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丨金湧院士:元素周期表讓化學化工從技藝走向科學

2021-01-08 北京石景山發布

為紀念發表150周年,聯合國宣布今年是「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湧撰文闡述自己眼中的門捷列夫和元素周期表。

撰文/金湧(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

在很多書籍中,俄羅斯科學家德米特裡·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都被認為是第一張元素周期表的製作者和元素周期律的發現者,而人類對化學元素性質周期律的認知,也是化學化工學科從技藝走向科學的重要裡程碑。

門捷列夫讓化學元素不再「流浪」

當年,門捷列夫把元素按照原子量大小排列起來時,發現性質相似的元素,它們的原子量並不相近;而有些元素的性質不同,原子量反而相近。他抓住元素原子量與元素性質之間的聯繫,終於找出了規律:元素性質隨原子量的遞增而出現周期性變化。1869年,門捷列夫將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列入表內,並根據這個規律編制了元素周期表,初步完成了化學元素系統化的任務。

相比於其他人,門捷列夫最大的成就在於預測新元素。他意識到某些特定元素是缺失的,還有待被發現,並在表格中留下了空位。1871年,門捷列夫計算出在鋅和砷之間應該有個空格,存在未知的元素。就在他預言之後的第四年,1875年,法國科學家布阿勃朗用光譜分析法,從閃鋅礦中發現了鎵。同樣,對於鈧(Sc)、鍺(Ge)和鎝(Tc),門捷列夫也做了同樣的留白與猜測。但直到1937年,也就是他去世30年後,人們才發現了元素鎝。更令人驚訝的是,他準確地預測了缺失元素的性質。他預言了性質類似的硼、鋁、矽這些未知元素的存在,並確定了它們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門捷列夫不僅預言了新元素,他還根據周期表糾正了若干元素的原子量。當時一些公認的元素原子量的測定並不準確。比如金元素的原子量被公認為196.2,如果按上述規律排列,金元素應該排在鋨、銥、鉑元素的的前面。而門捷列夫依據周期律,堅定地認為金應該排在這三種元素後邊。之後這四種元素經重新測定後發現,鋨為190.9,銥為193.1,鉑為195.2,而金是197.2,這次實驗測定充分證明了周期表的正確性。另外如鈹、釷、銦等元素,都因元素周期表的成立而糾正了原子量。

不斷「進化」的元素周期表

在門捷列夫之前,沒有科學家把所有元素做過整體的概括,只有年輕的門捷列夫門毫無畏懼地打開了這扇大門,他開創的事業也被後來的科學家不斷完善。

1894年,發現的「氬」元素再次證實了元素周期律的準確性。1913年,英國物理學家莫塞萊在研究各種元素的X光射線波長與原子序數的關係後,證實原子序數在數量上等於原子核所帶的陽電荷(質子),進而證明周期律的基礎不是原子量,而是原子序數,在這一成就下元素周期律對原子結構有很大啟示,進一步闡明了周期律的本質。

在人們認識自然、創造發明的過程中,周期律的貢獻是巨大的,人們崇拜和紀念門捷列夫會是長久的、永恆的。元素周期律理論揭示了元素性質呈現周期性變化,為新元素的探索,新材料的尋找,提供了一個可遵循的規律。如鍺(Ge)和矽(Si)在周期表裡位置相近,它們都是半導體,這就可以啟發人們在周期表裡的一定區域內,尋求新的半導體材料等。 此外,元素周期表是周期律的具體表現,它不僅反映了元素的自然分類,同時也是學習和研究科學的重要工具。直到今天,周期律仍然指導著科學的研究工作。為了紀念門捷列夫對科學的貢獻,國際純粹和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還將1955年發現的原子序數為101的人工放射元素命名為「鍆」(Md)。

至今,也許大部分人不記得大多數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名字,可每個初中生都不會忘記化學元素周期表和門捷列夫的名字。

化工是一個魔術師,應「不離不棄「

時至今日,我教化學、化工課程已60多年,仍有很多問題都沒有完全搞清楚。並且即使再給我60年,我仍然不敢說可以弄明白。現在想起當初自己對化學的認識,真的是過於淺薄。對於很多初學者來說,人們從元素周期表開始對化學產生了一個系統的認識。

身為一名化工人,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如今人們對化學工程的誤解太深。近些年,由於管理工作的缺位和安全意識的缺失,一些和化工相關的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頻發,人們似乎患上了「化工恐懼症」「化工焦慮症」,對化工業避之唯恐不及。其實,近年來這些負面信息,把化學工業給妖魔化了。實際上,化工本身是安全的,化工危險也是可知的、可以預防的。

我常跟學生講,在支撐現代社會文明發展的過程中,化學、化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現實生活中,化學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現代社會的經濟發展和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和化工產品。自然界中不同的物質,大概有107到1010。而化學和化工製造的合成物質大約有1020到10200。化工是一個魔術師,極大地豐富了這個世界。

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和化工產品,化學和化學工程更是高新科技的源頭和支撐。飛機,航空母艦、等先進位造業的發展需要各種高性能材料,都需要化學化學工程技術來發明和製造。此外,化學工業為解決能源短缺問題提供了廣闊的前景。100年、500年、1000年以後,地球上常用的礦產資源、化石能源可能所剩無幾,只有依靠化學和化工過程,對可再生資源和清潔能源進行轉化利用,才能使社會經濟循環永續發展。

因此,我們化工人應挺直腰板往前看,因為我們確實對這個社會和世界做出了貢獻。

整理/北京科技報記者 劉辛味

編輯/吉菁菁 供圖/視覺中國

出品:科普中央廚房

監製:北京科技報 | 科學加客戶端

本期編輯:廖邁倫

相關焦點

  • 科學館丨元素周期表是如何走入中國的?
    民國二十年出版的《高級中學教科書高中化學》周期表在上一期《科學館》中,同學們知道了元素周期表是由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並製成,但是門捷列夫制出的元素周期表上都是用拉丁字母表述的元素符號,而同學們現在的化學課本上是帶有漢字的(如鈉、鉀、鈣、鎳等)元素表述方式,它是怎麼來的呢?今天,我們繼續和甘肅科技館的輔導員老師一起「雲享」化學元素周期表。
  • 科學趣談|元素周期表
    這是早期對化學元素進行分類的範例,是第一個化學元素的分類表。可惜的是書——《元素化學》(化學史上劃時代的事件,它的貢獻不亞於牛頓的貢獻)中把「熱」和「光」列在了無機化學界的23種元素內,這是錯的。幾十年後人們才從科學理論和科學實驗的結合上徹底地把問題糾正搞明白,並糾正了錯誤。
  • 化學秘籍之元素周期表
    「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化學元素周期表可以說是化學研究及學習的神級「武功秘籍」,為我們學習化學提供了很好的幫助,那麼你是否知道它的起源與演變呢?他對當時已知的62個元素的原子量按遞增順序排列,發現元素的性質存在著周期性的重複,每八個元素為一周期。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製作了一張周期表,這張表格是化學研究歷史上最重要的一份研究成果。據說,在那年的一個夜晚,門捷列夫夢見已知的63種化學元素一一對應地落在格子裡,構成了一張鱗次櫛比的表格。一夢驚醒,他立即將夢中的表格還原,製成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
  • 【化學世界】元素周期表--超詳細講解
    現代化學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首創的,他將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依原子量大小並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元素周期表的雛形。經過多年修訂後才成為當代的周期表。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橫行稱為一個周期,一列稱為一個族。
  • 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了,解讀元素的那些事兒……
    共青團中央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來源:《中國科學報》 (2019-12-30 第1版 要聞 作者 白春禮 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 )導讀聯合國大會宣布2019年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旨在紀念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在150年前發表元素周期表這一科學發展史上的重大成就
  • 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 化學給我們帶來什麼
    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  化學給我們帶來什麼  □ 陳 頤  無論元素周期表是否被發現,化學元素的規律還在那裡,未曾改變。只是在這個規律的指導之下,我們可以對化學進行更系統性研究,取得更多突破  「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還記得中學化學元素周期表上這一串字符嗎?
  • 元素周期表是如何走入中國的?和甘肅科技館輔導老師一起去「雲享...
    和甘肅科技館輔導老師一起去「雲享」答案民國二十年出版的《高級中學教科書高中化學》周期表《化學鑑原》在上一期《科學館》中,同學們知道了元素周期表是由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並製成,但是門捷列夫制出的元素周期表上都是用拉丁字母表述的元素符號
  • 化學 元素周期表順口溜
    各位新初三的家長和同學們,咱們即將在新學期開始一門新學科的學習——化學。初中化學需要記憶的內容很多,尤其是龐大而複雜的化學元素周期表。
  • 化學 | 元素周期表,你了解有多少?
    最近,高一化學開始進入必修一第四章《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的學習,這是高中化學的重要理論知識。初中化學已經介紹了原子結構、分子形成等,高一前面幾章內容又介紹了鈉、氯、鐵等元素及其化合物,這是本章從微觀結構角度認識物質和反應的基礎。
  • 你還記得《不一樣的元素故事》嗎?鈽釔氧鎝元素故事出書啦!
    這本新書不僅囊括了我們公眾號上已經發過的63篇元素故事,還包括了剩餘未發布的57篇,是元素故事的完整合集。本書由《自然-化學》高級編輯Anne Pichon博士傾情作序,作者群體是來自全球各領域的科學家,甫一問世便收穫了各方推薦加持,是金湧院士、中國化學會、中國化工學會一致推薦的化學元素科普書,還被Kindle選中在開機頁面主推。
  • 化工專業學生做元素周期表畢業照:不同元素對應性格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化工專業學生做元素周期表畢業照
  • 為何門捷列夫的周期表「火了」?化學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一張神秘莫測的化學元素周期表,成了多少學生的噩夢,也承載著我們的少年時光。2019年,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年了。然而,最初1869年,俄羅斯科學家門捷列夫,首次出版了類似於現代版元素周期表的周期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2019年定為「化學元素周期表國際年」,將用一整年時間開展各類活動,除各類研討會、交流會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將組織中學生化學元素周期表網上競賽、科學實驗進課堂等活動,在全球範圍內推動化學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紀念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為何門捷列夫的這張元素周期表「火了」?
  • 科學史上365天——元素周期表誕生
    揭開大自然簡單、有序秘密的就是這張元素周期表,它的問世,徹底改變了人對自然界的看法,更促進了近代化學的發展。有心人容易捕捉到靈感,在赴德的第二年,從德國卡爾斯魯厄化學大會上,他得到了一個重要的啟示。後來他回憶說:「我的周期律決定時刻是1860年……,在這次會上,我聆聽了義大利化學家康尼查羅的演講……,一個想法湧上心頭,這就是元素的原子量遞增而使性質呈現周期性變化的想法。」說明此時,在探索元素間關係的時候,他悟出了一個重要線索,這就是原子量和元素性質周期性關係。
  • 學好化學,從元素周期表開始!
    不管是初中還是高中,元素周期表,它主要是用於我們在學習中查找某一元素在周期表格上的位置,從而判定它所帶有的某些性質。
  • 元素周期表口訣 如何快速記憶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口訣 如何快速記憶元素周期表很多學生覺得元素周期表很難背誦,想知道怎麼才能快速記憶元素周期表,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元素周期表口訣快速記憶法。快速記憶元素周期表的方法諧音記憶周期表的具體方法如下:一、按周期記憶第一周期:「氫氦」。諧音:「輕嗨!」
  • 化學界的寶圖-元素周期表
    化學周期表就是化學元素的『坐次表」,每個元素該坐在哪一行,哪一列,表上都寫得清清楚楚。在化學和物理學教科書裡,各種手冊裡,甚至連常用的小字典裡都印著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發現,是近代化學史上的一個創舉,對於促進化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看到這張表,人們便會想到它的最早發明者一門捷列夫。在1869年2月19日,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
  • 化學元素周期表口訣 怎樣記憶元素周期表
    化學元素周期表口訣 怎樣記憶元素周期表化學元素周期表是學好化學的基本內容,想要學好化學一定要對化學元素著重記憶,下面小編為大家提供化學元素周期表的記憶方法,僅供大家參考。化學元素周期表內容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橫行稱為一個周期,一列稱為一個族。
  • 化學告訴你!元素周期表中哪些化學元素以人名命名?
    「你不知道的化學」系列已經更新了四期,今天第五期,小白和大家聊聊,元素周期表中有哪些元素是以人命名的。前四期文章連結:元素周期表中最毒的元素元素周期表中有14種以人命名的元素,不過只有13種名稱被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正式接受。
  • 快來看看實物化學元素周期表
    實物化學元素周期表具有電腦顯示屏,可以直觀感受各種元素屬性。 胡耀傑 攝中新網青島12月5日電 (記者 胡耀傑)化學元素周期表被做成了像格子鋪一樣的展櫃,一個個玻璃小瓶裡,裝著煉出來的各種元素。實物化學元素周期表 胡耀傑 攝實物化學元素周期表 胡耀傑 攝實物化學元素周期表 胡耀傑 攝據悉,這套實物元素周期表由該校畢業生李永泉、劉華棟、張魯三名同學捐贈。
  • 高三化學教案:《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三化學教案: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  一.理解元素周期律及其實質。  1.元素的性質隨著元素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呈周期性變化的規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四.能綜合應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與原子結構、元素性質的關係。  1.原子序數=原子核內質子數;周期數=原子核外電子層數;主族數=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價電子數=元素最高正價數=8-?最低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