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太原人董觀擅長佔卜,與好友靈習和尚一起去吳楚遊玩。靈習和尚在半路上死了,於是董觀只好回家。
其後董觀出遊,來到了泥陽龍興寺。其寺恢弘壯麗,收藏了上千部佛經,董觀便寄宿在這裡,打算讀完所有佛經後再離開。
龍興寺東廂房北邊有一間空房,已經上了鎖,董觀請求住進去,被寺院裡的僧人拒絕。
僧人對董觀說:「住在這個房間裡的人,大多病死,而且常常出現妖怪。」
董觀仗著自己年輕有力,毫不畏懼,說:「我願意住在這裡。」於是便住進去了。
十多天後,每到晚上董觀睡覺時,總有十幾個胡人帶著樂器和美酒過來,旁若無人地在房間裡歡笑飲酒。
如此過了幾夜,董觀雖然害怕,但還沒有將此事告訴寺中的僧人。
有一天傍晚,董觀看完佛經後,感到非常疲憊,於是關門睡覺。董觀還沒有睡著,忽然看見好友靈習和尚站在床前,說:「你應該走了。」
董觀又驚又怒,對靈習和尚說:「你已經變成鬼了,為何來到這裡?」
靈習和尚笑著說:「你氣數已盡,所以我得以在此等你。」
靈習和尚說完,當即牽著董觀的衣袂,將他從床上拉起來。
董觀回頭看,發現自己的軀體僵臥在床上,如同睡著了一般。
於是董觀嘆氣說:「哎!我家離這很遠,父母尚且在世,如今我死在這裡,誰為我收屍呢!」
靈習和尚對董觀說:「為何你失言,說了這麼憂愁的話?人之所以是人,是因為人可以運用手足,善於觀察和聆聽,這是靈魂操控著軀殼使其如此,並非自然形成的。靈魂離開身體後,人就死了,於是不能使用手足,不能觀察和聆聽,即使有一副好軀殼,又還能做什麼呢?你難道還留戀自己的軀殼嗎!」
董觀向靈習和尚道歉,於是一起離開。
董觀跟著靈習和尚西行,經過一片草地,上面長著紅色和綠色的草葉,毛茸茸的如同毛毯一般。二人走了十多裡,看見前面一條幾尺寬的河,流向西南。
董觀問靈習和尚這是什麼河,靈習和尚回答說:「這就是人們俗稱的奈河,它的源頭或許出自地府。」
董觀觀察河水,原來裡面都是血液,腥臭汙穢不可靠近。董觀又看見岸上有許多衣服鞋帽,靈習和尚對他說:「這是死者的衣服,從此處前往陰間。」
董觀又望見河西岸邊有兩座城,南北相距一裡多地,城中綠樹成蔭,排列著一棟棟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