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山路十八彎,地形地貌都很複雜,為了不讓工作「迷路」,長嶺鎮長嶺崗社區幹部鄧德貴竟給轄區手繪了一張地圖,將轄區公路、鐵路、山坪塘、橋梁、居民樓、河流等信息全都標註上去,一圖打盡轄區情況,為社區開展工作帶來了便利。
花一周時間手繪社區地圖
6月26日,記者一走進長嶺崗社區,就被社區辦公室牆上懸掛的手繪地圖吸引。
走進一看,這張手繪地圖字跡工整,繪製細緻入微,堪比印刷品。地圖上,不同顏色、不同符號標註轄區主要單位、公路、橋梁、河流、人行小路、基本農田、鐵路、大型黃葛樹以及居民住房院子等。
在這地圖上,轄區哪家哪戶住哪裡,周邊是什麼樣的情況,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比衛星地圖還要高清直觀,甚至很多坐標高清衛星地圖上都查不到。
「光是繪製就花了1個星期。」鄧德貴說,作為一名社區幹部,社區有人口3000多人,但管轄的轄區有場鎮居民,也有農村居民,地形地貌、居住情況都比較複雜,為了使工作開展起來更便捷,他決定手繪一張轄區地圖。
但問題來了,鄧德貴雖然愛好繪畫,有一些繪畫功底,但要繪製一張準確的地圖又談何容易。為了能達成目標,鄧德貴找來書籍資料研究地圖繪製,決定根據衛星電子地圖,再按照1:1.2的比例繪製。為了將轄區所有的情況呈現到地圖上,鄧德貴帶著圖紙翻山越嶺,爬梯子、走田坎,儘可能地把社區每條巷道、每棟房屋、每口山坪塘、每條河流都囊括其中。
2015年,在耗費大量精力丈量轄區情況後,鄧德貴用整整一周的時間,手繪出了一張社區地圖,使轄區人、事、物等信息全部呈現於一張地圖之上,做到高清精準,轄區情況一目了然。
手繪地圖作用大轄區情況都明了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一直以來,常見的電子地圖一般顯示到鄉鎮,很少能精確到村社。而鄧德貴的手繪社區地圖,就解決了地圖精確到村社的問題。
「比如今天我們要去社區4組了解社情民意,我們可以先通過地圖了解4組的村民居住情況、道路、橋梁以及河流分布情況,分析該小組可能存在的矛盾糾紛、安全隱患,做到有準備、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鄧德貴說,自己繪製的地圖不僅方便了工作,其用處還不小。
鄧德貴表示,社區有些居民樓情況複雜,連熟悉社區的人有時都難找到,居民反映哪兒有汙水外溢、火災發生的,社區幹部在接到電話後只要看看地圖,就能很準確地前往處置,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幹部和群眾、服務單位和群眾溝通變得更加高效快捷,社區服務受到群眾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