粹而有生命力的家具設計風格。五千多年的華夏文明,沉甸甸的中華文化底蘊,豈是市面上新中式家具上簡單的幾個圖騰、幾組符號所能呈現?因此,他立志開創中國家具風格新格局,全面復興傳承幾千年的中式家具。
  • 中式英文add oil(加油)被收錄進《牛津英語詞典》
    曾泰元全文如下:OED日前做了3個月一次的季度更新,發布了一批新詞新義,總數達1400餘個,其中收錄了直譯自中文「加油」的add oil。「加油」的英文那時我不會講,便跟許多人一樣,把它逐字翻譯為add oil,自己也知道這是中式英文,不過在輕鬆的場合以此搞笑一下,大家也都莞爾以對。這個翻譯的問題,我還問了同班同學高怡平(後來成為知名的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她在美國讀過書,英文的口語十分道地。她想了一下,跟我說這要看情況,不過如果是在運動比賽中,用「Go!」就可以了,強調時可以連講三次,說「Go!Go!Go!」。
  • 模具行業現狀與前景的探討,一個模具設計師的肺腑之言
    作為在模具行業裡奮鬥了十幾年的模具人,對於這些年的演變是深有感觸的。基於位置問題,自然不可能對這些問題完全研究透徹,畢竟我也是身在深圳,看不到全貌也是難免的,在此就以個人眼光做一些簡單的分析,希望能對大家,特別是剛剛從事,或是將要從事模具行業的新人們有所幫助。  以上提到的情況,大多新人都心存疑慮,模具行業是不是沒落了?模具還有前途嗎?
  • 2020年中式麵點師(中級)證考試題庫及中式麵點師試題解析
    題庫來源:安全生產模擬考試一點通小程序2020年中式麵點師(中級)證考試題庫及中式麵點師(中級)試題解析是由公眾號安全生產模擬考試一點通結合(安監局)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考試大綱和(質檢局)特種設備作業人員上崗證考試大綱隨機出的中式麵點師(中級)在線模擬考試題練習。
  • 又一條「中式英文」進入牛津詞典!紅包、枸杞、大排檔表示歡迎
    曾泰元全文如下:OED日前做了3個月一次的季度更新,發布了一批新詞新義,總數達1400餘個,其中收錄了直譯自中文「加油」的add oil。「加油」的英文那時我不會講,便跟許多人一樣,把它逐字翻譯為add oil,自己也知道這是中式英文,不過在輕鬆的場合以此搞笑一下,大家也都莞爾以對。這個翻譯的問題,我還問了同班同學高怡平(後來成為知名的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她在美國讀過書,英文的口語十分道地。她想了一下,跟我說這要看情況,不過如果是在運動比賽中,用「Go!」就可以了,強調時可以連講三次,說「Go!Go!Go!」。
  • 中式英語大盤點,這些常見的「Chinglish」你知道幾個?
    這麼晚,想跟大夥說說中式英語那些事,都知道中式英語即Chinglish,是指帶有漢語詞彙、語法、表達習慣的英語,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語言。而對於英語這門世界性語言來說,它會隨著時代的發展,去吸收來自世界各地的語言文化,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中式英語已經被收錄到各種權威的英文字典中。
  • 新中式——將中式元素與現代家居完美融合
    新中式,擺脫了傳統中式的繁瑣和沉悶,將中式元素與現代家居完美融合,呈現出一種令人舒心的美,這種美源於中國的傳統美學,也源於設計師骨子裡對中式文化的沉澱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