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失望!AMD RDNA2顯卡顯存規格曝光,性能拿不出手!

2021-01-13 流石雪菜

介紹了這麼多天的N卡,今天我來說一說A卡。(小夥汁聽說你在用A卡?)

AMD的RDNA2顯卡在近日終於有了一點點真實度存疑的消息,按照大家的猜測應該是RX6000系列(但是我覺得AMD會為旗艦顯卡另取名字)。但比較令人失望的是,理論上定位最高的Navi21核心的顯存位寬傳說只有256-bit,顯存類型也只是GDDR6(GDDR6X是英偉達的定製產品),這意味著相比旗艦N卡顯存帶寬只有一半。

至於顯存容量,近日有了一些消息,Navi21的顯存容量是16G,而Navi22則是12G(位寬據稱是192-bit)。

為什麼傳聞中AMD會精簡顯存位寬?因為有另一個傳聞,AMD將在RDNA2 GPU中使用更大的L2緩存(據說會達到128MB),以此彌補顯存帶寬的劣勢。這招有點眼熟,這不就是AMD Zen2銳龍(霄龍)的套路嗎!

但是,我還是有些懷疑,因為顯存控制器的成本明顯比更大的L2緩存更低,AMD在Hawaii(R9-290X)上就使用過512-bit的顯存位寬(更不用說位寬驚人的HBM顯存了),由此可以看出AMD是喜歡堆顯存位寬的風格,256-bit確實像是只能用在中端顯卡的配置。

所以我更傾向於AMD在旗艦顯卡上使用HBM2e顯存(以此與GDDR6X競爭),16G的容量也很合理,AMD要想重回高端,在顯存規格上下本也不是不可能的。

AS:

最後就是性能了,樂觀的估計是能超越RTX3080,畢竟RTX3080相比RTX2080Ti也就強了不到30%,AMD當初的目標就是RTX2080Ti。悲觀一點的預測就是A卡只能做到RTX3070的性能,也就是比RTX2080Ti低一些。我們對AMD的要求不是把N卡的價格拉下來,而是把產能逼上去。

GDDR6投入使用後,各方面的反饋都是「熱」,GDDR6X更是如此,所以相對來說HBM2都是比較涼快的。GDDR6之所以功耗高,主要原因是其等效頻率實在是太高,而HBM是通過位寬來提高帶寬的,所以雖然成本居高不下,但是功耗上確實表現不錯。而且HBM顯存還能提高顯卡的集成度、降低布線難度,受鍾愛也是必然的。

Sasuga Setsuna(流石雪菜)

bilibili:@SasugaSetsuna

微博、知乎、微信公眾號、騰訊企鵝號、百度百家號:@流石雪菜

ETAC Labs——An organization of Mizuiro-Aqua

相關焦點

  • AMD 神秘的Navi 22 RDNA 2顯卡參數曝光
    不過在 Navi 21 和 Navi 23 曝光之前,我們就已經發現了 Navi 22 的存在。現在,該晶片已被 Coelacanth-dream 率先在最新的 Linux 補丁中發現。博客表明,新補丁添加了對 AMD 下一代 RDNA 2 GPU(代號 Navy Flounder)的支持。
  • RDNA2架構性能優越華碩顯卡實力來襲
    全新的RX6000系列顯卡搭載了RDNA2架構的Big Navi核心,AMD RDNA 2 架構經過全新設計,具有卓越的性能和能效,與上一代的 RDNA 相比,性能功耗比提升高可達 54%!    顯卡還將支持下一代遊戲的硬體加速光線追蹤,同時基於Zen3 L3CPU的緩存設計,針對圖形使用進行了優化,可以更有效地將數據輸入圖形管道,在不顯著增加功耗的情況下提供性能改進。
  • 硬體情報站32期:AMD2代Navi顯卡曝光 7nm支持光追
    AMD第二代7nm顯卡曝光AMD RX5500性能曝光AMD RX 5500XT現身NVIDIA明年Q1發布
  • 首款圖靈架構移動顯卡曝光:分2個版本 配備2GB GDDR6顯存
    NVIDIA桌面顯卡產品已經全面進入圖靈架構時代,但三代MX移動顯卡(MX150/250/350)卻還依然套娃14nm Pascal架構,儘管這並不影響MX顯卡筆記本銷量,但依然是有些遺憾。不過在Intel Tiger Lake-U核顯的威脅下,NVIDIA似乎已經開始著手準備全新圖靈架構MX新顯卡。近日,3DMark資料庫曝光了一款神秘的NVIDIA移動顯卡,疑似基於圖靈TU117核心設計,顯卡頻率540MHz,顯存頻率1250MHz,配備2GB GDDR6顯存。
  • AMD RDNA 2 –發布日期、Big Navi規格、價格和性能
    在三月份的金融分析師日,AMD宣布仍計劃在2020年末發布RDNA 2 GPU。在最糟糕的情況下,這將導致在假期休假之前發布論文,而硬體將在明年年初發布。 。對於任何想要在2020年為Nvidia的大手筆進行激烈競爭的人來說,這將是令人失望的,並使Nvidia有更多的時間來破壞AMD的計劃。越早越好。
  • AMD RX6000系列顯卡發布:性能爆炸 要滅RTX 30全家?
    今日凌晨,AMD正式舉辦了名為「遊戲源動力2」的RX6000系列顯卡發布會,此前A飯們期待已久RDNA2架構顯卡的神秘面紗終於完全揭曉,新卡在性能表現上非常炸裂,官方PPT顯示甚至超過了競品,而且價格極具競爭力,性價比十分高。除了性能與價格,AMD還公布了多項新技術,乾貨滿滿。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下這次發布會的細節吧。
  • NVIDIA安培架構RTX 30系顯卡性能曝光:提升31%超給力
    電腦硬體更新頻率之快令人驚嘆,很多網友感嘆,我連光追特效都還沒有體驗過,NVIDIA下一代安培架構RTX 30系顯卡的性能跑分已經曝光了,據說提升高達31%,真的是非常給力,看來又可以再等等了!而隨著時間的臨近,關於NVIDIA下一代基於安培架構的RTX 30系列遊戲顯卡的各路曝光信息也逐漸多了起來。
  • 裝機不求人8 解讀顯卡顯存帶寬頻率意義
    缺點:昂貴(奢華用料的後果……),不夠個性化,功能單一,某些產品靜音可以,但散熱卻不敢恭維,某些產品默認頻率還不夠發揮核心全部性能。非公版顯卡  除了公版,其他廠商自行設計的PCB都是非公版。2.顯存容量  顯存容量是顯卡上本地顯存的容量數,這是選擇顯卡的關鍵參數之一。顯存容量的大小決定著顯存臨時存儲數據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顯卡的性能。
  • 華碩RX 6800/6800XT顯卡亮相 搭載RDNA2架構Big Navi核心
    全新的RX6000系列顯卡搭載了RDNA2架構的Big Navi核心,並支持Smart Access Memory技術,可使ZEN處理器與RX 6000系列顯卡聯動工作,讓CPU和GPU之間的工作更加協同跟順暢!實力來襲勢不可擋,京東購買入口。  另外此次新品中最具亮點的是採用了集成AIO水冷解決方案,這種設計可以有效的降低顯卡溫度及噪音,性能顏值雙重在線!
  • AMD 7nm Navi顯卡技術解析:雪中送炭的RDNA全新架構
    與GCN架構相比,CU單元雖然都是64個流處理器單元,但具體結構是不一樣的,GCN是4組SIM16陣列、4組SIMD4固定陣列,Navi是2組SIMD32、2組SIMD8陣列,而且支持Wave32、Wave64雙模執行,這部分減少實際上是提高了效率,使得指令不需要頻繁拆分,提高了單線程性能及單元利用率。
  • 趣味評測 解析顯卡重量與性能的關係
    更令人震驚的,就是Radeon HD 4870的浮點運算能力已經達到1.2T Flops,要知道nVIDIA的最新旗艦顯卡GeForce GTX 280的浮點運算能力也就是在1T Flops附近。採用第二代的55nm工藝顯示核心了。新的RV770核心面積260m㎡,而電晶體數量已經達到9.56億,接近10億的數量。
  • AMD:首款RDNA 2架構顯卡筆記本上半年發布
    IT之家 1 月 13 日消息 根據 AMD 官方的消息,首款 RDNA 2 架構顯卡筆記本將於 2021 年上半年發布,官方暫未公布新款移動顯卡的規格。IT之家了解到,桌面端 RDNA2 架構顯卡已經發布並上市,官方表示新架構 GPU 每瓦性能相比上代再提高 50%。
  • AMD 發布首款 CDNA 架構顯卡:7680 流處理器, 32GB HBM2 顯存
    MI100 還配備了 32GB 的 HBM2 顯存,最大理論帶寬為 1.23 TB/s。  AMD 稱,基於 CDNA 的 GPU 將擁有兩倍於上一代的計算密度。它將為高性能計算和 AI 工作負載提供全新的矩陣核心技術。  AMD Instinct MI100 的 FP64 峰值性能為 11.5 TFLOPs,FP32 峰值性能為 23.1 TFLOPs。
  • 顯卡AMD首次確認big Navi用上RDNA2:能效提升50%
    1.重新設計的GPU微體系結構:通過增加邏輯功能,降低設計複雜性和開關功率,同時提高工作頻率,可以改善IPC性能。2.新一代7nm +工藝:RNDA2 GPU將由7nm工藝轉換為7nm +工藝。至於大Navi核心的最終顯卡,先前的洩漏顯示該核心的面積約為505平方毫米,併集成了多達80個計算單元和5120個流處理器,這是當前RX的兩倍5700 XT,再加上50%的能源效率。改進,性能將提高100-150%。
  • 克卜勒最終參數獨家曝光
    下面是我們PConline評測室獨家為大家曝光官方的克卜勒規格參數表,核心頻率、內存配置、CUDA核心等重要參數一覽無遺,完勝HD7970應該沒有懸念了!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其頻率設定為1006/6000MHz(核心/顯存),而且核心還可以自動加速到1058MHz,遠比之前預測的7xxMHz高,即使保守估計克卜勒同頻性能和HD7970持平,而由於默認頻率明顯高於HD7970,GTX 680性能完勝應該已經不存在疑問了。
  • AMD新顯卡又見GCN架構
    雖說科技發展速度日新月異,但似乎每個PC廠商都有一些自己永遠也擺脫不了的「壞習慣」或者「傳家寶」,就比如英特爾的千年14nm工藝、英偉達老黃祖傳無敵刀法,以及今天我們要說到的AMD GCN顯卡架構。根據AMD最近提交的新 LLVM開源顯卡驅動,我們可以獲知到一個很明確的信息:即將到來的7nm Navi顯卡仍然採用GCN架構。這讓不少AMD的粉絲感到失望,畢竟這玩意兒存在的時間已經太久太久。1.GCN的7年風雨早在2012年AMD就推出了響噹噹的GCN架構GPU核心,到現在已經沿用了整整7年時間,可謂是飽經風霜,歷久彌新。
  • 克卜勒規格參數價格全曝光
    【PConline 資訊】還在迷迷糊糊猜測克卜勒的命名、頻率、規格參數?或者還在胡思亂想猜克卜勒的價格?這樣不科學啊,科學猜想要有線索:近期國外高端發燒友網站Overclock.net爆出了讓人瞠目結舌的克卜勒資料,從規格到頻率到上市日期再到價格一應俱全,還有什麼它沒有說的?趕緊來看吧!
  • 續寫性價比傳奇:AMD HD6700系列顯卡首測
    當新產品規格清晰以後我們發現,HD6770/6750在產品參數上與HD5770/5750幾乎完全一致,一樣的800個流處理器、40個紋理單元、16個ROP單元、128bit顯存位寬、40納米製程,讓新產品少了很多原本可以令人驚喜的元素。
  • AMD 7nm Navi顯卡架構變了:GCN重組 後端性能翻倍
    AMD在臺北電腦展上展示7nm Navi顯卡的消息基本上定了,根據洩露的消息,Navi至少有兩個版本,其一是完整的Navi XT,性能超過RTX 2070,定價499美元,其二是精簡的Navi PRO,性能介於RTX 2070、RTX 2060之間,定價399美元。
  • 平衡性能與功耗 麥克斯韋架構顯卡推薦
    而供電設計上,規格也不弱,索泰GTX950-2GD5 X-GAMING OC採用6+6pin外接供電接口,4+1相顯卡供電設計,相比公版也有提升,一方面保證高頻率下顯卡的穩定運行,另外一方面,也為顯卡超頻預留了足夠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