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土地基的工程特性與加固處理

2021-01-15 建設工程教育網

  摘要:隨著我國基礎建設的飛速發展,在軟土地基上修築路基已非常普遍。對公路軟土地基的成功處理,往往也成為提高建設速度、確保工程質量、降低工程造價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首先從軟土的工程特性出發,分析了軟土地基的特點,探討了軟土地基常見的加固方法,提出了軟土地基加固處理應考慮的因素。

  關鍵詞:軟土地基;公路路基;工程特性;加固處理;強夯法

  隨著我國基礎建設的飛速發展,高等級公路建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對線形指標的選用也隨之提高,從而不可避免地帶來公路路基穿過軟土地區的情況。因此,在軟土地基上修築路基已非常普遍。對公路軟土地基的成功處理,往往也成為提高建設速度、確保工程質量、降低工程造價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在軟土地基上修建道路時,若對地基處理不當,有可能因地基沉降或差異沉降過大而影響道路的正常使用功能。軟土地基的加固處理質量直接影響到路基的基礎承載力,也是保證道路建成後安全、高效運營的關鍵。所以選擇合理的軟基加固處理方案及方法並快速實施,從而取得預期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就具有重大的實際意義。

  一、軟土的工程特性與危害

  (一)軟土的定義

  軟土一般是指在靜力或緩慢流水環境中以細顆粒為主的近代沉積物。這類土的物理特性大部分是飽和的,含有機質,天然含水量大於液限,孔隙比大於1。當天然孔隙比大於1.5時,稱為淤泥,天然孔隙比大於1而小於1.5時,則稱為淤泥質土。工程上將淤泥、淤泥質土、泥炭、泥炭質土、衝填土、雜填土和飽和含水黏性土統稱為軟土。

  (二)軟土的工程特性

  軟土的性質與地基土的成層構造、沉積年代、成因類型有密切關係。不同年代和成因的軟土,其物理性質指標儘管可能相近,但作為地基,工程性質卻可能相差很大。

  1.含水量較高。因為軟土的成分主要是由粘土粒組和粉土粒組組成,並含少量的有機質。粘粒的礦物萬分之二為蒙脫石、高嶺石和伊利石。這些礦物晶粒很細,呈薄片狀,表面帶負電荷,它與周圍介質的水和陽離子相互作用,形成偶極水分子,並吸附於表面形成水膜,在不同的地質環境下沉積形成各種絮狀結構。因此這類土的含水量比較高。

  2.透水性差。軟土的滲透係數一般在1×10-6~1×10-8cm/s之間,所以在荷載作用下固結速度很慢。當地基中有機質含量較大時,土中可能產生氣泡,堵塞滲流通道而降低其滲透性。所以在軟土層上的建築物基礎的沉降拖延很長時間才能穩定,同樣在荷載作用下地基土的強度增長也是很緩慢的。

  3.壓縮性較高。一般正常固結的軟土層的壓縮係數約為0.5~1.5Mpa-1,最大可達到4.5Mpa-1;壓縮指數約為0.35~0.75。天然狀態的軟土層大多數屬於正常固結狀態,但也有部分是屬於超固結狀態,近代海岸灘涂沉積為欠固結狀態。欠固結狀態土在荷重作用下產生較大沉降。超固結狀態土,當應力未超過先期固結壓力時,地基的沉降很小。

  4.流變性強。在荷載的作用下,軟土承受剪應力的作用產生緩慢的剪切變形,並可能導致抗剪強度的衰減,在主固結沉降完畢之後還可能繼續產生可觀的次固結沉降。

  (三)軟土的工程危害

  根據上述軟土的特點,以軟土作為公路的地基是十分不利的。

  (1)地基抗剪強度不夠引起路堤側向整體滑動,邊坡外側土體隆起;

  (2)人工構造物與路堤銜接處產生差異沉降,引起跳車;

  (3)路堤的變形以及地下水位過高,將導致路面的破壞。因此,在軟土地基上進行路基施工,都要求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其處理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質,達到滿足建築物對地基穩定和變形的要求,包括改善地基土的變形特性和滲透性,提高其抗剪強度和抗液化能力,消除其他不利的影響。

  二、軟土地基常見的加固方法

  軟土由於具有含水量高、壓縮性大、透水性差和流變性強等工程特性,一般不能直接作為天然地基使用,需經過加固處理以減小道路路基在荷載作用下引起的沉降或不均勻沉降。軟土路基處理方法較多,分類也各有不同,常用的處理方法主要有:

  (一)表層排水法

  表層排水法是在路基填筑前,在地面開挖水溝,以排除地表水,同時降低地基表層的含水量,確保施工機械的作業條件,為了使開挖水溝在施工中發揮盲溝作用,常用透水性良好的砂礫回填。水溝布設應全面考慮地形與土質情況,使排水暢通。水溝斷面尺寸一般取寬0.5m,深0.5~1.0m。路堤填筑前,宜用砂礫回填成盲溝,若埋設孔管,必須用良好的過濾材料保護。

  (二)強夯法

  強夯法是反覆將重錘提到高處使其自由落下夯擊地基,從而使地基的強度提高、壓縮性得到降低的方法。強夯法適用於處理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雜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它不僅能提高地基的強度、降低其壓縮性、還能改善其抗振動液化的能力和消除土的溼陷性,所以還常用於處理可液化砂土地基和溼陷性黃土地基等。強夯法對於飽和度較高的粘性土,一般來說處理效果不顯著,尤其是淤泥和淤泥質土地基,處理效果更差。因此在強夯時,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根據軟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可以採用綜合加固方法進行,但是此種方法費用較高,對路基大面積採用得不償失。

  (三)換填法

  換填法就是將基礎地面以下不太深的一定範圍內的軟弱土層挖去,然後以質地堅硬、強度較高、性能穩定、具有抗侵蝕性的砂、碎石、卵石、素土、灰土、煤渣、礦渣等材料分層充填,並同時以人工或機械方法分層壓、夯、振動,使之達到要求的密實度,成為良好的人工地基。當地基軟弱土層較薄,而且上部荷載不大時,也可直接以人工或機械方法進行表層壓、夯、振動等密實處理,同樣可取得換填加固地基的效果。換填法適用於淺層地基處理,包括淤泥、淤泥質土、鬆散素填土、雜填土、已完成自重固結的回填土等地基處理以及暗塘、暗洪、暗溝等淺層處理和低洼區域的填築。換填法還適用於一些地域性特殊土的處理:用於膨脹土地基可消除地基上的脹縮作用,用於溼陷性黃土地基可消除黃土的溼陷性,用於山區地基可用於處理巖面傾斜、破碎、高低差,軟硬不勻以及巖溶與土洞等,用於季節性凍土地基可消除凍脹力和防止凍脹損壞等。

  (四)土工合成材料法

  土工合成材料是以人工合成的聚化物為原料製成的各種類型產品。可置於巖土或其它工程結構內部、表面或各種結構層之間,具有過濾、防滲、隔離、排水、加筋和防護等多種功能,發揮加強、保護巖土或其它結構功能的一種新型巖土工程材料。比如在土體中放置了筋材,構成了土體-筋材的複合體。由於土的抗拉抗剪性能差,在土體中加筋,以筋材料為抗拉構件,與土產生相互摩擦作用,限制其上下土體及土體的側向變形,等效於給土體施加了一個側壓力增量,從而增強土體內部的強度和整體性,提高土體的抗剪強度。

  (五)水泥攪拌樁法

  水泥攪拌樁加固軟土地基的機理主要是通過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應及水泥水化物與黏土的化學反應及碳酸化作用,而形成強度相對較高的樁體與樁周軟土一起形成複合地基,以起到提高地基承載力、增強路基穩定性及減少路基沉降的作用。水泥攪拌樁目前有噴漿法(溼法)和噴粉法(幹法)之分,均通過深層攪拌機械將軟土和固化劑強制攪拌,固化劑採用水泥漿液時,稱為水泥漿攪拌樁法或溼法,固化劑採用水泥粉時,稱為粉體攪拌樁法或幹法。一般認為溼法水泥劑量容易控制,攪拌均勻,成樁質量較為可靠,而幹法噴粉量相對較難控制攪拌質量不容易控制,成樁質量相對較差,溼法質量有保證的成樁長度也比幹法成樁長度大,但幹法採用粉體作固化劑,不再向地基中附加水分,反而能充分吸收軟土的自由水,因此,加固後地基的初期強度較高,特別是對高含水量的軟土加固效果顯著,在國外得到廣泛應用。

  三、軟土地基加固處理應考慮的因素

  (一)路基狀況

  在路基加固中,在軟土層淺而薄的情況下,常用簡單的表層處理法。重要的構造物基礎常用開挖換填法。若軟土層較厚,應使用其他方法配合表層處理法。夾有砂層且厚度較薄的軟土層,一般採用表層處理法、強夯法等方法,即使是5cm的砂層也是有效排水層,在土質調查中不要遺漏。軟土層厚且無砂層的情況,因排水距離長,固結沉降需很長時間,強度也不增長。因此,沉降處理常用表層排水法。在淺層部位堆積有4m以上厚度砂層,以下為軟弱粘土層的情況。一般來說,穩定不成問題,只需沉降處理,常用強夯法。

  (二)道路性質

  我們知道,道路等級愈高,平整度愈重要,愈需要採取有效的沉降處理措施。等級較低時,可先鋪簡易路面,待沉降結束後,再鋪正式路面以節約資金。同時路堤的設計高度與寬度也是選擇處理方法時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如採用換填法時,寬而低的路堤易發生局部破壞;反之窄而高的路堤,下面易被換填。在設計高度大而穩定有危險的情況下,採用強夯法將受到限制。還有路堤越寬越高,則地基產生壓力球的根部越深,而引起深處粘土層沉降。

  (三)施工環境

  不同的施工環境選用的處理方法不同,經濟性也不同。比如噪音、振動地基及地下水的變化和排出的泥水等,在選擇施工方法時必須考慮。同時在路堤高度較而地基特別軟弱的情況下,周圍地基經常發生大的隆起或沉降。這樣,在路堤坡腳附近有民房和重要構造物時,應考慮以減小總沉降量且控制剪切變形的方法為主要措施。不能採用這類方法時,應考慮事先對可能受影響的構造物加以保護,否則應考慮以高架構造物代替路堤。

  總之,軟土地基的加固處理質量直接影響到路基的基礎承載力,也是保證道路建成後安全、高效運營的關鍵,我們一定要加以重視。

  參考文獻:

  [1]楊位洗.地基及基礎[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8.

  [2]沈珠江.軟土工程特性和軟土地基設計[J].巖土工程學報,1998,20(1).

  [3]李強.河灘相軟土地基處理研究[J].中外公路,2005,(8).

  [4]柏松平.側向限制法軟土處理技術研究[J].中外公路,2005,(6).

  [5]白雲,周松.軟土地下工程施工技術[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鄭國雄(1966-),男,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油氣勘探公司工程師。

相關焦點

  • 軟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處理方法,講的通透!
    軟土地基的性質因地而異,因層而異,不可預見性大。在設計、施工過程中,稍有疏忽就會出現質量事故。本文總結了軟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常見處理方法,好好學習哦軟土地基的工程特性(1)含水量較高,孔隙比大。一般含水量為 35%~80%,孔隙比為1~2;(2)抗剪強度很低。
  • 淺析淤泥質軟土地基的處理
    淤泥土的主要物理特性:一是含有很多的細顆粒及大量的有機物腐植質。二是顏色呈深灰或暗綠色,有臭味。三是一般天然含水量在40%~70%之間,有的大於70%;孔隙比>1.0;天然容重在15~18kN/m3之間。  其力學性質為強度低、壓縮性大、滲透性小。  鑑於淤泥質軟土地基承載力低,壓縮性大,透水性差,不易滿足水工建築物地基設計要求,故需進行處理。
  • 軟土地基下沉的原因與防治措施
    1.4 設計方面   由於工程前期地質勘測資料不全、不細,未能真實反映出軟土地基,或者由於設計部門設計不完善甚至未做任何地基處理措施導致填築起的路基在施工過程中或者工程完工後出現不同程度的沉陷。  2 防治措施   軟土地基具有較大的破壞性,因而只要外在荷載加在土基上出現有害的過大變形和強度不夠等現象都需對沉降進行防治處理,其目的是改善地質力學性能,增加其穩定性。軟土地基防治首先要提高路基設計質量,方案要切實可行。
  • 工程地質知識:軟土及軟土地基的界定
    這類土的物理特性大部分是飽和的,含有機質,天然含水量大於液限,孔隙比大於1。當天然孔隙比大於1.5時,稱為淤泥,天然孔隙比大於1而小於1.5時,則稱為淤泥質土。工程上將淤泥、淤泥質土、泥炭、泥炭質土、衝填土、雜填土和飽和含水黏性土統稱為軟土。軟土地層還包括軟土與砂土、碎石土、角礫土及塊土等形成的互層。因此,軟土地層還可包括除巖石以處的所有含有軟弱土層的地層。
  • 特殊黃土地基的處理與加固技術
    一、地基改善措施  地基處理就是按照上部結構對地基的要求,對地基進行必要的加固或改良,提高地基土的承載力,改變其變形或滲透性質,而採取的人工處理地基的方法。  5.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的特性主要是指消除或減少黃土的溼陷性和膨脹土的脹縮性等地基處理的措施。這些是基本的改善措施,如果要有堅固的地基就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法。   二、地基加固處理方法   常用的人工地基處理方法有換填墊層法、振衝法、擠密樁施工法、深層密實法、預壓法、化學加固法等。
  •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三跑道完成軟基處理補勘
    近日,隨著地質鑽機緩緩駛出機場不停航區臨時門,標誌著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三跑道擴建工程陸域形成及軟基處理工程項目補勘工作圓滿完成。公司持有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承包施工資質證書、市政工程、環境工程施工專業承包、勞務承包資質。公司專業從事:軟地基與基礎諮詢、設計和施工服務,建築軟地基加固施工,水下軟地基處理,圍堰,圍海造陸,淤泥處理,航道清淤,內湖清淤,尾礦淤泥等。
  • 真空降水聯合低能級強夯施工進行處理的方式
    真空降水聯合低能級強夯施工的方法是一種快速加固軟土地基的新技術,是在動力固結理論與真空降水技術相結合的基礎上提出來的。該方法採用特製的真空降水系統等主動排水方式來加速夯擊前後及夯擊過程中超靜孔隙水壓力的消散和孔隙水的排出,並結合飽和軟黏土的動力特性和強度增長規律改進了傳統強夯法的施工工藝及技術參數,通過嚴格控制每遍的夯擊能,以不完全破壞土體結構強度為前提,根據土體強度恢復和提高情況,逐步提高能量來漸進提高土體的加固效果和深度。
  • 信州密注漿地基加固多少錢一平方【盛達瑞通】
    工程加固、碳纖維加固、植筋加固、粘鋼加固、結構補強、地基基礎加固、別墅改造、護坡噴射、鋼結構加層、鋼樓梯製作等建築工程。劈裂灌漿法土建工程施工往往需要在一些軟土地基上進行,而軟土地基往往不能夠承載上部建築物所產生的壓力,為了增強地基的強度這就需要採用灌漿的方法來對地基進行加固。
  • 渭濱碳纖維加固工程維修隊
    渭濱碳纖維加固工程維修隊北京通泰建築加固公司承接各種拆除加固工程;抗震改造加固;混凝土結構北京粘鋼加固;北京碳纖維加固;北京植筋加固;包鋼加固;混凝土裂縫修補加固;混凝土破碎拆除;鋼結構工程設計安裝;噴射混凝土加固(砼噴射加固);建築房屋整體加固、改造、增層、修繕;鋼筋錨固生根;化學錨栓;混凝土靜力切割開門開窗、開承重牆開樓板等等
  • 10種人工地基處理方式!
    在砂土中和粘性土中振衝法的加固機理是不同的。在砂土中主要是振動擠密和振動液化作用;在粘性土中主要是振衝置換作用,置換的樁體與土組成複合地基。振衝法適用於各類可液化土的加密和抗液化處理,以及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人工填土、溼陷性土等地基的加固處理。
  • 廣東嘉匯建築工程 可承接植筋加固、碳纖維加固、粘鋼加固
    植筋是一項新型鋼筋錨固技術,它是在已有混凝土結構上,根據工程擬用鋼筋,採用專用的工具對原有構件進行鑽孔,用植筋膠把鋼筋植入原有構件中,使新增鋼筋與原構件形成一個整體,是加固補強行業經常用到的一種建築工程技術。
  • 浦東機場第三跑道系統地基處理工程通過驗收
    中新上海網9月25日電:上海浦東機場擴建工程第三跑道系統地基處理及排水工程,近日通過了民航專業工程質量總站和民航華東地區質量監督站等單位組織的聯合專項驗收。驗收組一致認為工程滿足設計要求,質量優良。  浦東機場第三跑道工程是浦東機場擴建工程三項主要工程之一,於今年2月開工建設。
  • 萊陽市專業地基注漿加固/價格優惠
    萊陽市專業地基注漿加固/價格優惠地震區的結構或構件加固,除應滿足承載力要求外,還應覆核其抗震性能結構加固後不應存在因局部加強或剛度突變而形成新的薄弱部位,同時還應考慮結構剛度增大或變化而導致地震作用效應的增大或變化的影響。鋼結構基礎子分部:鋼結構焊接、緊固件連接、鋼結構製作、鋼結構安裝和防腐塗料塗裝共計5個分項。
  • 敢掀粒度測試革命的「土行孫」 ——訪中交天津港灣工程研究院有限...
    要達到工程上使用,通常需要經過航道疏浚、吹填、地基加固等工程步驟。航道疏浚「挖」上來的土大多數為顆粒細小的淤泥或淤泥質土,如何將這些強度極低的「稀泥湯」變成為在港口堆場、道路、碼頭建設中有價值的「土」,是中交天津港灣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幾代巖土人一直值守和探索的的工作。「我們的工作就像神話中的土行孫。」朱耀庭笑著說。
  • 寶應地基處理高壓注漿公司價格【盛達瑞通】
    在進行採購的過程中,選擇正規的生產廠家購買,確保購買材料的質量能夠滿足工程施工要求,施工材料購買完成之後,根據相應的施工標準,由專門的檢測機構對材料進行質量檢測。另外,公路工程建設施工的工期較長,施工單位需做好材料的保存工作,防止由於氣候因素造成的材料浪費以及結塊變質。
  • 地基處理方法專題技術,及時實操
    >預壓法之真空預壓.png單一塑料排水板.png地基處理方法專題講義PPT土的加筋法(48頁)本資料為地基處理方法專題講義PPT土的加筋法,共48頁,可供參考概況:人工加固建築性能不良的軟土地基,常用的加固方法有:排水、壓密、加筋、固化等幾類。
  • 陳祖煜院士作客巖土力學與工程前沿講壇
    接下來討論了飽和軟黏土深基坑強度指標選用原則和方法,指出在軟土地基上使用固結不排水試驗,應採用「Φ=0」的總應力法進行穩定分析。最後著重討論了可靠度方法和分項係數設計方法在巖土工程中的普適性,建議將我國擋土牆設計規範中對於抗滑穩定允許安全係數的規定逐步過渡到極限狀態分項係數設計方法。
  • 工程招標樣本
    5.1主要分項工程  5.1.1路基工程  5.1.2排水工程  5.1.3橋梁工程  5.1.4路面工程  5.1.5軟土地基工程  5.2總的構思  我公司對本工程各項目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總的構思是:以確保工期為核心;充分利用和發揮我公司現有技術資源和設備資源的優勢
  • 碳纖維加固技術成為加固工程不二之選的根本原因
    碳纖維加固法最初源自西方發達國家,隨著近些年來我國建築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也積極融合西方先進的加固技術,目前,碳纖維加固法也廣泛應用於我國多個領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該種加固方法能夠讓眾多施工單位認可,並成為加固施工時會優先選擇的加固方法呢?