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與江河之於人類,猶如母親之於孩童。世界上的主要文明都是大江大河與大湖所孕育出來的。人類世代逐水草而居,逐漸穩定下來,知識和財富的積累才產生了文明,與文明相伴而生的還有對財富的掠奪。野蠻與文明始終在較量!
在遙遠的東方大地,中原農耕文明始終在與漠北遊牧文明相互碰撞,歷經千年便形成了統一的華夏文明,在秦漢時期第一次大一統,在隋唐時期第二次大一統,在元朝第三次大一統,在清王朝第四次大一統。清末之後,國力衰弱,列強紛至沓來,如群狼般咬奪這塊肥肉。原本屬於中國的三大湖泊到了近現代僅有一個還在國內,兩外兩個孤懸海外多年,失去的原因讓人心寒,到底是國力不濟,還是吏治腐敗,孰之過?天知道。
一、貝加爾湖
有一首很好聽的歌曲叫做《貝加爾湖畔》,說的就是這個湖泊,貝加爾湖是世界第一深湖、亞歐大陸最大的淡水湖。湖長636千米,平均寬48千米,面積為3.15萬平方千米,由地層斷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是名副其實的高原湖泊,貝加爾湖中國古稱北海,曾為中國北方部族主要活動地區。漢代蘇武牧羊就在這附近。
最令人驚奇的是湖中仍保留著海洋動物,除了著名的有貝加爾海豹、凹目白鮭、奧木爾魚外,還有很多鯊魚遊弋。中國古籍有北海、柏海、小海、菊海、於尼陂、柏海兒湖、白哈爾湖等稱。這裡同時也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每年全世界到此旅遊度假的人不計其數。
貝加爾湖以東的濱海地區,古代最早的居民稱「肅慎」,是中國滿族的祖先。中國歷史上的丁令族已散居在貝加爾湖一帶 。湖畔出土的瓦當即有「天子千秋、常樂未央」字樣,漢朝時期匈奴及其所屬各部,上書朝廷自請「世世保塞」茹為漢守衛北方領土,匈奴成為東漢的屬部。
7世紀中葉唐朝擊滅薛延陀汗國。唐太宗於回紇地設六府七州:瀚海都督府。這是中國政府正式在貝加爾湖地區設置行政機構。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後,在大漠以北的蒙古高原和貝加爾湖地區設立「嶺北等處行中書省」,省治在和林。15世紀,莫斯科公國「募萬民合力以驅蒙古」,匡復故地,進而向西伯利亞擴張。在之後的歷史便不便多講。
二、巴爾喀什湖
《新唐書·地理志》載又西行千裡至碎葉城,水皆北流入磧及入夷播海。這裡的夷播海指的就是巴爾喀什湖,這個湖泊最值得稱道的就是西淡東鹹的一湖兩水現象。原因是流經中國新疆的伊犁河注入巴爾喀什湖西部,總入水量的75%至80%,湖東部因缺少河流注入才形成這樣的景觀。湖的周邊遍布礦藏,資源豐富。
在整個流域的地理環境中,垂直景觀表現得十分鮮明。流域內依次分布著高山冰川帶、亞高山草原帶、森林草原帶、半荒漠和荒漠草原帶、綠洲、鹽鹼地和沙漠、湖泊和沼澤。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伊犁河的水電開發還僅限於支流,且多以發電為主兼顧灌溉和防洪,調蓄能力較低。大部分水量流入別國,但是別國取得伊犁河上修建了很多大型水利工程。
巴爾喀什湖為漢代以來古代中國西北邊境的天然分割線,歷朝歷代中國西北民族活動的地方,巴爾喀什湖流域地表徑流主要來源於伊犁河,說起伊犁河谷不得不想起曾經抬棺入疆的左宗棠,數年浴血奮戰才保住了繁華富饒的伊犁河谷。
從大漢王朝的西域都護府到大唐王朝的安西都護府再到大清王朝設立的伊犁將軍府。兩千多年來,這裡始終是中原王朝的邊疆之地。但是到了二百多年前連同巴爾喀什湖一起、齋桑泊和伊塞克湖一道的廣大周邊地區被別國割據,也不便多講。
三、青海湖
唐代最著名的詩人李太白曾經寫道: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徵戰地,不見有人還。邊塞詩人王昌齡也曾經感慨道: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由此可見青海湖畔是由來已久的古戰場。小編最喜歡的還是詩聖杜甫所作的《兵車行》: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
青海並不是一個沒有什麼存在感的省份,青海湖所產的湖鹽是中國最重要的礦產之一,所以說青海是一座背靠鹽湖的超級資源庫。青海湖長105公裡,寬63公裡,湖面海拔3196米。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環抱:北面是大通山,東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5000米之間。青海湖面積達4456平方公裡,環湖周長360多公裡,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還要多。
如今的青海湖更多願意以各種環湖競賽的形式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其中每年7至8月在青海省舉行的環湖賽,經國際自行車聯盟批准,環湖賽為2.HC級,是亞洲頂級賽事,也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國際性公路自行車賽。
如果各位看官有意去青海湖遊玩的話,一定要注意這裡是收費景區哦。景區內著名的景點有二郎劍、鳥島、沙島和日月山等。自從青藏鐵路通車後,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外省人到青海湖來租車環湖遊覽。據央廣網西寧2月15日消息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14日發布公告,青海湖景區自恢復開放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向全國醫護工作者免費開放。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