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去年35℃以上高溫天數減少16.5天

2020-12-03 騰訊網

市民在水上樂園玩耍「地球」

又到一年世界環境日。6月3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2019年重慶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重慶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成為重慶發展「主旋律」。

過去的2019年,重慶生態環境發生了哪些變化,記者梳理了《2018年重慶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和《2019年重慶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揭秘重慶市生態環境改善這一年的點點滴滴。

水更清

長江幹流重慶段總體水質為優

2019年,長江幹流重慶段總體水質為優。15個監測斷面水質均達到或優於Ⅲ類。

其中,長江支流總體水質良好,114條河流196個監測斷面中,Ⅰ~Ⅲ類、Ⅳ類、Ⅴ類和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從2018年的81.1%、12.7%、3.1%、和3.1%提升為87.8%、8.6%、3.1%和0.5%;水質滿足水域功能的斷面從佔86.7%提升至佔93.9%。

天更藍

空氣品質為優的天數增加23天

2019年,重慶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316天,與2018年同比持平;其中優的天數為119天,較2018年增加23天;全年無重汙染天數,PM2.5濃度從40毫克/立方米降為38毫克/立方米。

38個區縣(自治縣)及兩江新區、萬盛經開區中,新增江北、南川、大足、潼南、豐都、忠縣、巫溪、兩江新區的六項大氣汙染物濃度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全市共江北、兩江新區、南川、大足、潼南、開州、梁平、城口、豐都、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黔江、武隆、石柱、酉陽和彭水19個區縣的六項大氣汙染物濃度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聲更靜

建築工地噪聲投訴同比降15.9%

2019年,重慶市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52.0分貝,同比2018年54.4分貝下降2.4分貝;道路交通噪聲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64.6分貝,同比2018年66.1分貝下降了1.5分貝。建築工地噪聲投訴同比下降15.9%。

土更潔

主城43個街鎮試點垃圾分類

2019年,全市共處理生活垃圾738萬噸,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持續保持100%,生活垃圾焚燒比例達到55%,完成「十三五」規劃指標任務。

全市城市汙水處理廠汙泥產量約100萬噸,無害化處置率從2018年87%上升為94%。

去年,我市推進「無廢城市」試點工作,加大廢棄電器電子處理企業的監管和審核,2019年全市共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195萬臺,比2018年增加49.4萬臺。

在生活垃圾處理方面推行無害化處理,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市級黨政機關已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主城建成區內已明確43個街鎮(約佔49%的比例)開展居民垃圾分類試點,主城區餐廚垃圾日均收運處理量達到1600噸,易腐垃圾單日最高收運量達到2000噸。

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

地更綠

全市增加14個城市公園

全市建成區園林綠地面積從2018年59430公頃增加到61765公頃,公園綠地面積從2018年27852公頃增加到28243公頃,園林綠化覆蓋面積從2018年63601公頃增加到66395公頃,城市公園從528個增加到542個。人均公園面積從16.34平方米增加到16.49平方米。

全市林地面積從2018年6791萬畝增加至6802萬畝,森林面積從5964萬畝增加至6198萬畝,森林覆蓋率從48.3%增加至50.1%。

農業生態

新認證1600個無公害農產品

2019年,重慶市新認證「三品一標」2283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1600個,綠色食品660個,有機農產品18個,地理標誌農產品5個。

「三品一標」有效期總數6342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4306個,綠色食品1887個,有機農產品96個,地理標誌農產品53個。有效期總數較2018年(4705個)新增1637個。

自然生態

全市新增4處國家溼地公園

2019年,重慶市新增石柱藤子溝、南川黎香湖、銅梁安居、秀山大溪4個國家溼地公園,全市已通過驗收的國家溼地公園達到19個,面積2萬公頃。

2019年,渝北區、北碚區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全市生態文明示範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數量累計達4個,分別為武隆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璧山區、渝北區、北碚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氣象變化

35℃以上高溫天數減少16.5天

2019年,全市平均氣溫、降水量、日照時數均接近常年和2018年,年平均氣溫為17.6℃,35℃以上高溫日數為26.6天,較2018年43.1天減少16.5天。

環境執法

全年發出處罰3864件

2019年,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全年發出處罰3864件,罰款2.57億元,適用環保法配套辦法查處5類重大案件384件。其中,按日連續處罰7件,查封扣押127件,責令限產停產107件,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90件,涉嫌環境汙染犯罪案件53件。

全年受理生態環境汙染投訴案件54737件,同比下降12.5%件。噪聲汙染、大氣汙染、水汙染、放射輻射汙染、建設項目及其他類別汙染投訴量均較2018年下降。

生態環保投資

佔GDP比重達到3.38%

2019年,我市生態環保投入超過797億元,佔GDP比重達到3.38%;2018年我市環保投入367.78億元,佔當年GDP的1.81%。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王倩

觀音橋步行街 有隻冰「企鵝」在曬太陽

原來是想通過消逝的「企鵝」 警示大家停止破壞環境 關愛保護我們的家園

昨天上午,由江北區生態環境局主辦的6·5世界環境日主題活動在觀音橋步行街舉行。

觀音橋步行街來了只「企鵝」

活動現場,環保藝術裝置「消逝」正式亮相,吸引了眾多市民圍觀。

「消逝」是一個企鵝冰雕,在這之前,這隻「企鵝」已經在江北區北倉、鐵山坪、重慶大劇院等地「打卡」。「那時候,它是被裹得嚴嚴實實,沒有露面。」江北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少市民當時都在猜測「消逝」是什麼。

「消逝」正式亮相後,這隻冰雕企鵝呆萌的造型,引來很多市民拍照合影,也讓人心生憐愛。

「這麼熱的天,『企鵝』不熱化嗎?」現場的不少市民都有這樣的疑問。

「這隻『企鵝』就是專門來這裡曬太陽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個環保藝術裝置就是要讓大家看到因為環境變化而消逝的「企鵝」,用這種方式警示大家停止破壞環境,關愛保護我們的家園。

據了解,這隻漸漸融化的「企鵝」最後會變為「白骨」。市民只需手機掃描二維碼,就可以在10點—12點、14點—16點、18點—19點觀看到「企鵝」消融的直播。

手心握冰挑戰30秒

為了宣傳生態環保理念,號召大家保護生態環境,現場還開展了「握冰挑戰30秒」活動,吸引眾多市民參加。

在現場,不少市民手握冰塊堅持了30秒,但也有部分市民因為難以忍受手心的寒冷而鬆手。

「第一次體驗,體會很深刻。」市民劉陽體驗後說,冰塊雖然寒冷刺骨,但是預熱後就會融化。當冰塊在手心融化時,他想到了氣候變暖正在威脅地球的生態環境。

「環境的改善不是少數人做很多事,而是每個人都努力一點點!」江北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希望市民通過親身感受刺骨的冰冷,了解保護生態環境刻不容緩的緊迫性,一起保護生態環境。

據了解,從5月22日起,江北區生態環境局就在線上發起了「握冰挑戰30秒」活動。市民可以自行錄製握冰挑戰視頻,在手心握冰連續堅持30秒即算成功。錄製視頻中須顯示計時器(如時鐘、秒表等),抖音分享視頻時帶上話題#握冰挑戰30秒#,活動結束時間為6月12日。

截至6月4日,共吸引了近千名環保愛好者參與,抖音平臺播放量超過100萬。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劉波

給「地球」摘掉「口罩」

用行為藝術關愛自然

「關愛自然 刻不容緩」「世界環境日」……在一片蔚藍的水世界,眾人託起了兩個地球形狀的水球,「地球」口罩上寫著宣傳標語,眾人抬起「地球」,並摘掉口罩,讓兩個「地球」親吻在了一起……

昨天,涪陵區藺市鎮美心紅酒小鎮,一群人用這種行為藝術,引起眾人對自然環境的關注。同時,摘掉口罩也代表了一種好的祝願,祝願全世界的疫情能夠早日過去,人們可以恢復日常的生活。

據活動主辦方介紹,這次行為藝術的創意來源於美心集團一直的標語文化,同時,為了更契合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特製了這兩個直徑超過人身高的「地球」。

當下正是市民消夏耍水的時節,美心水上樂園自開園以來遊客眾多,將此次行為藝術選址於此,就是要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同時,「地球」也可以成為耍水的器具,可謂一舉兩得。

「活動的效果還不錯,很多遊客自動參與進來,更好地傳播了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理念。」美心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今後的生產經營和日常生產生活中,會一如既往踐行保護環境、關愛自然的理念,以實際行動保護我們的家園。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張旭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這個八月,重慶35℃以上高溫天數可達10-22天!
    重慶日報消息,8月4日,記者從重慶市2020年8月氣象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8月重慶氣溫總體偏高,階段性高溫突出,坪壩、河谷地區極端最高氣溫可達40-42℃,大部地區超過35℃的高溫天數可達10-22天。
  • 杭州平均每年的高溫天數高達35.5天
    最近幾年,杭州每年的夏天都稱得上酷熱當頭,網友們甚至一度把杭州划進了「新四大火爐」之列,不過四大火爐只是民間的叫法,氣象部門並沒有給這些城市扣過這樣的帽子,專家們更願意用比較嚴謹的高溫排行之類的方法表述。
  • 8月35℃以上高溫日將達14-16天
    長沙市氣象局專家預計 8月長沙35℃以上高溫 日數為14至16天 >7月中旬以來,我國大多數地區高溫「超長待機」,多地氣溫突破當地歷史極值,遼寧、吉林、重慶、山東、河南等地較常年偏高2℃以上。
  • 8月重慶局地最高溫可達42℃ 超過35℃的天數10-22天
    今天(8月4日),重慶市氣象局氣象專家針對重慶8月的天氣狀況進行了預報。最高溫會有多高?8月4日-8日白天,重慶大部分地區晴到多雲,午後到夜間局地有分散陣雨或雷雨;氣溫23~39℃,低海拔地區最高氣溫將突破40℃。8月8日夜間-10日,大部地區中雨到大雨,局地暴雨;氣溫22~35℃。
  • 296天!上海去年環境空氣品質指數優良率和優級天數創新高
    >2018年,上海市環境空氣AQI優良天數為296天,AQI優良率為81.1%,較2017年上升5.8個百分點,2013年以來首次達到80%以上。其中,優93天,良203天,輕度汙染55天,中度汙染11天,重度汙染3天。與2017年相比,優級天數增加35天,為歷年最多。2018年上海市環境空氣品質各級別分布情況2018年,上海市環境空氣六項汙染物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M2.5、NO2等兩項汙染物超標,SO2、PM10、臭氧、一氧化碳(CO)等四項汙染物達標。
  • 去年開州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356天
    去年,我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356天,同比增加5天,優良率為97.5%,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創歷史新高。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我區強化交通汙染控制,累計淘汰柴油車342輛,路檢機動車3057輛,發放非道路移動機械號牌570塊,抽檢車用成品油41組,安裝加油站油氣回收在線監控系統3家。同時,我區狠抓城市揚塵汙染防控,道路揚塵機掃率90%,創建和鞏固揚塵控制示範工地5個、示範道路5條,治理城市裸土4萬平方米。
  • 優良天數245天,增幅全國第一!2020年河南環境空氣品質很「牛」
    大河網記者了解到,2020年,河南省PM2.5平均濃度為52微克/立方米,同比降幅達11.9%,為「十三五」期間降幅最大的一年;與2015年相比,PM2.5濃度降幅達35.0%。與PM2.5濃度變化趨勢類似,PM10、SO2、NO2濃度均呈單調下降趨勢。
  • 杭州天氣:未來三天衝向30℃ 今年高溫日有35-40天
    那就是今年汛期(5月—9月)大家所關心的梅汛期降水量、颱風影響、高溫天數等內容。  總的來說,汛期預計起始時間從5月到9月,總降水量為750-850毫米,接近常年806.5毫米或略多,其中西南部地區 900-1000毫米。
  • 最高35℃,「下開水」繼續!廣州今年高溫天數或比常年多一倍,雨水……
    明日將進入小暑節氣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未來幾天,廣東大部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部分市縣有雷陣雨。高溫襲來如何預防中暑?①避免高溫時段戶外活動。②外出時最好穿淺色、寬鬆的衣服,戴寬邊帽或打遮陽傘。③室內保持通風,可藉助灑水或用電風扇、空調來降溫。④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充足睡眠,睡覺時避免空調和電風扇直吹。
  • 6月臺北平均溫度破百年紀錄 超35度天數達15天
    臺灣氣象部門統計,六月臺北的平均溫度以及超過攝氏35℃的高溫天數兩項都已打破百年來的紀錄。臺灣資深媒體人陳鳳馨帶來今天的臺灣大小事。  陳鳳馨:臺灣今年的6月真的熱到爆了,根據氣象局所做的統計,今年6月,截至6月28號為止,臺北地區的平均溫度已經超過了攝氏35度的高溫天數都打破了百年來的紀錄。其中在臺北市打破攝氏35度的高溫天數達到了15天,這是百年來最熱的一個月。
  • 中國氣象局:青藏高原積雪減少是造成高溫的重要外因
    7月全國高溫總結:高溫日數持續20天以上的區域達18.9萬平方公裡全國100個氣象站發生極端高溫事件剛剛過去的7月,對於在18.9萬平方公裡上生活的人們來說
  • 臺北6月平均溫度打破百年紀錄 超35攝氏度天數達15天
    臺灣氣象部門統計,六月臺北的平均溫度以及超過攝氏35℃的高溫天數兩項都已打破百年來的紀錄。臺灣資深媒體人陳鳳馨帶來今天的臺灣大小事。  陳鳳馨:臺灣今年的6月真的熱到爆了,根據氣象局所做的統計,今年6月,截至6月28號為止,臺北地區的平均溫度已經超過了攝氏35度的高溫天數都打破了百年來的紀錄。其中在臺北市打破攝氏35度的高溫天數達到了15天,這是百年來最熱的一個月。
  • 高溫來襲多地氣溫突破35攝氏度 中央氣象臺持續預警
    今年首輪高溫天氣來襲,我國多地氣溫已突破35攝氏度。據新華網5月16日消息,高溫天氣席捲我國多地,中央氣象臺持續發布預警:繼5月15日華東部分省市、重慶、海南中北部出現35℃以上高溫,16日這些地區繼續出現高溫。
  • 西安昨發布高溫紅色預警
    其中黃色的標準是:連續三天日最高溫在35℃以上;橙色的標準是:24小時內最高溫升至37℃以上;紅色的標準是:24小時內最高溫升至40℃以上。西安市氣象臺昨天14時30分升級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24小時內,西安市偏東地區最高氣溫將升至40℃以上。」
  • 1至3天晴雨準確率達80%以上
    1至3天晴雨準確率達80%以上 【字體:大 中 小】 2011-01-01 09:51:47   來源: 浙江天氣網
  • 成都空氣實現3年連升,去年質量優的天數較2013年多一倍
    成都空氣實現3年連升,去年質量優的天數較2013年多一倍 辜迅/中國環境報 2016-05-16 11:21 來源:澎湃新聞
  • 陝西10月空氣品質:PM2.5平均濃度持續上升 優良天數有所減少
    2020-11-24 10:11:16 來源: 爆笑殿下 舉報
  • 重慶空氣品質到底有多好?只有霧沒有霾,2020年優良天數達300天
    重慶是著名的山城,以獨特的立體地形聞名。因此,吸引了一大批愛好者來到重慶,有人來拍電影,有人只是為了滿足好奇心,尤其是在母城渝中半島,整座城都是建立在山上的。除了山城,重慶也是霧都,在重慶說唱團體將「嘞是霧都」的口號喊遍全國之前,人們聽到霧都,都只會想到英國倫敦。
  • 「全國十大怕熱城市」出爐 墨跡天氣連續60天送免費高溫福利
    據墨跡天氣預報,7月下旬,華南地區、華北地區、西北地區均將出現高溫天氣,福州白天最高氣溫普遍達到37-39℃,南昌、長沙將連續4-5天超過35℃,新疆部分地區可達38℃。未來15天,大部分地區氣溫也將一路「高歌」。基於此,墨跡天氣聯合高德打車根據全國省會城市近一個月的氣溫變化和打車需求數據綜合評估,得出「全國十大怕熱城市」榜單。太原獲評全國最怕熱城市,哈爾濱和上海排名第二三位。
  • 上海今年首個酷暑日誕生,氣溫位居全國第四,未來10天高溫霸屏
    還沒到9時30分,高溫黃色預警就高高掛起,這是上海今夏最早發布的高溫預警。午間氣溫更上一層樓,1個半小時之後,高溫黃色預警升級為高溫橙色預警。豔陽之下,全市一部分氣象觀測站點監測氣溫已經逼近40℃。 截至今天,上海35℃以上高溫天氣已連續5天,今天更是突破38℃。上海上一個超過38℃的酷暑日,還是在3年前。氣象資料顯示,在近20年裡,上海最長的連續高溫日紀錄,是2003年的1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